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第1页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第2页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共8页。
    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B 1.阅读下面的短文,按要求答题。(8分)《典籍里的中国》这一节目火了。许多晦涩难懂的典籍,通过时尚新(yǐng)_____的电视节目,让厚重的历史与现代的头脑碰撞,用当代的方式与历史握手,让人感觉到愉(yuè____可亲,让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甲】,让“典籍活起来“。经典不再高冷,节目成为爆款,这就是创新的(mèi)____力!《典籍里的中国》,就是典籍的传播者、转化人,在【乙】的典籍中探索隐、披沙拣金,通过电视独具优势的语境转换,让更多人爱上典籍,自觉传chéng)___中华灿烂文化。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①新(yǐng_____   ②愉(yuè_____③(mèi_____   ④传(chéng_____2)文中【甲】【乙】两处,依次填入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脍炙人口  浩如烟海B.喜闻乐见  浩如烟海C.喜闻乐见  星罗棋布D.脍炙人口  星罗棋布3)小吴不知道文段中“披沙拣金”这个词语的意思,小苏帮他查了一下,知道了它的出处。请你根据出处,联系语境,写出“披沙拣金“的意思。(2分)然则历考前史,征诸直词,虽古人糟粕,真伪相乱,而披沙拣金,有时获宝。——唐·刘知几《史通·直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国别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B.《孙权劝学》中“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君对臣的爱称,“孤常读书”中的“孤”是古时王侯的自称。C.《骆驼祥子》作者老舍,现代著名作家。原名舒庆春,有“人民艺术家”的称号。D.闻一多,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学术著作《神话与诗》《唐诗杂论》等。3.名著阅读。(7分)1)在举国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我们感受到了“苦难中的温情”。欢欢在阅读名著《骆驼祥子》时也发现了这种“苦难中的温情“,并产生了很深的感悟。(2分) 名著苦难的经历苦难中的温情《骆驼祥子》[小标题] __________
    [故事情节]祥子在茶馆遇到饿晕倒地的老车夫老马,向来没有轻易撒手过一个钱的祥子为老马买来了10个羊肉包子。[感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祥子心中,只有两个人是可以投奔,可以依靠的。请你写出这两个人的名字,并选择其中一人,结合作品内容谈谈为什么他(她)是值得祥子投奔和依靠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骆驼祥子》中,曹先生是祥子人生中的引路人。这天,祥子想换个头像,曹先生给他找了三幅图片,你认为祥子会选择哪一幅?为什么?(2分)我选(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阅读下面的几则材料,回答问题。(4分)材料一近年来,由于书店入不敷出,席殊书屋、新世界书店相继关门,如今左岸书店也即将和市民说再见,民营书店从“诗意地栖居”到在夹缝中艰难地生存,书店文化在逐渐衰弱。英国诗人多思说“一个书店倒闭毕竟跟一个饭馆倒闭不一样,如果没有人买书,也没有人卖书,这个国家的文化就完了。材料二】近年来,学生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浅易式的阅读方式也被称为碎片化阅读。材料三】1)写出“碎片化阅读”产生的两个主要原因。(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材料三,说说人们为何要担忧“书店文化“的衰弱。(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问题。(6分)武昌阻风[宋]方泽江上春风留客舟,无穷归思满东流。与君尽日闲临水,贪看飞花忘却愁。5.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无穷归思满东流”一句的表达效果。(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本诗前两句和后两句所表达的情感是否相悖?请简要分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列诗句与本诗第二句手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B.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C.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D.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2分)造酒忘米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酒家曰:“一斗米,一两曲 ,加二斗水,相参和,酿七日,便成人善忘,归而用水二斗,曲一两,相参和,七日而尝之,犹水也,乃往酒家,谓不传与真法。酒家曰:“尔第不循我法耳。”其人曰:“我循尔法,用二斗水,一两曲。”酒家曰:“可有米么?人俯首思曰:“是我忘记下米!”!并酒之本而忘之,欲求酒,及于不得酒,而反怒怨教之者之非也。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注释】①曲:洒曲,曲母,酿酒所用的发酵剂。②参:同“掺”。8.请根据《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给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将序号填在对应的横线上。(4分)加点词《古代汉语词典》常用义词义(1)而用水二斗①出嫁。②返回。③归还。④结局归宿。_______(2)水也①可可以。②尚仍。③尚且。④宜应。_______(3)尔第不我法耳①顺着沿着。②安慰慰问。③依照、遵守。④抚摩。_______(4)于是①奇异的事。②不同。③诧异。④其他的别的。_______9.请参考词典的解释,谈谈“”在文中的表达效果。(2分)乃往酒家。(词典中的“”的义项有:①责备②讥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1)一人问造酒之法于酒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世之学者,忘本逐末,而学不成,何异于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这则小故事蕴含着深刻的道理,请谈谈你的理解。