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1页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2页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第3页
    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综合能力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1.(3分)下列关于中学生相关物理量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dm
    B.中学生的正常体温约为39℃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g
    D.中学生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约为70次
    2.(3分)2022年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大会开始时,全体起立,高唱国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唱出的国歌声是由嘴唇的振动产生的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能量
    3.(3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杯中热水冒出的“白气”是汽化现象
    B.美丽的“雾凇”是凝固现象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液化现象
    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升华现象
    4.(3分)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粉笔用去一半后密度不变
    B.静止的物体有质量,运动的物体没有质量
    C.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物体密度小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车胎内气体的密度不变
    5.(3分)下列我国古代生活用品在使用时所应用的物理性质,说法错误的是(  )
    A.用指南鱼判断方向——磁性
    B.用陶器烹煮食物——导热性
    C.用铜和锡做镜子——导电性
    D.用竹子做弓——弹性
    6.(3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下列诗词涉及光学知识,对其解释正确的是(  )
    A.“起舞弄清影”,影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实像
    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
    C.“潭清疑水浅”,潭水看起来浅是因为光发生了反射
    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
    7.(3分)每年的6月6日是全国“爱眼日”。如图所示,模拟近视眼成像情况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3分)我们能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和古筝声,是根据声音的    判断的;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    大;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可以监测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
    9.(3分)露的形成是    现象;雪的形成是    现象;水结成冰是    现象。(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0.(3分)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    方面减弱噪声;在录音室的墙面上安装蜂窝状材料是在    方面减弱噪声;为避免广场舞的干扰,小明关闭了家里的窗户,这是利用了    的方法来减小干扰。(均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
    11.(3分)学校组织同学们利用投影仪观看“天宫课堂”第二课。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    透镜,屏幕上的彩色画面是由红、绿、   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表面发生    (选填“镜面”或“漫”)反射。
    12.(3分)一枚实心纪念币的质量为16g,体积为2cm3,纪念币的密度是    g/cm3。可见,这枚纪念币    (选填“是”或“不是”)纯金制成。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其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ρ金=19.3×103kg/m3)
    13.(3分)我国年仅22岁的优秀青年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    (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发光二极管是由    (选填“超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
    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是一种    (选填“长度”“质量”或“密度”)单位。
    14.(3分)小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时,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如图所示位置时,光屏上恰好出现等大的清晰的像,此凸透镜的焦距为    cm。当蜡烛被移至57cm刻度处,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要想观察到像可以从凸透镜的    (选填“左”或“右”)侧用眼睛观察,生活中的    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2分)一条光线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其反射光线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入射光线、折射光线的大致位置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

    16.(2分)如图,物体AB正立在平面镜前,请作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

    17.(3分)如图所示,请完成光线通过透镜后的光路。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18小题各6分,共19分.
    18.(7分)(1)图甲中的物块长度为    c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如图乙所示,停表的读数为    s。

    (2)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如图丙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3)为确定某种金属块的密度,首先用天平测量金属块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丁所示,则金属块的质量m为    g。然后测得金属块的体积为6cm3,则金属块的密度为    g/cm3。
    19.(6分)五代时期名士谭峭所著《化书》中,记载了照镜子时“影与形无异”的现象。关于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进行了探究。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目的是便于    。
    (2)把一支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前面,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    ,证实了“影与形无异”。
    (3)改变蜡烛A的位置,进行三次实验。用直线将物和像的位置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发现物和像的连线与镜面    ,用刻度尺测得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
    (4)综上可得,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    。
    (5)蜡烛A的像,是它发出的光经玻璃板反射而形成的    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蜡烛A    (选填“仍能”或“不能”)通过玻璃板成像。

    20.(6分)小阳和小江两位同学组装了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的特点。
    (1)图甲的装置中温度计的使用存在错误,请指出:   。
    (2)改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水的温度为    ℃。
    (3)持续加热至水沸腾,观察到“势如奔涛”的景象。实验表明,水沸腾过程中,温度    ,需要    热量。
    (4)两位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其中图线的    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3分。
    21.(7分)小东同学用天平称出一钢球质量为711g,将该钢球浸没于盛有200mL水的量筒中,水面上升到300mL处(ρ钢=7.9×103kg/m3,ρ酒精=0.8×103kg/m3)。求:
    (1)该钢球的体积;
    (2)该钢球空心部分的体积;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该钢球的总质量。
    22.(6分)某次在高空发生闪电打雷,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不计光的传播时间),小明看到闪电隔3秒后听到雷声,则:
    (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多远?
    (2)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若以此速度前进,同样3秒钟时间,光走过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23小题各6分,共19分。
    23.(7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种小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家庭,仔细观察和思考,可以发现小汽车的一些设计和使用过程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有关,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答下面的问题:

