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解析版)
展开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地理试题
说明:本试卷分第I卷(单项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11页,第II卷第12页至13页,共13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84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粘贴处。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8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M河位于我国华北地区,自西北向东南流动,水质较差。下图是M河断面略图,甲、乙为河流左岸附近的两口水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图示时间可能是( )
A. 2月 B. 5月 C. 9月 D. 12月
2. 甲水井位于乙水井( )
A. 西北 B. 东南 C. 东北 D. 西南
【答案】1. C 2. C
【解析】
【1题详解】
M河及水井均处于透水层,河流与地下水相互补给。根据图片可判断,地下水水位低于河面,河流补给地下水,由此判断河流处于丰水期。我国东部河流一般以雨水补给为主,雨季时河水流量大,水位高,处于丰水期。根据我国东部锋面雨带移动规律可知,2月份雨带未登陆我国,华北地区河流处于枯水期,A不符合题意;5月,雨带位于华南地区,华北地区未进入雨季,河流水位低,B不符合题意;9月,雨带自北向南回撤,华北地区刚经历了雨季,此时河流还处于丰水期,C符合题意;10月份我国锋雨带退出我国,12月时华北地区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题详解】
M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动,甲乙两河均在河流左岸,即东北方向。甲水井距离河流更远,故判断甲水井位于乙水井的东北方向,故本题选C。
【点睛】我国锋面雨带移动规律:5月控制我国南部沿海,6月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7、8月控制我国东北、华北地区,9月迅速南移至南部沿海,10月退出中国大陆进入海洋。
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的表层海水温度较低,大气较稳定,气流下沉;西部海水温度较高,气流上升。当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升高时,便会出现厄尔尼诺现象,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 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海区大气环流的是( )
A. B.
C. D.
4. 当东南信风减弱时,往往会出现的现象是( )
①热带太平洋东部降水增多
②南美太平洋沿岸渔业增收
③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和南亚次大陆均出现干旱
④表层暖水向西回流,导致赤道西太平洋海面上升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③ D. ①③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根据材料“正常年份,赤道附近太平洋中东部……反之则出现拉尼娜现象”可知,当拉尼娜现象发生时,赤道附近中东太平洋海面温度异常降低,气流下沉,西部气流上升,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4题详解】
当东南信风减弱时,热带太平洋东部水温升高,气流强烈上升,暴雨频繁,①正确;南美太平洋沿岸秘鲁寒流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②错误;在厄尔尼诺年,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南亚次大陆和巴西东北部均出现干旱,③正确;东太平洋冷水上翻现象消失,表层暖水向东回流,导致赤道东太平洋海面上升,④错误。所以选D。
【点睛】拉尼娜指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表温度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东南信风将表面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太平洋西部,致使西部比东部海平面增高将近60厘米,西部海水温度增高,气压下降,潮湿空气积累形成台风和热带风暴,东部底层海水上翻,致使东太平洋海水变冷。
在气象学上,把梅雨开始和结束,分别称为“入梅”和“出梅”。下图为浙江省2010-2019年出入梅日期及梅雨期间雨量图(横条的起端表示入梅日,末端表示出梅日,长度表示梅雨持续的时长)。浙江省平均每年6月10日入梅,7月10日出梅,年均梅雨量为301mm。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 由图可知,浙江省( )
A. 梅雨持续时长呈增加趋势 B. 梅雨的日降水强度都不大
C. 梅雨量与入梅早晚呈正相关 D. 梅雨出入梅日期年际变化大
6. 通常情况下( )
A. 入梅偏早时雨带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B. 入梅偏晚时副高脊线的位置偏南
C. 出梅偏晚时雨带南侧的副高势力偏强 D. 出梅偏早时副高脊线的位置偏南
【答案】5. D 6. B
【解析】
