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中心学校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含答案)
展开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2分)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来回走动的监考员 B.从窗外飞过的小鸟
C.从窗外走过的巡视员 D.黑板前的讲台桌
2.(2分)以下估测中最接近事实的是( )
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m
B.某同学正常的体温是47℃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一个乒乓球的直径是4dm
3.(2分)在公共场所“轻声”说话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轻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4.(2分)四季分明的地区热现象随处可见,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感到凉快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C.深秋,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D.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5.(2分)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它的示数将( )
A.一直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然后不变
C.一直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然后不变
6.(2分)如图所示中,描述晶体凝固的图象是( )
A. B.
C. D.
7.(2分)当光从空气斜射向水面时,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能正确表示其传播方向的是( )
A. B.
C. D.
8.(2分)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
C.物体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远离平面镜
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
9.(2分)一个瓶子能盛满1kg的水,可用该瓶子盛下1kg的( )(已知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
A.酒精 B.汽油 C.植物油 D.水银
10.(2分)如图所示,关于近视眼的形成和矫正方法,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2分)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若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则在光屏上( )
A.呈现放大倒立的像 B.呈现缩小倒立的像
C.呈现放大正立的像 D.无法呈现清晰的像
12.(2分)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三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将质量相等的酒精、硫酸和盐水分别装在这三个容器中,已知ρ硫酸>ρ盐水>ρ酒精.甲、乙、丙三个容器依次分别装的是( )
A.硫酸、盐水、酒精 B.盐水、酒精、硫酸
C.酒精、硫酸、盐水 D.硫酸、酒精、盐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2分)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1所示,则此木块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体温计的示数为 ℃。
14.(2分)卫星电视节目是通过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转播的,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 的,相对于太阳是 的。
15.(2分)“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由于铃受金属珠子的撞击,产生 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 传入人们耳朵的。
16.(2分)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 时(填物态变化名称),要 (选填“放”或“吸”)热,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17.(2分)寒冷的冬天,小明在晨练时看到一些与物态变化相关的现象,请你将物态变化的名称填在横线上: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是 现象,路边树上的雾凇是 现象。
18.(2分)夏季,当你在河岸边漫步时,有时会看到“鱼在云中游”的美景。你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水中的云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像。
19.(4分)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飞过,当小鸟距水面3m时,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 (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该“倒影”距小鸟 m,当小鸟靠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将 (填“变大”、“变小”、“不变”)。
20.(2分)如果一束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 (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矫正的方法是戴一副由 透镜片做的眼镜。
21.(2分)学生奶的密度为1.03×103kg/m3,含义是 。它还可以等于 g/cm3。
22.(2分)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图2分,共23分)
23.(2分)如图,MN表示平面镜,AB表示镜前的物体,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图。
24.(2分)如图所示,一束光经凸透镜折射后,请把折射后的光路补充完整。
25.(8分)如图甲所示,是“探究物质的熔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先将固体物质和温度计分别放入试管内,再放入大烧杯的水中,观察固体的熔化过程。
(1)试管内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某时刻温度如图乙所示,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选填“A”、“B”或“C”),示数为 ℃,某同学根据实验记录的数据描绘出该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ABCDE),则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该物质将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该物质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根据描绘的图线,该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 态,该物质的熔点为 ℃,仔细观察图象发现,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 (选填“快”或“慢”)。
