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原卷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原卷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原卷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95631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优化探究】最新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
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
展开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 温度和物态变化,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温度和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广东专用专题04温度和物态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重点讲解重点一、温度1.温度:物体的冷热程度叫做温度。2.摄氏温度的规定: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3.温度计使用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部或侧壁;(2)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液柱的上表面相平。重点二、熔化和凝固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2.熔化的条件:到达熔点,继续吸热。3.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4.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5、固体可分为晶体和非晶体;晶体:熔化时有固定温度(熔点)的物质(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非晶体:熔化时没有固定温度的物质(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6、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凝固点:液体凝固形成晶体的温度7.同一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8、晶体的熔化、凝固曲线:(1)AB 段物体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2)B 点为固态,物体温度达到熔点(50℃),开始熔化; (3)BC 物体固、液共存,吸热、温度不变;(4)C点为液态,温度仍为 50℃,物体刚好熔化完毕; (5)CD 为液态,物体吸热、温度升高;(6)DE 为液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7)E 点位液态,物体温度达到凝固点( 50℃),开始凝固;(8)EF 段为固、液共存,放热、温度不变; (9)F点为固态,凝固完毕,温度为50℃;(10)FG 段位固态,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重点三、汽化和液化1.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2.液化现象:雾的形成;露的形成;夏天冰糕冒白气3.汽化和液化是互为可逆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液化要放热;4.汽化的两种方式:重点四、沸腾和蒸发是汽化的两种方式。(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沸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沸腾时温度不变。(3)液体沸腾的条件:温度达到沸点还要继续吸热;(4)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且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5)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跟液体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蒸发越快跟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有关,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6)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速度有关,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重点五、升华和凝华1.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升华。2升华现象:衣.柜里的樟脑丸过一段时间变小了;冬天,室外冰冻的衣服干了3.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4.凝华现象:霜的形成;窗玻璃上的“冰花”;树枝上的“雾凇”重点六、云、雨、雪、雾、露、霜、“白气”的形成1.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小水滴,就形成云;(液化)2.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液化成大水滴,就形成雨;(液化)3.高空水蒸汽与冷空气相遇凝华成小冰粒,就形成雪;(凝华)4.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附在尘埃上形成雾;(液化)5.温度高于0℃时,水蒸汽液化成小水滴成为露;(液化)6.温度低于0℃时,水蒸汽凝华成霜;(凝华)7.“白气”是水蒸汽遇冷液化而成的小水滴;(液化)固液气三态转化 真题演练 一、单选题1.(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热传递B.冬天搓手取暖——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C.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液化吸热D.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凝华2.(2021·广东·中考真题)下列关于中学生的估测,符合实际的是( )A.身高约为170mm B.体重约为50NC.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500Pa D.体温约为37℃3.(2021·广东广州·二模)生活中有“湿布粘虾”的现象,打开冰箱冷冻室,用潮湿的布贴在冰冷的虾表面,提起布就能将虾顺带提起,如图所示,“湿布粘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A.凝固 B.液化 C.凝华 D.熔化4.