【5题详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2019年入梅和出梅的日期有很大的差别,说明出入梅日期的年际变化大,D正确。梅雨持续时长并没有呈现增加的趋势,是波动变化,A错误。2011年梅雨持续时间较短,但是降水总量较大,说明日降水强度较大,B错误。梅雨量与入梅早晚没有太大的关系,降水量主要取决于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水汽含量,C错误。故选D。
【6题详解】
入梅偏晚,说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较弱,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南,B正确。入梅偏早,说明在雨带南侧的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A错误。出梅偏晚,说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的势力较弱,此时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弱,雨带停留时间较长,C错误。出梅偏早,说明副热带高压势力较强,此时副热带高压脊线的位置偏北,D错误。故选B。
【点睛】梅雨,又称黄梅天,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台湾、日本中南部、韩国南部等地,每年6、7月份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梅雨季节过后,华中、华南、台湾等地的天气开始由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梅雨是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形成的。
下图为基多赤道纪念碑(西经78°27'8”,纬度0°0')的照片,纪念碑四周刻有E、W、S、N(分别表示东、西、南、北)的西班牙字母,正对着小女孩的纪念碑上刻着“W”,小女孩右侧地面上的线条代表赤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 小女孩所在半球及行走方向是( )
A. 南半球,向西 B. 北半球,向东
C. 西半球,向西 D. 东半球,向东
8. 据女孩影子方向及长短判断,该照片拍摄的时间最有可能为当地( )
A. 日出前后 B. 上午近正午 C. 下午近正午 D. 近日落时分
【答案】7. B 8. C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文信息可知,小姑娘面对的纪念碑一侧上方标注着W,再以该赤道纪念碑为坐标原点来看,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判断小女孩行走的方向是向东,小女孩位于赤道以北,即位于北半球,根据其经度位置,可知,其位于西半球,B正确,ACD错误。所以选B。
【8题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分析,小女孩的影子应指向东北,判断此时太阳位于西南天空,下午;再根据影长较短,进而判断此时太阳高度较高,地方时应该是下午时间且接近正午。日出在偏东方;近日落时分影子长。综合以上信息,C的可能性最大,C正确,ABD错误。所以选C。
【点睛】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按指向标确定方向。若指向标指向北,由此可判断其他几个方向。在既没有经纬网,又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是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下图所示的我国祁连山西段某山间盆地边缘,山坡、冲积扇和冲积平原的植被均为草原,其中冲积平原草原茂盛。山坡表面多覆盖有沙和粉沙物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关于冲积扇堆积物中砾石的描述,最合理的是( )
A. 以沙砾为主,无分选性 B. 由流水搬运、堆积而成
C. 以角砾为主,有分选性 D. 由流水侵蚀作用而成
10. 山坡表面的沙和粉沙主要来源于冲积扇,其迁移过程主要依靠( )
A. 冰川作用 B. 流水作用 C. 风力作用 D. 溶蚀作用
11. 该地堆积物的颗粒从小到大依次为( )
A. 黏土一粉沙一沙一沙砾 B. 粉沙一黏土一沙一沙碟
C. 黏土一沙一粉沙一沙砾 D. 粉沙一沙一角砾一沙砾
【答案】9. B 10. C 11. A
【解析】
【9题详解】
以沙砾为主,有分选性,排除A;由流水搬运、堆积而成,B符合题意;以沙砾为主,排除C;由流水搬运、堆积而成,排除D。故选B。
【10题详解】
该地区春季多大风,冲积扇地表干燥,地表沙粒被风吹起,风沙流沿山坡爬升,到达一定位置后风速减慢,携沙能力减弱,沙和粉沙沉积在山坡上,排除ABD;C符合题意,故选C。
【11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可知,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因此颗粒物从扇顶到扇缘,总体是由粗到细,以此为角砾一沙砾一沙一粉沙一黏土,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冲积扇是河流出山口处的扇形堆积体。当河流流出谷口时,摆脱了侧向约束,其携带物质便铺散沉积下来。冲积扇平面上呈扇形,扇顶伸向谷口;立体上大致呈半埋藏的锥形。多种气候条件下都可形成,在加拿大的北极地区、瑞典的拉普兰(Lappland)区、日本、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以及其他温暖至湿润的地区均可见到。
下图为某地近地面上午11时的天气状况形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示地区所在半球及可能位于高压脊附近的分别是( )
A. 南半球X B. 北半球Z C. 南半球Y D. 北半球L
13. 下列等压面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MN沿线气压分布状况的是( )
