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声的世界—2022-2023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单元同步练习
展开第三章 声的世界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5分,共50分。
1.古诗《小儿垂钓》中有“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小儿面对路人询问,只是招招手却不作声,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角度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不变
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不能在水中传播
C.小儿回答路人的询问声能在水中传播,会惊跑鱼儿
D.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2.在同一架钢琴上,弹奏调“3()”和“1()”这两个音,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音色一定不同 B.音调一定不同
C.响度一定不同 D.音调、音色和响度都不同
3.下列事例中,没有利用超声波的是( )
A.蝙蝠利用声波导航 B.用声呐探测海深 C.用B超做体检 D.用听诊器检查身体
4.如图是一款新型蓝牙跑步耳机,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而不是堵塞住耳朵,既可以听到耳机发出的声音,也不影响听到周围环境的声音。以上听到的声音,传播介质分别是( )
A.固体 固体 B.固体 气体 C.气体 固体 D.气体 气体
5.关于“声速”,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回声的传播速度小于原声的传播速度
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传播速度越大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
6.下图是敲击音叉时示波器在相同时间内截取的两列声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低 B.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小
C.甲的音调比乙的音调高 D.甲的响度比乙的响度大
7.由于衣服没有放好,在甩干时会引起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并产生噪声,这时为控制噪声,最合理的做法是( )
A.把耳朵捂上 B.加水增加洗衣机的自重,减轻洗衣机的振动
C.把房间的门关上,防止噪声传到外面 D.将甩干筒内的衣服重新放平
8.下列事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 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
9.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假如你闭上眼睛,这两种昆虫从你头附近飞过,那么( )
A.能听到甲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B.能听到乙昆虫飞过,但不能听到甲昆虫飞过
C.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能听见,但甲的声音更微弱
D.甲、乙两种昆虫飞过都听不见
10.下表是某些介质中的声速v,分析表格信息,下列选 项中正确的是 ( )
介质 | 介质 | ||
水 | 1450 | 冰 | 3230 |
水 | 1470 | 软橡胶(常温) | 40至50 |
水 | 1480 | 软木 | 500 |
海水 | 1531 | 铁(棒) | 5200 |
A.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
B.声音在同种介质中传播速度一定相同
C.声速与介质种类和介质温度有关
D.在25℃的海水中向海底发射超声波(声音的一 种),回声速度小于1 531 m/s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2分。
11.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玻璃瓶装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贴着瓶口吹气,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________。用木棍敲打瓶口,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________。
12.在公共场所打电话、说话“轻声”是文明的表现,这里的“轻声”是指声音的________;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________;我们仅凭手机中听到对方的声音就判断出对方是谁,这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进行判断的。
13.如图所示,将正在发声的音叉插入水中,会看到水花飞溅,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产生的。频率为256 Hz的A音叉和频率为440 Hz的B音叉中,______(选填“A”或“B”)音叉声音的音调较高。
14.在花样游泳比赛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这是因为________能传播声音;小华向着远处的山崖大喊一声,约3 s后听到回声,则小华距山崖大约________m。(在空气中声速为340 m/s)
15.一个声源2 min内振动了720次,人耳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该声音。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超声波能够成像,利用这个特点,制成了_______。
三、实验题:共12分。
16.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图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2)在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某同学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_______;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_______。
(3)若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 s后听到了回声,那么小明距离障碍物是_______米。(声音的传播速度)
(4)如图丁所示,小明同学为了研究声音的特性,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并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请你和他一起完成以下实验内容:小明同学利用该实验装置可以进行两个实验内容的探究,分别是:探究音调和_______的关系,探究_______和振幅的关系。
四、计算题:共16分。
17.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测速仪发出的声波到达被测汽车时,汽车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1)汽车接收到第一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2)汽车接收到第二声超声波时,距离测速仪多远?
