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01 科学探究(综合提分练)-【过专题】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01 科学探究(综合提分练)-【过专题】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一 科学探究一、单选题1.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某中学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推测法 B.调查法 C.比较法 D.实验法【答案】B【解析】【分析】生物学研究的方法有调查法,实验法,比较法和观察法等。【详解】A.科学推测法,常常有难以达到条件的时候,这时,我们常常需要借助将实验想象为理想情况下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故A不符合题意。B.科学调查的步骤:明确调查的目的和调查对象→制订合理有序的调查方案→实施实验调查方案,并如实做好记录→对调查情况和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写出调查报告。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种类、生存环境和外部形态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调查者以正确的理论与思想作指导,通过访谈、问卷、测验等手段,有计划地,广泛了解。为配合垃圾分类工作,我市某中学对每天产生垃圾的种类和数量进行摸底,采用的科学方法是调查法,故B符合题意。C.比较法研究生物进化的基本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某种联系的事物加以对照,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通过对各个事物特征的比较,可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认识事物的本质,故C不符合题意。D.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下列关于“尝试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实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水温B.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C.实施实验时先调节水温,后放入金鱼,待金鱼安静后开始计数D.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2次【答案】D【解析】【分析】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详解】A.本实验探究的是“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故变量是水温,A正确。B.生物的生存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会对生物造成伤害甚至死亡。因此,本实验,升高或降低水温的范围应控制在5℃至10℃以内,B正确。C.实施实验时先调节水温,后放入金鱼,待金鱼安静后开始计数,以排除偶然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C正确。D.金鱼的鳃盖或口开闭1次,可计数为金鱼呼吸1次,不是2次,D错误。故选D。3.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还不够完善,下列对其修改正确的是( )位置鼠妇光照温度湿度纸盒左边侧20只明亮15℃适宜纸盒右边侧20只阴暗30℃适宜 A.左右两侧都应保持在阴暗环境中B.左右两侧都应保持30℃C.左右两侧鼠妇的数量可以不同D.左右两侧的湿度可以不同【答案】A【解析】【分析】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是的就是对照组。【详解】对照实验所要探究的条件就是实验的唯一变量,因此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唯一的变量是温度,除温度不同外,其它条件如鼠妇数量、光照、湿度等都应该相同且适宜,以避免偶然性。所以需要修改的数据是把两侧都保持阴暗的环境中。故选A。4.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那么下列处理方法中,正确的是A.修改实验过程,使其与假设相符 B.修改假设,重新做实验C.依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D.修改结果,使其与假设相符【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1.提出问题:通过认真地观察和思考提出相关的问题。2.作出假设:在观察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对问题作出可能的假设。3.制定计划:拟定探究计划,科学地设计实验,选出控制变量、设置对照组,使实验具有说服力。4.实施计划:严格执行探究方案,对实验现象仔细观察、记录。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实验通常采取多个个体参与或实验重复多次进行。5.得出结论:通过实验观察和对收集数据的分析,得出结论。若假设不正确,需重新提出假设进行新的实验,得出正确的结论。6.表达与交流:撰写探究报告,交流探究过程和结论。【详解】在实验过程中,存在很多影响实验的因素能够影响实验结果,比如是否很好的控制了变量、实验方案设计是否合理、是否重复进行了多次实验等等。因此,当我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与预期不一致时,可以重新核查实验方案细节是否合理、存在遗漏,或者重复进行多次实验力求排出偶然性。如果采取这些措施后,得到的结果仍然与预期不一致,则说明假设是错误的,我们需要重新假设。实验要讲求实事求是,不能随意修改实验数据。如果实验结果与假设不符合,重新作假设,重复实验。故选B。5.2021年4月,云南有15头野生象哟路向北迁徙,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用无人机跟踪拍摄来记录野生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A.观察法 B.实验法 C.比较法 D.文献法【答案】A【解析】【分析】科学家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详解】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科学家为了研究野生象在自然状态下的各种行为,用无人机跟踪拍摄来记录野生象的行为,这种研究方法属于观察法,A符合题意,B、C、D均不符合题意。故选A。6.为了探究大豆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所用种子均不在休眠期,表中未涉及的其他条件均适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①30不加水,25℃0②30适量的水,25℃27③30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25℃0④30适量的水,4℃0 A.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所探究的问题是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B.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C.③组的种子都没有萌发,主要原因是缺少充足的空气D.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②,对照组是③【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表中的实验设计可知: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该实验方案设计了三组对照实验,①与②以水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②与③以空气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②与④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详解】A.