(4)图象中DE段是 过程。
26.(6分)小明和小华在实验室测量某金属块的密度。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
(1)小明先把金属块放入装有适量水的量筒中,量筒内水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在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这时他应该 (填“增加”或“减少”)砝码;天平平衡时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和右盘砝码如图乙所示。则该金属块的质量为 g;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2)小华说小明在天平的使用上存在错误,这个错误是 ;并且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小华接着做“测定液体密度”的实验。他绘制的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m总跟液体的体积V之间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根据图象可知烧杯的质量为 g。
四、计算题(共6分)
27.(3分)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人面对山谷对面的山峰喊一声,2s后听到回音,则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多少m。
28.(3分)一个质量为0.25千克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千克,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75千克,那么某液体的密度是 。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石桥中心学校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解答】解:由题目知“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选择“来回走动的监考员”为参照物,
那么“你”和“来回走动的监考员”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改变,那么,你就不是静止的,
故A错误。同理,B、C错误。
如果选择“黑板前的讲台桌”为参照物,那么“你”和“黑板前的讲台桌”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所以你是静止的,故D正确。
故选:D。
2.【解答】解:A、一张课桌桌面的宽度是5dm,所以此项描述错误;
B、人体的正常体温约为37℃,所以此项描述错误;
C、人正常步行速度大约是1.2m/s,所以此项描述正确;
D、乒乓球的直径约是4cm,所以此项描述错误;
故选:C。
3.【解答】解:“轻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
故选:B。
4.【解答】解:
A、夏天洒在地上的水会汽化﹣﹣蒸发,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B、夏天,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的饮料罐液化形成的小水珠,液化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深秋室外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凝华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冬天,千里冰封指水凝固成冰,凝固是放出热量的;万里雪飘,下雪是水蒸气直接凝华成的小冰晶形成的,凝华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解答】解:取出温度计后酒精蒸发,会吸收一部分热量,所以温度先下降;
等酒精蒸发完后,由于周围环境的温度比较高,温度计视数会逐渐升高,直到与周围温度一样;
故选:D。
6.【解答】解:A、固体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到达一定温度,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符合晶体熔化特点,这是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B、固体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不断升高,符合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是非晶体的熔化图象。不符合题意。
C、液体温度降低到一定温度,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符合晶体凝固特点,是晶体凝固的图象。符合题意。
D、液体不断放出热量,温度不断降低,符合非晶体的凝固特点,是非晶体的凝固图象。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解答】解:A、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远离法线方向偏折了,故不正确;
B、符合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该选项正确;
C、图中反射角和入射角不相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没有发生折射,故不正确;
D、图中反射角大于入射角,故不正确。
故选:B。
8.【解答】解:
A、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故A错误;
B、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同,故B错误;
C、平面镜所成的像,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物体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离平面镜越近,故C错误;
D、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故D正确。
故选:D。
9.【解答】解:由ρ=可得,V=,
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密度小的体积大,
所以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不能容纳1kg密度比水小的物质。
因为ρ水银>ρ水>ρ植物油>ρ酒精>ρ汽油,所以能够容纳1kg水的瓶子,不能容纳1kg密度比水小的A、B、C选项中的物质;
而D选项中的水银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能容纳1kg水的瓶子,能容纳1kg密度比水大的水银。
故选:D。
10.【解答】解:①图中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前方,因此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故符合题意;
②中光线汇聚在视网膜后方,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故不符合题意;
③表示远视眼的矫正方法,不符合题意;
④表示近视眼的矫正方法,符合题意。
故选:B。
11.【解答】解:一支蜡烛位于凸透镜前,调节好透镜和光屏位置后,在光屏上呈现缩小、倒立的像,说明当u>2f,2f>v>f。
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光的折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调一下,2f>u>f,v>2f,光屏上呈现倒立、放大的实像。
故选:A。
12.【解答】解:因为三者质量相等,且ρ硫酸>ρ盐水>ρ酒精;
所以根据V=,体积最大的是酒精,体积最小的是硫酸;
故甲、乙、丙三个容器中依次装的是硫酸、酒精、盐水。
