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1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2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3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4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5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6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7页
    1-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件2022-2023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8页
    还剩3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配套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配套ppt课件,共4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孔子问志,问“志”,言“志”,评“志”,------师长风范,言志---各展抱负,子路仲由,冉有求,公西华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的思想内涵和特点。2.掌握文中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3.理解体会孔子通过个人言行去分辨个人性格特点的思维方式,以及由此推及其政治才能的做法。4.了解孔子的教育观和人格魅力以及古人的政治思想和行为规范。
    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多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  ——1998年1月全世界诺贝尔获得者集会巴黎时的宣言
    2600年前,孔子虽然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甚至有过“乘桴(fú)浮于海” 的梦想,但终其一生,他老人家的足迹也没有走出过今天山东、河南两省的地界。 然而,孔老夫子可能做梦也不会想到,在21世纪的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力增强,他的学说作为中国的文化名片走向了五大洲、走进了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中间。
    课程学习——文学、文化常识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被尊称为圣人。思想核心是仁,政治上主张礼治,鼓励人们入仕。汉代以后,其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他在鲁国做过官,又曾游说四方,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聚众讲学,由此建立了中国古代第一个私家学派——儒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开私人讲学的先河,传说有弟子三千人,身通六艺者七十二人。孔子本人也被历代统治者尊奉为至圣先师。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1、孔子主张礼治,反对法治。
    2、在经济方面,他反对封建的田赋制度而极力维护西周以来的田赋制度。
    3、他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制度。
    4、孔子主张克己复礼。
    5、在伦理方面,孔子主张“仁”。
    6、在哲学上,孔子主张天命观。
    7、在教育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和“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
    8、在品德上,他主张“宽、耻、信、敏、惠、温、良、俭、让”等。
    孔子思想
    《论语》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录,全面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 《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篇章之间没有明显的内在联系和固定顺序。每片取开头二三字为名,并不表示一篇的内容。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全称为“四书”。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 春秋》
    《诗》《书》《礼》《易》《乐》《春秋》
    礼、乐、射、御、书、数
    “留”即保留原词。文言文中凡人名、地名、物名、帝号、年号、国号、朝代、官名、度量衡单位和数量词都可以保留不译。 “补”即增补词语。文言文中在一定的条件下常省略主语、宾语、谓语等句子成分。为使译文通顺,应将省略的句子成分适当补上。 “调”即调整句式。文言文与现代汉语比较,在句式上有很多特点。比如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等,在翻译的过程中就要依照现代汉语的习惯句式把它们调整过来。 “换”即将古词换为现代词。文言的单音词占优势,有些单音节词在现代汉语中只能做语素,而不能构成一个词;有些在词义上已经发生了变化。翻译时要注意把这些词换为相应的现代汉语双音节词。这样比较合乎现代汉语习惯。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着(孔子)坐在一起。因为我(年纪)比你们大一点,(但)(你们)不要因为我在这里就不敢讲了。(你们)平时常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假如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呢?”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古人有姓、名、字以及号。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重点词:以:因为。 乎:相当于“于”译为“比”。 尔:你们。 毋:不要 吾以:在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常置于动词前。 知:了解 如:连词,假如,如果。或:有人。 以:用,做。 何以:以何,如何。
    翻译:——孔子说:“因为我比你们年纪大一点,(你们)不要因我(年长)就不敢说话了 。你们平时说:‘没有人了解我呀。’如果有人了解你们,那么你们打算怎么做些什么事情呢?”
    特殊句式——毋吾以也/不吾知也:否定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毋以吾也”“不知吾也”。则何以哉: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句,即“则以何哉”。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翻译:子路不假思索地回答说:“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的中间,有别国军队来侵略它,接着国内又有饥荒;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到三年后,我就可以使人人勇敢善战,并且还懂得做人的道理。”孔子听了,微微一笑。
