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1页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全国1卷古代诗歌鉴赏模考试题精选练习(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全国1卷模考试题精选练习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古代诗歌鉴赏)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村居初夏陆游遣为农老故乡,山园三亩镜湖傍。嫩莎经雨如秧绿,小蝶穿花似茧黄。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相逢但喜桑麻长,欲话穷通已两忘。[注]指朝廷。湖名,在今浙江绍兴附近,亦名鉴湖《庄子·让王》: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上句交代回乡务农的原因,天遣二字暗含作者内心的愤抑不平之气;下句以三亩言山园之小。B.如秧绿”“似茧黄既是比喻,也是实景,一静一动,以”“勾画出乡村美好又充满生机的风光。C.颈联透露出农家生活的艰苦:以只鸡斗酒待客,菜品粗陋,遭人取笑;风雨灾害频仍,反衬丰年难得。D.尾联写诗人沉醉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忘怀人生得失,呼应首句天遣,体现诗人情感的变化。16、有人认为本诗有陶(渊明)诗风味,请结合本诗以及你对陶诗风格的理解做简要分析。(6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幽兰崔涂幽植众宁知,芬芳只暗持。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白露沾长早,春风到每迟。不如当路草,芬馥欲何为。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写幽兰常年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突出其芳洁不被人识的处境。B.颈联写幽兰因生于山林,寒露早至,先期零落;春光晚顾,又晚得佳期,一迟一早,写出凄惨境遇。C.尾联写南兰对自己的生存意义产生了疑虑与困惑:被弃掷路侧,形同荒草,那么自开自芳又有何用?D.本诗诗意昂扬,气概恢宏,写出幽兰几遭侵凌却春心不死的柔韧之质,表现了诗人独立不群的情怀。16、对于咏物诗,要不即不离,即既要与所咏之物相切合,又不能局限于所咏之物。请结合诗歌对此进行具体分析。(6分)         三、阅读下面的清诗,完成15~16题。咏白海棠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注】此诗是曹雪芹《红楼梦》中大观园儿女结海棠诗社时,薛宝钗吟咏之作。白帝:即西方白帝白招拒,是神话传说中的五天帝之一,主管秋事。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首联因珍重芳姿而白昼掩门,既是珍惜白海棠的表现,又是宝钗自我形象的写照。B、颔联,海棠洗胭脂而现冰雪本色,倒装句突出了海棠冰雪洁白的特点,暗扣了标题。C、颈联,谓白海棠淡极而更艳,颇合艺术辩证法,与鸟鸣山更幽有异曲同工之妙。D、这首咏物诗通篇运用托物言志与比喻的手法,借海棠的形象表达曹雪芹的人生志趣。16.海棠诗社,李纨评此诗第一,因为这诗有身份。请结合诗句分析此诗暗示了薛宝钗什么样的形象特点。(6分)          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观雪二首·其一 杨万里坐看深来尺许强,偏于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嫩[注],一点风来特地忙。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储谁,细燃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锅。[注] 懒,通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A.这场雪虽然下得大,积得深,而诗人却饶有兴致地长时间观雪。B.时而时而,经诗人点化,雪尽显可爱俏皮的模样。C.琼花”“梅蕊都是雪的别称,分别状写了雪花的形态和精神。D.本诗语言质朴自然,浅近明白,富有幽默情趣,形成独特的风格。16、杨万里在《诚斋诗话》中说:词已尽而味方永,善之善也。谈谈本诗是如何体现这一主张的。(6)           五、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高适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闾。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注释]使君:对州郡长官的尊称。义井,供公众汲用之井。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歌开篇用高义”“深仁等词 直接表达作者对卢使君的敬仰之情。B、五、六句写水在地下很久,需要人汲取才能使用,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C、七、八句着力描写水的澄清透明,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D、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魅力。16、前人论此诗,认为上善”“中和两句诗意蕴丰富,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附:参考答案和解析15.C【解析】以只鸡斗酒待客,菜品粗陋,遭人取笑;风雨灾害频仍,反衬丰年难得错误,斗酒只鸡人笑乐,十风五雨岁丰穰是说人们开怀大笑,风调雨顺,庄稼丰收,用鸡酒来招待客人。16.写景手法相似。本诗用白描手法,就近设喻,把平凡普通的乡村景色写得诗意盎然,意境深远。与陶诗简洁勾勒式的写景手法相似。表达情感相似。本诗表现乡村美景及闲适自得生活的无限魅力,抒发的是回归田园之乐。与陶渊明归隐田园的诗歌主题相似,其中桑麻长更是直接化用陶诗。语言风格相似。本诗用语平淡质朴,通俗易懂,虽有多处用典,但自然贴切,即便看不出用典,就字面意思理解,也通顺无碍。与陶诗质朴实在、不矫揉造作的语言风格相似。【参考译文】朝廷让我归乡务农老死故乡,占地不多的山中的别墅、园林就建在镜湖的旁边。娇嫩的莎草经过雨水滋润跟加翠绿,在花丛中穿来穿去的小蝴蝶与蚕茧一般嫩黄。斗酒只鸡过着朴实小康的生活,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自己沉醉于纯朴闲适的田园生活,已经忘怀了人生得失。二、15.D【解析】诗意昂扬,气势恢宏……独立不群的情怀错,此诗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表现了诗人孤高而哀伤的抑郁情怀。