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试卷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第1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第2页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第3页
    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光合作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16  植物的光合作用中考频度:★★★★★     难易程度:★★★★☆一、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过程及图示1)主要过程步骤操作目的结论暗处理将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或耗尽见光部分产生了淀粉,光是合成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遮光将部分叶片上下两面用黑纸板遮盖并照光设置有光和无关的对照实验脱色酒精水浴加热,脱色成黄白色完全溶解叶绿素染色清水漂洗后用碘液染色遇碘变蓝的部分证明有淀粉冲洗清水冲掉碘液后观察去掉碘液便于观察2)图示2实验原理淀粉具有遇碘变蓝色的特性。二、光合作用1概念: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学科-2场所:叶绿体3实质1)物质转化: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2)能量转化:将太阳能转化为储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4影响因素1)光照强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的增强而增强,当增强到一定程度后,光合作用不再增强,因此中午光照最强的时候并不一定是光合作用最强的时候。2)二氧化碳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强而增强。温室大棚通常采用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的方法以提高产量。3)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温度的增强而增强。植物在10~35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其中,25~35最适宜。5应用:合理密植、间作套种等。6意义:1)为动物和人提供有机物。2)是动植物和人类生活所必需的能量来源。3)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考向一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1.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图二的作用是褪去叶片中的绿色B.图一中遮光部分滴加碘酒后变蓝色C.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D.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答案】B【解析】酒精的作用是溶解叶绿素,A正确;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制造有机物,滴加碘酒后不变蓝,B错误;图一中遮光部分和未遮光部分形成对照,C正确;此实验的结论是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D正确。2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的目的是破坏叶绿体   B的目的是脱色C的遮光部分不变蓝D.本实验没有设置对照【参考答案】BC 考向二  光合作用及其应用3.利用大棚栽培农作物,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A.二氧化碳会使大棚内的温度升高B.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进行光合作用C.二氧化碳能灭火,可避免火灾的发生D.二氧化碳可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治植物的病虫害【答案】B【解析】在大棚栽培农作物时,要使农作物产量得到提高,就要提高蔬菜的光合作用的效率,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是二氧化碳,所以科技人员常向大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这是因为二氧化碳可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产量,B正确。4对温室大棚里的农作物,采取适当措施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增加产量,以下措施不能起到这种作用的A.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B.降低光照强度
    C.合理密植D.延长光照时间【参考答案】B试题解析】二氧化碳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二氧化碳的浓度能提高光合作用的速率,A错误;降低光照强度不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B正确;合理密植使植物与光接触的面积增大,植物的光合作用越强,制造的有机物就越多,C错误;延长光照时间可以增加光合作用进行的时间,有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高,D错误。1.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时,实验结果显示叶片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这说明A.叶绿体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B.叶片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主要器官C.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D.叶绿体能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2.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A.溶解淀粉   B.将淀粉煮熟C.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D.使淀粉分解3.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4.在探究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的实验中,实验步骤的正确排序是把天竺葵放在阳光下照射用酒精隔水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用黑纸片对天竺葵叶片进行部分遮光把生长旺盛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用清水冲洗叶片后,滴加稀碘液A④③①⑤②⑥      B④③⑤①⑥②   C④⑤②③①⑥      D①②④③⑤⑥5.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天竺葵叶子经过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脱色和漂洗,然后用碘液进行染色,再用清水冲掉碘液,变蓝的部位是A.遮光部位       B.见光部位C.叶片边缘       D.整个叶片6.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中,把植物放在黑暗中一昼夜,其目的是A.耗尽叶片内的淀粉   B.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C.降低叶片的蒸腾作用D.吸收大量的氧气7.如图为在夏季晴朗的白天某植物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曲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曲线AB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增强而增强B.曲线CD段表明植物光合作用逐渐减弱C.曲线DE段表明光合作用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逐渐减弱DC点较B点低是由于正午的温度过高、太阳光过强,叶片的气孔关闭,使二氧化碳减少,叶片光合作用强度减弱8.下列关于光合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叶绿素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B.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C.植物的每个细胞都能进行光合作用D.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9.如图所示,将甲叶的主叶脉切断,断处上、下部分别称为AB,乙叶C处从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住。对该植物进行暗处理后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将甲、乙两叶片摘下进行隔水加热,然后再滴加碘液,则ABCD中呈现蓝色的是ABD       BBC   CAC       DABCD10.下列做法中,应用光合作用原理的是A.移栽树木时,剪去部分枝叶B.种植玉米时,要合理密植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北方冬季,大白菜贮存在地窖中11.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为植物的生长发育提供最适宜的条件,有利于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A.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B.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增加光照强度D.采用绿色玻璃盖顶12.某中学学生李红为帮助提升本村大棚草莓产量,决定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她设计了如下实验:备一盆银边天竺葵,用两个黑纸片从一片叶的上下两面遮盖起来(如叶片A),并用盛有固体氢氧化钠的袋子将叶片B封装;然后放在阳光下照射几小时,取下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请回答:1)本实验中给叶片脱色所用试剂为____________,该试剂可有效溶解_____________,使叶片变为黄白色。2)实际操作后,李红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修订实验方案并重新实验后,李红发现变蓝的区域为甲乙丙丁中的___________(填写编号)。4)实验中,甲乙两处的对比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中,__________两组的对比说明了光是植物产生有机物必不可少的条件;叶片B与乙对比所呈现的现象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为______________学科=5)通过叶片__________(请填字母AB)的启发,李红认为可在大棚中适当延长光照时间。除本建议外,请你也根据本实验为李红提出增产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018·福建下图是用天竺葵验证光合作用的相关实验步骤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步骤在黑暗中耗尽叶片中的二氧化碳B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叶片同一部分C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遮光部分将变蓝色D.