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2节 微生物的培养技术及应用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背景图ppt课件
展开食用自制酸奶导致肠胃不适的事件屡见不鲜。
19世纪中期,法国酿酒业曾一度遭到毁灭性打击,生产的葡萄酒出现了变酸变味的怪事…
①为人们需要的微生物提供合适的营养和环境条件;②确保其他微生物无法混入,并将需要的微生物分离出来。
实验室培养微生物的要求
防止杂菌污染,获得纯净的微生物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也是发酵工程的重要基础。
难以用肉眼观察的微小生物的统称。
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
工业生产、连续培养 用于菌种分离、鉴定、计数
不加凝固剂 震荡培养就是摇床培养
观察微生物的运动、分类鉴定
微生物分离、鉴定、活菌计数、保藏菌种
含化学成分不明确的天然物质
允许特定种类微生物生长,抑制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
选择、分离出特定微生物
加入能与目的菌的代谢产物发生显色反应的指示剂
具有抗氨苄青霉素能力的菌落
怎样选择出抗氨苄青霉素能力的细菌?
一、概念检测1. 研究人员用无机盐、琼脂和石油配制的培养基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了一种石油降解菌,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这种培养基是一种选择培养基。( )(2)利用这种石油降解菌可以降解石油,修复土壤。( )(3)相对于未被污染的土壤,从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更容易分离到石油降解菌。( )
分离酵母菌、霉菌等真菌
3. 培养基的营养构成:
生长因子(维生素、氨基酸、碱基等)
④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提供_____的条件。
①培养乳酸杆菌时,需在培养基中添加_______;
②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调至_____;
③培养细菌时,需将培养基调至_____________;
缓冲剂(常用KH2PO4或K2HPO4)
1. 为什么培养基需要氮源?培养基中的氮元素是微生物合成蛋白质、核酸等物质所必需的。
1.培养基(1)试根据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将微生物进行分类。
分为自养型微生物和异养型微生物。
(2)试从碳源和氮源的角度分析不同类型的微生物所需的培养基成分的特点。
NH3、硝酸盐等无机物
可在培养基中加人缓冲剂(常用KH2PO4或K2HPO4)
(科学思维)下表是某培养基的配方,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培养基的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固体 该培养基的配方中含有凝固剂琼脂
(2)该培养基培养的微生物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1、下表为某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从物理性质看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该培养基缺少特殊营养物质该培养基调节合适的pH后就可以直接接种使用
2. 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右表Ⅰ、Ⅱ、Ⅲ是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丙都是异养微生物B. 甲、乙都是自养微生物、丙是异养微生物C. 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微生物、 丙是异养微生物D. 甲是异养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 丙是自养微生物
3.(2021·山西大同高二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基种类及配制原则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培养基都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生长因子B.液体培养基可用于观察菌落,固体培养基可用于工业生产C.微生物的生长除受营养因素影响外,还受pH、O2、渗透压等的影响D.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节到中性或弱碱性
双手(酒精)水源(氯气)
接种工具(涂布器、接种环)
玻璃器皿(吸管、培养皿)、金属工具
接种室、接种箱、超净工作台
阅读教材P10-P11
1、无菌技术除了用来防止实验室的培养物被其他外来微生物污染外, 还有什么目的?
避免操作者自身被微生物感染。
1.(2022·湖南株洲高二)下列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灭菌是指杀灭物体内外一切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B.实验者的双手用酒精消毒C.接种环用灼烧灭菌法灭菌D.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湿热灭菌和紫外线照射等
2.(2022·湖北襄阳四校联考)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方面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请分析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煮沸消毒法中100 ℃煮沸5~6 min可以杀死全部微生物的细胞和芽孢、孢子B.将接种环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充分燃烧层灼热,可以迅速彻底地灭菌C.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D.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在微生物学中,将接种于培养基内,在合适条件下形成的含特定种类微生物的群体。
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
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____________表面或内部可以繁殖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________ _。
采用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_____法将单个微生物分散在固体培养基上,之后得到的单菌落一般是由单个微生物形成的纯培养物。
配制培养基:称取去皮马铃薯200g,切成小块,加水1000ml,加热煮沸至马铃薯软烂,用纱布过滤。向滤液中加入20g葡萄糖、15-20g琼脂,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
培养基灭菌:高压蒸汽灭菌——121℃,气压100kPa,15-30min培养皿灭菌:干热灭菌——160~170 ℃ ,灭菌2h
待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通过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表面。经过数次划线后培养可以分离得到单菌落。
在灭菌时能避免水蒸汽凝结时浸湿棉塞,在取出培养基锥形瓶时也起到隔绝空气中杂菌污染的作用。
(4)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左右时,才能倒平板。你用什么办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
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温度刚刚不烫手即可。
不能。空气中的微生物可能在该出滋生。
防止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挥发;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入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是否有菌落存在。
整个操作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以免接种环温度太高,杀死菌种。
作对照,以确定所倒平板是否被杂菌污染。
【结果分析与评价】1.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是否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说明了什么?2.在接种酵母菌的培养基上,你是否观察到了单菌落?这些菌落的颜色、形状和大小是否一致?如果你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你能分析出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吗?