(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古代生物的状况,在岩石中更有着丰富的记录。许多生物的尸体由于和泥沙埋在一起,被泥沙紧紧包裹住,没有毁灭消失,而让别的矿物质填充了它的遗体,保留了它的外形甚至内部的构造,在特殊的情况下,某些生物的尸体竟完整地保存下来了,如北极冻土带中的长毛象,琥珀中的昆虫。所有这些都叫做“化石”。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例如,很多地方都发现了一种海洋生物三叶虫的化石。它告诉我们,在6亿多年前到5亿多年前的那个叫作“寒武纪”的时代,地球上的海洋是多么宽广。许多离大树木的化石告诉我们,有一个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是温暖而潮湿的,这是叫作“石炭纪”的时代的特征。还有一些“象”和“犀牛”都长上了长长的毛,这准是天气冷了,说明了“第四纪”冰河时期的来临。                                               (节选自《时间的脚印》)材料二  人类发现历史的过程,就是在探索古代生物发展的历程,通过生物发展的历史,更能够延伸到人类进化的过程,所以化石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探索人类进化的历程,以及各种生物演变的历史。如果没有化石,那么考古学者只能通过文献和历史记录来推断,但是古时候的科技和思维并不发达,单靠记录揣测对于研究人类进化史来说局限很大,有了化石就能够通过现在的高科技手段分析和推断,能够准确的研究到生物的最原始层面。这种研究结果对于人类来说,能够帮助我们在将来的发展进程中取得更多有助于人类进化的研究探索。                                              (节选自《科技周刊》)材料三  肉体虽早已腐朽化为乌有,生之灵火却悄然潜行在地下,  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串珍贵的密码。  时光在你脸上刻下道道皱纹,犹如把生命的档案细细描画,  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生命的航船从太古不息地向近代进发。  复原的恐龙、猛犸仿佛在引颈长吼,重现的远古林木多么葱茏、幽雅,  啊,你——令人叹服的大自然,高明的魔法师,卓越的雕刻家!                                                (节选自《化石吟》)12.探究材料一、材料二,说说研究化石有哪些意义?(2分) 13.材料一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3分) 14.比较分析材料一、材料三的不同,完成下表。(3分)材料表达方式语言特点材料一  材料三抒情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飘飘汪曾祺①很多人都知道闻一多 先生是留胡子的。报刊上发表他的照片,大都有胡子。那张流传很广的木刻像,闻先生口噙烟斗,目光炯炯而又深沉,是很传神的。这张木刻像上,闻先生是有胡子的,但是闻先生原来并未留胡子,他的胡子是抗战那一天留起来的。当时发誓:抗战不胜,誓不剃须。②闻先生原来并不热衷于政治。他潜心治学,用心甚笃。他的治学,考证精严,而又极富想象。他是个诗人学者,一个艺术家。他的讲课很有号召力,许多工学院的学生会步行穿过全城,来听闻先生讲课。他很会讲课,能把本来很枯燥的内容,讲得层次分明、文辞生动、引人入胜。他讲话很有节奏,顿挫铿锵,有“穿透力”,如同一流的演员。好几篇文章说过,闻先生讲《楚辞》,第一句话是: “痛饮酒,熟读《离骚》,可以为名士。”是这样的。我上闻先生的“楚辞”课,他就是这样开头的。他讲唐诗,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放在一起讲。我记得他讲李贺诗,同时讲法国的点彩派,这样东西方比较的研究方法,当时运用的人还很少。他讲古代神话,在黑板上钉满了他亲自用墨笔临摹的大幅伏羲女娲的石刻画像(这本身是珍贵的艺术品)。【甲】大教室里各系学生坐得满满的,雀无声。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③闻先生的个性很强,处处可以看出。他用的笔记本是特制的,毛边纸,红格,宽一尺,高一尺有半,是离京时带出来的。他上课就带了这样的笔记,外面用一块蓝布包着。闻先生写笔记用的是正楷,一笔不苟,字兼欧柳,字体稍长。他爱用秃笔。用的笔都是从别人笔筒中搜来的废笔。秃笔写蝇头小字,字字都像刻出来的,真是见功夫。他原是学画的。他和几位教授带领一群学生从北京步行到长沙,一路上画了许多铅笔速写(多半是风景)。他的铅笔速写另具一格,他以中国的书法入铅笔画,笔触肯定,有金石味。他治印,朱白布置很讲究,奏刀有力。【乙】闻先生的胡子不是络腮胡子,只下巴下长,但上浓黑,衬出他轮廓分明、稍稍扁阔的嘴巴,显得潇洒而又坚毅。⑤闻先生以前整天钻在图书馆楼上,同事曾戏称其为“何妨一下楼主人”。后来,闻先生走下“楼”来,拍案而起,献身民主运动,原因很多,我只想说,这和他的刚强的个性是很有关系的。一是一,二是二,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口如一,义无反顾。他的人格,是一首诗。⑥能为闻先生塑像的理想人物,是罗丹。可惜罗丹早就死了。⑦在西南联大旧址,现在的西南师范学院的校园中有闻先生的全身石像,长飘飘,很有神采。⑧闻先生遇难时,已经了胡子,那时抗战已经胜利。我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有改动)【注释】①闻一多于1946年7月15日被国民党特务害。15.第②段中作者说“听这样的课,真是超高级的艺术享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第⑤段写道:“他的人格,是一首诗。”为什么说闻一多先生的人格是“一首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在文中画线的【甲】【乙】两个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要赏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文章以闻一多的相貌特征为题,多处写到他留的胡须,有什么深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9.作者在结尾段提出建议:“在闻先生牺牲的西仓坡另立一个胸像,最好是铜像。这个胸像可以没有胡子。“你支持这一建议吗?说说你的理由。(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根据提示和要求,写一篇作文。(40 分)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段真挚的友谊唤起你的温暖和柔情,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你的故园情,一首动听的歌曲唤起你的梦想和初心,一部电影唤起你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和感动,让你的生活更美好。请结合自身生活体验,以遇见美好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不少于 600 字,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