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周周测历史试题
展开卷行天下·历史
周测卷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与特点
中华文化的世界意义
(40 分钟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 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距今约 250 万年前的安徽芜湖市繁昌县孙村镇人字洞遗址,是欧亚地区已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活动遗址,那里诞生了中国最古老的猿人,其制造出了中国最早的骨器、石器。中国目前已经发现 25 处迄今100万年以上的早期人类文化遗址。这说明中国
A.是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 B.远古考古成果领先世界
C.文明起源呈多元化特征 D.古代手工制作技术发达
2.顾炎武说:“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以无本之人而讲空
虚之学,吾见其日从事干圣人而去之弥远也。”由此可知,顾炎武认为十人应该
A.专注修心性品德 B.首先重视实用技术
C.远离古人,免受牵绊 D.注重德行且修实学
3.孟子曰:“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材料所体现的核心思想是
A.“克己复礼” B.“福祸相依” C.“以民为本” D.“以法治国”
4.许多中国人对“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我以我血荐轩辕”等诗句可以做到脱口而出。上述诗句
A.孕育了中华优秀文化 B.表现了视死如归的民族气节
C.蕴含了居安思危意识 D.体现了“家国天下”的情怀
5.中国地大物博,十里八乡不同音。复杂而又庞大的方言体系,不仅是地域文化的沉淀和传承、而且对许多人来说,各地方言可谓“摩斯密码”。这从侧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本土性 B.包容性 C.区域性 D. 凝聚性
6.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德行文化,它是建立在自我约束、自我修养的内在要求之上的。受此熏陶,中国人注重气节、情操、修身等道德生活。这说明中华传统文化
A.确立了朴素的行为方式 B.影响了国人的价值观念
C.冲击了国人的思维习惯 D.培育了古代先贤的品格
7.魏晋时期,佛学家牟子在《理惑论》中指出:佛教徒归心事佛,修养自身成仁成圣,使得“父母兄弟皆得度世”,是最高境界的仁与孝。这说明
A.儒佛伦理道德观念趋同 B.佛教呈现出中国化趋势
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D.佛教深得统治阶层赏识
8.戊戌变法期间,《知新报》于澳门创办。其创办者认为,中国人长期以来有盲、聋、哑三“病”,而办报是去塞求通最可行并且最有效的办法,“通则开,开则明,明则达,可以知古今,瞰中外,穷物理,洞人情”。这反映了《知新报》
A.开放兼容的办报理念 B.自强独立的救亡要求
C.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 D.服务变法的政治目的
9.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于1870年来华后,广泛结交开明的官员以传播西学,希望“能够给他们指出一条路,一条利用蕴藏在自然中的上帝的力量去为他们的同胞谋福利的路”。由此可知,李提摩太的活动
A.表明西学已为民众所接受 B.促进了近代中国社会转型
C.有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D.推动了清政府的制度改革
10.285年,百济人王仁携带《论语》十卷、《千字文》一册到达日本,之后他开始在日本教授儒学。后来,高丽人高安茂又带了《周易》《周礼》《礼仪》《毛诗》《孝经》《左氏春秋传》等书到日讲学。这说明在中华文化向日本传播的过程中
A.文化交流是主要形式 B.儒士成为交流主要推动者
C.儒学成为日本的官学 D.朝鲜半岛发挥了桥梁作用
11.宋朝时期,越南李朝建立,统治者在其政权逐步稳定后,颁布了改十道为二十四路,每路的官员全部都由文官担任的政令;并在京都设立国子监,作为太子和文官学习儒学的场所,此后,翰林园、孔子庙相继建立。上述现象说明李朝社会
A.政治封建化趋势明显 B.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C.渐渐形成了尚学之风 D.确立了儒家伦理纲常
12.2018年5月6日,厦门市与德国特里尔市共同建设的特里尔厦门园正式落成。厦门园高度尊重现有场地特性,具有中国特色的屏风设计、千年古柏根雕、鼓浪屿的风光图片,与山下的莫泽尔河谷自然美景相映成趣。这说明厦门园的建设
A.融合了德国园林元素 B.体现了中西合璧风格
C.彰显了中国建筑水平 D.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5分,共40分。)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古代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百姓以家庭为单位进行生产,家庭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单位,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以家庭维系国家的家国同构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特征。在这一结构下,国与家相通,家是国的缩影,国由家组成,个人的家庭伦理与爱国情怀保持高度一致。它以血缘为纽带,宗法制为核心,从家庭到国家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关系,将家庭的“孝”与对国家的“忠”连成一体,儒家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体现出了个人、家庭、国家这-“自下而上”的逻辑关系。家国情怀将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个人对家庭、国家乃至世界的深情大爱,既包含了个人的使命担当,也肯定了民众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摘编自吴静《家国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内涵及表现》
材料二 时至今日,“家国情怀”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之一,被赋予了重要的时代价值。徐文秀在《人民日报》发表评论,认为:“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一种对自己国家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家国情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理基石,它以个人为主体,以家国同构为对象,用传统文化把个人、家庭、国家联系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你荣她兴,你辱她耻。家国情怀,让人饮水思源,不忘本,不忘祖,血脉相连。
——摘编自杨清虎《“家国情怀”的内涵与现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指出“家国情怀”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基本的内涵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形成原因。(13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时代强调“家国情怀”的现实意义。(12分)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商周时期 | 周武王灭商,封箕子于朝鲜。箕子教当地居民田蚕礼仪 |
战国时期 | 燕、齐、赵等地人民,多避战乱于朝鲜,带去中国的文字、器皿、钱币 |
秦汉时期 | 平壤地区曾出土大批西汉漆盘、铜钟、漆耳环;公元1世纪时,《诗经》《尚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便流行于朝鲜 |
东汉时 | 朝鲜半岛“三韩"并峙。他们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均与秦朝相似,因此又被称作“秦韩”。“建武中元二年(公元 57 年),倭奴国奉贡来贺,使人自称大夫,倭国之极南界也。光武赐以 印绶”,日本福冈的志贺岛出土了“汉委奴国王”金印 |
---摘编自冯天瑜、何晓明等《中华文化史》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5 分)
参考答案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A | D | C | D | C | B | B | A | C | D | B | D |
13.答案:(1)内涵特征:家国同构;共同体意识;仁爱意识;等等。(4分,答出两点即可)
形成原因:古代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社会,家庭在社会关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儒家忠孝伦理思想影响;宗法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结合;等等。(9分)
(3) 现实意义:提升个人道德修养;建设幸福美满家庭;培养良好的公民意识;增强爱国主义精神(国家意识);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关注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等。(12 分,答出三点即可)
14.答案:[示例]
观点:中国为东亚各国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3分)
论述:中华文化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源源不断地向外进行辐射和传播。先秦时期,中国内地与朝鲜半岛已有往来,以汉字等为代表的中华文化已传入朝鲜半岛。秦汉时期,秦汉王朝与朝鲜半岛、日本岛的政治往来加强,他们的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均与泰汉王朝相似,甚至接受秦汉王朝的行政管辖。朝鲜半岛、日本岛各国又在汉字的基础上,创造了本国文字,如朝鲜创造的谚文,日本创造的假名,推动了当地的文化交流与发展。这一时期,中国的儒学也在朝鲜半岛流行。后来,朝鲜、日本等国的各级学校把儒家经典作为教科书,儒学一度成为各国官学。(9分)
总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东亚各国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3 分)(“示例”仅作阅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三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十三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二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二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 这是一份广东省江门市恩平黄冈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周测卷十一历史试题,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