在未接种的培养基表面应该没有菌落生长,如果有,说明培养基被杂菌污染。如果观察到了不同形态的菌落,可能是接种的菌种不纯或者无菌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
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在操作的每一步以及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B.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
1.(2021·山东德州高二期末)某同学成功分离出了土壤中的固氮菌,结果如右图所示。该实验使用了( )A.平板划线法 B.液体培养基C.不含氮源的培养基 D.不含碳源的培养基
2.下表培养基配方中,能作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的依次是( ) A. ①③ B. ③① C. ②④ D. ①②
3.(2021·山东淄博月考)某小组同学为了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而进行了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菌落观察与计数。下列与此实验相关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用过的带菌培养基经过加热后才能倒掉B.可利用平板划线法对细菌进行分离纯化并计数C.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主要为细菌培养提供氮源和维生素等D.观察细菌培养的实验时,最好是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清水作为对照实验
4、纯化培养的实验基本步骤为: 配制培养基→灭菌、倒平板→培养→观察 (1)无论何种培养基,在各种成分都溶化后分装前,要进行的步骤是_________。(2)倒平板的适宜温度是50℃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待平板冷凝后,要将平板倒置,这样既可避免培养基表面的水分过快地挥发,又可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划线的某个平板培养后,第一划线区域的划线上都不间断地长满了菌落,第二划线区域所划的第一条线上无菌落,其他划线上有菌落。造成划线无菌落可能的操作失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及培养物必须经过______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
温度过高会烫手,且易产生大量冷凝水,温度过低培养基又会凝固
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
①接种环灼烧后未冷却;②划线未从第一区域末端开始
1. 微生物的纯培养既需要适宜的培养基,又要防止杂菌污染。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浓度越高,对微生物的生长越有利。( ) (2)消毒和灭菌的杀菌程度存在差异。 ( ) (3)微生物的纯培养物就是不含有代谢废物的微生物培养物。( )
2.日常生活中保存食品的方法有哪些?这些方法是如何阻止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的?
干制——降低食品的水分含量;腌制——通过食盐、糖等制造高渗环境,从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低温储存——通过降低微生物的代谢速率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1.某同学将5个手指尖在贴有“洗手前”标签的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然后用肥皂将该手洗干净,再将5个指尖在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同种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将这两个培养皿放入37℃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h后,发现贴有“洗手后”标签的培养皿中菌落较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这个实验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有________________。(2)“将指尖在培养基上轻轻按一下”相当于微生物培养中的哪一步操作?(3)从实验结果来看,洗手后我们就能进行无菌操作了吗?操作时,我们可以采用什么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
洗手后手上还有一些微生物,不能直接进行无菌操作。可以通过用酒精棉球擦拭双手,或戴消过毒的手套等方法来避免手上微生物的污染。
2. 某生物兴趣小组将从葡萄皮上成功分离来的野生酵母菌分别接种于3个盛有等量同种液体培养基的锥形瓶中,并放置在摇床上培养,摇床转速分别为 210 r/min, 230 r/min和250 r/min。培养时间与酵母菌种群密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摇床转速不同,意味着培养条件有什么不同?
培养液中02含量不同。
(2)从图中数据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其原因是什么?
培养液中02含量越高,酵母菌种群密度越大。
(3)为什么培养8h后,其中2个锥形瓶中酵母菌的种群密度基本达到稳定?
这时候已经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有一段时间,水果“酵素”风靡各地。水果“酵素”制作的大致过程是:将洗净、切成块状的水果放入洁净的容器,再加入糖和水,密封,置于阴凉处发酵一至两周。有人说,吃水果“酵素”可以美容、减肥、促进消化和提高免疫力。请评估这一论点是否可信。追问以下问题可以帮助你分析。
水果“酵素”是什么?其制作原理是什么?其中可能含有哪些成分?其是否含有人们无法从其他食品中获取但又是维护健康所必需的成分?其中的所有成分都有益于人体健康吗?
“酵素”就是“酶”的另一种说法。其制作是利用微生物进行无氧呼吸的原理,进行像制作泡菜一样的发酵。其中可能有糖类(包括一些简单的糖和膳食纤维等)、蛋白质(包括多种酶)、有机酸等成分。不存在它独有的、特殊的营养物质。其中甚至可能含有微生物发酵产生的有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危害人体健康。因此,此论点值得怀疑。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图片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图片ppt课件,共21页。
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梳理教材,自查自纠,互动探究,归纳提升,针对训练,网络构建,要语必背,课后练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二 微生物的选择培养和计数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P17,44×108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