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考)(原卷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考)(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选择题(每题2分 共40分)
1.(2021·四川内江·中考真题)据考古发现,距今约3万年的山顶洞人,在其居住的“上室”地面中间发现一堆灰烬,底部的石钟乳层面和洞壁的一部分被烧炙。这说明他们( )
A.使用粗糙打制石器B.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C.已经懂得人工取火D.政治上实行禅让制
2.(2021·贵州毕节·中考真题)下图不同类型的工具,为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所制作。这些工具的制作方法是( )
A.打制B.磨制C.烧制D.炼制
3.(2021·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了解我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生存状况有多种途径,可信度最高的是
A.神话传说B.考古发现C.影视作品D.学者推断
4.(2021·山东菏泽·中考真题)遗址能为已经消逝的文明或者文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至少是特殊的见证。北京人遗址为我们提供的历史见证是,北京人已经
A.定居生活B.学会用火C.饲养家畜D.种植粮食
5.(2021·贵州黔东南·中考真题)北京是旅游胜地,在这里可以看到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6.(2021·山东青岛·中考真题)某城市为打造旅游品牌,面向社会开展了“我为家乡代言”的明信片设计征集活动。下图为其中的一幅设计稿。据此判断,该城市最有可能是( )
A.北京B.余姚C.西安D.武汉
7.(2021·江苏省海安中等专业学校中考真题)考古学家在浙江余姚河姆渡发现了距今约7000年的丰富的稻作遗存,出土了相当多的稻作工具骨耜。该考古发现直接佐证了此处先民( )
A.种植水稻B.打猎捕鱼C.饲养家畜D.磨制石器
8.(2021·青海西宁·中考真题)我国具有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认识古代的农业生产工具是提高中学生劳动素养的有效途径。以下图片中,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人使用的农业工具是
A.B.
C.D.
9.(2021·湖南郴州·中考真题)某学习小组开展“稻作农业起源及水稻演化历史”的探究性学习活动,小华负责收集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这一部分的资料。他可以去考察( )
A.玉蟾岩遗址B.城头山遗址C.彭头山遗址D.高庙遗址
10.(2021·湖北湖北·中考真题)下列各图中,半坡人居住的房屋最有可能是
A.B.
C.D.
11.(2021·浙江浙江·中考真题)某校举办“百件文物讲述浙江故事”图片展。下图为“河姆渡文化猪纹陶钵”文物介绍。据此推测
①该文物出土于黄河中游地区②河姆渡居民已开始了家畜饲养
③该文物是旧石器时代的器物④河姆渡居民已经能够烧制陶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2021·山东聊城·中考真题)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划分这两个时代的主要依据是( )
A.房屋结构样式B.农作物的种类
C.使用火的水平D.石器制作技术
13.(2021·福建仓山·中考真题)考古工作者在河姆渡遗址发现多处稻谷、稻草的堆积层,层厚20--50厘米,最厚处超过1米,若折算成稻谷,可达12吨以上。这可用于印证河姆渡居民
A.已经从事农业生产B.初步产生物品交换
C.广泛使用青铜工具D.开始推广“牛耕技术
14.(2021·河南·中考真题)下列三幅图片中的文物共同反映了我国先民的
A.农耕工具丰富多样B.商品贸易较为活跃
C.陶器文化历史悠久D.彩陶艺术绚丽多彩
15.(2021·江苏南京·中考真题)“中华文明的起源是一个过程,以农业产生为上限。”有助于印证和推测“上限”的是:
A.北京人的发现B.半坡遗址发掘C.青铜工艺成就D.铁制农具出现
16.(2021·湖南邵阳·中考真题)中华文明诞生于考古学上的新石器时代。下列选项中能够支撑该论点的论据是( )
①云南元谋发掘的粗糙石器②北京周口店发掘的打制石器③半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粟粒④河姆渡遗址发掘的磨制石器和稻谷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7.(2021·湖南湖南·中考真题)清明时节,社会各界人士纷纷开展祭祖仪式。请问被尊崇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A.伏羲和女娲B.炎帝和黄帝C.尧舜和大禹D.神农和伏羲
18.(2021·重庆·中考真题)传说中的黄帝被后人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20世纪以来,出现了三次祭祀黄帝陵的高潮,凝聚了中华民族,团结了全球华人。这是因为黄帝( )
A.为首的部落联盟是华夏族前身B.推行了禅让制
C.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D.主持治水有功
19.(2021·湖南常德·中考真题)中华民族祭祀黄帝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2020年4月4日上午,近300名在陕海内外的中华儿女代表齐聚陕西省黄陵县桥山祭祀广场,与在西安、台湾分别设立的视频连线点代表参加公祭典礼。此举是因为
A.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B.黄帝生活的地区是中华民族的唯一发源地
C.中华民族的主体是由黄帝部落发展而来的
D.黄帝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0.(2021·四川成都·中考真题)著名学者费孝通指出:“距今三千年前,在黄河中游出现了一个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的核心,被称为华夏。”在这一汇集和逐步融合的过程中,被尊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 )
A.炎帝和黄帝B.仓颉和嫘祖C.尧和舜D.隶首和大禹
二、综合题
21.(2021·河南息县·三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的英雄传说以尚德精神为显著特征,强调社会责任和集体利益,英雄的“神性”大于“人性”,他们重义轻利,甘愿奉献,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养德修身、利己利人思想。希腊神话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英雄并不是一个完人,道德上有瑕疵,个性鲜明,是倡导个性原则、享乐主义的世俗英雄,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色彩。
——摘编自邱鹊、刘浩、蔡宁《中国神话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母题比较》
(1)材料一所示文物有何共同的历史价值?
