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 (人教版2019)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 (人教版2019)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2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层作业)-【上好课】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同步备课系列 (人教版2019)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练习,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下列关于膝跳反射与谈梅生津,荷兰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A、基础巩固1.下列有关反射弧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感受器主要是传出神经元的末梢部分B.反射中枢一般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C.一个反射弧至少由二个神经元构成D.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的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2.如图是反射与反射弧的图解,正确的是( )A.①是反射弧,②是反射 B.①是反射弧,③是反射C.②是反射弧,③是反射 D.①是反射,②是反射弧3.脊髓灰质炎是由病毒引起的严重危害儿童健康的急性传染病,病毒主要破坏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患者一定出现感觉障碍B.严重时患者某些反射不能形成C.患者某些前角运动神经元兴奋传导异常D.该病可以导致患者某些肌肉萎缩4.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下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警报声→感受器X神经中枢肌肉收缩→逃生A.感受器X位于人体腿部肌肉内 B.若传入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C.逃生反应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5.某同学突然抓起一个烫手的馒头后,来不及考虑就迅速松手。如图是该反射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a 是手指肌肉,能接受刺激并产生收缩B.c 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能使人感到烫C.如果d 被切断,人不会及时松手,但还是会感到烫D.图中箭头表示高温能从a 传到c ,再从c 传到e6.在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形成新的突触或加强现有的突触。下图为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抓取训练”的表现如下图。由此推测,长期压力可能导致( )A.兴奋传导减弱 B.小鼠突触减少 C.膝跳反射丧失 D.反射弧结构缺失7.下列关于膝跳反射与谈梅生津(谈及梅子就会分泌唾液)反射活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完整的反射活动均仅需2个神经元就能完成B.两个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分别在骨髓和下丘脑C.两个反射活动的效应器均为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D.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8.荷兰科学家做了个有趣的实验:当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装置上部就会掉落食物到圆台来奖励乌鸦的这种行为,多次训练之后,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下列对该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A.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B.乌鸦将烟头扔进容器属于条件反射C.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的最高级反射中枢在脊髓D.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9.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大鼠会不自主发生眨眼反射,此时可测量到眼眨肌电信号。对大鼠进行一段时间训练后,发生了如图的变化,对于训练后的大鼠( )A.气流信号是无关刺激 B.声音信号是非条件刺激C.气流信号不再引起眨眼反射 D.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10.人体口腔、皮肤等处的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着一种离子通道蛋白(被命名为TRPV1)。多种天然存在的刺激物(如辣椒中的辣椒素)能使TRPV1从关闭状态变为开放状态,阳离子进入神经元,细胞产生兴奋并传至神经中枢产生灼烧疼痛等感觉,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的TRPV1和高尔基体的功能无关B.吃辣椒时兴奋经传导最终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该过程属于反射C.TRPV1识别辣椒素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TRPV1被激活的结果是感觉神经元产生了神经冲动B、能力提升11.