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保山、文山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 练习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答案含解析.docx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无答案第1页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无答案第2页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无答案第3页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答案含解析第1页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答案含解析第2页
    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答案含解析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保山、文山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保山、文山州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文件包含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高一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山市文山州2022-2023学年秋季学期期末监测考试语文答案含解析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语 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破素笔将自己的学校、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在答题卡上
    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来后,请将答题卡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当今中国正处于从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的过程中。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生
    产方式的转变。市场经济的发展赋子人的自由、独立、平等品格以越来越突出的地位,契约的普遍建立和契约
    精神在全社会的被尊崇使得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人际交往方式也悄然发生了变化。人们不再国守传统
    的乡村生活和熟人圈子,而是走进城市开拓新的发展空间,探寻新的生活世界。在大规模的人员流动中,人与
    人之间也由封闭的熟人关系转向了开放的陌生人关系。
    在“熟人社会”转向“陌生人社会”的过程中,自由受到越来越充分的重视和强调。“陌生人社会”是一个以生人关系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在这样的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彼此陌生,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在这个杜会上的住置,而“所有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位置,这就是自由"。因每个人都是自由者,所以就注定了人与人之阔必然选择无差别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
    但陌生人之间园自由而生的相互尊重和平等相待,并不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彼此信任。信任通常建立在人与
    人之间确定性关系的基础之上。确定性意味着可预期性,而信任则是可预期性的“自然而然”的结果,这在环境相对稳定和流动性较弱的“熟人社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在“君人社会”中,失信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将“信”作为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亦不为过。而在“陌生人社会”中,这种信任得以确立的确定性客观环境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或者说根本不复存在。陌生人的自由是以牺牲其完整人格为代价的,而“熟人杜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正是建立在对彼此完整人格较为热悉的基础之上的。自由增加了人的流动性,“从社会学上解释,流动性造成了人的存在的碎片化,使每一个人与不同的人交往时所展现的都只是自己的某一个成某一些方面,从而使他们根本不具有相互熟悉的基础”,因此,要在陌生人之间建立彼此信任的关系无疑面临诸多挑战,其首要挑战来自人作为自由的存在所产生的不确定性的增加。然而,“不确定性增加了信任的难度,并未消除信任的意思"。没有人愿意因自身的自由导致人与人之间相互否定、相互异化。
    (编自冯庆旭(自由与信任:“陌生人社会”的伦理视点))
    材料二: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所描述的“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服制下形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正是对中国传统熟人社会的完美诠释。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置身于更开放的现代社会中。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对情期间的公众心理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法律在熟人社会中多是作为一种潜在成慑而存在,个体的行为更多地受道德约束。然而,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时,道德、价值观、伦理等结构要素逐渐囊落,陌生人社会背景下痰情控制更多依靠法律。熟人社会中,人们获取的信息多是源于自身所处的熟人圈内,信息有限且容易验证。如今,互联网成为陌生人杜会主要的沟通渠道,公众接触的信息繁杂且真假难,加刷了会众的心理负担。疫情发生后,熟人社会的情感信任能够给成员带来安全感和归属感,减少负性情绪的产生和传播。陌生人社会则完全不同,排斥、疑、缺乏信任会让身处疫情中的公众情绪变得更加
