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枣庄三中高二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含答案
展开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45分)
1.负反馈调节是维持生命系统平衡或稳态的重要调节机制。下列不属于负反馈调节的是
A.长期服用睾丸酮会导致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含量减少
B.大量猎杀草原食肉动物,导致食草动物的数量先升后降
C.在酶促反应中,反应终产物过量致使酶的活性下降
D.湖泊受污染后鱼类数量减少,鱼体死亡腐烂进一步加重污染
2.人在进行一定强度的体力劳动后,手掌或脚掌上可能会磨出水疱。水疱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一段时间后水疱可自行消失。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水疱的化学成分中蛋白质的含量最高
B.水疱主要是由血浆中的液体大量渗出到组织液形成的
C.水疱自行消失是因为其中的液体可以渗入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
D.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3.从某种意义上说,细胞外液本质上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其中含有多种化合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一组是( )
A.CO2、解旋酶、Cl﹣、尿素
B.唾液淀粉酶、溶菌酶、胰岛素、糖蛋白
C.K+、血浆蛋白、性激素、脂肪酸
D.Ca2+、载体蛋白、胃蛋白酶、DNA聚合酶
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进行物质交换过程的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③分别代表组织液、淋巴和血浆
B.①~③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C.激素主要存在于③中D.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①处的液体会减少
5.体温调节、身体平衡、水平衡、呼吸、排尿、阅读反射的神经中枢依次位于( )
A.脊髓、小脑、脑干、下丘脑、大脑、大脑
B.脑干、小脑、下丘脑、下丘脑、脊髓、大脑
C.下丘脑、小脑、小脑、大脑、脊髓、大脑
D.下丘脑、小脑、下丘脑、脑干、脊髓、大脑
6.如图是用甲、乙两个电流表研究神经纤维及突触上兴奋产生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静息状态下,甲指针偏转,乙指针不偏转
B.刺激b处时,甲指针维持原状,乙指针偏转一次
C.刺激a处时,甲指针相对初始位置偏转一次,乙指针偏转两次
D.清除c处的神经递质,再刺激a处时,甲指针相对初始位置偏转一次,乙指针不偏转
7.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
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
D.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表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
8.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段内流和CD段的内流均不需要消耗能量
B.BC段的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AB段的内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9.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由于严重脱水,血钾含量升高,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此时血液中( )
A.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降低
B.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增加
C.抗利尿激素浓度增加,醛固酮浓度增加
D.抗利尿激素浓度降低,醛固酮浓度降低
10.下图为人体内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结果会影响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B.胰岛素主要通过抑制①、②、③过程来使血糖降低
C.一般情况下,X主要为肝糖原,Y主要为肌糖原
D.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主要通过促进④、⑤、⑥过程来增加产热
11.褪黑素是由哺乳动物松果体产生的一种激素,具有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进而调整睡眠的作用。褪黑素的分泌调节过程如下图所示,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下列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不能体现激素的分级调节
B.褪黑素分泌的调节是神经调节,未体现体液调节
C.该过程中褪黑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
D.长时间光照会使褪黑素的分泌减少
12.随着天气变冷,甲、乙两地爆发了流感病毒引起的流行性感冒。为研制相应的疫苗,某药物研究所从甲、乙两地分别提取病毒样本(甲地:m型病毒;乙地:n型病毒),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进行注射实验,观察到机体内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首次产生抗体的过程中,B细胞活化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B.流感病毒侵入机体细胞后,靶细胞、辅助性T细胞等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
C.实验中第二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第三次注射的是m型病毒和n型病毒
D.研究人员在第三次注射后机体内参与免疫反应的细胞主要是记忆细胞
13.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细胞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细胞X在骨髓中发育成熟
B.细胞Y还能产生细胞因子增强免疫能力
C.下丘脑通过神经调节控制管理免疫活动
D.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细胞Y能迅速分裂和分化
14.下列免疫反应中,属于体液免疫反应的是
A.泪液中的溶酶菌可破坏侵入人体的细菌
B.体液中的吞噬细胞可吞噬病原体
C.抗毒素与细菌外毒素结合,从而抑制病菌的繁殖
D.免疫细胞清除进入机体的麻风杆菌
15.甲图表示燕麦生长素浓度与作用的关系;乙图表示将一株燕麦幼苗水平放置,培养一段时间后的生长状况;丙图表示燕麦胚芽鞘.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甲、乙图示都说明了植物生长素具有两重性
B.图乙中a、b两点的生长素浓度不都小于10-8(mol/L)
C.丙图A段产生生长素,只能向B段极性运输而不能横向运输
D.用两种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插条,都能生相同数量的根,则最适浓度在这两种浓度之间
16.如图是生长素发现过程中的部分实验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一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胚芽鞘尖端
B.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实验三证明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D.实验四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的刺激是单侧光照
17.植物叶片脱落酸积累会导致气孔关闭。大豆叶片相对含水量、气孔开放程度、脱落酸含量随时间变化情况如图所示。第1~4天持续干旱,第5天测定后浇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干旱会加速叶片的脱落