(2021·广东广州·二模)①将浓度分别为、的盐水一起放入的环境中足够长的时间后,发现浓度为的盐水变为固态,而浓度为的盐水依旧为液态;②在浓度为的盐水变为固态后,将其从的环境中拿出,刚拿出来的时候,装盐水的杯子外壁上很快出现了白色的粉末;放置在恒温为的室内一段时间后,发现浓度为的盐水重新变为液态,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也变为液态。关于以上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浓度为的盐水凝固点比浓度为的盐水凝固点高B.浓度为的盐水变成固态后重新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过程,该过程需要放热C.装盐水的杯子外壁出现白色粉末的过程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而成的D.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过程,需要放热二、双选题5.(2021·广东深圳·中考真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个荔枝重2N B.人心跳70次/分 C.人体正常温度38℃ D.电冰箱电流1A三、填空题6.(2021·广东广州·中考真题)某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体积变大。(1)该物质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______,此过程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2)若1cm3该物质的液体质量为m1、固体质量为m2,则m1______m2(选填“>”“=”或“<”)。7.(2021·广东·中考真题)固态、液态和______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如图是某种物质三种状态的微观模型,其中图乙表示物质的______态,该物质由图甲状态变为图乙状态时,发生的物态变化为_______。8.(2021·广东·珠海市紫荆中学三模)在海韵城的谜海新派海鲜餐厅中,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因为干冰 ______成气态(填物态变化名称),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了大量的热,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 ______成小水珠(填物态变化名称)。9.(2021·广东清远·二模)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时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组装实验装置时,应先调整图甲中的______(选填“A”或“B”)高度,由表可知实验应选用______(选填“酒精”或“水银”)温度计;图乙______(选填“a”或“b”)所示的是水正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测温物质凝固点/℃沸点/℃水银357酒精78 10.(2021·广东·惠州一中二模)为了探究某物质在固态和液态时的吸热升温现象,小明用酒精灯均匀加热该种固体,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出的温度与时间的图线如图所示。由图知该物质是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熔化过程用了___________;小明通过查阅资料已知该物质液态(阶段)时的比热容为,则该物质在固态(阶段)时的比热容为___________。四、实验题11.(2021·广东·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许海初级中学模拟预测)为了探究冰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君君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为完成这个实验,她准备的器材有: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温度计,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2)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把装有初温为______(如图乙所示)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______(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等冰完全熔化完后,在烧杯下方放入酒精灯,如图丙,加热一段时间后水沸腾,则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是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温度______(选填“升高”、“减小”或“不变”);(4)君君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如图丁所示的曲线,由曲线可知:冰是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此实验测得水沸腾时的温度比100℃小的原因水面上方气压______(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12.(2021·广东·模拟预测)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时应先确定______(选填“铁夹”或“铁圈”)的位置;(2)实验时当水温达到时,每隔记录温度计示数,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并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请你在如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时间t/min0123456789101112温度90919293949596979898989898 (3)分析实验数据或图像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4)在实验中观察到水中气泡上升时的变化情况如图丙、丁所示,其中______(选填“丙”或“丁”)图表示水正在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的情形;(5)分析实验过程发现实验所用的时间太长,请你提出一条有效缩短实验时间的措施:______。(合理即可)13.(2021·广东茂名·一模)(1)图中电压表读数为______V;(2)图中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的因素的实验,乙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N;其中比较甲乙两图是探究滑动摩擦力与______的关系。(3)小磊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用焦距不同的凸透镜A和B到的距离蜡烛保持不变,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如图甲、乙所示。 ①请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判断:凸透镜A的焦距______凸透镜B的焦距。