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语文朗读宝
    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1
    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2
    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1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方案

    1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钝、仅”等12个生字,会写“笨、钝”等15个字,会写“恐龙、笨重”等15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解决。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难点】

    试着运用多种方法解决自己不懂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

    1.课件出示恐龙图片。

    2.谈话导入:同学们对恐龙都很感兴趣谁来说说你对这种动物的了解?

    预设1:大约两亿年以前,恐龙是这个地球的主人,它们的足迹遍及整个世界。

    预设2:大约在6500万年以前,恐龙突然神秘地消失了,消失原因至今还是一个谜。

    预设3:恐龙分为植食性和肉食性两种。大多数恐龙吃植物。

    ……

    3.揭示课题在我们的印象里,恐龙是一种庞然大物,它和小巧可爱的鸟儿有着什么样的关系呢?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板书:飞向蓝天的恐龙)

    4.引导学生围绕课题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想问的吗?

    预设1:恐龙是怎样飞向蓝天的?

    预设2:恐龙和鸟类有什么关系?

    5.简介作者:徐星,1969年出生于新疆伊犁,199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他长期从事中生代陆相脊椎动物化石及地层学研究,为推进恐龙古生物学发展做出了系统性和原创性的贡献,产生了广泛的国际影响。

    设计意图课题是课文的“眼睛”。我们往往能够透过这双“眼睛”窥视到文章的内容。质疑课题有助于对课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二、整体感知

    1.自读任务

    教师明确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思考: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

    2.随文识字

    随文认读课文中含有拼音的词语。

    dùn   lán   màn   áo       

    gé    jǐn        miáo    suì)道    

     yǎn  数十dūn      péng)大    jié

     lín           zhǎn

    3.集中识字

    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dùn      jǐn      miáo      suì       yǎn      dūn               péng      jié                        zhǎn

                                               

    教师点拨:

    (1)“描栖、崭”是形声字可以按照形声字的特点记住读音,它们的声旁分别为“苗西、斩”。

    (2)“钝、吨”是形近字结合偏旁可以知道“钝”的本义是“金属不锋利”后来引申为“笨拙”结合数学学习经验可以知道“吨”是重量单位,1=1000千克

    (3)“仅”有“刚能够、勉强、才、才能”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组词“绝无仅有硕果仅存仅此而已”来理解和记忆“仅”字

    (4)通过理解“隧道”的意思是“在山中或地下凿成的通道”,记住“隧”字。

    (5)通过理解“繁衍”的意思是“繁殖衍生,逐渐增多”,记住了“衍”字。

    (6)可以借助偏旁理解生字的意思,“颅”是“页”字旁,说明和“头”有关,头颅指“人体的脑袋”。

    (7)“捷”可换偏旁变成“睫、婕”等。

    8)“辟”可加偏旁变成“避、癖”等。

    4.整体感知

    组织全班交流:你从课文中获得了“飞向蓝天的恐龙”的哪些信息?

    预设1: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

    预设2:科学家发现恐龙演化成鸟的证据。

    预设3:科学家假想恐龙演化成鸟的过程。 

    预设4:科学家希望能借助化石揭示这一历史进程。

    点拨:课文就是这样,通过提出假说、寻找证据、演变过程、研究展望这样的思路,步步推进,环环相扣,体现了科普作品严谨的科学思维。(板书:提出假说 寻找证据 演变过程 研究展望)

    设计意图在整体感知环节引导学生带着问题主动阅读有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思考整体感知文章的行文思路,在自主阅读交流反馈的过程中感受科普作品严谨的科学思维

    三、问题探究

    (一)自主探究

    1.探究任务 

    再读课文,写下自己不懂的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试着解决。并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探究方法

    (1)全班交流不理解的问题,梳理归纳

    2)教师引导,试着运用联系上下文、借助资料等方法来解决问题。

    (3)品读课文12自然段,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探究活动

    (1)交流不懂的问题:在刚刚的阅读过程中,你遇到了哪些不懂的问题?

    ①组织全班交流。

    预设1:我对“中生代”“后裔”“繁衍”“树栖”等词不理解。

    预设2:我想知道,我国科学家们在辽宁西部发现了哪些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预设3:作者为什么要把恐龙飞向蓝天的过程写得这么具体?

    预设4:科学界存在哪些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②小结:通过讨论,我们发现,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有些是指向词语理解的,有些是指向课文内容的,还有些是指向写作方法的。

    2)尝试解决问题:这些问题你有没有解决?是用什么方法解决的?