    重点词:★率尔:轻率急忙的样子。尔,助词,表状态,常放在形容词或拟声词之后,相当于“然”。★摄:夹,迫近。 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加:加于,加到……上。★师旅:侵略的军队。 因:接着。★饥馑:这里泛指饥荒。饥,五谷不熟;馑,蔬菜不熟。★为:治理。 比及:等到。方:合乎礼仪的行事准则。 哂:微笑。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句
    “求,尔何如?”(宾语前置句) 对曰:“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重点词:方:见方,纵横。计算面积的单位,多用以计量土地。如:连词,或者。足: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足。 如:至于。 俟:等待。
    翻译:“冉求,你怎么样啊?” 冉求回答说:“一个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的国家,如果让我去治理,等待三年,可以使人民富足起来。至于礼乐教化,(自己的能力是不够的)只好等待贤人君子了。
    “赤,尔何如?”对曰:“非曰能之,愿学焉。宗庙之事,如会同,端(名作动)章甫[fǔ](名作动),愿为小相焉。”
    如:连词,或者。端章甫:穿着礼服,戴着礼帽。 端,古代用整幅布做的礼服;章甫,古代礼帽,用布制。在这里都作动词用。
    翻译:“公西赤,你怎么样啊?”公西赤回答说:“我不敢说能够做到,但是愿意学习。在宗庙祭祀的工作中,或者在诸侯会盟,朝见天子时,我愿意穿着礼服,戴着礼帽,做一个替国君主持赞礼和司仪的官。”
    “点,尔何如?”鼓瑟希,铿尔,舍瑟而(表顺承)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子曰:“何伤乎?亦各言其志也!”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yí ,风乎舞雩yú ,咏而(表修饰)归。”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重点词:希:同“稀”,稀疏。 尔:助词,在拟声词之后。 舍:放下。 作:起,站起来。 撰:才能,这里指为政的才能。 亦:只是,不过。 莫:同“暮”。 既:已经。 乎:相当于“于”,可译为“在”。风:名作动,吹风,乘凉。 咏:唱歌。 喟然:长叹的样子。 与:赞同、赞成。
    翻译:“曾皙,你怎么样啊?”这时曾点弹瑟的声音逐渐稀疏了,接着铿的一声,放下瑟直起身子回答说:“我和他们三个人的才能不同。”孔子说:“有什么关系呢?只不过是各自谈谈自己的志向。”曾点说:“暮春时节,春天的衣服已经穿上,我和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青少年,一起在沂水里洗洗澡,在舞雩台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孔子长叹一声说:“我赞同曾点的想法啊。”
    三子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 曰:“夫子何哂由也?” 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重点词:后:走在后头。方位名词作动词。 夫:指示代词,那。 已矣:罢了。 让:谦让。 邦:国家 。此处指治理国家大事。唯:句首语气助词,无义。 安:疑问代词,怎么。 见:见得。 之:指诸侯。
    翻译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个人都出去了,曾皙走在后面。曾皙问孔子:“他们三个人的话怎么样?” 孔子说:“只不过自己谈谈自己的志向罢了。”曾皙说:“您为什么笑仲由呢?”孔子说:“治国要讲究礼让,可是他说话一点都不谦虚,因此我笑他。难道冉求所讲的就不是国家吗?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者五六十里讲的就不是国家呢?公西赤所讲的不是国家吗?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大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赤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课程学习——思想内容梳理
    整体感知:概括各段大意
    1.诵读孔子“问志”,第一节中孔子的话讲了几层意思?反映出孔子在教学上的什么样的态度?这一部分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性格特点? 1.用温和自谦的话首先解除了学生的思想顾虑,给学生创造了说真话的条件,创造了一个轻松、亲切、活跃的环境,从而鼓励学生敢于发表意见,大胆地谈个人的理想。 2.引用学生日常好说的牢骚话,指出他的学生平时认为人们不了解自己,所以感到无所作为,表明对学生的了解。 3.而后假设了一种情况,如果有人了解你们,你们怎么办?从而水到渠成地启发学生谈出自己的想法。 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循循善诱
    第二部分:写孔子四位弟子言志,他们各谈了自己的什么志向?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能看出他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
      孔子问志,子路首先发言。  在他看来,让他去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即使在有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只需要三年就可以治理得很出色。言谈之中,语气十分肯定。由此可见其抱负之大。  在座的四个弟子中,子路年龄最大,只比孔子小九岁,平时与孔子也比较接近,所以说话较少拘谨;但孔子话音刚落,子路便在没有深入思考的情况下抢先发言,确也反映出其鲁莽、轻率的一面。
    有抱负,自信,却失之鲁莽、轻率。
      治理一个受大国侵略而且遭受饥荒的千乘之国,并保证三年内使人民勇于作战并懂得义理。
    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子曰:“由也好勇过我,无所取材。”(《公冶长5·7》) 
    孔子说:“如果我的主张行不通,我就乘上木筏子到海外去。能跟从我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听到这话很高兴。孔子说:“仲由啊,好勇超过了我,其他没有什么可取的才能。” (桴:音fú,用来过河的木筏子。)
      在孔子指名发问后才开口。  子路刚说自己可以治理一个中等国家,冉有则说他只能治理一个小国。先说“方六七十”,又说“如五六十”,说明他对自己能力的估计十分谨慎。  他还认为,三年之后,他所能取得的政绩仅限于“足民”一点,至于礼乐教化,则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可见,冉有既想有所作为,又不愿对自己估计过高。
    谦虚谨慎,说话很有分寸。
      治理一个小国,三年内使人民富足。至于礼乐教化,还难办到。
      也是在孔子点名指问后才述志。  有志于礼乐教化的事,但因冉有刚刚说到“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为避免以君子自居,他先谦虚一番,说“非曰能之,愿学焉”,然后委婉地说出自己的志向,“愿为小相焉”,在“相”前加了个“小”字,给人感觉是他只想做个赞礼和司仪的小官,实际上,最低一级的“相”的地位也不低。  从他简短的言辞中,尤其是两个“愿”字,一个“学”字,一个“小”字,就可以看出他娴于辞令的特点。