B.随干旱时间延长,气孔关闭,叶片光合速率降低
C.浇水后,叶片脱落酸含量随含水量的升高而降低
D.叶面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能增加叶片水分散失
18.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茎的背地生长不能体现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
B.细胞分裂素、乙烯和2,4-D等都属于植物激素
C.喷洒适量的赤霉素,能促进芦苇增高
D.脱落酸能够通过调控细胞基因组的表达,促进果实的衰老与脱落
19.下图表示将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
A.绵羊种群数量增长到一定程度,就保持恒定不变
B.第25年时绵羊的出生率最大,种群增长速率也最快
C.50年后该绵羊种群数量在K值附近波动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动所致
D.绵羊数量达到K值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20.关于“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0~t1之间,种群数量小于K/2,由于资源和空间相对充裕,种群数量增长较快,增长率不断增加
B.t1~t2之间,由于资源和空间有限,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加剧,天敌数量增加,种群增长速率下降
C.t2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此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增长速率为0
D.为有效防治蝗灾,应在t1前及时控制其种群密度
21.已知某种兔迁入新的环境后种群增长曲线为“S”形.在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的年份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兔的种群密度,第一次捕获50只全部标记后释放,一个月后进行第二次捕捉,共捕获未标记的60只、标记的20只,估算该兔种群在这一环境中的K值是( )
A.150只 B.200只 C.300只 D.400只
22.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曲线增长(如图中甲);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曲线增长(如图中乙)。结合数如图分析,下列有关种群增长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为保护鱼类资源,捕捞的最佳时机应选择在e点
B.若图表示大草履虫种群增长曲线,则e点后增长速率为0
C.若图表示蝗虫种群增长曲线,则虫害防治应在c点之后
D.K值是环境容纳量,一般不随环境的变化而改变
23.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某地海底火山爆发形成了一个新岛,后来又逐渐长出了很多植物
B.河流因为堵塞而成沼泽,上面长出了新的植物
C.弃耕后的农田长出杂草,几年后又长出多年生植物
D.西双版纳热带雨林遭到严重砍伐破坏后,很快又长出新的植物
24.下列属于种间竞争实例的是( )
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
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
C.细菌与其体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
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草履虫,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25.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某风景区不同海拔高度植被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B.群落的空间结构有利于对资源的充分利用
C.根据群落的分层现象,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空间中的光能
D.森林中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这主要与食物种类与栖息空间有关
26.某潮间带分布着海星,藤壶、贻贝、石鳖等动物,藤壶、贻贝、石鳖相互之间无捕食关系,但都可被海星捕食。海星被人捕光后,藤壶较另两种动物数量明显快速增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藤壶、贻贝、石鳖三者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
B.海星被捕光后,藤壶成为优势种,其种内斗争加剧
C.该潮间带中全部动物和浮游植物共同构成生物群落
D.等距取样法适合调查生活在该狭长海岸的藤壶种群密度
2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在不同种生物之间以及非生物环境与生物之间进行传递
B.蝙蝠“回声定位”和狗外出时的“频频撒尿”分别体现了行为信息、化学信息
C.牧草生长旺盛,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体现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D.信息传递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28.罗非鱼是以植物为主的杂食性鱼类,图是某仅养殖了罗非鱼的人工池塘中的能量流动关系(单位:×103kJ/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每年流经该鱼塘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约为1.0332×107kJ
B.人工补充饵料是因为罗非鱼所处的营养级高
C.罗非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罗非鱼同化的能量
D.该人工鱼塘的恢复力稳定性高于环境条件优越的自然池塘
29.下图为某人工鱼塘中能量流动的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的多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等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第二营养级粪便中的能量属于c中的部分能量
C.第一营养级与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c/a×100%
D.图中d表示第二营养级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30.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多级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合理使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该生态系统遵循了循环原理,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二、多选每题3分 共15分
31.科研小组对某地两个种群的数量变化进行了多年研究,绘制出λ变化图,图中的λ=某一年的种群数量/一年前的种群数量。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该图是可以直观反应出种群数量增长趋势的概念模型
B.t3时种群乙的数量水平为其环境容纳量
C.t1-t2阶段种群乙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D.t3之后甲种群的曲线一直不变,该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则可能减少
32.桑基鱼塘是一种典型水陆物质和能量交换型的生态工程。可实现陆基种桑、秦叶饲查、蚕沙(蚕粪便)喂鱼、塘泥培桑。下图为某地桑基鱼塘的能量流动简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中E1和E2表示生产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B.鱼和浮游植物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59450/469200)×100%
C.桑基鱼塘以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我调节功能为基础