①组是不加水,②组是加适量水,两组只有水分不同,用①组与②组进行对照,可探究种子萌发是否需要适量的水,A不符合题意。B.②组是25℃,④组是4℃,两组相比只有温度不同,因此,根据②④两组种子的萌发数,可得出的结论是种子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B不符合题意。C.③组过量的水将种子淹没导致缺乏空气,因此,种子都没有萌发,C不符合题意。D.实验组一般会对变量做出改变,对照组一般不对变量做出改变,用②组与③组进行对照,实验组是③,对照组是②,D符合题意。故选D。7.用什么方法可以较准确地了解某学校有多少学生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 )A.观察法 B.调查法 C.实验法 D.比较法【答案】B【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①实验法; ②观察法 ;③调查法; ④收集和分析资料等。【详解】A.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A错误。B.调查法是指通过一定的途径,深入实际了解特定事物以获得第一手资料并完成科技活动的方式。所以,用调查法可以较准确地了解某学校有多少学生拥有自己的智能手机,B正确。C.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C错误。D.在生物学研究中常常用到比较的方法。比较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把彼此有联系的事物加以对比,确定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D错误。故选B。8.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 )A.甲与乙 B.乙与丁 C.乙与丙 D.甲与丁【答案】D【解析】【分析】该实验的实验步骤是:暗处理(将叶片内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光照→脱色(用酒精脱去叶绿素)→滴加碘液→观察现象→得出结论;从该生物兴趣小组选用的实验材料来看,他们要探究的问题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和需要的条件是光、二氧化碳和叶绿体等。【详解】A.甲与乙对照,变量是光照,A不符合题意。B.乙与丁对照,变量是二氧化碳,B不符合题意。C.乙与丙对照,变量是叶绿体,C不符合题意。D.甲与丁对照,有光照、二氧化碳两个变量,不能形成一组对照,D符合题意。故选D。9.下列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中,属于实验法的是( )A.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B.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C.科学家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D.在野外察看妈蚁的取食【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方法有多种,有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等,要根据不同的探究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实验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过有目的、有步骤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验证科学结论.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是难以得出结论的。【详解】A.用望远镜观察户外大猩猩的活动,属于观察法,A错误。B.用摄像机高空拍摄老虎追捕猎物的过程,属于观察法,B错误。C.科学家用模型干扰的方法,研究雄性三刺鱼的攻击行为,属于实验法,C正确。D.在野外察看蚂蚁的取食,观察法,D错误。故选C。10.科学探究是探索生命的重要方法,下列关于科学探究的叙述错误的是A.科学探究是研究自然界,获取科学知识和认识世界B.科学探究基础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要修改实验数据D.科学探究要善于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答案】C【解析】【分析】“科学探究”是指能够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生物学问题,针对特定的生物学现象,进行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以及对结果的交流与讨论的能力。在探究过程中,使用各种科学方法可以更好地研究生物学问题。【详解】A.结合分析可知,科学探究是研究自然界,获取科学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A正确。B.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其中,科学探究基础是发现并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B正确。C.在科学探究的结果与原有知识发生矛盾时,可能是假设不正确,那么就需要进一步查找资料,重新作出假设,也可能是实验过程中的某一环节出了问题,那么就需要重新进行实验,但不能修改实验数据,C错误。D.按照探究方案进行探究,得到实验结果,再分析所得的结果与假设是否相符,从而得出结论,D正确。故选C。二、实验探究题11.2020年口罩成为全球需求量最大的医疗物资,其有效地控制了新型冠状病毒在全世界范围内的迅速传播。研究人员利用自动滤料测试仪对不同类型的口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过滤效率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______。(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的防护能力___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防护能力最弱的是_____________口罩,防护能力最强的是____________口罩。(3)使用过的口罩上附着大量灰尘,细菌、病毒等污物。对于新冠无症状感染者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用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__(选填“高温蒸煮后重复使用”、“扔进专用垃圾桶”或“扔进普通垃圾桶”)。【答案】(1) 口罩类型 减少实验误差(2) 不同 棉布 N95(3)扔进专用垃圾桶【解析】【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1)目前市面上的繁多,主要分为:一次性医用口罩、N95口罩、棉布口罩、KN90口罩、防尘口罩、活性炭口罩、纸口罩等。该实验的变量是口罩种类。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计算多次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实验误差,确保实验严密准确。所以,“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图中数据应是多次检测后所得数据的平均值。(2)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类型口罩防护能力不同,其中N95口罩防护能量最强,棉布口罩防护能量最差。(3)废弃口罩的处理。丢弃的口罩可能携带大量微生物,如病毒、口腔细菌等,可能存在感染风险,不可随意丢弃。对于健康人使用过的口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扔进专用垃圾桶。12.