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docx
    • 练习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docx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1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2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3页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1页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2页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 专题1 物质的组成、分类 化学用语,文件包含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docx、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考点一 物质的组成、分类和变化
    1.把以下物质按要求分类:H2,CaO,Ba(OH)2,Fe2O3,Al,浑浊的河水,CH3CH2OH,NaHSO4,Cu(OH)2,HNO3,H2SO4,CO2,H3PO4,NaOH,CuSO4,空气,CO,CH4,MgCl2,H2CO3,MgSO4。
    (1)属于单质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有机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
    (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
    (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
    (5)能电离出H+的一定是酸,呈酸性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
    (6)在酸中有几个H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 )
    (7)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
    (8)PM2.5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 )
    (9)离子化合物均属于电解质,共价化合物均属于非电解质( )
    (10)因为胶体带有电荷,所以在电场的作用下,胶粒可以定向移动( )
    (11)1 ml Fe3+完全水解可以得到NA个胶粒( )
    (12)纳米材料不是胶体,其粒子分散到分散剂中,才能形成胶体( )
    (13)明矾常用作净水剂( )
    (14)制备Fe(OH)3胶体,可以将NaOH浓溶液滴加到饱和FeCl3溶液中( )
    (15)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
    物质分类中的“四个误区”
    (1)“名不副实”现象:纯碱(Na2CO3)是盐;干冰是固态CO2;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纯净的盐酸是混合物等。
    (2)由同种元素组成或组成元素质量比恒定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O2与O3组成的混合物中只有氧元素;分子式为C4H10的物质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可能为混合物;由12C和13C组成的石墨是纯净物。
    (3)几元酸是根据一个酸分子最多能电离产生的H+数目决定的,最多能电离产生几个H+,该酸就是几元酸,如次磷酸(H3PO2)、CH3COOH都是一元酸。
    (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但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Al2O3。
    1.物质的常见分类
    2.识记常见混合物的俗名与成分
    (1)水煤气:主要成分是CO、H2。
    (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4。
    (3)液化石油气:以C3H8、C4H10为主。
    (4)裂解气:以乙烯、丙烯、甲烷为主。
    (5)水玻璃:Na2SiO3的水溶液。
    (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为3∶1)。
    (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4和Ca(OH)2。
    (8)肥皂: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
    (9)碱石灰:NaOH和CaO的混合物。
    (10)铝热剂:铝粉和高熔点的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
    (11)漂白粉:Ca(ClO)2和CaCl2的混合物。
    3.物质变化的判断
    (1)同位素原子间的相互转化__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下同)化学变化,因为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发生变化;同素异形体间的相互转化________化学变化,因为有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
    (2)存在化学键断裂的变化____________(填“一定”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HCl溶于水,熔融氯化钠的电离等是物理变化。
    (3)金属导电、吸附、胶体聚沉等属于________变化,煤的气化、液化等属于________变化。
    1.(2022·辽宁,1)北京冬奥会备受世界瞩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冰壶主材料花岗岩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火炬“飞扬”使用的碳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C.冬奥会“同心”金属奖牌属于合金材料
    D.短道速滑服使用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2.(2022·河北,3)化学是材料科学的基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制造5G芯片的氮化铝晶圆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
    B.制造阻燃或防火线缆的橡胶不能由加聚反应合成
    C.制造特种防护服的芳纶纤维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D.可降解聚乳酸塑料的推广应用可减少“白色污染”
    3.(2019·天津,1)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下列事实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利用废弃的秸秆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
    B.利用石油生产塑料、化纤等高分子材料
    C.利用基本的化学原料生产化学合成药物
    D.利用反渗透膜从海水中分离出淡水
    4.(2018·北京,6)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 )
    1.钛酸钙(CaTiO3)材料制备原理之一是CaCO3+TiO2eq \(=====,\s\up7(高温))CaTiO3+CO2↑。下列有关判断不正确的是( )
    A.TiO2是金属氧化物,所以不是酸性氧化物
    B.CaCO3、CaTiO3均属于含氧酸盐
    C.CaCO3难溶于水,属于强电解质
    D.上述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国防科大航天科学与工程学院新型陶瓷纤维及其复合材料重点实验室成功研制出一种具有超强吸附能力的新型超轻纳米材料(基本微粒直径为1~100 nm)。这种材料结构上由一维氮化硼纳米管和二维氮化硼纳米晶片复合而成,整个材料内部充满气孔。这种材料耐高温,且用它吸附完有机物后,可以通过点燃的方式实现重复使用。下列关于该材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该材料分散到液体分散剂中,所得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
