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高考统编版语文常考实用类文本答题方法总结——新闻类
展开2023年高考统编版语文实用类文本答题方法总结--新闻类 内容要点总结:壹 解读新闻内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的概括贰 解读新闻结构--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与独特性 叁 解读新闻主题--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肆 解读新闻写法--新闻语言的形象性 壹、解读新闻内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的概括新闻和其它叙事性文体一样。须具备六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这六个要素也是我们所要讲的“新闻要点”。在阅读新闻时,尤其是阅读较复杂的新闻时,要有意识地先明确这些“新闻要点”,对其圈点勾画。然后通篇审阅这些标识,我们就容易明确新闻事件的梗概,这也为解答其它三个方面的问题奠定了基础。【答题方法】 1.提取材料的关键信息。审读题干,明确答题的方向后:再通读全文,筛选相关信息,着眼于全文来分析,尽量把问题涉及的信息找全。同时,也应明确六要素,把握新闻要点,了解各方观点或作者倾向。2.整合信息,分条作答。整合信息时,要善于利用原文中的关键词句。摘引关键词句,删除次要语句,将提取的中心词,关键语句进行组合、改造、变换,然后分条作备。 贰、解读新闻结构--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与独特性 【考题形式】(1)文章的开头/中间/结尾是新闲构成的哪部分?分析它的作用。(2)新闻一般按事件发生的顺序安排结构,本文为什么提前告知事件的结果?(3)新闻(访谈)的思路或结构安排是怎样的?【答题角度】 ①内容:作者写出了什么具体内容:主旨:是否深化或升华;③技巧:叙述方式--倒叙、括叙、顺叙;④结构:“倒金字塔”结构,新闻结构是否完整,题目和内容是否呼应,首尾是否呼应;⑤读者:读者能否想到,是否吸引读者。示例: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提问】全文有四个小标题,分别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创新是科学家的灵魂和本质》《事实是科学家的空气》《饥饿的威胁在退却》。它们之间的顺序是否可以调换?【答案】 1.不可以调换。 [先明确观点] 2.本文的四个小标题是以时间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分别讲述了袁隆平水稻研究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3.每个小标题都各有指向,层层深入。4.作者是按照人物的品质和事迹分类列小标题来组织材料的。"热爱并献身于农业科研事业:勇于实践,敢于创新:实事求是:矢志为中国和世界人民做贡献等} 以上都说明小标题的顺序是作者精心安排设计的,故不能调换。 叁、解读新闻主题--新闻标题的艺术性【考题形式】 1.请分析这则新闻标题的精妙之处。2.新闻标题Xxx,能否换为Xxx,请说明理由。3.新闻的标题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答题角度】① 对全文内容的概括作用;②对表达新闻主题的作用;③对表达记者观点和感情的作用;④对受众获取信息的作用,吸引读者的作用。说明:若标题使用了修辞,还要点出修辞手法,并分析其作用,示例:以《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为例:【提问】本文标题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其作用。【答案】特点:本文是正副标题结合的形式。作用:正标题①“喜看稻菽千重浪”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实和思想内容,突出表现了袁隆平的突出成就,同时用“喜”字表达了作者对袁隆平的真挚赞叹:②引用诗句,富有文学色彩,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副标题③点明了人物及其学术地位。 肆、解读新闻写法--新闻语言的形象性 【考题形式】 (1)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本文并非完全如此。请结合画线句子简要分析。(2)简要说明文中画线语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和具体含义。【答题角度】(1)从运用技法的角度;是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增加生动形象性。(2)从记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态度或表现的主旨角度;记者是否对新闻中的人物、事件持有褒贬态度或借助新闻传达了某种价值趋向、时代精神、情感需求等,来营造一种氛围。 【例文】 悲情王皓微笑迎接三连亚,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新浪体育讯,在8年的时间里,王略曾先后距离这枚奥运会男单金牌只有咫尺之远,但就是这样的一步之遥,王皓最终还是没能迈出那一步。奥运会男单三连亚,这个名词看起来有些刺眼,也让王皓的职业生涯显得有些悲情。但换一个角度想想,历史上还没有一个人能够在奥运会乒乓球比赛中连续三次闯入同一个项目的决赛,王略纵然没有夺冠,但他却成为了历史第一人。赛后在与张继。科的拥抱祝贺时,王皓露出了微笑,其实,有时,遗爸也未尝不是一种美。应该说,王皓的成长就迹与队中众多的奥运会冠军有所不同。年少成名,并在21岁那年就参加了雅典奥运会,而首次奥运会之旅又给自己带来了许久难以忘怀的伤痛,那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的落败也困扰了王皓整整两年。在2005年和2006年中,①王皓虽然整体战绩较为稳定,但男单世界冠军的头衔却迟迟不愿与他相见。直到2007年男乒世界杯赛,王皓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自己职业生涯首个男单世界冠军。但王皓的职业生涯并未从此一帆风顺....最终,②王皓只能接受以1比4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再次在奥运会男单决赛中落败的结果,只能接受奥运会男单三连亚的悲情命运。奥运会三连亚,在8年的时问里,王皓迟迟等不到那枚奥运会男单金牌,这样的事实对于这位在8年的时间里一直保持着高水平状态的王皓来说未免有些“残忍”。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梦想,从另一个角度来想。比起实现梦想,更重要的其实是追梦的过程,追梦无悔,遗憾也未尝不是一种美。(选自新浪网)【提问】 新闻语言一般是客观平实的,而本文却并非完全如此。请结合文中两处巴线句子简要赏析。【答案】①运用拟人手法,借冠军头衔不愿与王皓相见,委婉地表现了王皓始终未能获得奥运冠军的令人同情的现实命运。②运用排比手法,营造了令人无奈的悲剧氛围,抒发了作者对王皓三连亚的深深惋惜。 小结 壹 解读新闻内容--材料信息、主要内容的概括 贰 解读新闻结构--新闻结构的合理性与独特性 叁 解读新闻主题--新闻标题的艺术性 肆 解读新闻写法--新闻语言的形象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