    (1)汽车的后视镜是一个    镜,是因为它能扩大视野,能让司机看到车后更大的范围;
    (2)小汽车晚上行驶的时候,为了安全考虑车内的灯最好是    (选填“打开”、“关闭”);
    (3)汽车上的“倒车防撞可视雷达”,通过安装在车尾的摄像头对准车后的障碍物,障碍物经摄像头中的凸透镜成倒立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实像,这个像通过电子装置加工、调整并传递到显示屏上,司机据此可以准确地了解车后的情况。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    ;
    (4)汽车头灯一般都安装在车头下部是因为头灯越低,夜间路面上凸起的障碍物在灯光的照射下影子就越    (选填“长”或“短”),这样能更好的让司机发现障碍物;
    (5)小轿车前面安装的挡风玻璃是倾斜的,这样做的好处之一是    。
    A.倾斜放置的挡风玻璃不易被震碎
    B.有利于光的反射,便于观察车外的情况
    C.使车内物品的像成在司机的前上方,有利于观察车内情况
    D.避免车内物品的像成在司机的正前方,保证行车安全
    24.(6分)在“探究固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中

    (1)将天平调节好以后,在左盘中放入铁块,向右盘中添加了几个砝码后,观察到天平的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再添加一个质量最小的砝码,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位置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先取下质量最小的砝码,接着    ,直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
    (2)小明用3个铁块、小丽用3个木块、小强用3个铝块分别进行实验,记录下实验数据。在老师的引导下,他们用这些实验数据做出了如图丙所示的m﹣V关系图像。
    从图像可以看出: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一般    。因此,这个比值反映的是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把它定义为物质的密度。
    (3)小明通过这次实验真正明白了人们常说的“铁比木头重”这句话的含义。下列说法能体现这句话正确含义的是    。
    A.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B.相同体积的铁比木头的质量大
    C.铁比木头的密度大
    D.相同质量的铁比木头的体积小
    25.(6分)阅读下列短文,回答问题。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2kHz至30kHz之间(1kHz=1000Hz),由于这种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如下: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在6s内接收到经潜艇B反射回来的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m。如果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且测出潜艇B的速度是20m/s,方向始终在潜艇A、B的连线上,经2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    (选填“能”或“不能”)通过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这是因为    。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1.【解答】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160cm=16.0dm,故A不符合实际;
    B、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6.2℃~37.3℃之间,体温39℃的人处于发热状态,故B不符合实际;
    C、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50kg=5×104g,故C不符合实际;
    D、中学生的脉搏每分钟跳动约为70次,故D符合实际。
    故选:D。
    2.【解答】解:A、唱出的国歌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
    B、“高唱国歌”中的“高”是指响度大,故B错误;
    C、国歌伴奏音乐是通过空气传入参会人员耳朵的,故C正确;
    D、参会人员听到“全体起立”的指令都站起来,说明声音能传递信息,故D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A.“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现象,故A错误;
    B.“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故B错误;
    C.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是水汽化成为了水蒸气,是汽化现象,故C错误;
    D.樟脑丸放一段时间后变小是从固态直接变为了气态,是升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4.【解答】A、粉笔用去一半后密度不变,故A正确;
    B、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基本属性,静止的和运动的物体都有质量,故B错误;
    C、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物体密度一样大,故C错误;
    D、给自行车车胎打气时,充入车胎气体的质量变大,车胎的体积变化很小,根据密度公式,车胎内气体的密度变大,故D错误。
    故选:A。
    5.【解答】解:A、利用指南鱼判断方向,利用了磁体的指向性,故A正确;
    B、用陶瓷制成锅利用了陶瓷材料的导热性能好、受热均匀等性质,故B正确;