(选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②图______(甲/乙)所示的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照相机成像特点。(4)小枫同学做了“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①图甲中还有实验过程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此时的温度为______℃; ②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若持续加热得到图象中的DE段,DE段对应的温度叫做水的______,这段时间内图甲试管中的水______(选填“能”或“不能”)沸腾; ③结合两次实验图象可知: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_____。五、简答题14.(2021·广东·模拟预测)在通常情况下,许多物质的密度、沸点、凝固点、比热容等都是稳定不变的。这些稳定不变的物理量既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也是自然界平衡与和谐的本质反映。假如这些物理量发生改变,我们生产、生活中的许多现象就会发生变化。请仿照示例,就任一物理量发生改变,提出一个相关的物理问题,并做出合理的猜想。【示例】问题:如果水的密度变小,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如何变化? 猜想:轮船的吃水深度将增加。问题:______;猜想:______。六、综合题15.(2021·广东·中考真题)(1)如图甲中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在调节天平平衡时,将游码归零后,指针如图乙所示,此时应向______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天平平衡时,放在天平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内所示,所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g; (2)蹄形磁体附近的导体与灵敏电流计组成闭合电路,如图所示,现将该导体竖直向上快速移动(沿图示箭头方向),电路中______(选填“有”或“无”)感应电流产生;(3)小明家的电能表月初示数如图所示,月底示数为941.4kW·h,若用电价格为0.7元/度,则小明家该月电费为______元;(4)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其中图______是水沸腾前的情况,沸腾前气泡大小变化的原因是:气泡上升过程中______(多选,选填字母)A.气泡遇冷收缩 B.气泡遇热膨胀C.气泡所受水的压强变小 D.气泡内水蒸气遇冷液化
参考答案:1.C【解析】A.人吃冰淇淋,感觉很凉爽,是因为人的体温较高,冰淇淋的温度较低,两者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人的体温降低,感觉很凉爽,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冬天搓手取暖,双手互相摩擦,双手温度升高,内能增加,这是通过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酒精喷在手上感到凉快,酒精是液体,容易汽化,在手上容易汽化,汽化要吸热,吸收手的热量,手温度降低,人感到凉快,所以这是汽化吸热,故C错误,符合题意;D.夏天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冰棍外有白霜,是因为冰棍长时间在冰箱内,温度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即冰棍外的白霜,这是凝华现象,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70cm,故A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体重约为500N,故B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脚和地面的接触面积约为500cm2,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故C不符合实际,不符合题意;D.人的正常体温是37℃左右,故D符合实际,符合题意。故选D。3.A【解析】“湿布粘虾”是因为湿布上的水遇到温度较低的虾,由液态变成了固态,发生了是凝固现象,贴在冰冷的虾表面,故A正确。故选A。4.A【解析】A.的环境中,浓度为的盐水变为固态,而浓度为的盐水依旧为液态,即-18℃高于浓度为的盐水的凝固点,说明浓度为的盐水凝固点比浓度为的盐水凝固点高,故A正确;B.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熔化的过程中需要吸热,所以,浓度为的盐水变成固态后重新变为液态的熔化过程需要吸热,故B错误;C.白色粉末是固态,装盐水的杯子外壁出现白色粉末是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形成,故C错误;D.杯子外壁的白色粉末变为液态的过程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A。5.BD【解析】A.一个荔枝质量大约20g,它的重力G=mg=0.02kg×10N/kg=0.2N故A错误;B.正常情况下,人的心跳1min在70次左右,故B正确;C.人正常的体温是37℃左右,故C错误;D.家用电冰箱的功率在220W左右,工作电流在I==1A左右,故D正确。故选BD。6. 凝固 放热 >【解析】(1)[1][2]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现象;凝固时放热。(2)[3]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质量m不变,而体积变大,由可知,密度变小,即固态时的密度较小,液态时的密度较大。由可得:1cm3的该物质固态时的质量比液态时的质量要小 一些,即m1>m2。7. 气态 液 熔化【解析】[1][2]固液气三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固态分子间作用力大,有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液态分子间作用力小于固体间,无固定形状,有固定体积,气态分子间作用力最小,无固定形状,无固定体积,因此图乙表示液态。[3]从甲到乙状态,是固变液的过程,叫熔化。8. 升华 吸收 液化【解析】[1][2][3]为了保证海鲜的新鲜,会在餐盘中间放置一个装满干冰的杯子,因为固态的干冰吸热后直接从固态变为气态,即干冰升华吸收热量,导致周围温度降低,使得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小水滴。9. A 水银 b【解析】[1]酒精灯需用外焰加热,所以要放好酒精灯,再固定铁圈的高度;而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没到液体中,但不能碰到容器壁和容器底,所以先放好烧杯后,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所以组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自下而上的顺序,先固定A的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便于用酒精灯外焰加热。