    焦躁。全科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
    诸多研究表明,焦虑、思惧、疑病等负性情绪在陌生人社会的疫情中表现得尤为突出。焦虑是个体因对未
    来事件潜在的负性结果过度担心而伴随的生理上的过度唤醒和躯体的紧张状态。恐惧情绪主要源于对实存危机
    的本能反应,以及对群体性的盲从。在情的高传染性以及焦虑、惧等负性情绪的共同作用下,疑病心理也
    表现得尤为突出。
    在现代化进程中,陌生人社会已经建立了基本的生活秩座,来满足人们对日常生活的确定性需求。然而,
    疫情爆发后,其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等扰乱了公众“例行化”的日常生活模式,原本有序的生活陪入混乱,使个体产生严重的挫感。疫情居家使得生活、学习、工作融为一体,生活的无序使人丧失控制力,从而产生负性情绪。
    负性情绪感染是重大疫情中负性情堵传播的主要途径,包括个体感染和群体感染。个体间感染通常在个体或小群体直接接触的过程中将负性情绪感染给其他人,熟人社会情绪传播正是以此模式进行。随着陌生人社会的到来和互联网的高迪发展,以射面广、速度快捷的“虚拟群体”为中介进行负性情绪传播变得更为广泛,个体受到他人情绪感染后,形成循环反应,进一步强化他人情绪。
    (摘编自向利君、杨秋玲、甘俊伟《“陌生人杜会”背景下重大疫情中负性情绪应对:基于公众心态的角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社会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传统“熟人社会”向现代“陌生人社会”转变,从而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思
    维和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B.陌生人社会中人们不具有相互熟悉的基础,由此带来的不确定性增加了信任难度,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
    陌生人保有信任的意愿。
    C.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开放,信息繁杂且真假难辨,加上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公众负性
    情绪传播变得更为广泛。
    D.疫情爆发后,其不确定性、不可预知性扰乱了陌生人社会已建立的“例行化”日常生活模式,人们容易
    产生挫败感、丧失控制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材料一和材料二材料都谈到了陌生人社会,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难建立信任关系,人口的自由流动性是重要原因
    C.因道德、伦理衰落,疫情期间陌生人社会只能依法律对公众行为进行约束
    D.在现代社会,能否利用好网络媒介,有时也会影响负性情绪在群体中传播
    3.根据材料相关内容,下列选项中的现象与相应结论的表达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大家是熟人,打个招呼就是了,还用得着多说么?”体现了熟人社会中道德约束胜于法律约束。
    B.在现代城市中出现的“老人摔倒扶不扶”问题,说明在陌生人社会中人与人之间不能建立信任关系
    C.家长教育孩子“不要跟陌生人说话”“不能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一种负性情绪的社会化群体感染。
    D.北京一小区暖心邻居一致同意阳性两岁幼童居家隔高,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个体信任关爱依旧存在。
    4.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4分)
    5.针对重大疫情背景下陌生人社会中的公众负性情绪问题,请结合材料提出几条合理化解决建议。(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飞翔的故事(三)
    李浩【注】
    她没有父亲,她的父亲早早地在战争中死去。在她四岁那年她的母亲也殒命于狼群。这个年幼的孩子,竟然提着一根折断的树枝追打一只受伤的老狼,“打死它!打死它!”当她满身血污、气息奄奄地被炎帝从地上抱起的时候,手还在努力地伸着,眼睛里满是愤怒
    她成为了部族之王炎的女儿,住进王庭,同时获得了一个新名字,精卫。
    多年以后的一天早晨,用过餐后,精卫决定去海边。喝鱼羹汤的时候她记起梦里的情景:巨浪和波涛翻滚着向她压下来,雪白的浪花驟然变成了狼牙。“我倒要看看,海浪里面是不是真的藏着可恨的狼!”女仆试图阻拦,毕竟,到海边要走三天,而且炎帝曾反复嘱咐过他们一定要看护好精卫,别让她磕着碰着……精卫拉下脸:“我又不是笼子里的鸟!你们谁也不用告诉!我们现在上路,马上!”
    精卫的脾气不好,想想吧,从那么小就经历那么多的变故……没有谁敢忤逆她,她要是发起火来……
    一阵叮叮当当的忙乱之后,他们出发了。
    他们来到了海上。海风吹拂,海浪汹涌,白色的海鸥在海面上翻涌,如同被打成了碎片的布。“走,我们靠近些!”女仆阻拦:小公主啊,可不能啊,你看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浪……
    “让开!”精卫脱下靴子,径直朝海边走去,海风忽然变小,海浪也安静了许多。精卫踩在沙子上。翻滚的乌云在她头上聚集。精卫朝着远处的一大团海浪跑过去。“小公主,别,不要!”女仆在岸边呼喊。“你们不用管!
    奇怪的是,不安的海浪再次变小变得平静,只有海鸥和海燕的叫声尖锐,它们跳着奇怪的舞蹈。“小公主,不要再往里面走啦!太危险啦!”侍卫长冲着精卫的背影大喊。“不用你们管!”
    海浪又一次退后,远处,它们汹涌翻滚,几乎要和压低的乌云粘在一起了。海鸥们、海燕们像离弦的箭,它们插入到云层然后急速地坠落,即使离得那么远,女仆和侍卫们也能听得见这些水鸟骨头碎裂的声音。“求求你啦,小公主,千万不要向里面再走啦!海龙王已经退了三次,他绝不可能再退啦!”
