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课后作业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课后作业,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酒精或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的影响1.在“绿叶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先将天 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 )A.便于检验淀粉的多少B.有利于除去叶绿素C.让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D.便于用碘液检验2.用黑纸片将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这一实验的目的是( )A.使遮盖的部分不进行气体交换B.遮盖后可减少蒸腾作用C.遮盖与不遮盖部分进行对照D.控制遮盖的部分把氧气释放3.“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 )①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 ②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③把天竺葵叶片用黑纸片遮盖一部分 ④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⑤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 ⑥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A.③②⑤①⑥④B.④③②⑤①⑥C.②③④⑤①⑥D.②④③⑤⑥①4.通过“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可以证明光合作用需要的条件是( )A.光B.二氧化碳、氧气、叶绿体C.光、水、氧气D.光、叶绿素、二氧化碳5.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A.溶解淀粉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6.下列装置中,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的是( )A.B.C.D.7.以下是“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的相关描述,其中不正确的是( )A.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叶片内的淀粉会运走耗尽B.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是为了脱去叶绿素C.滴加碘液前要漂洗叶片D.叶片的遮光部分滴加碘液后变蓝色8.在养金鱼时通常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水草和搅动水的装置,其主要目的是( )A.起装饰作用B.给金鱼提供饵料置C.模拟自然的生态环境D.补充水中的氧气9.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将天竺葵黑暗饥饿处理一昼夜后,用黑纸对叶片的一部分进行两面遮盖,光照一段时间,经酒精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变蓝的部位是( )A.被遮光的部分B.见光的部分C.只是叶片的边缘变蓝D.整个叶片都变蓝10.小强将一株绿色植物在黑暗中放置了24小时,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片绿叶进行研究。先剪断叶片的主叶脉(如右图所示),再将绿色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2~4小时,最后检测发现B区没有产生淀粉。原因是该部分区域缺少光合作用所需要的。A.二氧化碳B.水C.叶绿素D.光11.某同学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发现一些问题,请帮他解决.(1)为了把天竺葵叶片中的淀粉运走耗尽,需把天竺葵放在_________中一昼夜.(2)将叶片的一部分用不透光的纸片遮盖起来的目的是为了设置_________实验.这样设置后,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3)为了让绿叶充分进行光合作用,应将遮好纸片的植物放在_________下几个小时.(4)在用清水漂洗脱色叶片后,向叶片滴加碘液,是为了检验叶片中是否含有_________.(5)取出叶片,用清水漂洗干净,然后放在培养皿中,向叶片滴加碘液,片刻,用清水冲洗掉碘液,这时可以看到没有遮光的部分变成_________色.由此可以得出结论: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主要是_________,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___.12.韭菜和韭黄是同一种植物,韭菜是露天生长的,它的叶片呈绿色;韭黄是在遮光条件下生长的,它的叶片呈黄色。有关的科学研究证实,黄白色的叶中没有叶绿素。小明想就这个现象进行探究,请帮他完善以下设计:(1)提出问题:韭菜中叶绿素的形成是否与光有关?(2)作出假设:______。(3)制订计划:①将200株韭菜幼苗分成数量相等的两部分,标明为A、B两组。②将A组放在______条件下培养,B组放在有光条件下培养,其他生长条件相同。③培养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4)预计实验结果是:_____组的韭菜呈绿色,______组的韭菜黄白色。如果结果与预期相同,则可得出实验结果是_____(填“支持”或“不支持”)实验假设的。13.将一盆银边天竺葵(叶片的边缘部分不含叶绿素)经黑暗处理后,选取其中的几片叶片,用圆形黑纸片把叶片的正反面遮盖起来(如右下图所示),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3~4小时。取下叶片,去掉黑纸片,用酒精脱色后再漂洗。据图回答下列小题。(1)若要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素,进行对照实验时,应选取叶片上的部位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①和③(2)向漂洗后的叶片滴加碘酒,①、②、③处不能变成蓝色的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
参考答案1.C【解析】把盆栽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其目的是通过呼吸作用的原理将叶片中的有机物消耗掉或通过筛管将有机物运走,以排除原有的淀粉对实验的干扰,保证实验结果所检测到的淀粉是实验过程中形成的.2.C【解析】做对照实验,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产生淀粉,光照是惟一的变量.3.B【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选叶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 4.A【解析】本实验的变量是光,而对照实验要求除变量外其余条件应相同,所以A正确。光合作用不需要氧气,B、C错误。实验现象为:实验中绿叶见光部分滴加碘液变蓝,未见光部分滴加碘液不变蓝,这表明实验验证的是光合作用需要光,D错误。5.C【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6.B【解析】叶绿素易溶于酒精,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脱色一步要将叶片放在酒精中隔水加热,原因酒精燃点低,易燃,直接加热酒精容易发生危险。所以,要隔水加热。选项中A.直接加热酒精,B.隔水加热,C.加热清水,D.隔酒精加热清水,故B装置能够快速、安全地脱去叶片中叶绿素。7.D【解析】向叶片滴加碘液的目的是根据淀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检验是否产生淀粉。叶片的见光(未遮盖)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叶片的遮光部分遇碘没有变蓝。8.D【解析】把水草放在金鱼缸里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由分析可知光合作用能够产生氧气,因此能增加鱼缸中氧气的含量,为金鱼提供充足的氧气以促进其长时间的存活.因此在金鱼缸中放一些新鲜绿色水草,主要目的是增加水中氧的含量,可以供鱼呼吸利用.9.B【解析】此实验中的变量是光照,目的:看看照光的部位和不照光的部位是不是都能制造淀粉。这样做就确定绿叶中的淀粉只有在光下制造的,黑暗中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淀粉遇碘变蓝色,见光的部分遇碘变蓝,说明这里产生了淀粉即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被遮光的部分遇碘没有变蓝,说明这部分没有淀粉产生。10.B【解析】叶的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需要的水分是通过叶脉里的导管运输来的,如图所示主叶脉剪断后,B区的叶肉细胞就不会得到水分,光合作用因得不到水分而无法进行,因此B区不会有淀粉产生。11.(1)黑暗(2)对照、光(3)阳光下照射(4)淀粉(5)蓝色、淀粉、光12.(2)韭菜中叶绿素在光下才能的形成。(3)②黑暗(4)B、A、支持13.(1)C(2)A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生物二轮复习实验突破巩固练习: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当堂检测题,文件包含探究题0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解析版docx、探究题07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七年级上册实验专题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6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初中生物实验突破(通用版):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导学案,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