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18 运动与摩擦力教学设计
展开四年级下册第 18 课 《运动与摩擦力》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运动与摩擦力》是《科学》四年级下册“运动与力”单元的第五课。本课
先让学生感受摩擦力,当学生对摩擦力有了感性认识后,再向学生介绍如何使用
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然后通过对比实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
的关系。最后进行实践活动,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
造家中浴室里的拖鞋,使它们能更好地防滑。同时,本课通过“科学阅读”让学
生了解弹力和浮力,它们与摩擦力一样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给物体施加
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运动状态。
本课由两个活动组成。活动 1“感受摩擦力”先让学生分别在地毯上和瓷砖
地面上推动箱子,感受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
影响。学生通过感受,发现接触面不同,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不同。活动 2“摩擦
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吗”,学生通过测力计测量,进一步探究摩擦力大
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教科书要求学生,在探究前先学会正确使用测力计,
再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获取数据,得出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
关系。
二、学情分析
“摩擦力”这个词对学生来说不陌生,他们有丰富的生活经验,但是要让四
年级学生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则存在几个难点:第一,学生初次接触测力计,对
于他们而言,准确使用测力计是有难度的;第二,探究“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
糙程度之间的关系”,要求学生匀速拉动物体,边拉边读出测力计的读数,这不
容易操作,此外,还要学生明白测力计的读数就是摩擦力的大小,这对于他们而
言,也不容易理解。但列举生活中增大和减小摩擦力的例子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
摩擦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三、教学目标
1. 知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上运动时,会受到摩擦力的影响。
2. 知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 了解弹力和浮力等也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4. 会正确使用测力计,知道如何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5. 知道生活中增加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
6. 乐于探究摩擦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愿意继续探究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
素。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进行“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关系”的探究实验,认识接
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大小。
五、教学准备
教具准备:箱子、地毯、测力计、钩码和小盒子、教学课件、多媒体教学设
备等。
学具准备:《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袋等。
六、教学过程
(一)任务驱动
情境:琪琪和妍妍在楼道,看到工人叔叔在把箱子推进电梯前,先把铺在地
上的地毯收起来。
问题:为什么工人叔叔推箱子前要先把地毯收起来?
交流:学生推测工人叔叔这样做的原因,并进行交流。
(二)活动探究
1. 活动 1 感受摩擦力
任务:分别在地毯和瓷砖地面上推动箱子,并与同学描述你的感受。
活动:小组进行在地毯和瓷砖地面上推动箱子的实践活动,并互相交流感受。
汇报: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的感受,教师引导学生描述“有一种力在阻碍箱子
的运动”。
讲述:当我们推动箱子时,由于箱子底部与地面相互接触,箱子会受到摩擦
力的影响。摩擦力会阻碍箱子运动。
2. 活动 2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吗
问题:物体在粗糙程度不同的接触面上运动时,它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一样
吗?
交流:学生进行交流讨论。根据已有经验和“推箱子”活动的感受,学生一
般可以推测出在不同接触面上运动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会不一样。
问题:如何测量运动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媒体:出示教科书中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讲述:测力计是测量力大小的工具。力的单位是牛顿,用“N”表示。用测
力计拉动一个物体,使物体沿水平方向保持相同的速度运动,这时测力计的读数
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
媒体:出示测力计的组成图片。
问题:测力计由哪些部分组成?
讲述:弹簧测力计的基本构造包括提环、弹簧、指针、刻度板和挂钩等。
媒体:出示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板和刻度的图片。
讲述:不同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的最大的力不一样。这节课要用到的弹簧测 力计,最大能测量 2.5N 的力,被测量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值。 每一小格表示 0.05 N。
媒体:出示用测力计测量摩擦力的使用方法介绍资料。
讲述:每一次用测力计测量前,要先将指针调节到“0”刻度;匀速拉动物
体,边拉物体边读取数据,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盘垂直;读出的力的大小就是摩
擦力的大小。
任务:测试木块、笔袋、书包等物体在桌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并思考摩
擦力大小与什么有关。
活动: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测量摩擦力,猜测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交流: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汇报所测摩擦力大小的数据,分享小组讨论的结
果。
问题:如何通过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
交流:学生代表汇报实验方法以及实验材料。
活动: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上。
交流:学生代表分享小组的实验数据和发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得出
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之间的关系。
小结:物体运动时,接触面越光滑,受到的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受
到的摩擦力越大。
问题:摩擦力大小除了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外,还与什么有关?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任务:学生课后可以继续探究这个问题,将探究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
手册》上。
讲述: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有时要减小摩擦力,有时要增大摩擦力。例如鞋
底上凹凸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起到防滑作用。
问题:生活中还有哪些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例子?
交流:学生根据生活经验进行交流。
3. 实践 防滑拖鞋
任务:生活中处处需要运用到科学知识。尝试改造家中浴室里的拖鞋,使它
们能更好地防滑。
交流:学生交流防滑拖鞋的设计想法。
(三)拓展
讲述:除了摩擦力,教科书中的“科学阅读”还给我们介绍了弹力和浮力,
它们与摩擦力一样,都是直接施加在物体上的力。
任务:学生课后进行阅读,结合生活经验,进一步了解弹力和摩擦力。
七、板书设计
18. 运动与摩擦力
接触面 摩擦力
光滑 → 小
粗糙 → 大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23 变化的月相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23 变化的月相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22 明亮的月光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粤教粤科版 (2017)四年级下册第4单元 地球上看到的光和影22 明亮的月光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科学第3单元 运动与力16 运动的快与慢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科学第3单元 运动与力16 运动的快与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