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586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586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 教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3/1395864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青岛六三版数学一年级下学期课件PPT+素材送教案整册
- 五 绿色行动——100以内的加减法(一)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 六 小小存钱罐——人民币的认识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 七 大海边——100以内的加减法(二)课件+教案 课件 2 次下载
- 八 阿福的新衣——厘米、米的认识 课件+教案+素材 课件 2 次下载
- 九 我换牙了——统计 课件+教案 课件 3 次下载
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下册十 儿童乐圆---总复习优秀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下册十 儿童乐圆---总复习优秀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十单元 儿童乐园——总复习教材分析:总复习这一单元,是对整册教材内容的全面回顾和整理。通过复习,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学习相关领域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认识及其加减法;学看钟表;平面图形;人民币的认识;厘米和米的认识;简单的统计知识。总复习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以游览儿童乐园为主题的综合情境图,把本册教材所涉及的知识点,渗透在玩电瓶车、坐龙船、跳蹦蹦床等真实有趣的活动中,展现在学生面前。第二部分是围绕综合情境图中的信息对全册教材的知识进行“回顾与整理”。第三部分对应整理与复习的设计思路,提供的涵盖各单元知识点的综合练习。目的是在进一步查漏补缺,加深知识间联系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养成回顾和反思的好习惯。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巩固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有关时间、长度、图形、统计等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2、经历整理与复习的全过程,学习按顺序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形成初步的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对知识的整理与复习,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习惯,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10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人民币的认识。 教学难点:人民币的认识,学看钟表。 教具准备:钟表,米尺,计数器, 本单元建议课时数:6课时。 专题一 数与代数第 1 课时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 100以内的加减法、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知识。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教学具:课件、卡片。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师:这节课老师要带小朋友们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课件出示题目: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 学生口答完,师: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师: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师: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做课本110页,第2题。 师: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做课本112页,14、15题。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课本110页,第5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板书设计: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第 2 课时课型: 复习课教学内容:复习 认识钟表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能快速读出几时、几时半、几时刚过、快到几时。2、使学生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重点、难点:认识钟表 教学具:课件 ,钟表模型主备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教科书第111页第7题。 图上这位小朋友在不同的时间在干什么?(逐副出示)让学生认准每一副图上的时间 谁能说一说这位小朋友是怎样安排他的时间的? 你一天的时间是怎样安排的?(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全班交流。) 评一评,谁的时间安排的最合理。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拨一拨: 8时 6时半 9时刚过 快到12时 师说时间,生动手拨,同伴看看拨得是否正确。 2、画一画 玩电瓶车的同学是( )时开始的,结束时是4时,请画上时间。 请在作业纸上画出时间: 10时 3时半 快到11时 6时刚过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回家设计一张作息时间表,并按作息时间表上的时间去做。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整时半时 大约几时 第 3 课时课型: 复习课教学内容:复习 认识人民币 教学目标: 1、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能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 2、使学生初步体会人民币在社会生活、商品交换中的功能和作用知道爱护人民币。教学重点、难点:认识人民币教学具:课件 ,各种面值的钱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1元=10角 1角=10分会进行元角分的计算和转换。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播放课件,让学生用抢答、分组讨论、排火车个人必答等方式进行。填空题: 1、以元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元、( )元、()元、()元、()元、()元、()元。以角为单位的人民币有()角、( )角、()角。以分为单位的人民币有()分、()分、()分。 2、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和( )张1角的人民币. 一张一元的人民币可以换( )张5角的人民币.也可以换( )张1角的人民币. 3、一个足球46元,小明:我带的钱正好够买一个足球,我最多带了( )张十元? 小红:我买足球付的钱全是十元的,我付了( )张? 4、一张50元可以换( )张20元和( )张10元。 5、一张100元的可以换( )20元的,也可以换( )张10元的。 