A. B.
C. D.
【答案】12. B 13. A
【解析】
【12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图示地区中的气旋气体呈逆时针转动,由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的地转偏向力向右,因此可以判断出该地区所在北半球,A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以判断出Z地区中间气压高,两边气压低,所以Z为高压脊附近,B正确。L在气旋中心的附近,D错误,所以选B。
【13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内容可以判断出MN沿线近地面气压从M到X气压降低,从X到Y之间气压先升高再降低,而从Y到N气压逐渐升高,而高空气压与近地面气压变化相反,A正确,BCD错误。所以选A。
【点睛】高压脊,是水平气压场上等压线向气压较低一方突出的脊状部分。三面气压较低而一面气压较高的天气系统,简称脊,高压脊内气候较弱。常伴有辐散和下沉运动,天气晴好。高空高压脊线可以分成三类:南北幅度甚大的脊线(尖脊),中等幅度的脊线(中等脊),和浅脊,另外还有一些特殊的个例。根据云系的宽度以及云区前部边界的特征,可以判断高空高压脊线振幅大小和脊区宽狭程度。
伊塞克湖在天山中段的崇山峻岭中,终年不冻,湖面平均海拔1608m,面积超过6300km²,是世界上较大的构造湖,湖内可以定期航行。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4. 下列关于伊塞克湖内定期航行的最佳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3-4月 B. 6-7月 C. 8-9月 D. 11-1月
15. 下列关于伊塞克湖水文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大
B. 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大,季节变化小
C. 咸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大
D 淡水湖,湖水水位日变化小,季节变化小
【答案】14. C 15. C
【解析】
【14题详解】
据所学知识分析,水位高有利于航行。伊塞克湖地处天山且海拔较高,湖水补给以冰川融水为主,冬春季气温低,补给量少,水位低,无法航行,故A、D错误;6-7月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水位升高,8-9月气温更高,冰川融水补给量更大,水位达到最高值,更有利于航行,故B错误、C正确。所以选C。
【15题详解】
由图可知,伊塞克湖只有河流注入,无河流流出,盐分累计导致其成为咸水湖,B、D错误;该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冰川融水,受气温影响明显,白天气温高,融水量大,补给水量大,水位高,夜晚气温低,补给少,但湖泊面积较大,则水位日变化较小,同时湖泊地处我国西北内陆,气温季节变化明显,导致湖泊水位季节差异大,故C正确,A错误。所以选C。
【点睛】雨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季节变化大,与雨季一致;冰川融水补给取决于气温,径流高峰在夏季;地下水补给的河流,径流平稳;湖泊对径流具有调节作用,使径流变化小;春季有明显汛期的河流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
山地生态系统复杂、具有特定的结构和功能,拥有丰富的生态多样性资源,常成为研究生物带、气候带及生物分布的绝佳区域。天山呈东西走向,北坡山地高差悬殊,气候的垂直地带差异显著,具有完整的山地垂直带谱,下表中数据示意天山北坡不同垂直自然带及土壤的部分理化性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带
项目
山地荒漠带
山地草原带
山地森林带
亚高山草甸带
高山草甸带
冰雪带
海拔(m)
1665
1894
2214
2988
3650
3737
有机碳(g/kg)
15.99±0.70
31.77±1.80
169.38±9.92
45.02±0.91
37.78±1.96
3.29±0.51
温度(℃)
23.4
22
20.9
15.2
8.1
4.2
湿度(%)
35.3
43.5
39
56
63
69
16. 天山北坡海拔较低处形成山地荒漠带,关键是因为( )
A. 位于背风坡,气温高 B. 人类活动集中
C. 降水稀少,蒸发旺盛 D. 土壤质地黏重
17. 与山地森林带相比,天山北坡亚高山草甸带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小,主要原因是( )
A. 微生物作用变强 B. 枯枝落叶数量减少
C. 土壤含水量增大 D. 成土母质层变薄
【答案】16. C 17. B
【解析】
【分析】
【16题详解】
分析可知,天山深居我国内陆,北坡海拔较低处,距海较远,受海洋影响小,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形成山地荒漠带,随着海拔升高,气温降低,同时受北冰洋、大西洋暖湿气流抬升的影响,多地形雨,水热条件得以改善,形成草原、森林等自然带,C正确,A错误;天山附近气候干旱,人口稀少,B错误;土壤质地黏重不是形成山地荒漠带的原因,D错误。故选C。
【17题详解】
与山地森林带相比,亚高山草甸带植被以草甸为主,枯枝落叶少,导致土壤有机碳含量变小,B正确;亚高山草甸带海拔高,气温低,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弱,A错误;土壤含水量对土壤有机碳影响不大,C错误;成土母质主要影响土壤的矿物质和无机养分,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包括气候、植被、母质、地形和时间、人类活动等。
2022年4月28日,北部河段处于断水状态的京杭大运河,经过整治恢复全线通水。下图为中国局部河流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图中的地理分界线( )
A. 东南侧河流多流入太平洋 B. 东南侧河流流量较小
C. 西北侧河流流量较大 D. 西北侧河流多流入北冰洋
19. 黄河( )
A. 干流源区水土流失严重 B. 流域水土流失带来的损失远大于长江
