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说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说课课件ppt,共25页。
1.构造:如图所示,A为 ,B为 ,E为可调刻度.
2.原理:微测螺杆F与固定刻度B之间的精密螺纹的螺距为0.5 mm,即旋钮D每旋转
一周,F前进或后退 mm,而可调刻度E上的刻度为50小格,每转动一小
格,F前进或后退 mm,即螺旋测微器的精确度为 mm.读数
时误差出现在毫米的千分位上,因此,螺旋测微器又叫千分尺.
3.读数:测量值(mm)=固定刻度数(mm)(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可调刻度数
(估读一位)× (mm).如图所示,固定刻度B示数为6.5 mm(半毫米刻度
线已露出),而从可调刻度E上读出的示数为22.5(数字5为估读),最后的读数为:6.5 mm+22.5×0.01 mm=6.725 mm.
导师点睛 螺旋测微器读数两点注意:(1)以毫米为单位时,小数点后面要有三位有效数字,特别是最后一位估读数字为
零时,不能省略.(2)在读数时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已露出.
1.实验原理(1)把金属丝接入电路中,用伏安法测金属丝的电阻R ,电路原理图如图所示. (2)用 测出金属丝的长度l,用 测出金属丝的直径d,算出横截面积S .
(3)由电阻定律R= ,得ρ= = = ,求出电阻率.2.实验器材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电压表、电流表、开关及导线、被测金属导线、干
电池、滑动变阻器.3.实验步骤(1)测直径:用螺旋测微器在被测金属导线上三个不同位置各测一次直径,并记录.(2)连电路:按如图所示的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3)量长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导线的有效长度,重复测量3
次,并记录.
(4)求电阻: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节到使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最大的位置,电路经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S.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读出几组相应的电流
表、电压表的示数I和U,记入表格内,断开开关S.(5)拆除实验电路,整理好实验器材.4.数据处理电阻R的数值可用以下两种方法确定:(1)计算法:利用每次测量的U、I值分别计算出电阻,再求出电阻的平均值作为测
量结果.(2)图像法:可建立U-I坐标系,将测量的U、I值描点作出图像,利用图像的斜率来
求出电阻值R.
5.误差分析(1)金属丝的横截面积是利用直径计算而得,直径的测量是产生误差的来源之一.(2)采用伏安法测量金属丝的电阻时,由于采用的是电流表外接法,电流的测量值
大于真实值,使电阻率的测量值偏小.(3)金属丝的长度测量、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等会带来偶然误差.(4)由于金属丝通电后发热升温,会使金属丝的电阻率变大,造成测量误差.
1.本实验中,可以使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金属丝接入电路的长度和直径. ( )提示:由于金属丝较细,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其直径误差较大.2.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直径时,应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再取平均值. ( )3.若待测金属导线是漆包线,可用小刀刮掉漆皮再测量金属导线的直径. ( )提示:若待测金属导线是漆包线,应该用火烧去其表面的漆皮,再测金属导线的直
径,不可用小刀去刮掉漆皮.4.实验中应保持金属丝温度不变,用伏安法测电阻时,每测一组电压、电流值应及
时把开关断开,防止金属丝温度升高. ( )5.用伏安法测电阻,无论是用电流表外接法还是电流表内接法,都存在系统误差.
( )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选择(1)根据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或最大电压)进行选择.(2)根据用电器的额定电流(或额定电压)进行选择.(3)根据电源的参数进行选择.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比较
电流表内、外接的选择方法(1)直接比较法:当Rx≫RA时,采用电流表内接法,当Rx≪RV时,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即
大电阻用电流表内接法,小电阻用电流表外接法,可记忆为“大内小外”.(2)公式计算法当 时,用电流表内接法.当 > ,即当Rx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示范课课件ppt,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实验目的,标准电流表A0,平均值,巩固基础,加在金属丝,度l金属丝的直径d,提升能力,ACDFH,A2两电流表的,再上台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三册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集体备课ppt课件,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1mm,1mm,7mm,×01,05mm,85mm,02mm,12mm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3 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授课ppt课件,共2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常见卡尺,等效替代法,电桥法,半偏法测A内阻偏小,半偏法侧V内阻偏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