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上册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教案设计
展开课 时 教 案 九 年级 物理 学科
课题 | 11.4电流的测量 | 周次 |
| |||
课时 | 1课时 | 课型 | 新授课 | |||
教学目标 | 1.知道怎样表示电流的强弱。 2.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3.了解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 |||||
教学重点及难点 | 1.能够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 2.电流表的正确选择、连接及读数。 | |||||
教学方法 | 讲授法、 实验法、 练习法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二次备课 及双边活动 | |||||
一、新课导入 1.课件:观察下列两个电路中的小灯泡的连接方式,并说说所在电路有什么特点。 2.演示实验: (1)用一节干电池作电源,把小灯泡、开关接入电路中,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亮度。 (2)用两节干电池作电源,使小灯泡发光。比较前后两次小灯泡的发光情况,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哪次更大些? 二、教学过程 电流 1.电流的意义:电流是表示电流强弱的物理量。 2.学生自主学习: (1)电流的单位及其换算。 国际单位:安培,简称“安”,( A ) 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 μA) 换算关系:1A=103 mA 1mA=103 μA (2)了解常见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练习:半导体收音机电源的电流约 50mA,等于 A, 等于 μA 。 电流表 1.认识电流表 三个接线柱:“-、0.6.3”。 两个量程:0-0.6A,0-3A. 2.电流表的读数 方法 :先观察量程,再确认分度值,最后从指针位置读出示数。 练习:读出电流表中的示数。 3.电流表的连接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电流表的连接方法,并强调注意的事项。 课件:电流表的连接方法。 (1)电流表必须和被测的用电器串联。 (2)电流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3)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4)绝对不允许将电流表直接接到电源的两极上。 4.演示实验:用电流表测一测前面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5.学生实验: (1)电路图连接电路,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 (2)改变电流表在电流中的位置,测量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 (3)比较电流表两次示数是否有变化。 三、作业设计 完成课后题 |
| |||||
板 书 设 计 | 教 学 反 思 | |||||
电流的测量
电流的强弱 单位:安培(A) 1mA=0.001A 1µA=0.000001A 电流表 调零 串联 红入黑出 选择合适的量程 不能直接电源的两端
|
| |||||
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物理鲁教版 (五四制)<a href="/wl/tb_c125612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一章 电流和电路第四节 电流的测量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进行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a href="/wl/tb_c158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a>,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入新课,活动过程设计,课堂小结,课后作业 《课后练习》,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粤沪版九年级上册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粤沪版九年级上册<a href="/wl/tb_c15895_t8/?tag_id=27" target="_blank">11.4 认识动能和势能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二课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