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神经调节-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神经调节-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18页。
考点16 神经调节
1.(2021•云南)如图是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是神经,分布于全身各处
B.②④是神经元的突起
C.③是细胞体,内有细胞核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A
【解析】A、图中①是神经末梢,分布于全身各处,A错误;
B、神经元的突起一般包括一条长而分支少的②轴突和数条短而呈树状分支的④树突。B正确;
C、③细胞体,内有细胞核,C正确;
D、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D正确。
故选:A。
2.(2021•北京)膝跳反射可用于检测神经系统对刺激产生反应的状况。据图分析,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反射属于条件(复杂)反射
B.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C.股四头肌收缩带动小腿抬起
D.传出神经受损该反射不能完成
【答案】A
【解析】A、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非条件(简单)反射,A错误;
B、由图可知: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B正确;
C、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组成。由题图可知,股四头肌是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故其收缩能带动小腿抬起,C正确;
D、反射的进行必须保证反射弧的完整性,若传出神经受损,人不能完成该反射,D正确。
故选:A。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
1、 大脑—感觉、运动、语言
中枢神经系统
神经末梢
脑 小脑—准确、协调、平衡
脑干—呼吸、心跳、血压
脊髓—脑与躯干、内脏之间的联系通道
周围神经系统
脑神经—分布在头部感觉器官和皮肤肌肉
脊神经—分布在躯干四肢的皮肤和肌肉里
2、神经元,又叫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1.反射——高等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的刺激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
反射活动的完成必须要有完整的反射弧。
2.反射弧构成:
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传出神经 效应器
3. 简单反射— 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
反射的类型
例:缩手、眨眼、排尿、膝跳、金鸡报晓、吃梅止渴
复杂反射— 后天通过生活经验积累形成,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例:望梅止渴、惊弓之鸟、谈虎色变、鹦鹉学舌、听铃声进教室
1、脑的组成和功能:
组 成
功 能
大 脑
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各种神经中枢,如躯体感觉中枢、听觉中枢、视觉中枢、语言中枢等
小 脑
维持躯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和协调躯体运动
脑 干
具有调节心跳、呼吸、血压等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神经中枢
2、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
非条件反射(简单反射)
条件反射(复杂反射)
先天还是后天
先天
后天
神经中枢位置
位于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脑干等)
位于大脑皮层
反射弧
永久的、固定的
暂时的、易变的
刺激特点
感受器直接刺激
任何无关刺激都有可能
意义
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
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
举例
眨眼反射、缩手反射等
马戏团中动物表演、惊弓之鸟等
联系
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
特别提醒:人类对语言、文字的含义建立的条件反射是人类特有的条件反射,如谈梅止渴。
1.(2021春•菏泽月考)脊髓和四肢之间联系的通道是( )
A.脑神经 B.感受器和效应器
C.脊髓 D.脊神经
2.(2021春•会宁县期末)下列生理活动中,属于反射的是( )
A.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
B.手偶然遇到火会突然缩回
C.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
D.皮肤经日光长时间照射变黑
3.(2021•蚌埠一模)在采集新冠肺炎患者的咽拭子时,患者会剧烈的咳嗽。对该反射描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在咽部 B.效应器是呼吸肌
C.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 D.它是一种非条件反射
4.(2021春•文山州期末)如图是遗忘曲线示意图,它对我们学习最大的启发是( )
A.上课要认真听讲 B.课后要及时复习
C.记了要忘,不如不记 D.要学会自主学习
5.(2021春•兴隆县期末)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 )
A.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
B.有良好的作息制度
C.大脑皮层的各个部分得到交替活动和休息
D.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6.(2021•广饶县模拟)将下列人体结构从微观到宏观层次排序,正确的是( )
①神经元 ②大脑 ③神经组织 ④神经系统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④→①→③
7.(2021•广东模拟)下列各项反射活动中与成语“惊弓之鸟”最相近的是( )
A.眨眼反射 B.老马识途
C.排尿、排便 D.吃桔子时分泌唾液
8.(2021春•烟台期末)下列反射中,属于人类所特有的是( )
A.吃梅止渴 B.谈虎色变