C. 因为干流结冰致使不能通航 D. 干流穿越自然区数量多于长江
【答案】18. A 19. D
【解析】
【18题详解】
据图分析,图中地理分界线是我国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东南侧为外流区域,西北侧为内流区域,外流区域的河流除少数流入印度洋外,大多流入太平洋,A对;东南侧河流受季风气候影响,降水多,河流流量较大,西北侧降水少,河流流量较小,BC错;西北侧河流多为内流河,D错。故选A。
【19题详解】
在我国四大自然区域中,黄河穿越了青藏地区、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而长江只穿越了南方地区和青藏地区,D对;黄河中游主要流经黄土高原时水土流失严重,A错;长江流域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水土流失加剧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很大,长江流域水土流失影响远大于黄河,B错;黄河干流上游地势落差大,下游为地上河、泥沙淤积严重、有断流,再加上整条干流河径流量偏少且不稳定,河流航运价值不高,不是因为干流结冰致使不能通航,C错。故选D。
【点睛】最终能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外流河的流域称为外流区。最终流入内陆湖泊或在内陆断流的河流叫内流河,内流河的流域称为内流区。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的分界线: 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巴颜喀拉山一冈底斯山一线。
下图为世界局部图,粗实线为板块边界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 甲地位于( )
A. 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生长边界 B. 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消亡边界
C.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生长边界 D. 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
21. 乙边界类型形成的宏观地形有( )
①海沟②海岭③裂谷④高大山脉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答案】20. C 21.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甲地北侧为太平洋板块,南侧为南极洲板块,甲地位于两个板块分离处,属于生长边界,C正确,排除ABD。故选C。
【21题详解】
乙地位于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处,属于消亡边界,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形成海沟、高大山脉,①④正确;海岭、裂谷是板块张裂形成,②③错误。综上所述,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
【点睛】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岩石圈并非整体一块,而是分裂成许多块,这些大块岩石称为板块。萨维尔·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手绘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2.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 ④ B. ③ C. ② D. ①
23. 图示季节( )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 北印度洋海区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 东亚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盛行东南风 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答案】22. B 23. C
【解析】
【22题详解】
图中乙为中纬度大气环流圈,高空大气应由高纬流向低纬,③的流向错误,B错误;①②④都正确,ACD正确。本题选择错误的,所以选B。
23题详解】
据图示信息可知,赤道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都向北移动,故判断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该季节是北半球的夏季。夏季,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被大陆上的低压切断,A选项错误。夏季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季风,洋流按顺时针方向流动,B选项错误。夏季东亚地区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吹东南季风,C选项正确。非洲南部位于南半球,此时是冬季,草木枯黄,D选项错误。所以选C。
【点睛】由于大陆和海洋在一年之中增热和冷却程度不同,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称为季风。形成季风最根本的原因,是地球表面性质不同,热力反映的差异。由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大陆地形等因素造成的,以一年为周期的大范围的冬夏季节盛行风向相反的现象。分为夏季风和冬季风。
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18日,第二十二届世界杯足球赛在卡塔尔举办。本届世界杯中,具有阿拉伯民族元素的吉祥物“拉伊卜”受到人们的广泛喜爱。图1为卡塔尔地形图,图2为吉祥物拉伊卜。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关于本届卡塔尔世界杯的相关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世界杯比赛期间卡塔尔白昼先变短再变长
