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pptx
    • 练习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
    • 练习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docx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1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2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3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4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5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6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7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第8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含答案解析)第1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含答案解析)第2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含答案解析)第3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第1页
    6.4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第2页
    还剩2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评优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评优课ppt课件,文件包含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练习docx、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ppt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0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六章 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生物协同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协同进化是动物与动物.动物与植物之间共同进化和发展B.所有新物种的诞生是同时的C.所有生物的进化都是同步进行的D.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答案】D【解析】【分析】协同进化包括两个方面:(1)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选择,体现在捕食关系、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上。(2)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如无氧环境影响生物的代谢类型均为厌氧型,自养型生物的出现产生的氧气使环境变成有氧环境,这又影响了好氧生物的出现。【详解】AD、协同进化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D正确;BC、所有新物种的诞生不一定是同时的,有联系的生物的进化是同步进行的,BC错误。故选D2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设计原型是大熊猫。大熊猫最初是食肉动物,经过长期的进化,其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食物都来源于竹子。现有一个较大的大熊猫种群中雌雄数量相等,且雌雄之间可以自由交配,若该种群中A的基因频率为70%a的基因频率为30%,则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即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Aa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发生改变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的结果C.大熊猫种群中全部Aa的总和不能构成大熊猫种群的基因库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25%【答案】D【解析】【分析】1、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2、影响种群基因频率的因素:迁入与迁出、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等。3、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详解】A、即使环境条件相对稳定,Aa的基因频率也可能因基因突变等原因发生改变,A正确;B、大熊猫食性的改变是与其他生物及无机环境共同进化的结果,B正确;C、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这个种群不仅只含有Aa这对等位基因,C正确;D、若该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AA=49%Aa=2×70%×30%=42%,则显性个体中出现杂合雌熊猫概率为42%÷49%+42%×1/2≈23.1%D错误。故选D3.基于生物的进化等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现今多种形态的观赏金鱼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属于三倍体新物种A.三项 B.四项 C.五项 D.六项【答案】A【解析】【分析】1、自然选择说是由达尔文提出的关于生物进化机理的一种学说。达尔文认为,在变化着的生活条件下,生物几乎都表现出个体差异,并有过度繁殖的倾向;在生存斗争过程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逐渐被淘汰。此种汰劣留良或适者生存的原理,达尔文称之为自然选择。他认为应用自然选择原理可以说明生物界的适应性、多样性和物种的起源。2、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是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自然选择是选择对生物的选择作用,使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工选择是人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对合乎要求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最后选育出新品种,正确;变异是自发的,而人工选择并不使鲫鱼发生变异,错误;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达尔文认为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错误;现代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标志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不是基因型的改变,错误;生殖隔离的形成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正确;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正确;马和驴杂交产生的骡属于二倍体,骡不育,不是新物种,错误。②③④⑦错误,其余正确,正确选项有3项,A正确,BCD错误。故选A4.北美洲某种臭虫以当地无患子科植物的气球状蔓生果为食,臭虫需要用锋利的喙刺穿果实,据统计喙长如图1所示;1920年,有人从亚洲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据统计到1980年以它为食的臭虫的喙长如图2所示。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存在竞争关系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间形成了生殖隔离【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图示可知,由图1与图2对照可知,引进平底金苏雨树后,由于其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臭虫喙长度变短.平底金苏雨树果实的果皮比较薄,臭虫喙长度变短,便于取食平底金苏雨树果实,平底金苏雨树与臭虫间发生了协同进化。