该实验可以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142018·绥化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叶片的见光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A.水       B.氧气   C.淀粉       D.二氧化碳152018·娄底)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   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162018·广东)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实验中,操作与目的有误的是选项操作目的A将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消耗植物体内原有的淀粉B将叶片一部分上下两面用黑纸片遮盖起来设置有光和无光的对照C将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直接加热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D向漂洗干净的叶片上滴加碘液检验淀粉的生成1.【答案】C【解析】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的。碘遇到淀粉变蓝色,因此从实验可以看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2.【答案】C【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把叶片放入酒精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把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避免受到叶绿素的颜色干扰,使实验现象更明显。3.【答案】D【解析】花瓣一般不含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B错误;树皮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4.【答案】A【解析】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步骤是把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用黑纸片把天竺葵叶片遮盖一部分、把天竺葵放在光下照射、把部分遮光的叶片摘下,去掉黑纸片、把叶片放到装有酒精的烧杯中隔水加热、用清水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因此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的正确顺序是④③①⑤②⑥6.【答案】A【解析】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把植物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耗尽叶片中原有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正确。7.【答案】B【解析】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产物是淀粉和氧气,条件是光,场所是叶绿体;分析图示可知:710时随光照增强光合作用强度明显增加,气孔开放,吸收二氧化碳增多,光合作用增强;10~12BC段)随着光着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减弱,原因是气孔关闭;在一定范围内,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强度也随着加强。曲线DE段表明限制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下午2点以后,光照强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下降。故选B8.【答案】D【解析】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A错误;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它所制造的有机物中,B错误;叶绿体是绿叶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只有含有叶绿体的细胞才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植物的生长需要营养,植物生长越旺盛,需要的有机物就越多,D正确。9.【答案】A【解析】水是光合作用的必原料,水由导管运输。甲叶片把主叶脉切断,由于叶脉中有输导组织导管和筛管,这样甲叶片离茎远的一端A就得不到从根运输来的水分了,因此在甲叶的切口两端的AB就形成以水分为唯一变量的对照实验组,实验的结果是切口的下端的B变蓝,而切口的上端A不变蓝,说明切口下端叶片B部分的进行了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切口的上端A部分因为没有水分,则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水分。叶片乙的中间贴上锡箔即C部分叶片遮光,周围部分不遮光,这样就形成以光照为一变量的对照组,而实验的结果是周围见光部分变蓝,说明见光的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了淀粉,而未见光的C部分不能正常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证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光。所以,以上实验ABCD中呈现蓝色的是BD。故选A11.【答案】D【解析】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适度增加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能增产,A错误;适当提高温度可以促进生物的生命活动,因此适当提高白天的温度可以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让植物合成更多的有机物。而夜晚适当降温则可以抑制其呼吸作用,使其少分解有机物。这样白天合成的多,夜晚分解的少,剩余的有机物就多,自然就产量高,B错误;增加光照强度,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C错误;采用绿色玻璃盖顶,绿色玻璃透光性较差,会使光照强度减低,导致光合作用强度减低、合成的有机物就减少,作物就减产,D正确。12.【答案】(1)酒精   叶绿素   2)暗处理(或放黑暗处一昼夜)  3)乙   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乙、丙   二氧化碳   5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或使用农家肥等)【解析】(1)酒精能使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叶片由绿色变为黄白色。(2)绿色区域含有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淀粉),淀粉遇碘变蓝。所以叶片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实际操作后,李红发现所有叶片的绿色区域滴加碘液后均变为蓝色。这是由于在实验之前未对植物进行暗处理。3)在叶片上滴加碘液后所看到的现象是:甲非绿色部分没有叶绿体,遇碘不变蓝色,乙叶片绿色见光(未遮盖)部分,遇碘变蓝色,丙叶片遮光部分遇碘不变蓝色,丁没有二氧化碳,遇碘不变蓝色。4)甲非绿色部分与乙绿色部分的变量是叶绿体,结果甲遇碘不变蓝色,乙遇碘变蓝色,说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乙与丙的变量是光,结果乙遇碘变蓝色,丙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叶片B与乙的变量是二氧化碳,结果乙遇碘变蓝色,叶片B遇碘不变蓝色,说明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5)叶片A中乙与丙的变量是光,结果乙遇碘变蓝色,丙遇碘不变蓝色,说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由此可见: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可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高产。除此之外,也可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高产。13.【答案】B【解析】a步骤是把盆栽的天竺葵放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耗尽叶片中的淀粉。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A错误;b步骤用黑纸从上下两面遮住,实验中的变量是光,因此遮住叶片同一部分,B正确;d步骤用碘液染色,叶片见光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变蓝色;遮光部分缺乏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色,C错误;本实验能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和需要光,不能验证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D错误。14.【答案】C【解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贮存能量的有机物,释放出氧气的过程,从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叶片的见光分遇到碘液变成了蓝色。说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C正确。15.【答案】D【解析】花瓣属于植物体的生殖器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是水和无机盐,并输送到植物体的各个器官,B错误;树皮中的导管将从根部吸收到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花等各个器官,水和无机盐不能转化成有机物,C错误;有机物是植物的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海棠等植物植物在早春时节,当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时,有机物来自上一年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并储存于树干,在开花时通过筛管输送到花瓣,D正确。学科^16.【答案】C

    相关试卷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4 血管-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4 血管-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细血管,另外两种血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3 血管-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3 血管-备战2021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毛细血管,另外两种血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3 血液-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考点23 血液-备战2019年中考生物考点一遍过,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血液的成分,输血和血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