B. 当地足球赛场的草坪靠大量人工浇水养护
C. 当地属于冬雨型气候,观赛球迷应随身携带雨具
D. 在该国海岸线附近,球迷能欣赏到自然的椰林景观
25. 本届世界杯吉祥物的设计深受当地地域文化的影响,而地域文化的形成又与当地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与“拉伊卜”的设计最相关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是( )
A. 气候高温少雨 B. 地形起伏大 C. 淡水资源匮乏 D. 民族风情独特
【答案】24. B 25. A
【解析】
【24题详解】
本次世界杯举行时间是11月21日至12月1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且向南移动,卡塔尔在北半球,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A错;卡塔尔位于副热带高压影响下的大陆西侧,当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冬季时降水量稀少,需要人工浇水养护,B正确C错误;椰林的生长喜欢高温多雨,卡塔尔热带沙漠气候不符合这一特征,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B。
【25题详解】
“拉伊卜”全身着白色服装,这一颜色能够反射太阳辐射,尽可能降低衣服内部的温度,反映了当地气候高温少雨,A正确;白色的袍子反映地形起伏较小,卡塔尔当地全域地势低平,B错误;衣服颜色不能反映淡水是否匮乏,C错误;白色袍子可以反映民族风情独特,但民族风情不属于自然地理环境特征,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A。
【点睛】卡塔尔当地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影响下,盛行下沉气流,降水稀少,形成沙漠气候。
如图为模拟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据图完成问题
26. 下列古沉积层中最古老的是( )
A. 古沉积岩1 B. 古沉积岩2 C. 古沉积岩3 D. 古沉积岩4
27. 下列地质作用由早到晚依次发生的是( )
A. 褶皱、抬升、断层、沉积、侵蚀 B. 褶皱、断层、抬升、侵蚀、沉积
C. 褶皱、断层、侵蚀、沉积、抬升 D. 断层、褶皱、沉积、抬升、侵蚀
【答案】26. C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结合所学,在褶皱地形中,背斜岩层是外新内老,而向斜是外老内新。古沉积岩1晚于古沉积岩2晚于古沉积岩4 晚于古沉积岩3 ,古沉积岩3是最古老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7题详解】
结合所学和材料,断层切割褶皱,故褶皱早于断层形成,D错误;外力侵蚀的前提是岩层出露地表,即受到地壳抬升的作用,故抬升早于侵蚀,C错误;侵蚀面上有砾石层的沉积,故沉积晚于侵蚀发生,A错误,B正确。故选B。
【点睛】在褶皱地形中,背斜岩层是外新内老,而向斜是外老内新。一般水平岩层新老关系为上新下老。
2022年2月,国务院批复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十四五”实施方案。批复指出,长江中游城市群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协同联动、共建共享,打造长江经济带发展和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要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是以武汉为中心,以武汉城市圈、环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为主体形成的特大型国家级城市群(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与长三角城市群相比,长江中游城市群( )
A. 信息、交通通畅 B. 矿产、能源丰富 C. 第三产业比重高 D. 地理位置优越
29. 武汉成为长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且辐射半径最大的主导因素是( )
A. 城市面积 B. 气候条件 C. 交通运输 D. 资源储量
30. 为提升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武汉应该( )
A. 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 B. 进一步扩大城市用地规模
C. 加强与周边城市间交通联系 D. 在周边地区新建多个卫星城市
【答案】28. B 29. C 30. C
【解析】
【28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三角城市群经济比长江中游城市群更为发达,信息、交通通畅,第三产业比重高,故AC选项错误;长江中游城市群有色金属、水能等资源丰富,而长三角城市群矿产、能源缺乏,故B选项正确;长三角城市群位于长江入海口,滨江沿海,地理位置更为优越,故D选项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武汉市的面积较长沙市和南昌市大,但城市面积不是决定其辐射半径的最主要因素,故A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武汉和长沙、南昌等城市的气候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故B选项错误;武汉是湖北省省会,历史上被称为“九省通衢”,是最大的交通枢纽,通过交通线影响、辐射地区较广,故C选项正确;武汉和其他城市相比,资源储量不具备特别大的优势,故D选项错误。故选C。
【30题详解】
