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6026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巩固练习,共8页。
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同步练习1.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B.静息状态下,将电位计的两电极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可测得静息电位的大小C.维持神经细胞内外Na+和K+分布不均衡的状态需要消耗能量D.细胞外液K+浓度增加时,静息电位绝对值将变大2.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未受刺激时,图甲中电表测得的为静息电位B.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不需要细胞呼吸提供能量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递是单向的,其原因是兴奋在图乙中不能由a→b传递D.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表会发生方向相同的两次偏转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细胞在静息状态时,Na+外流使膜外电位高于膜内电位B.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之间形成局部电流C.神经递质在载体蛋白的协助下,从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D.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作用于神经细胞4.图是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示意图,关于此图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神经递质是从①处释放的 B.兴奋传递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④C.神经递质释放方式为主动运输 D.由①、②、③构成突触5.下图为部分神经兴奋传导通路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②或④处必须受到足够强度的刺激才能产生兴奋B.①处产生的兴奋可传导到②和④处,且电位大小相等C.通过结构③,兴奋可以从细胞a传递到细胞b,也能从细胞b传递到细胞aD.细胞外液的变化可以影响①处兴奋的产生,但不影响③处兴奋的传递6.听毛细胞是听觉感受器细胞,其顶端的纤毛浸泡在内淋巴中。当声波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时,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纤维,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听觉神经纤维属于中间神经元 B.听觉的产生过程属于复杂反射C.静息时纤毛膜外K+浓度低于膜内 D.有载体把K+主动转运到内淋巴7.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依赖突触,图1所示为多个神经元之间联系示意图,为研究神经元之间的相互作用,分别用同强度的电刺激进行实验:Ⅰ、单次电刺激B,Ⅱ、连续电刺激B,Ⅲ、单次电刺激C,用微电极分别记录A神经元的电位变化表现如图2.(注:阈电位是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电位值)。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静息电位的数值是以细胞膜外侧为参照,并将该侧电位值定义为0mvB.由Ⅰ可知,刺激强度过低不能使神经元A产生动作电位C.由Ⅱ可知,在同一部位连续给予多个阈下刺激可以产生叠加效应D.由Ⅲ可知,神经元A电位的形成与神经元B释放神经递质的量不足有关8.如图为突触传递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①和③都是神经元细胞膜的一部分B.②进入突触间隙需消耗能量C.②发挥作用后被快速清除或回收D.②与④结合使③的膜电位呈外负内正9.运动神经元与骨骼肌之间的兴奋传递过度会引起肌肉痉挛,严重时会危及生命。下列治疗方法中合理的是( )A.通过药物加快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到突触间隙中B.通过药物阻止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C.通过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可降解神经递质的酶的活性D.通过药物增加突触后膜上神经递质特异性受体的数量10.下列与反射弧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A.效应器的活动包括腺体分泌和肌肉收缩B.效应器的结构受到损伤会影响反射活动的完成C.突触后膜上有能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D.同一反射弧中感受器的兴奋与效应器的反应同时发生11.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能引起神经元产生兴奋,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即被胆碱酯酶分解而失去作用。有机磷杀虫剂能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乙酰胆碱作用于另一个神经元时会引起其膜外电位由负变正B.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患者有关神经元会出现持续兴奋C.乙酰胆碱由突触前膜通过胞吐释放体现了细胞膜具有流动性D.电信号可引起乙酰胆碱释放,乙酰胆碱也可引起电信号产生12.如图为神经元甲、乙形成的突触结构,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点受到适宜刺激而兴奋,兴奋处膜电位发生变化,这是K+外流引起的B.神经冲动由甲传向乙不需要消耗能量C.刺激b点和c点,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均偏转两次D.甲释放的神经递质需要与乙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引起乙膜电位的变化13.光线进入小鼠眼球刺激视网膜后,产生的信号通过下图所示过程传至高级中枢,产生视觉。有关上述信号产生及传递过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产生视觉的高级中枢在大脑皮层B.光刺激感受器,感受器会产生电信号C.图中视觉产生的过程包括了完整的反射弧D.信号传递过程有电信号与化学信号之间的转换14.多巴胺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在脑内能传递兴奋及愉悦的信息。另外,多巴胺也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毒品可卡因是最强的天然中枢兴奋剂,图为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多巴胺与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的电位变化是外负内正→外正内负B.可卡因与多巴胺转运体结合,阻碍了多巴胺的回收,延长了其对大脑的刺激,产生快感C.吸食可卡因容易上瘾的原因是可卡因不断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持续兴奋D.缓解可卡因毒瘾,可考虑使用水解可卡因的酶、多巴胺受体拮抗剂和激动剂15.研究发现,在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电压门控Na+通道和电压门控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依赖特定的膜电位,其中电压门控K+通道的开放或关闭还与时间有关,对膜电压的响应具有延迟性;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一定刺激时,该部位膜电位出现变化到超过阈电位时,会引起相关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开放,从而形成动作电位。随着相关离子通道的开放或关闭恢复到静息电位,该过程中膜电位的变化和相关离子通道通透性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动作电位是由于足够强度的刺激引起膜电位的变化,导致电压门控Na+通道开放,Na+大量涌入细胞内而形成的B.c点膜内外两侧Na+浓度相等;而d点的膜内侧Na+浓度已高于外侧C.d点不能维持较长时间是因为此时的膜电位导致电压门控Na+通道快速关闭,电压门控K+通道大量开放D.K+通道和钠钾泵参与了曲线df段静息电位的恢复过程16.突触的结构(如图)(1)突触:由图中的b___________、c___________及d_____________(填名称)组成。(2)其他结构①图中a是指神经元的______末梢,形成的膨大部分为______________。②图中e、f、g分别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传递过程:轴突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e]突触小泡受到刺激,向[b]__________移动并与之融合后,释放_____________→扩散通过[c]_____________→然后作用于[d]_____________上的[g]__________→改变突触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18.观察图示,能正确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时,刺激点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的过程是__________。① ② ③ ④19.兴奋的传导: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到_______后,由_______状态变为_______状态的过程。神经纤维上:兴奋以_______的形式传递。神经纤维静息处细胞电荷分布为_______,兴奋处为_______。传递方向的特点是_______。神经元之间:兴奋通过_______(结构)传递,传递过程中的信号转换为:从______信号变为_______信号,再转为_______信号。神经递质存在于_______内,通过突触前膜释放,与突触后膜上的_______结合,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方向:单向性(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传到另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原因:_______20.在特定情况下,突触释放的____,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某些腺体分泌。
参考答案:1.C2.C3.B4.C5.A6.D7.D8.D9.B10.D11.A12.D13.C14.B15.B16.(1)突触前膜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2)轴突 突触小体 突触小泡 神经递质 受体17.突触前膜 神经递质 突触间隙 突触后膜 受体18.①19.外界刺激 相对静止 显著活跃 局部电流 外正内负 内正外负 双向传递 突触 电 化学 电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轴突末梢 树突或胞体 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前膜的突触小泡内,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后膜20.神经递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课后练习题,文件包含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二-2022-2023学年高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二-2022-2023学年高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练习题,文件包含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一-2022-2023学年高二课后培优练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精品一课一练,文件包含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解析版doc、23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基础练-2022-2023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十分钟同步课堂专练2019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