回答下列与实验有关的问题:(1)在“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两个实验中,要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口腔上皮细胞的______,在制作之前要先在两张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一滴______和______,如果实验过程中两种液体刚好滴反了,此时用显微镜观察到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应______(“更大”或“更小”或“不变”);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正常情况下的细胞大小相比没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是它有______。(2)某生物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设计的实验方案,请回答下列问题:试管编号12345馒头适量碎屑适量碎屑馒头块适量碎屑适量碎屑唾液有无2毫升唾液2毫升清水2毫升唾液2毫升唾液2毫升唾液是否搅拌搅拌搅拌不搅拌搅拌搅拌温度37℃0℃100℃加入碘液2滴 a.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_______号试管,原因是______。b.若选1、2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______。c.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______号试管进行对照试验。d.如果选用1、4、5三支试管进行试验,探究的是温度对______的影响。【答案】(1) 临时装片 清水 生理盐水 更大 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2) 1 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唾液 1和3 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解析】【分析】(1)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是对照组。 (2)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先在两张载玻片中央分别滴了一滴生理盐水和清水,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以保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形态,如果滴加的是清水,则口腔上皮细胞就会吸水而膨胀、破裂,影响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等植物细胞最外面具有细胞壁,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其支持作用使植物细胞一般具有固定的形状,且大小一致。(2)a.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分解成麦芽糖;淀粉遇碘变蓝色是淀粉的特性,因此常用碘液来验证淀粉的存在。因此,滴加碘液后不变蓝的是1号试管,原因是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在条件适宜的情况下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1、2号试管是以唾液为变量形成的一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因此,若选1、2试管进行对照,变量是唾液。c.该实验设置了三组对照实验:1与2的变量是唾液;1与3的变量是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1与4、5,变量是温度。因此,要探究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对馒头的消化作用,应选用1、3号试管进行对照试验。d.1、4、5号试管是以温度为变量形成的对照实验,目的是探究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因此,如果选用1、4、5三支试管进行试验,探究的是温度对唾液中唾液淀粉酶发挥作用的影响。三、资料分析题13.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可侵犯多种器官,常引起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等并发症。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结果如下。(1)腮腺炎病毒的生活方式是_____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2)对该小学疫情发生情况进行研究用到的主要研究方法是_____。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6日,截至到9月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_____人。(3)造成了疫情扩大的原因是,一方面初期没有对患者及时隔离,另一方面,从腮腺炎病毒侵染人体到发病时间较长,约12~25天。其中携带病毒的儿童属于_____,可以散播病原体。(4)疫情发生后,除了停课处理,还有很多孩子应急接种了腮腺炎疫苗。接种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保护易感人群,疫苗注射进入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产生_____反应(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通过上述措施的综合应用,有效控制了疫情。【答案】 寄生 调查法 13 传染源 特异性免疫【解析】【分析】(1)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病原体指能引起传染病的细菌、真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传染病若能流行起来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三个环节,所以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有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2)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的免疫,叫非特异性免疫。【详解】(1)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传染病,病毒只营寄生生活。病腮腺炎病毒寄生在腮腺、睾丸和卵巢等腺器官的组织细胞中。(2)某地一所小学出现流行性腮腺炎疫情,在流行发病期间对该校六个年级30个班级,共1471人,发病情况、处置措施等情况进行记录统计,这种方法叫调查法。据统计,首发病例发生在9月6日,截至到9月21日,累计发病人数达1+1+4+5+2=13人。(3)传染源是指散播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因此患腮腺炎的儿童属于传染源,并携带腮腺炎病毒,可以散播病原体。(4)特异性免疫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的免疫。将腮腺炎疫苗注射进人体,可引发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它能够消灭相应的腮腺炎病毒,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08 生物的多样性(综合提分练)-【过专题】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解析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02 生物与环境(综合提分练)-【过专题】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解析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中考复习 专题01 科学探究(综合提分练)-【过专题】2022年中考生物二轮精准高效复习(原卷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实验探究题,资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