C.膝跳反射 D.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9.(2021春•永吉县期末)建立下列复杂反射的正确顺序是( )
(1)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
(2)吃肉时,狗分泌唾液
(3)铃声成为条件刺激
(4)吃肉时,铃声响,狗分泌唾液
(5)多次反复。
A.(2)(4)(3)(5)(1) B.(1)(2)(3)(5)(4)
C.(2)(1)(4)(5)(3) D.(2)(4)(5)(3)(1)
10.(2021春•巴中期末)如图是关于狗的“铃声﹣唾液分泌反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也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
B.该反射需要食物的不断强化,说明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之上
C.从该动物对进食环境的适应来说,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
D.条件反射建立后,如长期未加训练,还是会消退的
1.(2021•禹城市一模)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语无伦次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分别麻痹了( )
A.小脑、脑干、大脑 B.脑干、小脑、大脑
C.脑干、大脑、小脑 D.大脑、小脑、脑干
2.(2021•惠安县模拟)如图表示相关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选项中与此关系相符合的是( )
甲
乙
丙
丁
A
脑
大脑
脊髓
小脑
B
生物
大气圈底部
水圈上部
岩石圈表面
C
消化道
胃
小肠
大肠
D
人体组织
保护组织
神经组织
营养组织
A.A B.B C.C D.D
3.(2021•即墨区一模)下列关于人体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神经系统由大脑、脊髓和神经组成
C.神经元受到刺激会产生神经冲动
D.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4.(2021•陆良县一模)神经细胞是由细胞体和突起组成,图中的神经末梢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2021•大冶市模拟)明明爸爸喝醉了,表现出呼吸急促、走路不稳、语无伦次,与此反应相对应的一组结构是( )
A.大脑、小脑、脑干 B.脑干、小脑、大脑
C.小脑、脑干、大脑 D.小脑、大脑、脑干
6.(2021•石城县一模)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如图为反射弧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简单反射不需要神经中枢参与
B.神经冲动传导的途径和方向是⑤→④→③→②→①
C.该神经结构完成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D.若④受损伤,刺激①后无感觉也不能运动
7.(2021•官渡区二模)如图是膝跳反射结构简图,下列有关描述错误的是( )
A.①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若敲击过重,③处会产生痛觉
C.④能将来自③的冲动传给⑤
D.膝跳反射属于简单反射
8.(2021•锦州模拟)下列反射属于人类特有的与语言和文字有关的反射是( )
A.小红听到上课铃声,迅速走进教室
B.小刚看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流下了眼泪
C.出租车司机小李看到红灯,立即停车
D.小明听到身后汽车的喇叭声,迅速躲避
9.(2021春•大名县期末)如图是“测定反应速度”的探究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中
B.需测量多次并求平均值
C.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小脑
D.效应器是指被试者的传出神经末梢与手指肌肉
10.(2021•临淄区二模)科学家记录小鼠在迷宫中的表现,完成迷宫任务后,甲组小鼠得到食物奖励,乙组不会得到奖励,结果如表,分析正确的是( )
天数分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平均转错次数
甲组
9
8
7
6
5
4
3
2
1
1
乙组
10
9
10
9
9
8
7
8
6
5
A.条件反射的建立与非条件反射无关
B.小鼠一旦学会走迷宫,就不会忘记
C.甲组小鼠的表现说明其建立了条件反射
D.实验说明乙组小鼠不能建立条件反射
1.(2021•湘西州)当同学看到废弃的食品袋等垃圾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参与调节这一过程的最高级神经中枢位于( )
A.大脑皮层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2.(2021•潍坊)为探究不同环境因素对大脑皮层的影响,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鼠分成甲、乙两组,甲组小鼠饲养于复杂环境中,乙组小鼠饲养于简单环境中。3个月后,甲组小鼠的大脑皮层比乙组的厚,并且大脑皮层神经元树突上细刺状突起数量多(细刺状突起是神经元间建立联系的部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
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
C.简单环境有利于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
3.(2021•百色)酒驾易发生交通事故。人在酒驾时明显表现为动作反应慢、不协调、不准确,从而影响各项行车操作。造成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 )
A.小脑 B.大脑 C.脊髓 D.脑干
4.(2021•益阳)“植物人”有心跳、呼吸,没有思维,不能运动。受损的神经中枢最可能在( )
A.大脑 B.小脑 C.脑干 D.脊髓
5.(2021•呼和浩特)脑内X区域是体温调节中枢的一部分。研究者测量了不同环境条件下,自由活动的小鼠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的比例,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环境温度下降时,X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
B.小鼠的体温调节是通过X区域独立完成的
C.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
D.脑内X区域不能接收外界温度上升的信息
