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素材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pptx
    • 视频
      鉴真十年六次东渡都发生了什么?.mp4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1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2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3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4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5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6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7页
    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第8页
    还剩2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评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共28张PPTpptx、鉴真十年六次东渡都发生了什么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8页, 欢迎下载使用。
    知道遣唐使、鉴真东渡日本等基本史实,了解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知道玄奘西行,学习其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
    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唐朝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意识到今天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
    结合本课子目录思考,与唐朝交往的国家主要有哪几个?其交往的事例是什么?
    《哭晁卿衡》 李白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目标导学一:遣唐使和鉴真东渡
    日本奈良王朝,羡慕唐朝文物之盛,迭遣重臣名宿,渡华留学,采唐政法、文教,移植于其国,称为「遣唐使」。
    根据材料结合课本内容思考,遣唐使为什么要来中国?他们给日本带回了什么?
    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来唐的留学生和留学僧们收集、携回大量汉文典籍,范围涉及政治、经济、文学、天文、历法、音乐、医药、技术、佛典,为奈良文化和平安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李威周《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法式:法律、制度、文化等) ——《日本书纪》
    从公元7世纪初至9世纪末,日本先后正式派遣的遣 唐使为12次。每次人数少则100多人,多则500人左右。遣唐使团集中了当时日本外交、学术、科技、工艺、音乐、美术、航海等各方面的优秀人才。 ——摘编自章林《遣唐使:中日交流的重要承载者》
    时间长、次数多、规模大、素质高
    “日本中古之制度,人皆以为多系日本自创,然一检唐史,则知多模仿唐制。” ——木宫泰彦《中日交通史》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
    海上に明るい月が昇ります, 天の果てでも同じ時を共有しています 。
    日本在5世纪以前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使用的是汉字。8世纪中期,日本留学生吉备真备仿照汉字楷书偏旁创立“片假名”。9世纪初,来到中国的日本僧人空海依据中国草书,创立“平假名”。
    遣唐使还将中国的风俗习惯传到本,如五月初五的“端午(阳)节”、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九月初九的“重阳节”等,就是那时从中国传去的,有些节日一直流传至今。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 —长屋亲王《绣袈裟衣缘》
    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结合材料及课本内容思考,鉴真东渡有何影响?
    日本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在鉴真的设计及领导下,建造了著名的唐招提寺……鉴真随船带到日本的,还有绣像、画像、书帖等,其中有王羲之父子的真迹,后来成为日本书法的准绳。……鉴真对医药学很有研究,在日本医学界是位备受尊敬的先师。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为是法事也,何惜生命?诸人不去,我即去耳。 ——鉴真
    鉴真和弟子21人从扬州出发,被诬告与海盗勾结,船只被官府查没。
    754年,终于到达日本。时年66岁。763年,逝世,安葬在唐招提寺。
    船出长江口,受风击破损,不得不返航修理。
    遭遇台风失败,海上漂泊14天后到了海南岛。鉴真因暑热患眼疾双目失明。
    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勇于开拓
    ①为中国佛教的发展作出重大贡献。②由弟子记录成书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长安—河西走廊—西域—天竺(那烂陀寺)
    不畏艰辛、慈悲善良、软弱无能、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西游记》中,唐僧身骑白龙马,有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位高徒护送相伴,一路斩妖伏魔。
    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追求真理。
    “冒越宪章,私往天竺。”“不至天竺,终不东归一步!”“宁可就西而死,岂能东归而生!”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
    传授佛经,促进中日文化交流
    坚韧不拔持之以恒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左图中,A处应填的城市是?B处的国名是?玄奘西行的路线有何特点?
    长安;天竺特点:主要沿着丝绸之路。
    目标导学三:唐与新罗的关系
    《送崔致远西游将还》 唐·顾云我闻海上三金鳌,金鳌头戴山高高。山之上兮,珠宫贝阙黄金殿,山之下兮,千里万里之洪涛。傍边一点林碧,鳌山孕秀生奇特。十二乘船渡海来,文章感动中华国。十八横行战词苑,一箭射破金门策。
    ①反映出唐朝与阿拉伯地区、欧洲和非洲都有交往。②交流范围广。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大唐国者,法式定备,珍国也,常须达
    唐朝时期,外国商人取得入境通行证即可“往来通流,自为贸易”,同时,唐朝政府还对这些外商进行钱粮等方面的补贴。
    陆路方面,从长安出发,向东...向西...通往今天的印度、伊朗、阿拉伯以至欧洲和非洲。海路方面,从...可以到达朝鲜、日本;从...可以到达波斯湾。
    大力发展经济坚持对外开放
    对日本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卓越贡献
    《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件
    1.(2022年湖南衡阳)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用于研究唐朝外交的第一手史料是( )A.诸葛亮《出师表》 B.李斯《泰山石刻》C.司马迁《史记》 D.《大唐西域记》
    2.(2022年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唐朝时,一位高僧前后用了12年,历经各种磨难抵达日本,并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贡献。与高僧这段曲折经历相关的史实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C.玄奘西行 D.鉴真东渡【答案】D

    相关课件

    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评优课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评优课教学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知识解析玄奘西行mp4、视频《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鉴真东渡人教mp4、视频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境导入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背景图课件ppt,文件包含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doc、教学视频鉴真东渡mp4、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mp4等4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8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文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1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课件pptx、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备作业docx、2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doc、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鼎盛mp4、日本遣唐使为古代日本输入中国制度文化mp4、玄奘西行与中印文化交流mp4等6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24页, 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