故选: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2分)
13.【解答】解: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由图1可知,物体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7.85cm对齐,故物体的长度为1.85cm;
图2中,体温计的分度值为0.1℃,读数为36.9℃。
故答案为:1.85;36.9。
14.【解答】解:卫星电视节目是通过位于地球赤道上空的同步卫星转播的,卫星和地球的转动是同步进行的,故同步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相对于太阳是运动的。
故答案为:静止;运动。
15.【解答】解:铃响是由于铃受到金属珠子的撞击振动而发声的;
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故答案为:振动;空气。
16.【解答】解:超市里出售的海鲜周围要铺一层碎冰块,这是因为冰块熔化时,要吸收热量,所以能起到保鲜的作用。
故答案为:熔化;吸。
17.【解答】解:(1)跑步时嘴里呼出的“白气”,口中呼出的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周围温度较低的空气凝结成小水滴,形成“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2)路边树上的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
故答案为:液化;凝华。
18.【解答】解:(1)鱼反射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看到变浅的鱼的虚像。
(2)平静的水面相当于平面镜,看到水中的云属于平面镜成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故答案为:折射;反射。
19.【解答】解:因为平面镜成的像是虚像,平面镜的成像原理是光的反射;
已知小鸟距水面3m,像到水面的距离也是3m,所以“倒影”距小鸟为3m+3m=6m;
由于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所以不管小鸟距水面的距离远还是近,像始终和物体等大,因此当小鸟靠近水面时,它在水中的像的大小不变。
故答案为:虚;反射;6;不变。
20.【解答】解: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某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而利用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的特点,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凹透镜,可使来自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上。
故答案为:前,凹。
21.【解答】解:(1)因为密度表示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的多少,
所以奶的密度是1.03×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1m3的奶的质量是1.03×103kg。
(2)由1kg/m3=10﹣3g/cm3可得:
1.03×103kg/m3=1.03×103×10﹣3g/cm3=1.03g/cm3。
故答案为:每1m3的奶的质量是1.03×103kg;1.03。
22.【解答】解:(1)这块金属的密度 ρ===2.7×103kg/m3。
(2)∵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与体积和质量的大小无关,
∴如果将它截去,剩余部分的密度仍为2.7×103kg/m3。
故答案为:2.7×103kg/m3;2.7×103kg/m3。
三、作图与实验题(每图2分,共23分)
23.【解答】解:
分别作出物体AB端点A、B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用虚线连接A′、B′即为AB经平面镜所成的像,如图所示:
24.【解答】解: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改变。如图所示:
25.【解答】解:(1)A是俯视会使读数偏大,C是仰视会使读数偏小,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温度计每一个大格代表10℃,每一个小格代表1℃,示数是38℃。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该物质是晶体。
(2)物质熔化时,把试管取出,物质停止熔化,放回烧杯物质继续熔化,可见物质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3)物质在第5min时处于熔化过程,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物质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50℃不变,所以该物质的熔点是50℃。
物质是固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28℃(48℃﹣20℃=28℃).物质是液态时,吸热3min,物质温度升高了40℃(90℃﹣50℃=40℃).所以该物质熔化前(AB段)升温比熔化后(CD段)升温慢。
(4)如图,BC段是物质的熔化过程,DE段是物质的沸腾过程。
故答案为:(1)B; 38;晶体;(2)吸收;(3)固液共存;50; 慢;(4)沸腾。
26.【解答】解:(1)在测量金属块的质量时,向右盘加砝码时,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右侧,说明砝码的质量大于物体的质量了,此时应减少砝码。天平平衡后,砝码质量加上游码左侧所对的刻度值就是被测物体的质量,由图可知小金属块的质量是50g+2g=52g。金属块的体积为80cm3﹣60cm3=20cm3,
因此金属块的密度为:ρ===2.6g/cm3=2.6×103kg/m3。
故答案为:减少;52;2.6×103。
(2)本题中先测量的是金属块的体积,然后他将金属块从量筒中取出,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这样金属块上沾有水,导致质量的测量值偏大,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ρ=,因此这种测量方法使测量的金属块密度值偏大。
故答案为:金属块上有水,不能用天平直接测量;偏大。
(3)图象中的质量不是液体的质量,而是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即便液体的体积为零时,质量是不为零的,这个质量就是烧杯的质量,由图可知,烧杯的质量是10g。
故答案为:10。
四、计算题(共6分)
27.【解答】解: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声音传播到山峰的时间为听到回声的时间的一半,
∴t=×2s=1s,
∵v=,
∴人到山峰的距离:
s=vt=340m/s×1s=340m。
答:人与山峰之间的距离大约是340m。
28.【解答】解:水的质量:m水=1.5kg﹣0.25kg=1.25kg,
由ρ水=得,水的体积,即瓶子的容积:
V水===1.25×10﹣3m3,
液体质量:m液=1.75kg﹣0.25kg=1.5kg,
由题意知,V液=V水=1.25×10﹣3m3,
则液体密度:ρ液===1.2×103kg/m3。
故答案为:1.2×103kg/m3。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试题及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探究题,应用创新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 这是一份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第九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物理试题,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