6.(2021•广安)如图所示为缩手反射的神经冲动传导途径,请据图分析并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 )
A.脊髓和脊神经构成了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
B.假如脊神经的X处受损,能感觉到痛但不会缩手
C.该反射属于条件反射
D.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灰质,它不受大脑控制
7.(2021•南海区)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别是( )
A.神经元、反射 B.神经元、反射弧
C.神经中枢、神经元 D.神经元、神经细胞
8.(2021•齐齐哈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下列现象属于反射的是( )
A.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B.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
C.草履虫游向食物
D.朵朵葵花向太阳
9.(2021•南充)如图是人体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1是效应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
B.同学们完成“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的反射活动只受到3的控制
C.若4处受到损伤,有感觉,但不能完成反射活动
D.在缩手反射中神经冲动传导的方向是5→4→3→2→1
10.(2021•常德)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传出神经受到损伤,其它结构正常,则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将表现为( )
A.有感觉,肌肉收缩 B.有感觉,肌肉无收缩
C.无感觉,肌肉收缩 D.无感觉,肌肉无收缩
1.【答案】D
【解析】脊髓在椎管里面,上端与脑相连,两旁发出成对的脊神经,脊神经分布到四肢、体壁和内脏;脊髓的结构包括位于中央部的灰质和位于周围部的白质;脊髓灰质里有许多简单反射的中枢,白质是脑与脊髓联系的通道;因此脊髓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反应(即完成一些低级的反射活动),还能将对这些刺激的反应传导到大脑,是脑与躯干、内脏之间联系的通道。
故选:D。
2.【答案】B
【解析】反射是指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刺激做出有规律的反应活动。
A、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体内没有神经系统,所以草履虫逃避食盐的刺激不属于反射,为应激性,不符合题意。
B、缩手反射是由脊髓来完成的一种非条件反射,符合题意。
C、由于血液中含有血小板可以止血的作用,所以皮肤出血后逐渐凝集,不是反射,不符合题意。
D、因为阳光里面的紫外线照射多了会损伤皮肤,皮肤就会自我保护,产生黑色素,所以皮肤变黑,不属于反射,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此反射是咽部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因此感受器在咽部,A正确;
B、咳嗽的效应器是呼吸肌。B正确;
C、咳嗽的神经中枢在延髓,位于大脑皮层以下。C错误;
D、咳嗽是生来就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以下,属于非条件反射。D正确。
故选:C。
4.【答案】B
【解析】学习要循序渐进,及时复习,及时复习是记忆的好方法,根据遗忘曲线可知,所学新知识的遗忘特点是先快后慢,所以刚学过的新知识要及时复习,故选项B正确。
故选:B。
5.【答案】D
【解析】通过科学用脑提高学习效率的方法有很多,如时间抓得紧,不浪费时间;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劳逸结合,动静交替;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等。其中“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是尊重遗忘规律的基础上,即使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注意观察身边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他们一般都有“当天的功课当天清”的好习惯,原理是及时强化新知识在大脑皮层中形成的兴奋。
故选:D。
6.【答案】B
【解析】据分析可见:动物体的结构层次从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动物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神经细胞),神经组织属于组织,大脑属于器官,神经系统属于系统。可见B正确。
故选:B。
7.【答案】B
【解析】ACD、人的眨眼反射;排尿、排便;吃桔子时分泌唾液,都是生来就有的先天性非条件反射,ACD错误。
B、老马识途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参与下完成的条件反射,B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吃梅止、B膝跳反射渴属于非条件反射,非条件反射人和动物都具有。不符合题意;
C、“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都是由具体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共有;不符合题意;
C、“谈虎色变”,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D
【解析】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一定的过程,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形成的。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过程是:每次喂狗以前先摇一次铃,如此重复多次。过一段时间,只要一摇铃,即使不喂食物,狗也会分泌大量的唾液,这样就建立了“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所以使小狗建立“铃声﹣﹣唾液分泌”条件反射的适当方法是先给铃声,随即喂食物,因此,题干中建立狗的条件反射的顺序是②吃肉时,狗分泌唾液;④铃声响,狗吃肉并分泌唾液;⑤多次重复;③铃声变成条件刺激;①铃声响,狗就分泌唾液。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A、铃声能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是复杂的条件反射,必须经过一定的训练才能形成,因此未经过训练的狗,铃声不能引起唾液分泌反射,A错误;
