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考试卷及答案
展开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
1.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我们之所以称其为“人”,其主要依据是( )
A《史记》上的记载说明
B考古发掘出粗糙的石质工具
C考古发现他们可以吃烧熟的食物
D其长相和现代人
- 考古工作者完成“北京人头部复原头像”(见下图)的主要依据是( )
A周口店的自然环境
B遗址中的打制石器
C北京人的头盖骨化石
D北京人生活想象图
3.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B C D
人面鱼纹彩陶盆 干栏式建筑 打制石器 骨耜
4.某同学在参观山顶洞人遗址博物馆时读到这样一段文字介绍:1930年由裴文中主持发掘了3个完整的山顶洞人头骨化石,经测定其脑容量为1000~1500毫升(现代人脑容量平均为1400毫升),在该遗址中还出土了石器、骨器、角器和饰物。其中,穿孔骨针是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缝纫工具。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
①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3万年前②山顶洞人脑容量与现代人接近
③山顶洞人掌握了磨光和钻孔的技术④山顶洞人有了原始的审美观念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5.一千年文明看北京,三千年文明看陕西,五千年文明看山西。以下历史事件与山西有关的是 ( )
①丁村人遗址 ②山顶洞人遗址 ③临汾尧庙 ④二里头遗址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6.一位游客在参观了某原始居民博物馆后写道:“他们把粟的种子,装在一个个地瓜状的陶瓶里,10多公分长,7、8公分胸径,极像现代瓶口像下倒放的玻璃瓶子。最让我吃惊的是,他们用兽骨制作的两只鱼钩,形状和我们现在用的基本一样,勾尖有倒刺,可能比我们用的稍大些。”这位游客参观的是( )A
A半坡人博物馆 B河姆渡人博物馆 C北京人博物馆 D元谋人博物馆
7.我国很早就出现了原始农耕。下列关于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原始农耕文明共同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C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②过着定居生活③种植粮食作物水稻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①③④
- 下列关于原始农耕生活的描述,错误的是( )
A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房屋对后世的中国古典建筑产生了重要影响
B.陶器在原始居民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面鱼纹彩陶盆是半坡陶器的典型代表
C自然环境的不同,是导致我国原始农耕生活各具特色的根本原因
D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的发展和人工取火技术的掌握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9.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从采集到种植,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推动上述演进的主要因素是( )D
A建筑技术的进步 B人工取火的发明 C饲养水平的提高 D生产工具的改进
10.传说是指文字尚未发明时,人们通过口耳相传流传下来的神话故事,因此传说不一定可靠。下列属于传说的是( )C
①炎帝神农氏曾在山西高平地区尝百草、种五谷②云南元谋县发掘出远古人类的两颗门齿化石③黄帝造宫室、制船只、发明弓箭④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会种植水稻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11.传说舜年老的时候,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物。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上述材料不能反映( )
A部落联盟继承者必须是贤德之人
B原始社会早期生产力发展水平
C部落联盟会议决定首领的继承人
D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度
12.下列内容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 B
①使用打制石器②人工取火③种植水稻④禅让制
A②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 ④③②① D②④③①
13.夏朝筑有以城墙和护城河作为防护的城堡和大型宫殿,并且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这标志着( )B
A.中央集权制度建立起来 B.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
C.夏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 D.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
14.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B )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
B.“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
C.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
D.官民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
15.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
A.分封制 B.郡县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16.简答题
弘扬传统文化,重温民族精神,传播时代新声。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
图一、图二所示的建筑在建筑材料上有何共同点。(1分)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试从气候角度分析这两个地区房屋样式不同的原因。(4分)
(2)【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智慧结晶,简述下面的历史遗址承载的历史价值。(2分)
陕西黄陵县黄帝陵
【青铜文明】下图的利簋被称作“武王征商簋”,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分析它的历史价值。(2分)
材料一
材料二 周武王时,得到尚、周公等人的辅佐,日益强盛。公元1046年,武王联合各地势力,组成庞大的政治联盟,与商君在牧野决战,商军倒戈,周君占领商都,商朝灭亡,周王朝建立周朝,定都镐京。
——部编《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一二共同印证了什么历史信息。从史学研究角度看,哪一种资料更为可信?(2分)