下图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吸气后肺扩张达到一定容积时,肺牵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呼气后肺缩小,肺牵张感受器刺激减弱,呼气停止,开始吸气。下列关于肺牵张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肺牵张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突触间的传递都是单向的B.人体要屏住呼吸只受脑干的调控C.肺牵张反射可防止剧烈运动时对肺造成损伤D.肺牵张反射具有负反馈调节机制12.科研人员利用虎皮鹦鹉进行研究:是否聪明能干的雄鸟更能吸引异性。每组包括1只雌鸟、2只雄鸟,共同完成以下流程。初选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训练①将雌鸟带离训练区。对“落选者”进行为期一周的开箱取食训练。②一周后,雌鸟观察“落选者”和“青睐者”雄鸟取食过程。再选将3只虎皮鹦鹉再次移入初选装置,雌鸟在“落选者”一侧优选区停留时间显著高于“青睐者”。 下列相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在初选时应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且“青睐者”不进行训练B.“落选者”雄鸟经过培训后能够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属于非条件反射C.再选实验并不能排除雌性鹦鹉因被食物本身吸引而导致“青睐者”落选D.雌性虎皮鹦鹉选择聪明能干的雄鸟是长期自然选择、定向进化的结果13.科学家发现牙齿上的冷感由成牙质细胞介导,并通过神经传递到大脑,从而感觉到疼痛。某研究小组锁定TRCP5蛋白作为寒冷疼痛的中介,在对寒冷的反应中,TRCP5蛋白打开成牙本质细胞膜的通道使其他分子(如钙)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如果牙齿的牙髓因深洞发炎,TRCP5就会过多,导致神经发出的电信号增加,大脑皮层就会感知到疼痛。通过研究“敲除”TRCP5基因的转基因老鼠发现,牙齿受伤的老鼠表现得像没有受伤的老鼠一样。临床上,丁香油一直被用来治疗牙痛。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牙齿对冷刺激的敏感可能是人体保护受损牙齿免受额外伤害的一种方式B.TRCP5可能是温度传感器,通过成牙质细胞传播寒冷并触发神经对疼痛和寒冷敏感C.丁香油治疗牙疼的原理可能是丁香油中的活性物质阻断了TRCP5的作用D.牙本质细胞膜感知寒冷刺激经牙根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感的过程属于反射14.当人的一只脚踩到钉子时,会引起同侧屈反射,使人避开损伤性刺激,其中的反射弧示意图如下。下列关于同侧屈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均位于脊髓中B.反射中枢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C.该反射属于复杂的反射,其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生存D.该反射的结构基础是三元反射弧,反射弧中每个神经元都释放兴奋性递质15.新生儿脑干RTN区细胞能够感受CO2浓度的变化,除此还能够合成并释放短肽P作用于呼吸节律中心,启动和保护新生儿的呼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短肽P合成所需氨基酸都来自细胞外B.短肽P的合成场所是RTN区细胞的高尔基体C.若短肽P基因发生突变,新生儿可能仍具有保护呼吸的能力D.RTN区细胞属于传出神经元C、探究与实验16.吃辣后舌头上会有火辣辣的感觉,经研究,该感觉的产生与辣椒素和感觉神经元上的热敏受体TRPV1(相当于热觉感受器)的特异性结合有关,TRPV1也是一种通道蛋白,其被辣椒素激活时,造成Ca2+通过TRPV1内流而产生兴奋,进而产生“灼烧感”。(1)TRPV1被辣椒素激活后造成的Ca2+内流_____(填“消耗”或“不消耗”)ATP。当感觉神经元受到辣椒素刺激后,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_____。(2)“灼烧感”产生的部位是_____,受辣椒素刺激产生“灼烧感”后,往往会引起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这一过程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3)吃辣味食物的同时,喝热水会增强“灼烧感”,从反射弧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_____。(4)另据研究发现,TRPM8是人体内一种主要的冷觉感受器和薄荷醇感受器。天然物质薄荷醇能通过皮肤接触的方式给人带来凉爽感。基于此,科研人员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皮肤细胞,开发了一个薄荷醇调控的基因开关(由冷觉感受器TRPM8和人工合成的启动子PNFAT3组成),用薄荷醇经皮肤调控基因工程细胞,释放治疗蛋白去治疗疾病,过程如图所示。①辣椒素和薄荷醇作用于感觉神经元引起的生理效应不同,从感觉神经元的结构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②据图写出薄荷醇调控治疗蛋白合成的过程_____。17.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有关苦味和甜味觉感知的调控进行了研究。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的舔舐次数,如图。(1)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蕾产生_____________,传递到_____________中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进而通过脑干特定神经元调控舔舐行为。