[2]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水的沸点大于酒精的沸点78℃,小于水银的沸点357℃,故实验中应选用测温物质为水银的温度计。[3]水在沸腾前底层水温度高,上层水温度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遇冷水蒸气重新液化成水,因此气泡应该是越来越小的,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水蒸气汽化进入气泡,同时气泡受到水的压强减小,故体积逐渐变大,故图b是水沸腾时的情况。10. 晶体 4 【解析】[1]由图可知,该物质有一段时间内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说明该物质是晶体。[2]由图可知,该物质在A点开始熔化,在B点熔化结束,所用该物质熔化所用时间为[3]加热相同的时间,该物质固态和液态时吸收热量相同,假设加热2min,则由上式可得该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为11. 秒表 ﹣4 慢 吸热 不变 晶体 低于【解析】(1)[1]由于冰熔化和水沸腾这两个实验,都需要对冰和水进行加热,所以,除需要用温度计测量温度的变化外,还需要用秒表计时器来记录时间。(2)[2]图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且在零的下方,是零下,示数为 。[3]冰的熔点为0℃,所以把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室温下的空气中,由于环境温度高于冰的温度,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3)[4][5]由观察和记录的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的过程中,需要继续加热,吸收热量,但温度保持不变。(4)[6]由图可知,BC段是冰熔化的过程,此过程中冰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7]液体的沸点温度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水在一个标准大气压的沸点为100℃;由丁图可知,此时水的沸点为98℃,低于100℃,是因为水面上方气压低于一个标准大气压。12. 铁圈 丙 采用酒精喷灯加热【解析】(1)[1]实验时要用酒精灯外焰加热,故先固定铁圈的高度,再调节温度计的高度,组装实验装置要按自下而上的顺序。(2)[2]由表格数据,在坐标轴中找出对应的点,然后用线将各占相连,如图: (3)[3]由图象可知,加热至98摄氏度,水的温度保持不变,说明水已经沸腾,水的沸点为。(4)[4]图丁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现象,图丙气泡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变大,所以是沸腾时的现象。(5)[5]可采用酒精喷灯加热,温度高,与普通酒精相比,酒精喷灯在相同时间内可放出更多热量,那么水也可吸收更多热量,从而缩短实验时间。13. 11.5 3.6 压力大小 大于 乙 -2 沸点 不能 吸热,温度保持不变【解析】(1)[1]图中电压表的量程为0~15V,其分度值为0.5V,故其示数为11.5V。(2)[2]由图乙可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是0.2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6N。[3]比较图甲和乙,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大小不同,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的关系。(3)①[4]由图甲知,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处于A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由图乙知,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物距大于B凸透镜的2倍焦距;甲乙两图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相等,可知A凸透镜焦距大于B凸透镜焦距。②[5]图乙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应用此原理制成的。(4)①[6]由甲图读数可得,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温度计内液面处于0刻度下方,此时温度为-2℃。②[7][8]DE段对应温度为98℃,此时烧杯中的水已经沸腾,烧杯和试管中的水温相同,故DE段对应的温度叫做水的沸点;由于烧杯内的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试管内的水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③[9]冰的熔化过程和水的沸腾过程具有的共同特点为:继续吸热,温度不变。14. 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会更容易结冰吗? 凝固点变低,冬天会更难结冰【解析】[1][2]可以提出一个问题,水的凝固点,如果水的凝固点变低,是否会更容易结冰;然后作出猜想,凝固点变低,即凝固的温度变低,那么水要降低更低的温度才能结冰,所以冬天会更难结冰。15. 2.70 左 38.6 无 140 乙 AD【解析】(1)[1]由图可知,刻度值的分度值是0.1cm,物体的长度是2.70cm。[2]由乙图可知,指针指在了分度盘的右侧,所以应该向左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3]由丙图可知,所测物体的质量为(2)[4]当导体棒向上移动时没有切割磁感线,所以不会产生感应电流。(3)[5]设小明家该月电费为n,则(4)[6][7]水沸腾前由于气泡上升时,气泡遇冷收缩,气泡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所以气泡的体积逐渐减小,所以乙图是沸腾前的情景,气泡变小的原因是A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13 温度与物态变化,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13温度与物态变化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13温度与物态变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0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4 质量和密度,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4质量和密度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山东专用专题04质量和密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4 质量和密度,文件包含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4质量和密度解析版docx、备战2023物理新中考二轮复习重难突破河北专用专题04质量和密度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