【详解】A、平底金苏雨树引进后,臭虫喙长变短,因此它们在相互影响中发生了协同进化,A正确;B、平底金苏雨树与当地植物竞争阳光和土壤中水分和养分,B正确;C、臭虫体内控制喙长度的基因发生突变的时间可能早于引进平底金苏雨树的时间,平底金苏雨树只不过起了选择作用,C正确;D、生活在无患子科植物和平底金苏雨树上的臭虫种群,由于自然选择的差异,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导致两个种群的基因库有差异,从图中无法判断是否已达到生殖隔离的程度,D错误。故选D5.下列关于物种和种群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群正在空中飞行的家燕是一个种群,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也是一个种群B.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物种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C.一个物种不一定只有一个种群,一个种群不一定只有一个物种D.种群通过个体的进化而进化【答案】A【解析】【分析】物种是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够相互交配和繁殖,并能够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地域内的所有同种生物个体的综合。物种可以包含很多种群,但同一种群只能是一个物种。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详解】A、一群正在空中飞行的家燕是一个种群,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鲤鱼也是一个种群,A正确;B、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殖的基本单位,B错误;C、一个物种不一定只有一个种群,一个种群一定只有一个物种,C错误;D、个体的进化不能决定种群的进化,个体产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只是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D错误。故选A6.关于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而进化B.在进化地位上越高等的动物,适应能力不一定越强C.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D.生物多样性是指所有生物及它们所拥有的基因【答案】B【解析】1、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共同进化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形成。2、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它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保护生物多样性要合理开发与利用生物资源。【详解】A、共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A错误;B、进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物种,有些是靠开辟环境中新的生存位置来生存和繁衍的,不一定就比原来的物种适应能力更强,B正确;C、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表现型,C错误;D、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D错误。故选B【点睛】7.如图表示某种小鼠的进化过程,XYZ表示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一定引起该小鼠种群的进化BX表示环境、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它们共同影响生物性状CY表示自然选择,使该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DZ表示地理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它是新物种产生的标志【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主要内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提供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通过隔离形成新的物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物种形成的标志是产生生殖隔离。分析题图,XYZ分别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生殖隔离。【详解】A、小鼠性状表现的改变可能是环境因素改变引起的不可遗传变异,不一定引起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B、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包括突变和基因重组;B错误;C、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并决定进化的方向,C正确;DZ表示生殖隔离,阻断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是新种产生的标志,D错误。故选C 【点睛】8.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隔离与新物种形成是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之一B.突变、基因重组和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C.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相互选择共同发展的过程D.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标志着生物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新物种【答案】D【解析】【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包括四个要点: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其中,大量繁殖少量存在遗传变异是生物界普遍存在的客观事实,而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是达尔文根据前面的事实所作出的两个科学推论。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自然选择、适者生存,A错误;B.新物种形成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隔离,B错误;C.共同进化发生在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C错误;D.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定向改变,而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D9.某岛上地雀种群基因频率会随着气候改变而发生改变。当气候恶劣时,喙小的地雀死亡率高:当气候良好时,喙大的地雀死亡率高。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存着生殖隔离B.地雀的喙大和喙小属于可遗传的生物特征C.气候改变导致地雀的喙发生不定向的变异D.地雀的喙大小和岛上的气候发生共同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由题干可知,喙小的地雀和喙大的地雀属于同一个种群,不存在生殖隔离,A错误;B、地雀的喙大和喙小变化和该地雀种群基因频率改变有关,地雀的喙大和喙小属于可遗传的生物特征,B正确;C、因为基因突变等原因,岛上先有喙小地雀和喙大地雀,气候改变只是起到选择作用,影响喙小地雀和喙大地雀在种群中的比例,C错误:D、共同进化体现在不同物种之间、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岛上的气候改变影响喙小地雀和喙大地雀在种群中的比例,反之喙小地雀和喙大地雀在种群中的比例改变不能影响气候,D错误。故选B10.海绵等足虫栖息在海生海绵的中央腔中,雌虫的外观都一样,雄虫的形态有大、中、小3种类型,且这3种不同形态的雄虫会采取不同的生殖对策:大雄虫倾向于用战斗来保卫海绵中央腔中的多个雌虫;中雄虫会模拟雌虫,与大雄虫共处一室;小雄虫回避大雄虫并埋伏在其周围,伺机与雌虫交配。研究表明,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雄虫的平均繁殖成功率一定存在显著差异B.大、中、小雄虫存在生殖隔离,分属三个种群C.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不同雄虫间共同进化的结果D.