    ①组织全班交流。

    点拨:不熟悉的词语可以通过查字典或借助网络搜索帮助理解。“中生代”是显生宙的三个地质时代之一。“后裔”是后代的意思,“繁衍”是繁殖的意思。可以通过观察插图和联系后文知道“树栖”的意思是“在树上休息”。

    除了课文提到的两种,还可以通过阅读课后的“资料袋”了解科学界存在的多种解释鸟类起源的假说。

    ②小结:刚刚我们试着通过“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当然,解决问题的方法还有很多,我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会找到更多。

    (板书: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  借助插图)

    (二)合作探究 

    1.探究任务

    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找出并理解相关句子,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探究方法

    1)默读课文1—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找出并理解相关句子。

    (2)通过对比阅读,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3.探究活动 

    快速浏览课文第1—2自然段,说一说科学家提出了什么假说?

    ①同学们,凶猛、笨重的恐龙与轻灵、敏捷的鸟儿,无论从外形上还是生活习性上,二者似乎都毫不相干,可科学家在研究了大量的化石后,得出了什么结论呢?自由朗读课文第1、2自然段,四人一组探讨交流,完成《飞向蓝天的恐龙》研究调查表。

    预设:

    恐龙与鸟类的相似之处

    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根据发现提出的假说

    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科学家找到的证据

    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

    科学家得出的结论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4)对比阅读,感受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出示结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提问:可以对课文做如下改动吗?

    课件出示句子,让学生对比阅读并仔细体会。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经过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学生交流感受。

    预设1:“漫长”“最终”说明恐龙演化成鸟儿的时间很长,不是突如其来的变化。

    预设2:“一支”说明是一部分恐龙变成了鸟儿,而不是全部。

    点拨:“漫长”“最终”“一支”这些词不能去掉,去掉了句子表达就不够准确。

    全班朗读,再次感受课文语言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科普文章的魅力不仅在于其中有趣的科学知识严谨的科学思维还体现在准确严谨的科学语言中。在本环节中,教师引导学生在自读思考的基础上,和同桌共同完成学习单并在比较思考的过程中初步感受课文准确严谨的语言为下一课时启发学生学习方法尝试写作搭建台阶

    四、生字书写

    过渡:同学们,在本节课的学习中,你是否关注了这些汉字呢?它们是什么结构?怎么书写才美观?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1.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写字,全班交流把字写好的方法。

                  

    点拨

    1)“钝、鸽、凌、描、吨、肢”是左右结构的字,且左窄右宽。“钝=钅+屯”,“钝右半部分“屯”的第二笔竖折略向上提,最后一笔竖弯钩写舒展。“鸽=合+鸟”,“鸽”字左半部分“合”的捺变点,右部竖折折钩向左倾斜。“凌”字右部不要漏掉 “土”下的两点,右下横撇、捺要舒展。“描=扌+苗”, “描”右下部分的“田”,竖和横折的竖向笔画均向里微收。“吨=口+屯”,“吨”字右半部分“屯”竖弯钩的竖向笔画要沿着竖中线的右侧写,稍长。“肢=月+支”,“肢”右半部分“支”的横撇从横中线起笔,横向笔画稍斜向上。

    (2)“颅、辟”也是左右结构的汉字,但左右等宽。“颅字左半部分“卢”起笔略高,“页”末笔为点,不要写成竖弯钩。“辟”左半部分的撇要舒展,右半部分末笔为悬针竖。

    3)“隧、膨”为左右结构的字,笔画较多,这类字要写紧凑些。“隧”右半部分“遂”第一笔的点从竖中线开始写,走之底注意收笔。“膨”字右半部分“彭”第二笔竖落在竖中线上,三撇保持重心平稳,最后一撇应写长些。

    4)“笨、毫、态、翼”是上下结构的字。书写要注意:“笨”字下半部分为“本”,最后一笔短横不要漏掉。“毫”字秃宝盖要写得宽一些,“毛”字最后一笔要写得流畅。“态”字上部的“太”撇捺要写得舒展有力。“翼”注意上部“羽”字的横折勾要变为横折。

    5)“末”是独体字,书写时要注意上横长,下横短,竖写在竖中线上。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课堂,推荐展示几位“书法家”的书写作品供学生欣赏。

    设计意图本课要求会写的字中,结构复杂、易写错的字较多,本环节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结构,规范书写,明确生字笔画及笔顺。写字指导是在分组归类的基础上,就重点字进行的指导。

    五、课堂小结

    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自己提出了问题,并试着运用“联系上下文”“查找资料”“借助插图”等方法解决了一部分问题,感受了说明文的科学、严谨。那么恐龙是怎么演变成鸟儿飞向蓝天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板书:科学 严谨)

    六、布置作业

    1.当堂练习:抄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恐龙   笨重   迟钝   鸽子   凌空  根据   末期   描绘   隧道   形态   膨大   前肢   具备   开辟   脱离

    2.课后作业: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飞向蓝天的恐龙》。

    【板书设计】

     

     

     

     

                  

                

                        联系上下文  查找资料  借助插图 

    相关教案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第2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时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2021学年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6 飞向蓝天的恐龙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出示图片,引入课题,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再读课文,理清脉络,学习第1~2自然段,课堂小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