6、26角=( )元( )角 100分=()元 3元6角=()角 选择题: 1、一个篮球的价格为( ) A:68分 B:68元 C:68角 2、一本字典的价格为( ) A:8元2角 B:8角2分 C:82分 3.、2角可以兑换成( )个5分。A:1 B:2 C:4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小亮买了一个练习本用去6角,他付出1元,应找回的钱是多少钱? 2、小红买文具用去9角,还剩1元1角,她原来有多少钱。 3、小兰有2元5角,买学具用去1元2角,剩下的钱数是多少?板书设计: 1元=10角 1角=10分 专题二 图形与几何第 4 课时课型: 复习课教学内容: 整理与复习《认识图形》 教学目标: 1、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和平行四边形 ,进一步理解、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加深知识间的联系。 2、体验整理知识的方法,初步形成归纳、整理知识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教学重点、难点:五种图形的特征及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具:课件 主备人: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请来了我们的几个好朋友,快看,他们来了你能分别叫出他们的名字吗?(电脑演示:出示五个图形,让学生说出图形的名称)。 我们今天和他们一起去儿童乐园玩,好吗?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复习图形的特征。 猜一猜:用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的好朋友的特征。 2、说一说生活中在哪些物体的表面上有这几种图形? (让学生分小组离开位置进行活动,再选代表汇报) 3、找一找我们教室里有没有你的好朋友? 4、小组学习、引导探索 四人小组共同合作、讨论,用小棒摆出几个图形。讲一讲自己的发现、疑惑,再进行全班交流。 5、分类:你们能根据他们的特点,为他们分一分小组吗(出示各种形状的物体) (小组交流讨论,找出多种多样的分类方法) 指明回答分类方法及理由(电脑演示配合)。 6、发明设计 (1)请小小设计师们利用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组合,设计出一幅美丽的作品(电脑演示:情景激发)。 (2)评选比赛(四人小组互评,选出小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教师投影课本39页的 练习题,学生口算回答。 四、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 圆特征应用 第 5 课时课型: 复习课 教学内容: 复习厘米、米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参与整理的过程,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的理解。 教学具:米尺 学生用直尺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老师准备两根长度相同的纸条,一横一竖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猜一猜哪根纸条长。多数学生会认为竖着的纸条长,师接着引导:“怎样就能知道哪根纸条长呢?” 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从而引出要知道物体的实际长度,需要测量一下。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1米和1厘米的实际长度 师:“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测量较短物体的长度时,通常用什么作单位?”你测量过哪些物体的长度?测量时应注意什么?”让学生说一说家中、教室里的物体的长度。 “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米?哪些物体的长度是1厘米?” 让学生用自己身边的1米、1厘米来估计教室中物体的长度。 2、长度单位米和厘米的换算 师:“我的身高是一米六,实际上是几米多少厘米?也就是多少厘米?为什么?你的身高是多少?用两种单位表示,把你的身高告诉你的同位。”“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了解本班多数学生的身高。3、做课本111页 8题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1、先估一估,再量一量。教室的长和宽、课桌的长和宽、黑板的长和宽等。“你准备怎么测量?”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测量。如:手测、步测、工具测等。 2、拓展应用 师:你还了解有关米和厘米的哪些知识?介绍给同学听。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你还想知道什么?四、课堂总结:谈收获板书设计:1米 1厘米 专题三 统计第 6 课时课型: 复习课教学内容:复习统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统计的知识并能体会在生活中的应用. 2、让学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掌握统计的知识并能体会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具:无 主备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整体回顾 同学们,你们到过儿童乐园吗?你们喜欢那里吗?在那里你都见过哪些玩具? 二、梳理归网,主体内化 1、引导学生看图,游乐园里设有哪些项目?小朋友在干什么?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坐龙船?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坐飞天轮?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跳跳床?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开电瓶车?2、小组里讨论交流,并完成下表: 项目玩跳跳床坐龙船坐飞天轮人数 3、观察上图,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1)坐飞天轮的比开电瓶车的多多少人? (2)坐龙船的比坐飞天轮的少多少人?(3)跳蹦蹦床的和坐龙船的共多少人?4、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自己列出算式,并在小组里交流. 三、综合应用,整体提高 做课本109页统计图形个数 四、作业:统计一下你家一个月所用的水费、电费 煤气费。板书设计: 统 计 图 表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下册十 儿童乐圆---总复习公开课教案及反思,共1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动手解决问题,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六三制)一年级下册十 儿童乐圆---总复习公开课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境导入,整体观察,解决问题,回顾整理,反思提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青岛版 (五四制)一年级下册十 儿童乐园——总复习教案,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儿童乐园——总复习,创设情景,提炼信息,师生合作,探究学习,巩固练习,全课总结,布置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数学口算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b5b1d1ecde54d50c4354a439d5c45ddc.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