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设计
评改指导
【教学目标】
1.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重点】
能参考“习作例文”,依据习作评价标准,对习作进行评价、修改。
【教学准备】
学生已完成自己的习作。
【教学过程】
一、习作导入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同学们都认真完成了习作,老师被大家习作中流露的真情深深打动了。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修改、完善这次的习作吧!(板书——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评改指导)
2.引导学生参看教材中的几个习作引导问题,梳理出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板书:明确评价标准)
预设:
《让真情自然流露》习作评价表★ | ||
评价内容 | 自我评价 | 同桌评价 |
1.这篇习作表达了自己的一种感受吗? | ☆☆ | ☆☆ |
2.这篇习作是否选择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例来体现“我”的感受? | ☆☆ | ☆☆ |
3.这篇习作中印象深刻的事写具体了吗? | ☆☆ | ☆☆ |
4.印象深刻的事例中,“我”的心情变化是否写出来了? | ☆☆☆ | ☆☆☆ |
5.是否充分表达出了“我”的真情实感? | ☆☆☆ | ☆☆☆ |
点拨:前三项内容比较基础,每项分值为2颗星;后两项内容是本次习作的重点,每项分值3颗星,共计12颗星。
3.过渡: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评改作文吧!看看哪位同学的习作最能打动我们。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自然进入本节课的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紧扣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可为后面的习作评价和修改作铺垫。
二、评改指导
1.探究任务
阅读习作例文,明确修改方向,学习修改方法。
提示:先分小组讨论,再派代表在班级交流分享。
2.探究活动
(1)引导学生按照习作评价表,进行自评。
①读:默读自己的习作。
②答: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的五个问题。
③评:你会给自己几颗★?
(2)教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习作,师生合作,集体修改。引导:我们一起来读读语文书上《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例文,看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哪些好的修改方法呢?(板书:掌握修改方法)
①列举具体事例表达情感。(板书:具体事例表达情感。)
出示片段1:我听后吓了一跳。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我现在念五年级,可是因为我过去不喜欢语文课,实在学得不好,实际上大约只有三四年级的程度。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我一想起自己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心里就难过,真希望把整本语文书一下子全学会。
引导思考:这个片段中,作者写了什么具体事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预设:作者写了看报纸不认识字,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温习,想快点学会的具体事例。表达了作者从不喜欢语文课到想要快点学会的情感变化,也表达出作者对母语的热爱。
教师点拨:列举具体事例,可以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②借内心独白抒发情感。(板书:借内心独白表达情感。)
出示片段2: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
引导思考:这一段话作者是说给谁听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预设:这是作者的内心独白。这样的独白,能够更加直接、充分地表达情感。
教师点拨:内心独白式的语言,可以更好地表达真情实感。
③直接发表议论和看法。(板书:直接议论表达情感。)
出示片段3:真的,谁家都离不开柴米油盐酱醋茶,但是,谁家又离得开老阳儿呢?如同清风朗月不用一文钱一样,老阳儿也不用花一分钱,对所有人都大方且一视同仁,而柴米油盐酱醋茶却样样都得花钱买才行。不过,如母亲和毕大妈这样将阳光派上如此用法的人家,也不多。这样的用法,需要一点儿智慧和温暖的心,更需要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阳光成了居家过日子的一把好手,陪伴着母亲和毕大妈一起,让那些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引导思考:这段话中,作者对“老阳儿”有怎样的认识?
预设:这段话中,作者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老阳儿”直接发表了议论和看法,写出了“老阳儿”的重要作用,从而体现了作者对“老阳儿”的真切喜爱。
教师点拨:抒发情感时,如果能对所写事物的作用加以直接议论或发表看法,让读者明白情感产生的原因,能使情感表达更加强烈,而且文章更能打动人。
(3)练一练,出示典型习作,小组合作,修改语段。
盼下雪
我一直盼望下雪。
这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到外面等下雪。因为常听姥姥说“如果冬天整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那就是下雪的前兆。”但老天爷似乎成心和我作对似的,迟迟不能如我所愿。这可把我急坏了!于是,我一会儿看天气预报,一会儿跑出去看看那暗无天日的天空,心里还一直默默地念叨着:雪啊,快点下来吧,这样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玩雪啦……等了整整一个上午,天空还是没有任何下雪的迹象。
看!那又粗又壮的大树上,翠绿的叶子不见了,屋檐上挂着一条又一条晶莹剔透的冰棱,整个大地被一条雪白的被子盖住了,就像童话里的白色世界一样。每当雪停后,每家每户的孩子都跑出了家门,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想着想着,我又不禁盼望起来了。
①引导:谁能说说这个习作片段存在什么问题?
预设1:仅用“一直盼”一词不能充分表达我的心情。
预设2:没有充分描写重要的情感,没有把期盼写具体。
预设3:抒发情感时,没有用上巧妙的写法。
②追问:你能给出具体的修改建议吗?