(2)与Ⅰ、Ⅲ组相比较,Ⅱ组小鼠的舔舐次数_____________,推测苦味对于甜味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据科研人员的研究,甜味通常表明该物质可以食用、具有高能量,而苦味则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动物形成苦味对甜味存在抑制的调节机制,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A【解析】A、感受器是传入神经的末梢部分,A错误;B、反射中枢一般都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特定部位,B正确;C、完整的反射弧至少需要2个神经元(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参与组成,C正确;D、效应器是传出神经元的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D正确。故选A。2.B【解析】图中表示了反射的过程是:一定的刺激被感受器所感受,感受器发生了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的方式经过传入神经传向②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中枢的分析与综合活动,中枢产生兴奋,兴奋又经一定的传出神经到达效应器,使效应器发生相应的活动.所以②指的是神经中枢、①指的是反射弧、③指的是反射活动,B正确。故选B。3.A【解析】A、病毒主要破坏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受损不影响感觉的形成,A错误;B、前角的运动神经元受损后,会引起某些反射的传出途径中断,一些反射将不能形成,B正确;C、由于前角运动神经元受损,兴奋的传导会出现异常,C正确;D、运动神经元受损后,不能再引起相应肌肉收缩,影响肌肉的血液循环,久而久之,肌肉会出现萎缩,D正确。故选A。4.B【解析】A、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的耳蜗中,不在肌肉中,A错误;B、所有感觉都在大脑皮层中,由题图可知,若传入神经受损,兴奋不能传到大脑皮层,听不到警报声,B正确;C、逃生反应是一种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C错误;D、由题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可听到警报声,但神经冲动无法传到效应器,肌肉不能收缩,不能做出逃生反应,D错误。故选B。5.C【解析】A、a 是感受器,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A错误;B 、c 是脊髓中的神经中枢,缩手反射是简单反射,完成该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神经冲动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B错误;C、c 至 e 的传导神经纤维被切断,反射弧不完整,神经冲动就不能由传出神经传到效应器,效应器就无法做出反应,即反射活动不能进行。但是神经冲动仍然可以通过脊髓传到大脑的感觉中枢,产生感觉,C正确;D、图中箭头传导的是神经冲动,而不是高温,D错误。故选C。6.B【解析】A、刺激物作用于感受器引起兴奋,兴奋以神经冲动形式沿传入神经传至中枢,长期压力不会引起兴奋传导减弱,A错误;B、学习时通常会形成新的突触或现有的突触得到加强,因此长期压力可能导致小鼠突触减少,B正确;C、小鼠在不同环境下“抓取训练”的表现是后天学习形成的,长期压力不会引起非条件反射丧失,即膝跳反射不会丧失,C错误;D、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长期压力不可能使反射弧结构缺失,D错误。故选B。7.D【解析】A、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仅需2个神经元就能完成,谈梅生津属于条件反射,需多个神经元参与,A错误;B、膝跳反射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属于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B错误;C、膝跳反射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谈梅生津反射活动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腺体(唾液腺),C错误;D、膝跳反射仅需2个神经元就能完成,神经中枢在脊髓,谈梅生津是通过大脑皮层的人类特有的语言中枢对抽象的语言建立的条件反射,两个反射活动效应器对刺激作出应答反应的时间,前者短于后者,D正确。故选D。8.C【解析】AB、结合题意可知,乌鸦经过多次训练之后见到烟头就叼取,扔进容器,即形成了条件反射的额过程,在该过程中烟头由无关刺激转化成条件刺激,A、B正确;C、乌鸦见到烟头就叼取属于条件反射,条件反射的中枢在大脑皮层,C错误;D、乌鸦把烟头扔进容器后食物立即掉落,这一过程为强化,目的是训练乌鸦形成把烟头扔进容器的动作,D正确。故选C。9.D【解析】A、气流信号能引起眨眼反射,不属于无关刺激,A错误;B、声音信号引起大鼠出现条件反射,所以不属于非条件刺激,B错误;C、气流信号依旧能引起眨眼反射,C错误;D、用洗耳球对大鼠的角膜吹气,声音信号和气流信号能引起大鼠发生眨眼反射,经过训练后,只有声音刺激,小鼠鼠眼眨肌还能出现电信号,说明对声音信号建立了条件反射,D正确。故选D。10.D【解析】A、感觉神经元细胞膜上存在辣椒素的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形成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的功能有关,A错误;B、吃辣椒椒素会刺激伤害性感觉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在大脑皮层产生痛觉,由于该过程没有效应器,反射弧结构不完整,所以不是反射,B错误;C、辣椒素是一种物质,不能体现细胞膜具有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作用,C错误;D、TRPV1被激活实质上是感觉神经元产生了神经冲动,即产生了兴奋,D正确。故选D。11.B【解析】A、在体内,反射发生时无论在神经纤维还是在突触部位兴奋都是单向传递的,A正确;B、呼吸中枢位于脑干,高级中枢调控低级中枢,人体屏住呼吸是高级中枢大脑皮层调控低级中枢脑干的结果,B错误;C、肺牵张反射能调节呼气和吸气可以防止剧烈运动时肺过度扩张,有利于肺的保护,C正确;D、吸气后肺扩张最终又抑制吸气,属于负反馈调节,D正确。故选B。