    C、用铜和锡做镜子,是利用它们有光泽的特点,故C错误;
    D、用竹子做弓,是利用竹子具有弹性的特点,故D正确。
    故选:C。
    6.【解答】解:A、“起舞弄清影”,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像,影子既不是实像,也不是虚像,是一种光沿直线传播造成的光现象,故A错误;
    B、“明镜可鉴形”,明镜成像是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B错误;
    C、“潭清疑水浅”是因为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现象,故C错误;
    D、“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7.【解答】解:①图的入射光线会聚在视网膜的前方,所以①图表示了近视眼的成像情况;近视眼是因为晶状体焦距太短,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为了使光线会聚在原来的会聚点后面的视网膜上,就需要在光线进入人的眼睛以前发散一下,因此戴对光线具有发散作用的凹透镜来矫正。因此④图能正确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情况。
    故选:A。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8.【解答】解: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我们能分辨出音乐里的钢琴声和古筝声,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声音的大小叫响度,成语“震耳欲聋”从物理学角度看,是形容声音的响度大;有台风、火山和地震发生时,会发出次声波,因此利用次声波可以监测台风、火山和地震活动。
    故答案为:音色、响度、次声波。
    9.【解答】解: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形成的,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雪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而形成的,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冰是液态的水凝固而成的,是凝固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凝固。
    10.【解答】解:给汽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是在消声方面减弱噪声;在录音室的墙面上安装蜂窝状材料是在吸声方面减弱噪声;为避免广场舞的干扰,关闭了家里的窗户,这是利用了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
    故答案为:消声;吸声;隔声。
    11.【解答】解:
    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投影仪是利用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f<u<2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屏幕上的丰富色彩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坐在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看到屏幕画面,是因为光在屏幕上发生了漫反射。
    故答案为:凸;蓝;漫。
    12.【解答】解:纪念币的密度:
    ρ===8g/cm3=8×103kg/m3,
    由ρ<ρ金=19.3×103kg/m3可知,该纪念币不是用纯金制成的。
    若宇航员将这枚纪念币带到太空,位置发生了变化,物体的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故其质量不变。
    故答案为:8;不是;不变。
    13.【解答】解:科学家曹原研究发现:当两层石墨烯以一个“魔角”叠加在一起时,再加入一定数量的电子,石墨烯的电阻突然变为0,此现象中石墨烯是超导体;发光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和火星车都使用了一种新型材料——纳米气凝胶,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
    故答案为:超导体;半导体;长度。
    14.【解答】解:(1)蜡烛恰好在光屏上成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此时u=v=20cm=2f,则f=10.0cm;
    (2)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57cm处时,u=7cm<f,成的是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且像和物在凸透镜的同一侧,因此要想看到这个像,应从凸透镜的左侧透过凸透镜去观察,生活中的放大镜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
    故答案为:10.0;左;放大镜。
    三、作图题:本题7分.
    15.【解答】解:由图可知,反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为60°,则反射角等于90°﹣60°=30°,则入射角等于3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法线右侧,水面下画出入射光线;
    从入射点在法线左侧的空气中画出折射光线,注意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如图所示:
    16.【解答】解:先做出物体A、B端点的像点A'、B',连接A'、B'即为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如下图所示:
    17.【解答】解:过凹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如图所示:

    四、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16小题7分,第17、18小题各6分,共19分.
    18.【解答】解:(1)图甲中用刻度尺测量物块的长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该被测物块的长度为:4.90cm﹣2.00cm=2.90cm;
    图乙中停表的小圈指针指在5与6之间并偏向6,因此小圈读数为5分,大圈指针指在38.5秒位置,因此停表读数为5分38.5秒,合为338.5秒;
    (2)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图丙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示数是36.5℃;
    (3)由图丁可知,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金属块的质量m=20g+20g+5g+2.4g=47.4g;
    金属块的密度为:
    ρ===7.9g/cm3。
    故答案为:(1)2.90;0.1cm;338.5;(2)热胀冷缩;36.5;(3)47.4;7.9。
    19.【解答】解:(1)实验时选择透明的玻璃板,能同时观察到像和代替蜡烛A的蜡烛B,便于确定像的位置;
    (2)玻璃板后面没有点燃的蜡烛和玻璃板前面点燃蜡烛的像完全重合,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
    (3)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
    (4)用数学中的知识点可表示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
    (5)平面镜成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所以成的像是虚像,若在玻璃板后放置一块木板,不影响反射光线进入人的眼睛,所以在物体一侧还能看到玻璃板内点亮蜡烛的像。
    故答案为:(1)确定像的位置;(2)相等;(3)垂直;(4)对称;(5)虚;仍能。
    20.【解答】解:(1)观察甲图可知,图中有的错误是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
    (2)图乙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的示数为92℃,即此时水的温度为92℃;
    (3)(4)水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丙图图线的BC段表示水的沸腾过程。
    故答案为:(1)温度计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壁;(2)92;(3)不变;吸收;(4)BC。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9小题7分,第20小题6分,共13分。
    21.【解答】解:(1)此钢球的体积为:
    V球=V2﹣V1=300mL﹣200mL=100mL=100cm3;
    (2)此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7.9g/cm3,
    根据ρ=可知此钢球钢部分的体积为:
    V钢===90cm3,
    该钢球空心部分体积为:
    V空=V球﹣V钢=100cm3﹣90cm3=10cm3;
    (3)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时酒精的体积V酒精=V空=10cm3,
    酒精的密度ρ酒精=0.8×103kg/m3=0.8g/cm3,
    根据ρ=可知空心部分注满酒精时的质量为:
    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10cm3=8g,
    该钢球的总质量为:
    m=m球+m酒精=711g+8g=719g。
    答:(1)此钢球的体积是100cm3;
    (2)该钢球空心部分体积是10cm3;
    (3)若在空心部分注满酒精,该钢球的总质量是719g。
    22.【解答】解:(1)由v=得,小明和雷电产生处的距离:
    s=vt=340m/s×3s=1020m。
    (2)由v=得,光在空气中传播了相同的时间,走过的距离
    s′=v光t=3×108m/s×3s=9×108m=9×105km。
    答:(1)打雷的位置离小明有1020m;
    (2)光走过的距离是9×105km。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7分,第22、23小题各6分,共19分。
    23.【解答】解(1)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凸面镜能扩大视野,应用于汽车观后镜;
    (2)夜晚,为了不影响司机开车,车内的灯应关闭,车内较暗,使车内物体不能通过前挡风玻璃成像;(3)摄像头的工作原理是凸透镜成像,在大于2倍焦距之外的物体发出或反射的光经透镜折射后,物体经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物距越小,所成的像越大,所以如果看到显示屏中的障碍物的像变大,则障碍物离车尾的距离变近;
    (4)车灯发出的光沿直线传播,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的障碍物挡住,在障碍物后面光线照不到的暗区形成影子,灯越低,凸起障碍物的影子就越长;
    (5)小汽车前面的挡风玻璃相当于平面镜,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如果竖直安装,像会在正前方,干扰司机观察路况,倾斜安装可以使像成在斜上方,不干扰司机观察路况,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C。
    故答案为:(1)凸面;(2)关闭;(3)缩小;近;(4)长;(5)D。
    24.【解答】解:(1)最小的砝码取下后,要拨动游码直到横梁平衡;
    (2)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相同;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通过分析,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反映了物质的一种特性,物理学中用密度来表示;
    (3)由公式m=ρV可知,在体积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物体质量大。如果不清楚两个物体的体积关系,我们就无法确定哪个物体的质量大。通常人们说“铁比木头重”的意思是说单位体积的铁的质量比单位体积木头的质量大,即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所以AD错误,BC正确。
    故答案为:(1)移动游码;(2)相同;不同;(3)BC。
    25.【解答】解:(1)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2kHz至30kHz之间,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为20~20000Hz,因此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12kHz到20kHz。
    (2)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的声波信号到达潜艇B的时间为:
    t1=×6s=3s;
    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1是:
    s1=vt1=1500m/s×3s=4500m;
    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继续监控潜艇B,突然接到潜艇B反射回来的声波频率是变低的,说明潜艇B正在远离潜艇A,经2分钟后潜艇B行驶的距离为:
    s3=vt3=1500m/s×2min=1500m/s×120s=2400m;
    经2分钟后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s2是:
    s2=s1+s3=4500m+2400m=6900m;
    (3)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在月球上不能通过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
    故答案为:(1)12;20;
    (2)4500;6900;
    (3)不能;月球上没有空气,真空不能传声。


    相关试卷

    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7月期末考试物理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题,计算题,作图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2024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中考一模物理试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卷: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阳江市阳西县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卷,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