D.蚕沙中的能量属于桑同化量的一部分,全部被分解者利用
33.肝脏是哺乳动物合成胆固醇的主要场所,餐后胆固醇的合成量会增加,其调节机制如图,图中mTORC1、AMPK、USP20、HMGCR均为调节代谢过程的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中将乙酰CoA合成胆固醇的细胞器为内质网
B.葡萄糖浓度增加可通过抑制AMPK进而抑制mTORC1的活性
C.进食后胰岛素分泌增多,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可激活mTORC1
D.USP20基因缺失或其药理抑制作用可以提高胆固醇的水平
34.俗话说“苦尽甘来”,但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即便在苦药里加糖,仍会感觉很苦。研究发现,甜味和苦味分子首先被味细胞(TRC)识别,经一系列传导和传递,最终抵达大脑皮层的CeA和GCbt区域,产生甜味和苦味(如下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冲动在①处传递和②处传导形式分别为化学信号和电信号
B.CeA产生的甜觉不能传至苦味中枢GCbt,所以“甜不压苦”
C.GCbt产生的苦觉会抑制脑干中甜味神经元,因此“苦尽”才能“甘来”
D.甜味和苦味分子引起大脑皮层产生相应感觉的过程属于非条件反射
35.将某种植物的胚轴切段若干浸入蒸馏水中1h后,再分别转入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NAA的溶液中和含糖的磷酸盐缓冲液(对照组)中。在23℃的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24h后,测量切段平均长度,实验进行两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切段在蒸馏水中浸泡1h的目的是排除内源激素的影响
B.实验数据表明NAA对切段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的特点
C.振荡培养液可以增加溶液的溶氧量从而满足细胞呼吸的需要
D.浓度为0.1mg/L的实验组两次结果偏差较大,对推导实验结论有干扰,应该舍弃
三、非选择题:40分,每空2分
1.如图1是反射弧的某类模式图(a、b、c、d、e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Ⅰ、Ⅱ表示突触的相关结构)。已知氨基丁酸(GABA)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广泛分布的神经递质,在控制疼痛方面的作用不容忽视,其作用机理如图2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神经纤维主要是由神经元的轴突和长的树突所组成,在反射弧中通常充当____。
(2)兴奋在反射弧中b、d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_____________,兴奋在c处的传导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式进行的。
(3)疼痛时体内的氨基丁酸(GABA)会分泌增多,结合图示分析氨基丁酸(GABA)可以控制疼痛的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
2.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率高,治疗困难,对人类健康危害严重。研究发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的发生有关,甲类细胞因子促进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从而促进免疫炎症反应,乙类细胞因子则抑制免疫炎症反应,这两类细胞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免疫反应的进行。人体肝细胞受到乙型肝炎病毒攻击初期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如下图1;研究人员分别测定了多例健康志愿者和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四种细胞因子的平均含量,结果如下图2。
请据图回答:
(1)激活细胞Ⅲ的第一个信号来自过程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第二个信号来自于_____________细胞。
(2)图2中,TNF-a等细胞因子作为信号分子能与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属于甲类细胞因子的有_____________。
3.根的负向光性是植物的向性运动之一,是指植物在高光强或其它不良条件下发生的一种背向光源弯曲生长的适应性反应(如图)。研究者以水稻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1)根冠位于根尖最前端,根冠细胞总会不断地被破坏、死亡和脱落,依靠根冠原始细胞不断得到补充。研究者用剥除法设置了三组实验进行研究,发现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根冠而不是根尖的其他部位。请写出研究者的实验思路:_____。
(2)研究者测定水稻根向光侧和背光侧在单光刺激后IAA含量的变化。结果如下表所示。
处理 | 向光侧(ng·g-1·FW) | 背光侧(ng·g-1·FW) |
光强(100μmol·m-2·s-1) | 184.8 | 498.6 |
黑暗 | 418.6 | 418.6 |
表中数据显示,光照后根尖IAA总量少于黑暗组,针对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请提出一个进一步研究的问题_____。(合理即可)
(3)植物的向光性,实际上是植物对光刺激的反应,光敏色素作为一种接受光信号的蛋白质分子,其主要吸收_____,在_____的细胞内比较丰富。
4.米氏凯伦藻是一种红藻,大量繁殖会引起赤潮。
(1)海洋中藻类资源丰富,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关键组分。若某种鱼类以红藻为食,其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最终去向有____。
(2)如图为其中能量[单位为103kJ/(m2·a)]流动过程示意图, A、B、C、D代表不同类型的生物。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_,A流向C的能量包括自身遗体残骸中的能量和_____中的能量。
(3)若研究植物甲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_(填标号)。
A.甲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甲的种群密度
C.甲的植株高度 D.甲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5.东部沿海地区积极发展“海洋牧场”进行海洋渔业生产,“海洋牧场”是将人工放养的鱼。虾。贝。藻等聚集起来,进行有计划的海上放养和系统管理,达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某研究小组建立贝—鱼—藻复合生态系统,在贝类养殖区开展网箱养鱼,间养大型海藻,其物质循环如图所示。请回答相关问题。
(1)据图判断珠母贝可能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填成分),与传统网箱养鱼相比,此生态系统中鱼类的粪便和残饵为海藻和珠母贝提供营养物质,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和环境保护的角度分析,其意义是_____。
(2)生态系统稳定性是指_____。贝—鱼—藻复合生态养殖需要不断进行物质投入,原因是_____。
2024枣庄滕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2024枣庄滕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生物试题,共38页。
2023枣庄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枣庄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枣庄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枣庄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文件包含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docx、山东省枣庄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