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地理试题(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冰雾多出现在,推测该区域爬坡沙丘的沙源来自,该区域爬坡沙丘的缓坡多朝向,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影响深洼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深洼地最典型的区域最可能分布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一。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022年9月初NASA发布了一张自太阳有记录以来最长的暗条图像。暗条是被太阳磁场抬升腾空的炽热弧状气体形成的投影,通常可存在数小时到数天,最终会坍塌,但有时会爆发并喷射大量带电粒子。据此完成1~3题。1.NASA拍摄到的太阳暗条属于A.黑子 B.耀斑 C.日珥 D.日冕物质抛射2.太阳暗条发生于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电离层3.若该太阳暗条爆发,则会A.扰乱卫星导航信号 B.使地球低纬地区出现极光C.使地球出现潮汐现象 D.干扰无线电长波通信冰雾是由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常见于严寒地区的冬季,多在-40℃以下,由空气中的水汽凝华而形成。据此完成4~5题。4.冰雾多出现在A.清晨 B.正午 C.午后 D.黄昏5.下列现象中,最有利于冰雾形成的是A.大风 B.暴雪 C.多云 D.逆温爬坡沙丘指沙丘在移动过程中受山体阻挡,在风力作用下沙粒物质沿山坡爬升形成的沙丘。研究人员以青藏高原南部的爬坡沙丘为研究对象,在以朋曲和协林藏布江为主线的河谷区采样,该地区风向以西南方向为主。右图示意采样区位置。据此完成6~7题。6.推测该区域爬坡沙丘的沙源来自A.河漫滩 B.洪积扇 C.河口三角洲 D.河流阶地7.该区域爬坡沙丘的缓坡多朝向A.西南 B.西北 C.东北 D.东南深洼地(岩溶峰丛洼地)由正向凸的石峰和负向凹的封闭洼地组成。对深洼地形态特征进行研究,有利于充分挖掘地质遗迹的价值,对地质遗迹保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下图示意深洼地形成过程。据此完成8~10题。8.图中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化作用 B.风力堆积 C.流水沉积 D.流水溶蚀9.影响深洼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①岩溶裂隙发育②地下暗河坍塌③大气降水持续④地表水汇流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深洼地最典型的区域最可能分布在A.陕西 B.广西 C.浙江 D.青海阳春三月,乍暖还寒,浙江宁波市主城区不少主次干道沿途落叶飘零,引得市民驻足观看。该市主次干道种植的树种为香樟、女贞等,预计落叶将持续两个月左右。右图为香樟落叶景观图。据此完成11~13题。11.推测香樟、女贞属于A.落叶阔叶林 B.常绿阔叶林 C.常绿硬叶林 D.季雨林12.该时期香樟、女贞等树种落叶的原因是A.降水较少,水分供应不足 B.气温回升,新陈代谢加快C.土壤湿润,蒸腾作用强烈 D.气温较低,光合作用减弱13.与香樟、女贞等树种相比,华北典型植被一般具有的特点是:A.四季常青 B.有茎花现象 C.季相分明 D.为肉质茎叶北疆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变率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因高大山体对水汽的拦截和抬升作用,局部降水量较大,极易导致暴雨、洪涝灾害发生。下图示意北疆多年洪涝灾害危害性等级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14~16题。14.北疆洪涝灾害高发区位于A.西南部河谷 B.东北部山区 C.西北部山区 D.东南部盆地15.北疆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有①降水年际变化大②暴雨天气③山区径流速度快④山区下渗量小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16.对北疆洪涝灾害风险进行评估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 B.GIS C.GNSS D.GPRS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城市热岛强度可以用城市与郊区的温度差来表征。差值越大,热岛强度越高;反之,热岛强度越小。下图为上海市全年平均逐时热岛强度变化曲线图。(1)描述上海市热岛强度的日变化特征。(4分)(2)分析16~21时热岛效应迅速增强的原因。(6分)(3)推测上海市全年热岛效应最强的季节及天气条件。(4分)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潮汐是一种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白天称潮,夜晚称汐,合称潮汐。因地球自转,地球每天正对月球和背对月球各一次,就有了日变化;一月之中,农历初一、十五为大潮,初七、初八、廿二、廿三为小潮。右图为大潮与小潮示意图。(1)说出潮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一日内出现潮汐的次数。(4分)(2)分析大潮、小潮的形成原因。(8分)(3)简述潮汐对人类的有利影响。(8分)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草原土壤指草原、湿草原和森林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富含有机质的暗色土壤,广泛分布于温带、暖温带以及热带的大陆内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3%。在我国,草原土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以西、长城以北、贺兰山以东的广大地区。右图为草原土形成图。(1)指出我国草原土主要分布的省区。(6分)(2)分析草原土的形成过程。(8分)(3)推测草原开垦后,草原土壤有机质的变化情况。(4分) 榆林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地理试卷参考答案1.C 2.B 3.A 4.A 5.D 6.A 7.A 8.D 9.A 10.B11.B 12.B 13.C 14.A 15.B 16.B17.(1)昼夜变化特征明显;热岛强度白天低,夜晚高。(4分)(2)16时以后,太阳辐射逐渐减弱,地面获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因郊区空旷,近地面大气失热逐渐加快;城区地面白天获得的热量较高,加之建筑物存储热量不断释放和人为热释放,城区散热慢,导致城市近地面温度高于郊区,城市热岛强度在此时段快速增加。(6分)(3)冬季。(2分)天气条件:晴朗微风或无风。(2分)18.(1)影响因素:月球、太阳的引力作用。次数:2次。(4分)(2)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于同一直线上,月球与太阳的引力会对海水造成叠加的影响;海水涨落形成的潮差最大,为大潮。当太阳位于月球、地球连线的侧面,月球与太阳对海水的引力会互相抵消;海水涨落形成的潮差最小,为小潮。(8分)(3)利于提取外海高盐度海水晒盐;可利用潮差发展潮汐电站获取电能;利用潮汐规律,可增强大型轮船的通过能力;利于开展海洋渔业捕捞等。(8分)19.(1)内蒙古、黑龙江、新疆和吉林等省区。(答出三点,6分)(2)在湿润或半干润的温带地区,草本植物生长繁茂,枯枝落叶进入土壤后形成了大量的有机质;进入冬季后,零度以下,土壤有机质得不到充分分解;次年春季,气温上升,土壤解冻,土壤微生物开始活动,但因土壤中氧气不足,有机质不能彻底分解,而以腐殖质的形式残留在土壤中;由于新植物开始生长,又形成新的有机质,如此周而复始,在土体中贮存了大量的腐殖质形态的有机物质,即形成草原土。(8分)(3)有机质开始下降快;后来慢,最后趋于稳定。(4分)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地理试题(Word版附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检测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图中包含的地球外部圈层有,该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与甲地相比,乙地,甲地此时的风向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陕西省榆林市五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