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是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详解】A、三种雄虫的三种生殖对策能相互协调,平均繁殖成功率没有显著差异,A错误;B、大、中、小雄虫都能与同一类雌虫交配繁殖,不存在生殖隔离,属于一个种群,B错误;C、等位基因的产生是基因突变的结果,大、中、小雄虫的体型差异主要来自一个基因的3个等位基因ala2a3,说明三种雄虫具有不同的生殖对策是由于基因突变的结果,C错误;D、三种雄虫能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繁殖并将基因传递给后代,互不干扰,经历很长时期后,种群中ala2a3的基因频率能保持基本稳定,D正确。故选D二、多选题11201010Nature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指出中草药黄芪中提炼的一种名为“TA-65”的有效成分,可以激活端粒酶<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目前在鼠类实验中发现,注射“TA-65”可让染色体端粒延长,衰老的神经细胞、免疫系统、生殖器官恢复了活力,老年鼠变得像幼鼠。下图为端粒酶的作用机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据图可知端粒酶内部的RNA可作为DNA合成的模板B.端粒酶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C.干细胞端粒的长度比体细胞长得多可推测其端粒酶活性高D“TA-65”的应用体现了黄芪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答案】BD【解析】【分析】1.端粒序列:是线性染色体两端的特殊序列,这种序列广泛分布在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染色体中,并且在序列组成上十分相似,富含G,且由短的基本序列随机串联重复而成。端粒是染色体的重要部分,它保证了染色体的完全复制; 同时在染色体的两端形成保护性的帽结构,使染色体的DNA免受核酸酶和其他不稳定因素的破坏和影响。另外,端粒的形成使染色体的末端不会与其他染色体末端融合。2.端粒酶: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赋予细胞复制的永生性。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 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3.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直接价值就是对人类有利的价值(例如很多植物入药)。间接价值就是对生态系统有利的(例如植物影响生态系统的水循环)。潜在价值就是暂时不清楚有什么用的价值。【详解】A、分析图可知端粒酶内部的RNA作为模板逆转录成DNAA正确;B、端粒酶作为有机催化剂,发挥作用后化学性质不发生改变,即不被降解为氨基酸和核糖核苷酸,B错误;C、端粒酶是一种由催化蛋白和RNA 模板组成的酶,可合成染色体末端的DNA,赋予细胞复制的永生性,在细胞中负责端粒的延长的一种酶,是基本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可将端粒DNA 加至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所以干细胞端粒的长度比体细胞长得多可推测其端粒酶活性高,C正确;D、健在价值是尚不清楚的价值,“TA-65”的应用体现了黄芪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错误。故选BD12.中科院协同进化研究组利用DNA序列,重建传粉榕小蜂、造瘿非传粉小蜂的系统发育树,揭示了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之间是通过竞争相同的雌花资源而协同进化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协同进化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B.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是通过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实现的C.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在协同进化的过程中,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改变D.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都以DNA为遗传物质,是二者协同进化的结果【答案】BC【解析】【分析】协同进化:两个相互作用的物种在进化过程中发展的相互适应的共同进化。一个物种由于另一物种影响而发生遗传进化的进化类型。例如一种植物由于食草昆虫所施加的压力而发生遗传变化,这种变化又导致昆虫发生遗传性变化。【详解】A、协同进化是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交互关系,是一种协同关系,A错误;B、种间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等种间关系可以实现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B正确;C、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因此在传粉榕小蜂与造瘿非传粉小蜂共同进化的过程中,两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均会发生变化,C正确;D、细胞结构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这与是否进化无关,D错误。故选BC三、填空13.生物的相似性与相异性体现了生物界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生物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可作为生物统一性的证据,而生物的相似性可体现在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结构、分子组成等层次上,以下是用于研究相似性的几组生物。试写出它们的统一性层次。1)人和大猩猩的骨骼标本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层次上的统一性;动物、植物、真菌永久装片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层次上的统一性;人、酵母菌、细菌形成的细胞匀浆可用于研究____________层次上的统一性。2)进化论先驱达尔文通过长期观察生物的相似性与相异性,揭示了生物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本质:同一物种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作用可演变为另一____________;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____________的统一模式。【答案】     生物体     细胞     生物大分子     物种     结构和功能【解析】【分析】骨骼属于生物体形态结构范畴,动植物、真菌都是真核生物,统一于细胞结构;而细胞匀浆无结构可言,只能隶属分子范畴;达尔文的核心观点是生物具有共同祖先,同一物种可进化成为不同物种,不同物种由于可追溯到共同祖先,它们有着相似的、由遗传力量决定的结构和功能。【详解】1)人和大猩猩的骨骼标本可用于研究生物体层次上的统一性;动物、植物、真菌永久装片可用于研究细胞层次上的统一性;人、酵母菌、细菌形成的细胞匀浆可用于研究生物大分子层次上的统一性。2)进化论先驱达尔文通过长期观察生物的相似性与相异性,揭示了生物界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本质:同一物种由于自然选择等因素作用可演变为另一物种;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点睛】本题需要掌握生物界的统一性主要体现在个体层次、细胞层次和分子层次。14.根据分类学的记载,现在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有200多万种,但是每年都有新物种被发现。近年来在3000m的深海热泉孔周围,就发现了以前没有记载的生物。这就说明,生物界的物种还有待人们继续去发现,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2)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的结果,而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型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的结果。