B、条件反射建立后,必须用非条件刺激物强化条件刺激物,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B正确;
C、条件反射的建立能使动物适应更加复杂的环境,因此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来说,条件反射比非条件反射有着更为积极的意义,C正确;
D、条件反射是建立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需要非条件刺激的不断强化才能形成,条件反射建立后,如长期未加训练,还是会消退的,D正确。
故选:A。
1.【答案】A
【解析】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因此人喝醉了酒,走路摇晃,站立不稳,这说明酒精已经伤害到了小脑;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因此,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说明酒精毒害了脑干;说话是由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控制的,过量饮酒酒精使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中毒,导致说话不清现象出现。因此饮酒过量的人会出现走路不稳、心跳和呼吸频率异常、语无伦次等现象,这主要是由于酒精分别麻痹了小脑、脑干、大脑。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该选项与图不相符。
B、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该选项与图不相符。
C、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两大部分组成。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管、胃、小肠、大肠,肛门,该选项与图相符。
D、人体的基本组织有:上皮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结缔组织,各具有不同的功能,保护组织属于植物组织,该选项与图不相符。
故选:C。
3.【答案】B
【解析】A、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A正确。
B、神经系统是由脑、脊髓和神经组成的,B错误。
C、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神经元,C正确。
D、神神经细胞长的突起外表有一层髓鞘,组成神经纤维,D正确。
故选:B。
4.【答案】D
【解析】观图可知,①是树突,②是细胞体,③是轴突,④是神经末梢。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脑位于颅腔内,包括大脑、小脑和脑干三部分,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比较重要的中枢有:躯体运动中枢(管理身体对侧骨骼肌的运动)、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语言中枢(与说话、书写、阅读和理解语言有关,是人类特有的神经中枢)、视觉中枢(与产生视觉有关)、听觉中枢(与产生听觉有关);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脑干位于大脑的下方和小脑的前方,它的最下面与脊髓相连,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所以,饮酒过量的人表现为语无伦次是大脑、走路不稳是小脑、呼吸急促是脑干。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A错误;
B、在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然后神经冲动由传入神经传导神经中枢,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质内(神经元细胞体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经冲动,产生新的神经冲动(即做出指令),传出神经再将来自神经中枢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最后由效应器接受神经冲动并作出相应的反应。可见,神经冲动的传导途径和方向为:①→②→③→④→⑤,B错误;
C、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低等的反射活动,所以,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简单反射,C正确;
D、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④传出神经被破坏,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即不能运动。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但是感受器产生的神经冲动能通过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到大脑皮层,形成感觉,D错误。
故选:C。
7.【答案】B
【解析】A、①是感受器,能感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B、产生痛觉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
C、④是传出神经,能将来自③神经中枢的冲动传给⑤效应器,C正确;
D、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属于简单反射,D正确。
故选:B。
8.【答案】B
【解析】AD、小红听到上课铃声,迅速走进教室、出租车司机小李看到红灯,立即停车、小明听到身后汽车的喇叭声,迅速躲避,都是由具体条件刺激引起的条件反射,人和动物共有,没有语言中枢的参与,因此是与语言文字无关的反射。AD不符合题意;
B、小刚看到一篇感人的文章,流下了眼泪是通过大脑皮层的语言中枢形成的人类特有的反射,属于与语言文字有关的反射。B符合题意。
C、看到红灯就停下,是颜色的具体信号刺激引起的反射,没有语言中枢参与。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视网膜上有感光细胞,能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因此测定反应速度的感受器在被试者的视网膜上,A正确。
B、为准确测定一个人在一种状态下的反应速度,应设置重复实验,是为了减少实验数据的误差,避免偶然性,B正确;
