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考点一:秦统一中国1、秦汉时期的时代特征? 特征: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秦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意义? 时间:公元前221年;建立者:嬴政;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乱的局面,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3、秦朝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什么共同影响?措施:政治上: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小篆) 交通上: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开凿灵渠 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思想上:焚书坑儒影响: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统一。4、秦朝哪一制度奠定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这一制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制度:中央集权制度 内容:皇帝至高无上;在中央,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在地方上,实行郡县制;5、秦朝统一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有何共同作用?秦长城的起止点? 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共同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起止点:西起临洮,东到辽东考点二 秦朝的灭亡1、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启示?灭秦的人物?根本原因:秦的暴政启示:以民为本,关注民生人物:刘邦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名称是?地点?名称:陈胜、吴广起义(大泽乡起义)地点:大泽乡考点三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1、西汉建立的时间、建立者、都城?西汉前期出现的盛世局面?原因?在位的皇帝? 时间:公元前202年;建立者:刘邦;都城:长安盛世局面:文景之治;原因: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在位皇帝:汉文帝、汉景帝考点四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1、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目的?措施?影响?目的:加强中央集权,巩固统治措施:政治上:实施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 经济上: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官营、专卖 思想文化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把儒家思想立为正统思想。 军事上:北击匈奴影响: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2.汉武帝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措施:实施推恩令,削弱地方诸侯王的势力;建立刺史制度,监视地方官吏。3.为了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了什么措施?这是谁提出的建议? 措施:颁布推恩令;人物:主父偃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什么作用?这是谁提出的建议? 作用: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人物:董仲舒考点五 东汉的兴衰1、东汉建立的建立者?都城?出现的盛世?建立者:刘秀;都城:洛阳;盛世:光武中兴2、东汉衰亡的主要原因?出现的农民起义? 原因: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黄巾起义考点六 张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1、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丝绸之路开通的朝代?路线?意义? 人物:张骞;朝代:西汉 路线:长安 河西走廊 西域 中亚 西亚 欧洲 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促进了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2、海上丝绸之路开通的时间? 时间:汉武帝时开辟3、西域(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的标志?标志:公元前60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4.西域都护设置的意义?意义: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考点七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1、列举秦汉时期科技文化的表现(造纸术、医学、史学、宗教、雕塑)?造纸术:西汉时期发明。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促进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医学:张仲景,东汉末年名医,著有《伤寒杂病论》一书,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提倡预防疾病,提出了“治未病”理论,被后世称为“医圣”。 华佗,东汉末年名医,他能实施外科手术,发明了“麻沸散”、创编“五禽戏”。史学: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著有史学巨著《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时约3000年的史事。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佛教:西汉传入中国,东汉时逐渐在社会上传播开来。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专题训练 2023-2024 初中历史复习,文件包含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训练教师版2023-2024初中历史复习docx、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专题训练学生版2023-2024初中历史复习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4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3 秦汉时期: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2021届中考历史复习必背知识清单与真题演练,共10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3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原卷版),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秦朝廷尉李斯认为,《尚书》中说,《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