3)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现代生物学研究表明,通过__________技术也可以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5)以上研究成果,有力地抨击了特创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答案】     蛋白质的多样性     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基因突变     基因重组     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     现代生物工程(或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等)     生物是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来的【解析】【分析】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合成。【详解】1)从分子水平看,生物的性状通过蛋白质来体现的,具有多样性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的多样性,蛋白质是由核酸控制合成的,生物的性状具有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2)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从遗传水平看,生物新性状出现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但基因突变的频率很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后代的不同表型主要是由于基因重组的结果。3)各种环境中的生物均适应其生存环境,从进化角度看,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主要是由于不同的环境对生物进行自然选择的结果。4)定向创造出动植物的新品种和微生物的新类型,可通过现代生物工程(或转基因技术、细胞融合等)技术。5)特创论认为生物是由上帝一次性创造出来的,各种生物之间不存在亲缘关系,细胞水平、分子水平、胚胎学和比较解破学等方面的证据有力地抨击了特创论的观点。【点睛】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重要原因。15.果蝇常被用作生物学研究的材料。请分析下列资料,并回答相关问题。(1)红眼雄果蝇(XWY)和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产生的大量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注:Ww基因都缺失时,胚胎致死;各类型配子活力相同;XXY的个体为雌果蝇,XO的个体为雄果蝇),推测可能是由于母本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用显微镜观察细胞中的染色体,如果子一代白眼雌果蝇细胞中能够观察到______________,则证明该推测正确;该子代白眼雌果蝇能够产生的配子种类有___________种。(2)研究发现,果蝇棒眼性状是由于X染色体上16A区段重复导致,具体对应关系见下表:类型abcdefg染色体结 表示16A区段表现型正常眼棒眼棒眼重棒眼正常眼棒眼重棒眼 请回答:将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和重棒眼果蝇。经分析,是由于亲本雌果蝇cX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不等交换,从而产生了含有________________的配子所导致;该种变异类型属于___________(3)科学家利用某品系果蝇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培养的环境条件均符合要求且相同。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偏好。请分析,甲、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填基因物种)多样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     Y染色体     4(2)     316A区段和116A区段     染色体结构变异(3)     答案一:基因(或遗传)答案二:物种     答案一:虽然交配选择有体色偏好,但甲乙品系果蝇仍然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       答案二:由于甲乙品系果蝇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偏好,产生了生殖隔离【解析】【分析】白眼雌果蝇(XwXw)和红眼雄果蝇(XWY)杂交产生的大量子一代中出现了一只白眼雌果蝇。白眼雌果蝇产生的原因可能是:亲代红眼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产生的含基因Xw的精子与含有Xw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Xw),发育成白眼雌果蝇;亲代红眼雄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缺失了含W基因的一段染色体,产生了的不含有w基因的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有基因Xw的卵细胞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X),发育成白眼雌果蝇;亲代白眼雌果蝇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两条X染色体没有分离,产生了含2X染色体的卵细胞,和雄果蝇产生的Y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XwXwY),发育成白眼雌果蝇。(1)红眼雄果蝇(XWY)和白眼雌果蝇(XwXw)杂交产生的大量子一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如果是由于母本在减数分裂时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异常的配子,则母本产生了XwXw配子和不含性染色体的配子,父本产生了XW配子和Y配子,后代基因型为XWXwXw(胚胎致死)、XwXwY(白眼雌果蝇)、XW(红眼雄果蝇)、Y(胚胎致死),因此该白眼雌果蝇基因型为XwXwY,细胞中能观察到Y染色体。该白眼雌果蝇XwXwY能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XwXwXwXwYY=2121,即产生四种配子。(2)据表可知,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16A区段的是正常眼,至少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16A区段的是棒眼,至少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316A区段的是重棒眼。将雌果蝇c与雄果蝇e杂交,正常情况下F1都为棒眼,但出现了少数正常眼(每条染色体上只含116A区段)和重棒眼果蝇(至少有一条染色体上含有316A区段),因此推测是由于亲本雌果蝇cX染色体之间发生了不等交换,从而产生了含有含316A区段和116A区段的配子所导致;该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重复或者缺失。(3)据题意可知,经过八代或更长时间后,甲箱果蝇体色变浅,乙箱果蝇体色变深,再混养时果蝇的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偏好,可能情况有两种:一是虽然交配选择有体色偏好,但甲乙品系果蝇仍然能够相互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属于同一物种的不同类型个体,它们之间的差异体现了基因的多样性。二是由于甲乙品系果蝇交配择偶出现严重的同体色偏好,产生了生殖隔离,甲、乙品系果蝇属于不同物种,因此、乙品系果蝇之间的差异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点睛】本题考查伴性遗传、染色体变异和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从题图中提取有效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ppt课件,文件包含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同步练习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教学课件pptx、人教版2019必修2高一生物同步练习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原卷版+解析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x、《地球生物进化史①》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mp4、《地球生物进化史②》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获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内容,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历程,简单→复杂,低等→高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