将所有工业转移至周边城市不切实际,也不利于武汉市经济发展,故A选项错误;随着城市化发展,武汉市城市用地规模会进一步扩大,但这不是提升其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的最佳途径,故B选项错误;为提升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武汉应该加强与周边城市间的交通联系和经济联系,增强武汉市的经济实力,提升其辐射带动作用,故C选项正确;新建多个卫星城市是缓解武汉城市化问题的措施,对提升其在长江中游城市群中的辐射作用影响不大,故D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城市辐射力是指城市对周围地区,以及其它城市的影响能力。辐射力的大小与一个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关系。由于城市的经济是一个开放的经济系统,它不仅与城市周围地区有密切的关系,与其它城市也存在广泛的的联系,这种联系既表现为以交通通讯设施为联系途径的物质、人员和资本的流动,也表现为信息的流动和新思想、新技术的扩散。一个城市的经济越发达,对周围地区的影响力就越大,与其它城市的交流也越广泛,城市的辐射力也就越强。
31. 我国318国道大致沿30°N纬线延伸(如下图),沿线景观极为丰富,被称为“中国人的景观大道”。暑假,小明一家准备从上海出发沿318国道进行自驾游。景观大道从西向东经过的地形区有( )
A.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青藏高原 B. 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 D. 青藏高原、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答案】B
【解析】
【详解】318国道大致沿北纬30度纬线延伸,途经我国地势的三级阶梯,从西向东依次经过青藏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B正确,并未经过东南丘陵和云贵高原,ACD错。所以选B。
读下图“我国农作物分布略图”,完成下面小题。
32. 图例1、2、3、4中,说法正确的是( )
A. 1为大豆 B. 2为甘蔗 C. 3为甜菜 D. 4为花生
33.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1分布区的水土资源配合不协调 B. 2分布区东部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C. 3分布区的河流结冰期最长,夏季最短暂 D. 4分布区河流的汛期最长,河流的流量最大
【答案】32. C 33. D
【解析】
【32题详解】
图例1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大豆为喜凉作物,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故A错;图例2主要分布在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珠江上游,甘蔗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亚热带向热带过渡地区,B错误;图例3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气候温凉,适宜甜菜的生长,C正确;图例4主要分布在我国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为亚热带地区,花生为温带作物,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C。
【33题详解】
图例1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我国华北地区平原面积广阔且集中成片,但水资源较为紧张,A说法正确;图例2分布区东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水热条件适宜成为我国著名鱼米之乡,B说法正确;图例3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和西北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河流结冰期最长,夏季温暖而短促,C说法正确;图例4主要分布在我国珠江流域中下游地区,由于地理位置靠近海洋,加上锋面雨、台风雨的多重影响,汛期最长,但河流流量还受流域面积等因素的影响,并不是我国流量最大的地区,D说法错误。综上所述,本题选D。
【点睛】大豆为喜凉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甘蔗喜热,主要分布于我国珠江流域;甜菜喜凉,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花生是暖温带作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北地区。
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内河流、湖泊、沼泽湿地广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4. 三江源地区湖泊、沼泽湿地的主要形成原因是( )
A. 气候湿润,降水丰富 B. 平原地区,河湖纵横
C. 纬度高,蒸发较弱 D. 地势相对低洼,冻土广布
35. 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对东部地区的突出意义是( )
A. 提供丰富优质的水资源 B. 提供丰富的农牧渔产品
C. 开发水能,解决用电问题 D. 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答案】34. D 35. A
【解析】
【34题详解】
读图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高原上湖泊、沼泽湿地的形成原因主要是海拔高,气温低,蒸发弱,C错;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并非平原地区,B错;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候干旱,降水少,所以三江源地区湖泊、沼泽湿地来水主要是冰川积雪融水(高原上冰川众多),而不是降水,A错;加上局部地区地势相对低洼,排水不畅,易积水,冻土广布,地下冻土层厚,不易下渗,D对。故选D。
【35题详解】