(3)该被测车速度是多少?(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后,传播速度变大,A、D错误;声音能在水中传播,B错误;空气和水都可以传声,人的声音先经空气传播到水中,然后再经水传播而被鱼听到,就可能吓跑将要上钩的鱼,所以C正确。故选C。
2.答案:B
解析:乐音的三要素:音调、响度和音色.影响音调的因素——声源的振动频率.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声源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影响响度的因素——声源的振动幅度和距离声源的远近;影响音色的因素——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和发声方式决定. 在同一架钢琴上,排除音色的影响;弹奏调“3()”和“1()”这两个音,钢琴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音调一定不同。
3.答案:D
解析:蝙蝠利用超声波导航,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A不符合题意;用声呐探测海深,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B不符合题意;用B超做体检,利用了超声波传递信息,故C不符合题意;用听诊器检查身体,是利用了可以听到的声音传递信息,不是利用超声波,超声波是人耳听不到的,故D符合题意。故选D。
4.答案:B
解析:将耳机贴在颞骨两侧,耳机发出的振动信号通过骨骼传到听觉神经,就可以听到声音,即通过固体传声。听到的周围环境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5.答案:D
解析:A、回声的传播速度等于原声的传播速度,不符合题意;
B、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大,不符合题意;
C、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的音调越高,不符合题意;
D、声音的传播速度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无关,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两幅图中音叉振动的快慢相同,因此音调相同;振幅不相同,因此响度不相同,甲振幅大,所以甲的响度大。只有D选项说法正确。
7.答案:D
解析:由生活经验可知,在用洗衣机甩衣服时由于衣服没放好,导致洗衣机机身剧烈振动,为了防止这种现象产生,可以将衣服在甩干筒内重新放平,即从声源处减弱噪声。
8.答案:B
解析:医生用听诊器诊断病情,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A选项不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传递能量,故B选项符合题意;司机利用倒车雷达防止倒车撞人,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C选项不合题意;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定目标的位置,是利用声传递信息,故D选项不合题意。
9.答案:B
解析:甲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5~7次,即甲昆虫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5~7 Hz,不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内,故人听不到甲昆虫飞过;乙昆虫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300~400次,即乙昆虫飞行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为300~400 Hz,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以内,所以能听到乙昆虫飞过。
10.答案:C
解析:声音在15℃的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 470 m/s,而在软 木中的传播速度是500 m/s,所以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不一 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快,A错误;由表中数据可知,声音在温 度不同的水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声音在同一种介质中的传播速 度与温度有关,B错误;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的种类 和温度都有关系,C正确;声音在25℃的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 1 531 m/s,其回声传播速度与此相同,也是〗53〗m/S,D错误。
11.答案:甲、乙、丙;丙、乙、甲
解析:当用嘴贴着瓶口吹气时,瓶中的空气柱会振动发出声音,空气柱越短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甲、乙、丙;当用木棍敲打瓶口时,瓶子和水柱会振动发出声音,水柱越短的振动越快,发出声音的音调就会越高,故发出声音的音调从高到低的是丙、乙、甲。
12.答案:响度;产生;音色
解析:轻声说明声音很小,即声音的响度小,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产生。每个人发出的声音特点都不一样,能听出对方是谁是根据音色判断的。
13.答案:振动;B
解析:正在发声的音叉是否振动,不容易观察,把它放到水里后,能够激起水花,看到水花飞溅,就能够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故B音叉声音的音调比A音叉声音的音调高。
14.答案:水(或液体);510
解析:声音可以在固体、气体、液体中传播,运动员在水中也能听到音乐,说明水(或液体)能传播声音。因为声音传播到山崖的时间为总时间的一半,所以,由得小华距山崖的距离为。
15.答案:不能;B超
解析:物体在1 s内振动1次,频率为1 Hz。如果2分钟振动720次,那么在1 s内振动了6次,频率为6 Hz,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人耳听不到该声音;因超声波能够成像,利用这个特点制成了B超。
16.答案:(1)介质
(2)变小;真空不能传声
(3)255
(4)频率;响度
解析:(1)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敲桌子,耳朵贴在桌子上听,是通过固体传播声音,故甲、乙两幅图可以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由此现象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
(3)因为小明击打鼓面发声1.5 s后听到了回声,故声音传到障碍物的时间,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由公式得,即小明距离障碍物是255米。
(4)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在振幅相同时,音调不同,可以探究音调的高低与频率的关系。利用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响度不同,可以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7.答案:(1)54.4 m
(2)40.8 m
(3)14.2 m/s
解析:(1)汽车接收到第一声超声波时,声波运动的时间为0.16 s,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2)汽车接收到第二声超声波时,该声波运动的时间为0.12 s,汽车距离测速仪的距离为
(3)汽车两次遇到超声波时间间隔为
汽车运动的路程为
则该被测车速度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