12.B【解析】A、分析题意可知,雌鸟在优选区停留时间较长一侧的雄鸟称作雌鸟的“青睐者”,另一只称作“落选者”,故在实验过程中将两只雄性鹦鹉的位置每天更换一次的原因是排除位置原因对雌鸟选择的影响,且为保证单一变量,“青睐者”不进行训练,A正确;B、“落选者”雄鸟进行技能培训后,可以打开箱子取出食物,这是经后天学习行为获得的,属于条件反射,B错误;C、“落选者”经过“再选”后重获青睐也可能是因为雌鸟看中了它得到的食物,即再选实验并不能排除雌性鹦鹉因被食物本身吸引而导致“青睐者”落选,C正确;D、雌性虎皮鹦鹉选择聪明能干的雄鸟利于子代更好的适应环境并存活下来,是长期自然选择、定向进化的结果,D正确。故选B。13.D【解析】A、牙齿对冷刺激的敏感使人很容易感觉到疼痛,可进一步保护受损牙齿免受额外伤害,A正确;B、根据题干“在对寒冷的反应中,TRCP5蛋白打开成牙本质细胞膜的通道使其他分子(如钙)进入并与细胞相互作用”可推测,TRCP5可能是温度传感器,通过成牙质细胞传播寒冷并触发神经对疼痛和寒冷敏感,B正确;C、由题可知,TRCP5过多,导致神经发出的电信号增加,大脑皮层就会感知到疼痛,故推测丁香油治疗牙疼的原理可能是丁香油中的活性物质阻断了TRCP5的作用,C正确;D、成牙本质细胞膜感知寒冷刺激经牙根神经传至大脑产生痛感的过程没有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的参与,即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D错误。故选D。14.D【解析】A、图中反射的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位于神经节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A错误;B、同侧屈反射是同侧肢体的单侧性反应,属于非条件反射,因此就有反射弧五部分,神经中枢在脊髓,B错误;C、该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其结构基础是三元反射弧,活动的结果有利于人的生存 ,C错误;D、上述反射中涉及三种神经元(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每种神经元都能将神经冲动沿轴突传送出去,即都释放兴奋性递质,D正确。故选D。15.C【解析】A、氨基酸分为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必须从食物中获得,非必需氨基酸可以来自细胞内转化,因此短肽P合成所需氨基酸并非都来自细胞外,A错误;B、短肽P仍然属于多肽,多肽是由氨基酸脱水缩合形成,氨基酸脱水缩合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C、若短肽P基因发生突变,mRNA序列发生改变,但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翻译形成的氨基酸序列可能不变,因此新生儿可能仍具有保护呼吸的能力,C正确;D、据题意可知,RTN区细胞位于脑干中,脑干RTN区细胞能够感受CO2浓度的变化,因此推测RTN区细胞属于传入神经元和神经中枢的细胞,D错误。故选C。16.(1) 不消耗 由正变负(2) 大脑皮层感觉中枢 属于(3)感受辣椒素和热水的感受器相同,喝热水增强了感受器的兴奋性(4) 受体不同 薄荷醇与感觉神经元上的TRPM8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Ca2+与NFAT结合使其去磷酸化,去磷酸化的NFAT进入细胞核与PNFAT3结合,启动治疗基因的表达,治疗基因表达的产物为治疗蛋白,释放到细胞膜外【解析】(1)TRPV1被辣椒素激活后造成的Ca2+内流不消耗能量,属于易化扩散;静息状态下膜外电位为正,当感觉神经元受到辣椒素刺激后,膜外发生的电位变化是由正变负。(2)大脑皮层感觉中枢产生感觉;产生“灼烧感”后,往往会引起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属于反射。(3)喝热水会激活热敏受体TRPV1(相当于热觉感受器),感受辣椒素和热水的感受器相同,喝热水增强了感受器的兴奋性,因此喝热水会增强“灼烧感”。(4)结合图示可知,感觉神经元上受体不同,辣椒素和感觉神经元上的热敏受体TRPV1(相当于热觉感受器)的特异性结合,薄荷醇和感觉神经元上的TRPM8受体结合,因此引起的效应不同;薄荷醇与感觉神经元上的TRPM8受体结合,引起Ca2+内流,Ca2+与NFAT结合使其去磷酸化,去磷酸化的NFAT进入细胞核与PNFAT3结合,启动治疗基因的表达,治疗基因表达的产物为治疗蛋白,释放到细胞膜外。17.(1) 兴奋(或神经冲动) 大脑皮层(2)显著低于Ⅰ组,与Ⅲ组相近(3)甜味中掺入苦味物质时,苦味抑制甜味,使动物减少舔舐(远离苦味物质),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解析】(1)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蕾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进而通过脑干特定神经元调控舔舐行为。(2)与Ⅰ甜味剂、Ⅲ组苦味剂相比较,Ⅱ组甜味和苦味混合剂小鼠的舔舐次数显著低于Ⅰ组,与Ⅲ组相近,推测苦味对于甜味可能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甜味通常表明该物质可以食用、具有高能量,而苦味则代表该物质可能有毒,从进化与适应的角度分析,当甜味中掺入苦味物质时,苦味抑制甜味,使动物减少舔舐(远离苦味物质),从而使动物避免摄入潜在有毒物质,有利于生存和繁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学生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教师版-高二生物同步精品讲义选择性必修1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精品课后复习题,文件包含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讲义学生版docx、同步讲义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修第一册--2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讲义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4节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