注意题干的要求是湿地对东部地区的突出意义。结合材料信息和已学知识,三江源沼泽湿地广布,是三大江的源头,青藏高原具有“中华水塔”之称,所以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对东部地区的意义主要是提供丰富优质的水资源,A对;结合材料信息“三江源是我国最大的自然保护区”可知,其生态环境脆弱,不适宜大规模人类活动,BC错;调节气候,增加空气湿度应该是三江源大面积的湿地对本地区的突出意义,D错。故选A。
【点睛】湿地成因:来水多:降水、高山冰雪融水、季节性积雪融水等多;河流水、湖水等补给多;地下水位高等。去水少:蒸发弱(纬度高、海拔高、植被覆盖高等);下渗少(冻土发育);排水不畅(地势低平)等。湿地的功能:供给服务:提供多种自然资源; 调节服务: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净化水质;文化服务:美化环境; 支撑服务:保护生物多样性水等。
云南十八怪——“海鸥也把闹市爱”,作为候鸟的红嘴鸥选择昆明(别称“春城”)周边越冬,与人同乐成为冬日奇观,读下图“红嘴鸥我国境内迁徙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36. 图中红嘴鸥迁徙停留地位于( )
A. 四川省和山西省 B. 四川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C. 青海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 D. 四川省和陕西省
37. 下列关于红嘴鸥的迁徙线路,说法正确的是( )
A. 三条线路途径地区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
B. 由南向北迁徙路线地势大致从高到低
C. 三条线路途径地区主要位于我国第三级阶梯
D. 西线走曲线主要是为绕开干旱的沙漠地带
38. 越来越多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的原因主要包括( )
①寒潮少,冬季相对温暖
②海拔较周边低,冬季相对温暖
③广袤的湖泊湿地,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
④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给红嘴鸥提供栖息场所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答案】36. B 37. A 38. C
【解析】
【36题详解】
读图可知,红嘴鸥迁徙停留地位于四川省若尔盖湿地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市,B正确;未在青海省、山西省和陕西省停留,ACD错误。所以选B。
【37题详解】
由图可知,红嘴鸥的迁徙线路,三条线路途径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以东,位于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以西,主要位于我国第二级阶梯,C错误;由南向北迁徙路线大致沿着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没有从高到低,B错误;三条线路途径地区地形以盆地、高原为主,A正确;西线走曲线主要是为了绕开气候寒冷的青藏高原,D错误。所以选A。
【38题详解】
昆明周边纬度低,冬季气温高,受寒潮影响小,①正确;广袤的湖泊湿地,包括滇池等,给红嘴鸥提供丰富的食物和庇护场所,③正确;昆明位于云贵高原,海拔较高,②错误;近些年来城区面积不断扩大、高楼增加,减少了红嘴鸥的栖息场所,不利于红嘴鸥选择昆明周边越冬,④错误。所以选C。
【点睛】候鸟,是一种随季节不同周期性进行迁徙的鸟类。很多鸟类具有沿纬度季节迁移的特性,夏天的时候这些鸟在纬度较高的温带地区繁殖,冬天的时候则在纬度较低的热带地区过冬。夏末秋初的时候这些鸟类由繁殖地往南迁移到渡冬地,而在春天的时候由渡冬地北返回到繁殖地。这些随着季节变化而南北迁移的鸟类称之为候鸟。
无定河是黄河的支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因其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流速不定,清浊不定,故有无定河之名。海流兔河是无定河一条支流,以地下水补给为主,其河床深度随无定河加深而加深。下图为无定河水系示意图。
39. 下列关于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该河流水量的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 B. 该河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
C. 植被稀疏,保沙保水能力差 D. 流速不定,侵蚀搬运能力不定
40. 无定河干流南北两侧地势起伏状况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北侧地势相对平坦②南侧是势起伏较大③北侧地势较高④南侧地表破碎
A. 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④
【答案】39. A 40. D
【解析】
【39题详解】
无定河水质清浊不定的自然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方面分析。无定河流域年降水量在300~550mm,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河流水量的变化大,流水的侵蚀、搬运等作用强弱变化大。地处毛乌素沙漠南缘、黄土高原北部地区,主要流经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被侵蚀。流经地区,植被覆盖率低,水土保持能力差。因此河流的含沙量变化大,水质清浊不定。故A原因说法错误符合题意,BCD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
【40题详解】
根据图示河流分布状况,无定河北侧是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河流密度小,支流少。南侧是地势起伏较大、地表破碎、沟壑纵横的黄土丘陵沟壑,河流密度大,支流多。主要原因是北部降水少,河流发育少,侵蚀作用弱,形成地势相对平坦的高原。南侧降水多且集中,支流多、流水侵蚀作用强,形成地表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由此可得①②④正确。由图中无法直接得出南、北两侧地势高低,且地势高低不是地势起伏状况,③错误。故选D。
