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知识梳理+精典考题(全册)
新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3.5合理利用能源 知识梳理+精典考题
展开【新版 知识梳理及精典考题】五年级科学下册3.5合理利用能源(教科版)基础知识梳理1.能源问题(1)地球上的石油储量是有限的,将在几十年后枯竭。(2)使用的电能大部分是由煤燃烧发电取得的,煤燃烧发电要消耗淡水、排放污染物......(3)世界人口剧增,能源消耗加快。2.电能是家庭生活中最常用和最为广泛的能源。我国的电能组成主要有水电、太阳能发电、风电、核电和火电(煤燃烧发出的电)。 3.许多科学家研究发现,在人类过度消耗煤、石油和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过程中,大大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的含量。这些增加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使地表附近的大气温度上升。这种增温效果类似栽培植物的温室,被称作“温室效应”。 实验:模拟温室效应实验方法:①取1个透明的塑料密封袋和两支型号相同的温度计,将一支温度计装入密封袋内,封好口袋。②把装入密封袋的温度计和另一支温度计并排同时放置在阳光下,每隔1分钟观察两支温度计的读数变化,同时将观察到的数据记录下来。实验现象:密封袋内的温度比密封袋外升高得快。实验分析:透明塑料袋模拟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温室气体既能让阳光的热量进入温室内,又能阻止一部分热量的散发,导致气温升高,持续的温室效应会使全球变暖。4.解决能源问题的具体方案(1)节约每一度电。电的产生需要消耗化石能源,排放废弃物,节约用电相当于减少污染物的排放。(2)开发新能源。不可再生能源如最常见的化石燃料(石油、煤和天然气),终有用尽的一天。可再生能源是指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形式。5.生活中节约能源的措施(1)夏季空调温度再调高1℃。(2)在大部分时间里使用电风扇的中低挡。(3)使用节能灯,随手关灯。(4)用自行车、步行或坐公交车代替自驾车出行。 ★常考题型★ 判断题1.我国的电能来源主要是火电。( √ )2.由于植物会吸收二氧化碳,所以工厂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不会影响环境。( × ) 选择题1.模拟温室效应的实验中,我们用透明塑料袋模拟的是( A )。A.温室气体B.大气层C.云层2.为了节约能源,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C )。A.夏天为了凉快,可以将空调温度尽量调低B.为了出行方便舒适,尽量自驾车出行C.随手关灯3.近年来,我们积极推广“无车日”活动的主要目的是( A )。A.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B.定期对车辆进行保养C.使城市容貌更加美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