      能在诸侯举行祭祀或会盟时担任一个“小相”。
    子路: 侧重强国冉有: 侧重富民公西华: 侧重以礼治邦
    志向虽各有侧重,但都愿意在仕途上创一番事业。都是参加政治。
      既不讲从政,即治理国家;也不讲出使会盟,而是刻画一个发生在祭坛的场景。从富有诗意的情景描写中,曲折地表达出自己的理想。  对此,我们既可理解为政治上的理想寄托,也可引申为道德上的修养追求,使读者大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思索余地。
      暮春时节,脱下冬衣,穿上春衣,和五六个20岁的成年人,带着六、七个少年,在沂水边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回来。
    子三者出,曾皙后。曾皙曰:“夫三子者之言何如?” 子曰:“亦各言其志也已矣!”曰:“夫子何哂由也?”曰:“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唯赤则非邦也与?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
    孔子对待四人的态度分别是怎样的。
    对子路:赞成他的治国志向,但在孔子看来,没有礼义就没有一切,纵有天大的才干,也不能治理好一个国家。因而治理国家讲究谦让,子路太不谦让。这属于“其言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对冉有:尽管态度很谦逊,但所谈也是国家大事,志趣可取.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即“富民可以,礼乐当为”
    对公西华:公西华多才善辨,言谈谨慎,态度谦虚,尽管他甚是贬抑自己,但孔子是深知他的才干的,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孔子认为公西华低估了自己,完全可以担任更重要的工作的能力,指出应实事求是,对自己作出正确的估价。
    孔子为什么独独赞赏曾晳,说“吾与点也” ?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   ①“孔子与曾点者,以点之言为太平社会之缩影也。”〔见杨树达《论语疏证》〕 ②“全文突出了儒家的礼乐治国的理想。”〔 刘盼遂等主编的《中国历代散文选》上册第116页〕  
    “宁为太平犬,莫作乱世民。”春秋之末,天下大乱,身为万世宗师,他不能不去思考百姓的疾苦。否则,他以“仁”为本的思想就无从得以体现。  而曾皙讲的这个境界,就应是社会安定、国家自主、经济稳定、天下太平,每个人都享受了真、善、美的人生,这就是孔子的自由民主—— 一个大同世界的理想。其实现在孔子看来,就是礼治。
    基本特征即为人人敬老,人人爱幼,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家家安居乐业,没有差异,没有战争。
    大致有以下几种代表性说法:   ③“今以《论语》考之,孔子本有行道救世之心,而终不得志,因此他有‘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话和‘欲居九夷’的想法;孔子又说:‘饭疏食(吃粗糙的食物)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先秦文学参考资料》第349页〕
    从消极方面理解的,认为曾皙是主张消极避世,符合孔子“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主张,因此孔子说“吾与点也”。周游列国期间由于到处碰壁,有时也流露出消极情绪,特别是他晚年回鲁国后恬退避世的思想很突出。
    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礼是儒家学派的思想核心之一。孔子主张礼治。礼的意义在古代甚为广泛,指国际间的礼节仪式,贵族的冠、婚、丧等典礼,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规范等。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后继周者,虽百代可知也。”(《论语•述而》)似乎周礼是千秋不变的规范。 孔子主张维护等级制度的正名思想。他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合乎礼的制度。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罚不中,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孔子主张克已复礼。《论语•颜渊》记载:“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颜渊又问“克已复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为推行自己的礼治,而周游列国,而授徒讲学。
    本文记述了孔子和他的四位弟子的一次闲谈,四个弟子各自阐述自己的志向,孔子加以点评。文章语言简短、凝练,具体生动的表现了各人的志向和性格,显示了儒家礼乐治国的思想。
    短短的“侍坐”一章,寥寥315字,却为我们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四子侍坐、与夫子共言其志的故事。这个故事究竟是生活实录还是艺术再现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从中体会到孔子对其弟子的才能、性格的真实了解,从而给他们恰如其分的评价和指导,孔子对弟子们严格要求,从而让他们做到人尽其材,同时,故事还深刻地表现了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礼与仁。本篇语言的简练、精辟、含义深刻,也是值得我们认真细致品味的。
    ①语言简约自然、含蓄蕴藉。全文用简洁的语言记录孔子与弟子的谈论志向的场景,各位弟子的志向都在简约的语言中得到充分的体现。文章涵盖了社会理想、自我批判、为政之道等多方面的内容,给人极大的思考空间。 ②全篇以“言志”为中心组织材料,思路清晰,极有层次,不枝不蔓,文意明晰,表现力较强。 ③人物描写生动传神,成功地运用对话和人物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孔子师生间的对话,将人物的心情语态,精神气质,都传神地表现出来,写得简练含蓄,生动感人。

    相关课件

    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演示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内容提要,道指是非准则,使富足,孔子与弟子年龄对照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演示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演示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温故知新,半部《论语》治天下,关于《论语》,公西华,¤为何“哂”子路,写作特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ppt课件:

    这是一份必修 下册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课文ppt课件,共1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