    B.该材料的基本微粒不能透过滤纸
    C.该材料在2 000 ℃的高温下,还可以保持结构完整,可正常使用
    D.该材料在航空航天高温热防护、有毒化学物质吸附和清除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3.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碘的升华、石油的分馏
    B.NH4Cl溶液除铁锈、食盐水导电
    C.蛋白质溶液中加饱和(NH4)2SO4溶液、蓝色的胆矾常温下变白
    D.热的饱和KNO3溶液降温析出晶体、二硫化碳洗涤试管内壁上的硫
    4.下列有关PM2.5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B.PM2.5的颗粒大小与分子大小差不多
    C.雾霾是一种分散系,分散剂是空气,带活性炭口罩防雾霾的原理是吸附原理
    D.“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和霾的区别很大。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气溶胶系统,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产物。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颗粒物组成的气溶胶系统造成视觉障碍的称作霾。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被认为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
    考点二 表示物质组成和结构的化学用语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eq \\al(20,17)Cl( )
    (2)NH4Cl的电子式:( )
    (3)氨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
    (4)氟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
    (5)氢氰酸的结构式:H—C≡N( )
    (6)CS2的空间填充模型:( )
    (7)氨基负离子(NHeq \\al(-,2))的电子式:( )
    2.按要求书写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1)H3O+______________,Ceq \\al(2-,2)_________________,
    Oeq \\al(2-,2)___________________,NHeq \\al(+,4)__________________。
    (2)HClO______________,CCl4________________,
    NH3__________________,CO2___________________,
    CS2___________________,COS_____________________,
    HCHO______________,C2H4___________________,
    COCl2______________,N2H4__________________,
    N2Heq \\al(+,5)________________。
    (3)Mg(OH)2___________,Na2S______________,
    NaH__________________,NH4H__________________,
    NaCN_________________,NaSCN__________________,
    NaBH4________________。
    书写电子式需要注意的5个问题
    (1)首先要判断是阴离子还是阳离子,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
    (2)不能漏写没有参与成键的电子对,如NH3的电子式不是。
    (3)不能错误合并离子,如Na2O2的电子式写成是错误的。
    (4)不能混淆化学键的类别,如H2O2的电子式写成是错误的。
    (5)离子(或根)带电荷,基团不显电性,如OH-的电子式为,—OH的电子式为。
    1.(2022·江苏,2)少量Na2O2与H2O反应生成H2O2和NaO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2O2的电子式为
    B.H2O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C.H2O2中O元素的化合价为-1
    D.NaOH仅含离子键
    2.(2022·浙江6月选考,5)下列表示正确的是( )
    A.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OH
    B.2­丁烯的键线式:
    C.S2-的结构示意图:
    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3.(2020·江苏,2)反应8NH3+3Cl2===6NH4Cl+N2可用于氯气管道的检漏。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9的氮原子:eq \\al(9,7)N
    B.N2分子的电子式:N⋮⋮N
    C.Cl2分子的结构式:Cl—Cl
    D.Cl-的结构示意图: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醇的分子式:CH3CH2OH
    B.乙烷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C.Na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D.HCN的电子式:Heq \\al(·,·)C⋮⋮N
    2.下列对应化学用语的表示不正确的是( )
    A.次氯酸的电子式:
    B.丁烷的球棍模型:
    C.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
    D.原子核内有8个中子的碳原子:eq \\ar(14, 6)C
    3.火药制备是我国古代闻名世界的化学工艺,原理为2KNO3+S+3C===K2S+N2↑+3CO2↑。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K+的结构示意图:
    B.K2S的电子式:
    C.CO2的结构式:O==C==O
    D.16O2与18O3互为同位素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
    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
    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
    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

    相关试卷

    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化学用语(含解析):

    这是一份新高考化学二轮复习重难点02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化学用语(含解析),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依据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识记常见混合物的俗名与成分,下列表示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新高考版)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教师版),共15页。

    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版)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教师版):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全国版)专题1物质的组成、分类化学用语(教师版),共15页。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