【点睛】无定河之名的原因是流量不定,深浅不定,清浊无常,根本自然原因为地处温季风气候区,降水变率大。
鄯善库姆塔格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区,多年平均降水量在25mm以下,但年均蒸发量超过2800mm,沙漠区甚至超过3000mm,气候极端干旱少雨,故被称为“旱极”。库姆塔格沙漠风沙活动强烈,沙丘流动性大。下图为鄯善库姆塔格沙漠2003~2013年沙丘运移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1. 推测影响沙丘移动速度的主要因素有( )
①沙丘高度②沙丘密度③盛行风向④风沙来源⑤沙丘宽度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④ D. ③④⑤
42. 2003~2013年,图示甲、乙、丙、丁四座沙丘运移速度最快的是( )
A. 甲沙丘 B. 乙沙丘 C. 丙沙丘 D. 丁沙丘
【答案】41. B 42. D
【解析】
【41题详解】
在同样的风力环境和时间下,沙丘高度越高,宽度越大,就需要搬运更多的沙粒才能使沙丘移动,导致沙丘运移速度越慢,①⑤正确;沙丘分布密度大会增加地表粗糙度,能起到降低近地表风挟沙的能力和沙丘的前移速度,②正确;盛行风向影响沙丘移动方向,不影响沙丘移动速度,③错误;风沙来源主要影响的是沙丘发育,④错误。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⑤正确。所以选B。
【42题详解】
根据图示2003~2013年甲、乙、丙、丁四座沙丘运移距离可知,丁沙丘运移距离最大,速度最快;丙沙丘运移距离最小,速度最慢;甲、乙两沙丘运移距离居中,速度居中。D正确,ABC错误。所以选D。
【点睛】小山、沙堆、沙埂或由风的作用形成的其他松散物质叫沙丘。沙丘的存在是风吹移未固结的物质所致。一般自然界的沙丘是由风堆积而成的小丘或小脊,常见于海岸,某些河谷以及旱季时的某些干燥沙地表面。一个障碍物,如石头、植物,阻止了气流,使沙子在顺风一侧堆积起来。沙丘逐渐增大,对风挟带的沙所起的阻挡作用就更大,在下风隐蔽处截住跳跃的沙粒。沙丘增大后,开始顺风缓慢移动,呈更不对称的形状。沙丘对气流的干扰越来越大。这时在沙丘向风的一面风速加大,跳跃沙粒被吹动向上,并越过丘峰,下落到下风丘坡的上部,造成比较陡峭的滑面。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6分)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1题,3小问,共16分。请将答案直接填写在答题卡内指定处。)
4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中山脉山麓是绿洲比较集中的地区,山脉一直呵护与哺育这些绿洲,馈赠了丰富的“礼物”,被称为这些绿洲的“生命线”。此山脉是我国最为重要的山脉之一,它对中国最大的贡献,不仅仅是丝绸之路,不仅仅是引来了宗教、送去了玉石,更重要的是通过它造就和养育了冰川、河流与绿洲做垫脚石和桥梁,让中国的政治和文化渡过了中国西北海潮的沙漠,与新疆的天山握手相接了,中国人在它的护卫下走向了天山和帕米尔高原。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图中山脉的名称、走向。
(2)从作为地理分界线的角度说明图中山脉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3)说明图中山脉被称为该区域绿洲“生命线”的理由。
【答案】(1)祁连山脉。西北-东南走向
(2)位于甘肃省和青海省交界处;是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线;是内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分界线;位于暖温带和青藏高寒区的交界处;位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三大自然区交界处。
(3)山地降水和夏季冰川融水补给河流及地下水,为绿洲提供水源;河流挟带泥沙在山前沉积,形成冲积扇及山前平原,为绿洲提供肥沃的土壤。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主要地理界线的分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原理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与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经纬度可知,该山脉为祁连山,走向为西北—东南走向。
【小问2详解】
祁连山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主要从祁连山作为地理分界线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结合图示信息可知,祁连山位于甘肃省和青海省的交界处,其西南侧为青藏高原,东北侧为河西走廊和内蒙古高原,也是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分界线。从热量带的角度来说,祁连山位于暖温带和青藏高寒区的交界处。从我国三大自然区的角度来说,祁连山位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交界附近。
【小问3详解】
一方面, 发源于祁连山的河流受祁连山山地降水以及夏季高山冰川融水补给的影响,水源较充足,为绿洲地区提供了水源。同时,河流向绿洲地区流动的过程中,沿途携带大量泥沙,在出山口地带沉积,形成冲积扇以及山前平原,为绿洲地区提供了肥沃的土壤。综合分析,祁连山为该区域绿洲提供了水源和土壤,是该区域绿洲的母亲山。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 这是一份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吉林省通化市梅河口市第五中学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读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