    “我偏要他退,我偏要他再退!看他能把我怎样!他一定知道,我是炎帝最娇惯最纵容的女儿!哼,在梦里,我看到在海浪的里面竟然藏着狼牙!你们说,他是不是觉得我软弱可欺?难道,他不知道我最最痛恨的就是狼吗?”
    精卫昂着头,一步一步,朝着迎面的巨浪走过去。
    得到消息的炎帝急忙赶往海边。他见到的是女儿精卫的靴子、漂浮在水面上的尸体,以及冲至沙滩上的狼牙项链。傍晚时分。炎帝命人向龙王献祭。深夜,炎帝的营帐里多了一个赤发赤须的人,那个人自称是龙王,此处的海神。
    他告诉炎帝,他可以归还炎帝这个女儿。他说,当海水淹没了精卫,他赶在死神到来之前取了她的魂魂留在了水中,保护了她。“但我怕把她还给你之后她依然不依不饶,那样我的龙宫就会永无宁日,”炎帝向龙王致歉,说自己平日里实在繁忙而很少关心和关注这个孩子,让她有些娇慣任性,不合群。无论她做了什么做错了多少,他这个名义上的父亲都应当有更多的承担。“您放心,我来劝她不许与您为敌。”“好吧”,龙王点头,“如果你能劝得住她,我会在明天把她完整地还给你。如果你劝不住,我只能……”龙王没有再说下去,而是朝着炎帝挥了挥手。
    “父亲!”红着眼珠的精卫出现在炎帝面前,“马上去调您的兵马!龙王实在欺人,我们必须给他点颜色看看!”
    “孩子,你不能这样……”
    “父亲,难道连你也不肯帮我吗?就任凭他这样欺侮你的女儿?”“孩子,不是,你先听我说……”
    “父亲!如果你不肯帮我,我为什么要听?难道,你宁可相信他也不肯体谅我?我知道,我不是你的亲生女儿…”
    炎帝和精卫不断地争执,越争执,炎帝就越感到愧疚。“孩子啊,这些年,我收养了你却没把你带在身边,没能好好地教你,我……”“父亲,我感激你,一直都是。如果你真的想多为我做点什么的话,那就发兵,我一定要报仇,要掀掉他的龙鳞!你知道,这些天他把我关在了什么地方!”
    “孩子,他这样做其实是为了保护你……”
    “我不需要这样的保护!”精卫的眼睛变得赤红,“我不会放过水里面的任何一种活着的生物!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复仇,哪怕,哪怕……”精卫忽然担过头去,“哪怕我重新成为孤儿!”
    ——你都看见了吧。赤发赤须的那个人重新出现在营帐里。我想,我们都没有办法让她改变秉性,她的固执远比石头更为坚硬。
    第二日早晨,炎帝从悠长悲伤的梦中醒来,他发现,营帐的烛台上多了一颗亮晶晶的、樱桃大小的珠子它有些软,拿在手上不得不小心翼翼。炎帝叫来侍卫,把他带到存放精卫尸体的营帐中。精卫的脸上依然是那副怒容,只是比平日里苍白得多。炎帝按照昨夜梦见的那样,掰开精卫紧紧闭着的嘴、生硬咬着的牙,将那枚珠子放进她口中。
    只见,刚才还在的精卫不见了。在她的衣服里面,钻出一只鲜血一样颜色的鸟。它一从里面钻出来,就尖叫着从营帐的门帘处急速地飞了出去……
    (选自李浩《飞翔的故事集》,有删改)【注】李浩,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他在传统故事和技法之外常以想象力赋予生命的更大空间,在奇诡的转折中,诠释了超越因有印象的写作可能性。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精卫决定去退浪复仇是因为她梦到“雪白的浪花骤然变成了狼牙”,这与下文的海龙王有直接的关系。
    B.海风、海浪、乌云、海鸥与海燕的多次描写渲染了一种紧张危险的气氛,为后文精卫的悲剧埋下伏笔。
    C.小说故事结尾定格在精卫化鸟急速飞出的画面,用省略号替代确定的结局,给读者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D.小说改编自神话,由三次逼退海浪,到梦中谈话交流,再梦醒回到现实,虚实交错,有浪漫主义色彩。
    7.关于文中炎帝梦中记叙的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炎帝与海龙王的对话内容突出了炎帝作为父亲未尽到责任而产生自责内疚的心理。
    B.海龙王的讲述照应了前文三次海浪的退让,也为后文精卫化鸟的悲剧结局埋下了伏笔
    C.精卫“只要有一口气,我就不会放弃复仇”,彰显了文章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主题。
    D.精卫的坚持己见和父亲的耐心劝说构成对比,使得二者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8.小说塑造了一个怎样的精卫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4分)
    9.学校文学社开展主题为“关爱青少年成长”的读书分享会,请结合文本和生活实际,列出发言要点并简要
    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齐景公尝赏赐及后宫,文绣被台榭,菽粟食凫雁。出而见殣",谓晏子曰:“此何为死?”晏子对曰:“此
    饥而死。”公曰:“嘻!寡人之无德也何甚矣!”晏子对曰:“君之德著而彰,何为无德也?”景公日:“何谓
    也?”对曰:“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君之营肉自乐延及后宫之族何为其无
    德也!顾臣愿有请于君:由君之意,自乐之心,推而与百姓同之,则何碰之有?君不推此,救粟币帛,腐于困
    府,惠不遍加于百姓,公心不周乎国,此桀、纣之所以亡也。君如察臣婴之言,推君之盛德,公布之于天下,
    则汤、武可为也,一瑾何足恤哉!”
    楚文王伐邓,使王子革、王子灵共捃"菜。二子出采,见老丈人载春,乞焉,不与,搏而夺之。王闻之
    令皆拘二子,将杀之。大夫辞曰:“取春信有罪,然杀之非其罪也,君若何杀之?”言卒,丈人造军而言曰:
    “邓为无道,故伐之,今君公之子搏而夺吾春,无道甚于邓。”呼天而号。君闻之,群臣恐。君见之,曰:“讨
    有罪而横夺,非所以禁暴也;恃力虑老,非所以教幼也;爱子弃法,非所以保国也;私二子,非所以从政也,