预设1:可以加入神态、动作、心理等人物描写,使“我”的“期盼”更具感染力。
预设2:可以加入直接说明期盼情感的语言,让情感表达更真实、具体。
预设3:可以抓住心情的变化,运用细节描写,把这种期待写具体。
预设4:抒发情感时,也可以运用前后呼应的写法,让读者明白这种感情产生的原因。
③小组讨论、修改,并推选代表读一读修改后的片段。
修改预设:
盼下雪
一年四季,你都会盼望着些什么呢?在春天,我盼着五颜六色的花绽放;在夏天,我盼着树木都郁郁葱葱;在秋天,我盼着果园硕果累累;在冬天,我最盼的非下雪莫属啦。
这天早上,我早早地起了床,冲出门外,望着黑沉沉的天空,期盼着下雪。因为常听姥姥说“如果冬天整个天空都是阴沉沉的,那就是下雪的前兆。”但老天爷似乎成心和我作对似的,迟迟不能如我所愿。这可把我急坏了!于是,我一会儿看天气预报,一会儿跑出去看看那暗无天日的天空,心里还一直默默念叨着:雪啊,快点下来吧,这样我就可以舒舒服服地玩雪啦……等了整整一个上午,天空还是没有任何下雪的迹象。我呆呆地望着天空,回想起了前几年下雪时的景象——
看!那又粗又壮的大树上,翠绿的叶子不见了,屋檐上挂着一条又一条晶莹剔透的冰棱,整个大地被一条雪白的被子盖住了,就像童话里的白色世界一样。雪停后,每家每户的孩子都会跑出家门,在雪地上尽情地玩耍着……想着想着,我又不禁感叹道:雪啊,雪啊,我好久没有看到你的身影了——今年你能来吗?
④过渡:同学们,我们按照习作评价表评价了自己的习作,分析了习作例文,也做了一次习作片段修改练习,接下来请大家将学到的评改方法运用到自己和同桌的习作中去吧!
设计意图:在选取典型习作时,尽量选择与学生生活距离较近的习作,并与学生进行现场口语交流,使作文能够真正体现其表达功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
三、习作分享
1.互评互改,分享习作。(板书:评改、分享习作)
提示:同桌之间阅读、评价、修改习作,并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分享。
(1)同桌之间互评交流,并给出修改建议,学生尝试修改自己的习作。
①读:阅读同桌的习作。
②找:结合习作,逐条对照评价内容中五个问题的答案。
③评:你会给几颗★?
④写:你有什么修改建议?
(2)学生修改完习作后,同桌推荐佳作或精彩语段,在班级交流分享。
2.教师小结:通过这次习作评改课,我们明确了本次习作的评价标准,掌握了“多种事例表达情感”“内心独白表达情感”“直接议论表达情感”的情感表达方式。在互评互改、分享习作的活动中,也欣赏了同学们的精彩作品。一篇成功的文章,要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对大家有所触动。接下来,我们一起欣赏一篇佳作《雪花中的烤地瓜香》吧!
设计意图:通过相互评改,能引导学生审视自己和同学的习作,在交流中反复修改,巩固学到的评改方法。而习作分享活动,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扩宽学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得到一些习作的灵感。
四、佳作赏析
1.出示与本次习作主题“让真情自然流露”相关的习作例文供学生阅读。
范例:
雪花中的烤地瓜香
毫无征兆,气温骤降至零下十几度。纷纷扬扬的大雪把整个世界装点得银装素裹,也带来了刺骨的寒冷。①
同学们的父母陆续把棉衣送到了教室。我裹紧身上的单衣,心想:我家离学校太远,而且父亲的腿有残疾,他肯定不会给我送棉衣来了。实际上,我宁愿忍受寒冷,也不愿意我的父亲出现在教室门口。我害怕看到同学们异样的目光,害怕他们在背后对我指指点点。更何况,我本身就是一个极其自卑的人。②
“朱星,校门口有人找你。”班主任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低头朝校门口走去。
果然是我的父亲。
他怀里抱着棉衣,把身子尽量俯下去。雪花染白了他的头发和衣服,远远望去显得很滑稽。他隔着校门把衣服递给我,又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包裹,迅速把里面用塑料袋包裹着的烤地瓜塞给我。我伸手接过地瓜,触碰到了父亲的手,他的手如冰块一般凉,地瓜却散发着温热。③
“还热着,街……街上买的,下课吃,衣服赶紧穿上,太冷。”
“爸,你怎么不进来?”
父亲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腿,想说什么,最终挤出了一丝微笑。父亲直起身板,转身,裹了裹自己的衣服,扒拉了一下头上的雪花,背对着我说:“快回去,别耽误时间,衣服快穿上。”④
我望着父亲的背影和地上那串奇特的脚印,感到一股暖流涌遍我的全身,可我分明还没有穿上棉衣。⑤
我终于昂起了低了十多年的头,心想:在我抬起头的那一刻,我人生的字典里就再也没有“自卑”这两个字了。
冬天的雪花真美,空气中还有烤地瓜的香。⑥
2.师生合作,简单分析范例,教师对这篇范例进行整体评价。
批注:
①开头描写寒冷的天气,为后面写送棉衣作铺垫。
②通过心理描写表现出“我”的自卑。
③这段话描写了父亲给“我”送棉衣和烤地瓜的画面。“掏出”和“塞”写出了父亲给“我”烤地瓜的动作,展现了父亲对“我”深深的爱。
④这段对话表现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理解,其中也暗含着“我”的一丝愧疚。
⑤写父亲离去的画面,“一股暖流”表现出“我”被父爱深深地感动了。
⑥照应开头和题目,与开头的寒冷形成对比,突出了“我”内心的变化。
总评:这篇习作采用第一人称,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展开叙述,通过叙述腿有残疾的父亲大雪天给“我”送棉衣和烤地瓜这件事,表现了父爱的伟大。作者通过对父亲语言、动作等的描写,使父亲对“我”的关爱跃然纸上。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习优秀作品,帮助学生扩大阅读面,同时在赏析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表达情感的写作特点。
五、布置作业
再次修改、誊抄自己的习作。建议给习作配上简笔画和一首小诗,如有可能,与文中的那个人进行交流,并听听他(她)的阅读感受。
【板书设计】
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
评改指导
明确评价标准 掌握修改方法 评改、分享习作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看图画,写一写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习作:我的植物朋友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第1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