C、测定反应速度的活动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条件反射,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C错误;
D、运动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叫做效应器,测定反应速度的效应器是被试者手指的肌肉,D正确。
故选:C。
10.【答案】C
【解析】A、条件反射的建立以非条件反射为基础,A错误;
B、当条件反射建立以后,必须用食物激物强化,才能巩固已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否则,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就会消退。B错误;
C、随着训练天数的增加,小鼠走迷宫时平均转错的次数逐渐减少,由此得出的结论:经过训练,小鼠获得了走迷宫的条件反射。C正确;
D、据表中数据可见:乙组小鼠的转错次数逐渐减少,说明乙组小鼠也能建立条件反射,D错误。
故选:C。
1.【答案】A
【解析】当同学看到废弃的食品袋等垃圾时,将其捡起并放入分类垃圾桶中。控制该反射属于复杂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大脑。
故选:A。
2.【答案】C
【解析】A、复杂环境能促进大脑皮层的生长,A正确;
B、获取信息越多树突上细刺状突起越多,B正确;
C、复杂环境有利于建立更多的突触,C错误;
D、复杂环境能增强小鼠大脑皮层的调节能力,D正确。
故选:C。
3.【答案】A
【解析】由分析知道: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所以醉酒后造成驾车人动作不协调的主要原因是酒精麻醉了人的小脑。
故选:A。
4.【答案】A
【解析】A、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有运动中枢、语言中枢等,“植物人”有心跳、呼吸,没有思维,不能运动。受损的神经中枢最可能在大脑,A正确;
B、小脑位于脑干背侧,大脑的后下方,小脑的主要功能是使运动协调、准确,维持身体的平衡,B错误;
C、脑干的灰质中含有一些调节人体基本生命活动的中枢(如心血管中枢、呼吸中枢等),C错误;
D、脊髓是神经系统的中枢部分,植物人的脊髓已经受损,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A、通过分析图1可知,环境温度下降时,X区域神经元活性上升,增加产热量,从而维持体温恒定,A正确;
B、体温调节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如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会增加,促进代谢,所以小鼠的体温调节并不只是通过X区域独立完成的,B错误;
C、观察图可知,环境温度保持稳定时,X区域被激活的神经元比例基本不变,C正确;
D、分析图2可知,随外界环温度的上升,而脑内X区域内的神经元活性并不上升,即不能被激活,从而维持人体内的体温恒定,D正确。
故选:B。
6.【答案】B
【解析】A、脊神经和脑神经构成了人体的周围神经系统。A错误;
B、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线: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脊神经的X处属于传出神经,如果受损,能感觉到痛但不会缩手。B正确;
C、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C错误;
D、缩手反射属于简单反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但低级神经中枢的活动受大脑的控制。D错误。
故选:B。
7.【答案】A
【解析】人体的神经系统是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组成,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它由胞体和突起组成;反射是人或动物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的和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作出的有规律的反应,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类型有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反射是通过一定的神经结构来完成的,参与反射的神经结构叫反射弧。
故选:A。
8.【答案】B
【解析】A、植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葵花朵朵向太阳”是一种应激性,不属于反射;AD错误;
B、小狗听到主人呼唤就去吃食物是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做出的有规律的反应活动,属于反射;B正确;
C、草履虫是单细胞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因此“草履虫游向食物”是草履虫的应激性,不属于反射;C错误。
故选:B。
9.【答案】C
【解析】A、图中1感受器,能将神经冲动传到神经中枢,A错误;
B、学生听到上课铃声走进教室是在具体信号铃声的刺激下和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才形成的由大脑皮层参与一种条件反射。B错误;
C、如果4传出神经处受到损伤断裂,反射弧不完整,不能发生反射。但是神经冲动能传导到脑,形成感觉,C正确;
D、反射弧中神经冲动传导的路径是1→2→3→4→5。D错误。
故选:C。
10.【答案】B
【解析】反射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反射活动都不能完成,如传出神经受损,即使有适宜的刺激人体也不会作出反应,因为效应器接收不到神经传来的神经冲动。若传出神经损伤,反射弧不完整,因此肌肉无收缩反应;但是神经中枢还能把神经冲动经过脊髓的白质上行传导到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形成感觉。
故选:B。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2 人体的呼吸-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3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05 植株的生长-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1页。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9 细菌、真菌与病毒-备战2022年中考生物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动植物共生,细菌与清洁能源和环境保护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