    丈人舍之矣。谢之军门之外耳。”
    子羔为卫政,刖人之足。卫之君臣乱,子羔走郭门,郭门闭,刖者守门,曰:“于此有室。”子羔入,追
    者罢,子羔将去,谓刖者曰:“吾不能亏损主之法令,而亲刖子之足,吾在难中,此乃子之报怨时也,何故逃
    我?”刖者曰:“断足固我罪也,无可奈何。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愀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君岂
    私臣哉?天生仁人之心,其固然也!此臣之所以脱君也。”孔子闻之,曰:“善为吏者,树德;不善为吏者,
    树怨。公行之也,其子羔之谓欤。
    (刘向《说苑·至公》)【注】①:饿死的人、②括:拾取③春:簸其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救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
    B.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菽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
    C.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
    D.君之德及后宫与台榭/君之玩物/衣以文绣/君之凫雁/食以菠粟/君之营内/自乐延及后宫之族/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顾臣愿有请于君”与“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表》)两句中的“顾”字含义不同。
    B.“君如察臣婴之言”与“纵-苇之所如”(《赤壁赋》)两句中的“如”字含义不同。
    C.“取备信有罪”与“低眉信手续续弹”(《琵琶行》)两句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非所以教幼也”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所以”含义相同。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面对饿死的百姓,齐景公感慨自己无德,而晏子认为齐景公有德,只是施及对象局限于后宫等,未能
    施及天下普通百姓。
    B.晏子认为,只要把国君的盛德和公正之心遍布天下,那么国君就会成为汤、武一样的圣君,死亡多少
    百姓都显得无足轻重
    C.楚文王将强夺老者箕备的两位王子拘捕并准备处死,其后虽有大臣为之求情,但楚文王听了老者的话
    后依然决定处死二人
    D.子羔在卫国当政之时,判了守门人刖刑,但守门人认为自己罪有应得,并未因此怨恨子羔,反而在其
    遇难时帮其逃脱追捕。
    13.把所给句子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4分)
    (2)狱决罪定,临当论刑,君然不乐,见于颜色,臣又知之。(4分)
    14.本文举楚文王、子羔之例,分别证明什么观点?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九日齐山登高
    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萃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注】①唐会昌五年(845)杜牧任泡州刺史,友人张祜遗逢失意前来拜访,二人重阳登高,诗人有感而作②牛山句: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之上,北望国都临滆流泪说:“若何去此而死乎!”后以“牛山泪”“牛山下涕”喻为人生短暂而悲叹。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标题点明了登高的时令是重阳节,诗中多处体现重阳佳节的习俗。
    B.额联写诗人希望尽兴地过重阳,表现他看透世事、放浪沉醉的旷达
    C.全诗情感迁回曲折、低沉悲凄,颈联、尾联都体现了诗人情感的悲凄
    D.同为登高抒怀之作,但本诗中没有杜甫《登高》中包含的国难家愁。
    16.本诗与杜甫《登高》同写登高,两者所写秋景有何不同?借此各表现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仿用《管子·形势解》
    中的典故,表示希望尽可能多的接纳贤才
    (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所说的“ ”,说明了李蟠的文章爱
    好,而“”,则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3)“秋”与“月”在古诗词中经常相遇,而“秋月”也成了古诗词中特定的意象,如“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北京时间2022年11月29日23时08分,中国航天人再次刷新飞天壮举。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张陆
    组成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接力空间站建造阶段载人飞行任务的最后一棒,向着建造空间站的终点冲刺。
    这是一次别具意义的空间站之旅,迎来了六名中国航天员同时在轨飞行的历史时刻。北京时间2022年11
    月30日7时33分,在“T”字基本构型的中国空间站里,翘盼已久的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顺利打开“家
