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详解 五、常考古诗文名句集录-【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试卷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9530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教材详解 五、常考古诗文名句集录-【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展开五常考古诗文名句集录
(一)记忆性默写
1.(山东临沂中考)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2.(山东潍坊中考)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3.(山东淄博中考)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4.(山东淄博中考)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5.(浙江杭州中考)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王湾《次北固山下》)
6.(浙江湖州中考)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7.(浙江绍兴中考)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王湾《次北固山下》)
8.(安徽中考)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9.(福建福州中考)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10.(广东中考)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11.(湖北黄石中考)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 操《观沧海》)
12.(湖北随州中考)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13.(山东济南中考)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述而》)
1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5.(上海中考)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16.(山东济宁中考)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17.(吉林长春中考)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18.(宁夏中考)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9.(江苏扬州中考)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刘禹锡《秋词》(其一)]
(二)理解性默写
1.(山东东营中考)正如孔子所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即使是普通人也应坚守信念,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矢志不渝。
2.(浙江杭州中考)岁月匆匆,“时间都去哪儿了”,我们不由得想起孔子在河边的那声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请选用《论语•子罕》中的句子填写)
3.(浙江丽水中考)九(1)班在年级篮球赛中输掉了第一场比赛,队员们垂头丧气,队长用《论语十二章》中的“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鼓励队友,要大家坚定信心,迎接下一场挑战。
4.(浙江温州中考)李商隐《夜雨寄北》中,设想相逢之日再诉今日离情的诗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
5.(湖北襄阳中考)孔子面对滔滔江水,慨叹时光飞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6.(江苏淮安中考)《论语•为政》中阐述学习与思考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殓”。
7.(青海西宁中考)《〈论语〉十二章》中阐述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宁夏中考)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9.(广西柳州中考)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使本来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朋友,想象奇特,令人回味无穷。
10.(吉林长春中考)王湾《次北固山下》中,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教材详解 四、常考文言知识荟萃-【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综合训练题,共2页。
教材详解 三、常考词语辨析-【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同步达标检测题,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工夫—功夫,应和—附和,宽敞—宽广,理想—幻想,莅临—光临,诀别—分别,委屈—委曲,信服—佩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教材详解 二、常考成语必记-【教材解读】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本册综合精品巩固练习,共2页。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