16.诗人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诗人的自道。正可用不即不离来评价此诗。 诗歌从幽兰的芳质,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惨凄境遇、被弃掷路侧等塑造了生于草野,当风离披的幽兰抒情形象。 诗歌又抓住人情进行抒怀。诗人借曲幽兰抒不遇之情。表现了诗人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写出诗人无限悲苦,塑造了一个落拓不遇、抑郁难伸的贤士形象。【参考译文】生于山野的兰花众人又有谁能知道它呢,只是自己默默保持着芬芳的花香。自古以来不会有君子采撷佩戴,即使是它芬芳正盛的时候。寒露早早地就侵袭而来,温暖的春天却总是等候很久也不来。被弃掷路边如同荒草,纵然有芬芳馥郁的香气又能如何。【诗歌鉴赏】崔涂这首诗通过咏写兰的贞芳幽独,寄托自己孤高而又哀伤的抑郁情怀。此诗运用传统的芳草美人的比兴手法。由于作者对兰的禀赋特征体察入微,自己的思想情调又与之相契,物性与人情,各自昭然,又妙合如一。诗中所言皆为兰,又无一不是作者的自道。王士祯说:咏物之作,须如禅家所谓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乃为上乘。这正可用以评价此篇。开篇先自剖高洁:幽植众能知,芬芳只暗持。幽兰常常生于山野、谷畔,但不因清寒而不开,不因无人而不芳。这两句写兰的芳质,又突出了兰幽植孤生,芬芳不被人识的客观处境。自无君子佩,未是国香衰,这两句,从主体客体两面着笔:兰花芳节香质不稍减,可君子却置之不顾。这是期待后的失望,内省后的自伤,更充满无可奈何的感伤情调。白露霑长早,青春每到迟,因生于山林,寒露早至,使之先期零落;春光晚顾,又晚得佳期。这一迟一早,写出境遇之惨凄,显出芳魂玉质难得久持的无限悲苦,作吞吐哽咽之声。三、15.D  通篇运用比喻手法”“表达曹雪芹16.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珍重芳姿”“昼掩门写出了宝钗含蓄内敛、稳重端庄的性格;娴静淡雅。洗出”“淡极”“玉无痕写出了宝钗的娴静淡雅;清白高洁。凭清洁之语写出宝钗清白高洁的人生追求。(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分析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参考译文】十分珍视和看重自身靓丽的身姿和花容,即使白天也要关上院子大门,防止外露而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污染。亲自手携浇花的陶皿给长满苔藓的花盆浇水,小心护理着海棠花苗。刚浇过水的白海棠,洗去了胭脂色,显得娇艳欲滴,也更加显得洁白。秋天冰凉的台阶上也仿佛透露出了白海棠洁白而带有冷意的花影。此时的白海棠犹如白雪般露出了那高贵的品格,滴满露珠的石砌也仿佛招来了白海棠纯洁的芳姿,花显得洁白而凄美。花淡到极点时才开始认识到花容更加的艳丽多姿而引人注意。忧愁多了,自然以泪洗面,身姿上怎么会不留下泪痕呢?保持高洁清丽的姿容,来偿还报答那司秋的清雅白帝。虽然无言,但也要日复一日的保持着婷婷身姿等待着报偿白帝。四、15.C  梅蕊并非雪的别称16.前三联观雪咏雪,词本已尽,但诗人却忽发奇想:请谁来将这积雪做成汤饼,填饱人世间的肠胃?添上尾联,境界顿开,意味深长。诗人由眼前之雪想到食物汤饼,希望可借以填饱世人肠胃,体现了诗人儒家仁爱思想,令人沉吟回味。诗人要用晶莹之雪换却烟火肠胃,暗含要涤除精神污垢,追求高洁的品质,诗味隽永。【参考译文】坐看落雪,其深已一尺有余,更在这黄昏时分发散着缕缕寒光。雪花在半空中舞到疲倦,显得轻柔无力,然而些许微风吹过,又翩然起舞。上天浑然不怜惜,让琼花似的雪落尽,将梅蕊、海棠的封存在冰雪之下,花香杳无。有谁能将这高洁的雪做成汤和饼,来涤荡人们满是人间烟火的肠胃。五、15.B【解析】暗指友人的怀才不遇过度解读。从诗歌题目和诗歌内容来看,诗歌表达的都是对卢使君的褒赞,并未体现友人的怀才不遇16.上善一词,结合前文凿井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一语双关,(2分)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使乡里和睦,(2分)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 (2分)【解析】结合第三句宁知凿井处可联想到上善若水,中和可理解为和睦;答题时需紧扣题干中的意蕴丰富思考,在翻译通顺诗歌的前提下,把作者的情感表达清楚即可。【诗歌鉴赏】高适的《同朱五题卢使君义井》是一首赞颂友人造福一方的诗。诗中的使君是对州郡长官的称呼。 高义唯良牧,深仁自下车两句开门见山,盛赞友人为良牧,有高义深仁下车为新官上任,友人一到任就做此义举,引出下文凿井取水之事。宁知凿井处,还是饮冰馀两句中,应理解为哪里,用反问的口气表达汲水一事对百姓的重要性。地即泉源久,人当汲引初两句写出水在地下已经贮藏很久,不过依然需要像卢使君这样的人来汲取,暗指卢使君为民着想,善于理政。体清能鉴物,色洞每含虚两句中,鉴物写出井水的清澈幽深,含虚写出井水的幽深,侧面赞扬卢使君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上善滋来往,中和浃里同两句,对仗工整,意蕴丰富。上善中和取自古代典籍,上善若水一语双关,而中和是指社会和谐太平。作者借写井水给百姓带来润泽,同时使乡里和睦,委婉含蓄地赞颂卢使君为百姓造义井是一种泽被乡里的至善德行。济时应未竭,怀惠复何如两句,借写井水不会干涸,表达百姓会久久怀念卢使君为百姓凿井的义举。全诗运用议论、描写、抒情多种表达方式,缘事入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最新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最新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10月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10月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四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10月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八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10月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八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4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