    门”,热情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入驻“天宫”。“胜利会师”的两个航天员乘组,一起在中国人自己的“太空
    家园”里留下了一张足以_①的太空合影。此刻,身处太空的6位中国航天员,承载了所有中华儿女对浩瀚星空的向往,注解了中华民族可上九天揽月的豪情,也再次描下中国航天的进步足迹。
    如果将空间站建造历程比作是自信自立自强的旋律,那么航天员的一飞冲天,恰似在太空中引吭高歌,代
    表着无数航天人迈向星辰大海征途的志气骨气底气。自2021年4月天和核心舱发射到神舟十五号任务,仅用
    不到20个月时间,密集实施11次发射、2次飞船返回、7次航天员出舱,4个飞行乘组12名航天员接续在轨
    驻留,如期完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空间站如约搭建,梦想_②_,堪称完美的表现,展
    示了中国载人航天30年发展的厚重沉淀与强大实力,跑出了新时代中国航天发展的加速度,激励着新征程上
    创造新的伟业的奋斗情怀。
    不仅神舟十五号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最后一棒,更是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的第一棒。中国空间
    站将迈进长期运营阶段,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为科学家探索宇宙奥秘提供__③_的太空科学平台。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人恰当的成语。(3分)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0.请为上面这则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30个字。(4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
    所有令人羡慕的成就背后,都是不一般的自律。成年人最顶级的自律,不是一定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
    事,_①_。刚开始自律的时候,可能会想要放弃,但只要你坚持下去,就会因此拥有更多变好的机会。
    自省乃一剂良药,无论是处在顺境还是逆境中,②_。在顺境时往往不自觉就会漂浮,不沉稳,这
    时要保持本心,不被环境左右。而逆境中的自省,是为了调整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然后更加积极乐观地面对
    人生。
    学习从来不是一件一劳永逸的事情,它应该是人生任何阶段都不可或缺的一种好习惯。一个人如果不吃
    饭,身体很快就会垮掉。同样地,③,精神也会迎来危机。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输入养分、增长
    见识,使得内心丰盈
    21.下列选项中,哪一项不符合以上文段的内容( )(3分)
    A.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B.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C.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D.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6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曾国藩认为:“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
    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的“三有”是读书的要
    诀,也是我们立身处世的指导。
    上述材料能给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当代青年以启示,你怎么看待“志”“识”“恒”三者之间的关系?
    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
    于800字。

    相关试卷

    2024保山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保山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含解析,共2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2024学年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2024学年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高二上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含答案,共16页。

    2022-2023学年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云南省保山市、文山州高一(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答案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默写,作文,其他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