(2)根据材料二,比较中国神话和希腊神话中英雄形象的不同之处。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导致这种不同出现的主要因素。
(3)你还知道哪些与河南有关的神话故事?请举出一例,并说明其蕴含的民族精神。
22.(2021·云南砚山·二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半岛是古代希腊的主体,其地理环境呈现环海、多山、多岛屿的特点。一方面,多山不便于各地区之间的联系,影响了希腊的统一;另一方面,希腊海岸线曲折,港湾众多,岛屿密布,适宜航海业和海外贸易的发展。
材料二 在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稻谷、谷壳、稻杆、稻叶堆积,最厚处达1米。稻谷外 形完成,颗粒大小已经接近现代栽培稻。
材料三 大约5000年以前,中国、印度、埃及、两河流域以及地中海的克里特岛几乎同时进入文明社会。 四大文明古国都是在适合农业耕作的大河流域诞生的,其各具特色的文明发展史,构成了灿烂辉煌的大河 文明;希腊文明和罗马文明共同构成了地中海文明,地中海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祥地。古希腊地处 爱琴海,自然选择了海洋为文明发展的主要方向,地中海人的航海业、海上贸易十分发达。无论是大河文明还是海洋文明,都在推动着世界文明的不断进步;各国历史的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彼此的互动性,各种文 明相互交融,彼此取长补短。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自然地理环境造成了古希腊城邦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一特点又成为哪一城邦民主政治得以发展的重要前提?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河姆渡遗址位于什么流域?材料二内容表明当时这一带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产生的自然环境不同,各自形成了什么文明?面对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如何对待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23.(2021·辽宁沈阳·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京猿人遗址……发现大量的人类化石,10万余件石制品、具有人工砍砸痕迹的骨片等。石器的打片方法以击法为主,锤击法常见,还有碰砧法。石器以石片石器为主,以中、小型石器居多,主要类型有刮削器、尖状器、石锥、雕刻器、砍砸器、球形器、石砧等。在各类石器中,刮削器最多,占75%;尖状器次之,占14%;砍砸器仅占5.4%。
材料二:北京人遗址从上至下的13层文化堆积中,共发现了5层面积较大、堆积较厚的灰烬和其他用火的遗迹。灰烬层集中见于第10层底部、第8-9层、鸽子堂石英Ⅱ层,第4-5层和第3层。其中第4层的灰烬最厚,有的厚达6米。灰烬成堆分布,含烧过的朴树籽、木炭,烧石、烧过的鹿角和动物骨骼。
材料三:距今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们学会了栽培谷物与驯养牲畜,开始农耕生活。农业的起源使人类不再单纯依靠采集与渔猎谋生,这些生产性经济活动的产生,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
考古材料证明,中国是世界农业最早的起源地之一。粟类早地作物起源于黄河流域,人工栽培的水稻起源长江中下游地区。稻作农业和旱地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的局面,是中国早期农业的一大特点。除了粟、黍、水稻之外,起源于中国的粮食作物还有稷和大豆等。历史悠久的农业,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和文明创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材料四:
(1)材料一大量石器化石的出土说明了什么?
(2)根据材料二的考古发现能否推断北京人饮食上能吃熟食了?从材料中找出证据
(3)根据材料三写出起源于中国长江流域的粮食作物。
(4)结合材料一,说说材料四的考古发现说明了什么?
24.(2021·吉林宽城·七年级期末)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远古先民们在艰苦的坏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
【空间看分布】
(1)上图中A、B两处遗址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代表,写出它们的名称。
(2)结合图示分析中国原始农耕时代重要遗址的分布特点。
【工具说进步】
(3)请指图一、图二生产工具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设想一下它们的用途。
(4)从图一到图二生产工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食物话变迁】
(5)请分别举出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
(6)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
【住房见发展】
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周易》
(7)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两点即可)?
(8)综上,你认为原始农业对于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具有怎样的作用?
半坡居民半地穴圆形房屋复原图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中考历史一轮复习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测试)(教师版),共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史料实研究历史的主要素材和根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第01期)-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原卷版),共8页。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中考复习 专题01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原卷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中国的广袤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根据如图,你可以得到的信息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