17.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 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西周末代君主幽王昏庸无道,为博褒姒王妃一笑,烽火戏诸侯。
(1) 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的知识,总结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 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封
—摘编自《史记·周本纪》
(2)材料二说明周王封赐土地的依据是什么?(2分)
材料三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察众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侮慢王朝,等于不贡。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卷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侯悉至
(3)材料三 分别说明了这些受封诸侯有哪些义务?(2分)
材料四 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天子巡察诸侯为天子所守的疆土)。诸侯朝于天子,日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受封的请侯向天子汇报工作的完成情况)。无非事者……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
——《孟子·告子》
(4)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积极作用(2分)
(5)结合上述几则材料你能得出什么启示?(2分)
18.探究题
人类对文明的追求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交流互鉴,推陈出新。李老师以“文明之光”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 【革新工具——见证经济文明】(2分)
(1)对比下图反映的两种经济文明类型的不同特点。(2分)
图一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 图二 骨耜
任务二【思想创新——传承精神文明】
(2)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大禹采用什么样的治水方法。从大禹治水的事迹中可以看到大禹什么样的精神。(2分)
任务三【制度创新——关注政治文明】
(3)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是谓小康。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天下为公”指的是什么制度,“天下为家”指的是什么制度,
这两种制度有什么区别?
【史料实证——提炼历史观点】
(4)阅读下列史料,以“河”为主题,阐述中国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多样性,且运用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论述。(要求:主题明确、观点鲜明,论证充分)
亚洲是人类最早的定居地之一,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从公元前数千年起,生活在底格里斯河-幼发拉底河、印度河-恒河、黄河-长江等流域的人们,开始耕耘灌溉、铸器造皿、建设家园。广袤富饶的平原,碧波荡漾的水乡,辽阔壮美的草原,浩瀚无垠的沙漠,奔腾不息的江海,巍峨挺拔的山脉,承载和滋润了多彩的亚洲文明。
答案: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一次月考答案
1——5 BCCCC 6——10 ACDDC 11——15BBBBA
16(1)以木结构为主
河姆渡人生活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1)干栏式房屋既可防潮,又便于通风降温(1);半坡人居住地区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1),而半地穴式房屋具有冬暖夏凉的功能。(1)
(2)答案:图一:黄帝是传说中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相传黄帝已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发明弓箭和指南车等。这一部落联盟后来逐渐形成华夏族主干,因此后人尊崇黄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每年海内外炎黄子孙都会到黄帝陵祭拜,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答黄帝的贡献和“人文初祖”两方面既可的2分)
(3)答:共同印证了武王伐纣牧野之战的过程,(1分)图三史料(实物史料)更为可信。(1分)
17(1)共同原因:统治者的残暴统治,不得民心(2分)
(2)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来确定(2分)
(3)向周王进献贡物,并服从周王调兵。(2分)
(4)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政局,扩大统治范围,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2分)
(5)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1分)(意思相近也可得1分)制度创新有助于国家长治久安(1分)
18.(1)图一:狩猎采集文明;向自然界索取食物(1分)
图二:原始农耕文明;自己制造食物(1分)
(2)答:采用疏导的办法,开凿河渠疏导洪水。(1分)
创新精神,不曲不挠;解决问题要灵活(1分)
(3)天下为公——禅让制;(1分)天下为家——王位世袭制(或家天下)(1分)
区别:禅让制——按才能(贤德)选拔。(1分)王位世袭制——按血缘关系继承(1分)
(4)自然地理环境的不同不仅促使产生了多彩的亚洲文明,也导致中国境内文明形态的丰富多样。 我国原始农耕分布在大江大河流域,大河流域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土地肥沃,便于进行农业生产。由于南方地区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产生了河姆渡为代表的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主要种植水稻,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产生了半坡为代表的黄河流域原始农耕生活,种植粟,居住在半地穴式房屋里,此后人类有了固定的食物来源,开始走向定居,制造陶器,创造文字,挖掘水井等,总之,河流影响到了中国文明的产生、发展。(4分)
中考历史复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复习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综合与测试课后作业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历史人教部编版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