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习题课件+知识点梳理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共9页。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0分)1.龙龙爷爷家的粮仓里储存着很多水稻种子,但是过了1年都没有发芽,主要原因是缺少( )。A.土壤 B.空气 C.水分2.下面的哺乳动物中有迁徙习性的一种是( )。A.熊 B.狐狸 C.鲸3.青蛙冬天藏于洞中,主要是为了适应冬天( )的环境。A.食物缺乏 B.气温低 C.缺水4.通过种子发芽实验,我们知道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 )。A.适量的水分 B.足够的土壤 C.合适的温度5.阳光下的绿豆苗与黑暗处的绿豆苗比,在黑暗处的绿豆苗特点是( )。A.茎细,叶子偏黄 B.茎细,叶子深绿 C.茎粗,叶子深绿6.蚯蚓喜欢怎么样的环境,下列最合适的是( )。A.干燥的土壤 B.湿润的土壤 C.黑暗、湿润的土壤7.下列现象中,不能说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 )。A.荒漠中生长的骆驼刺,地下的根比地上的部分长得多B.秋天,梧桐树会落叶C.蚯蚓生活在土壤中,能够疏松土壤8.关于生态系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块草地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B.我们做好的生态瓶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C.池塘里的水草、螺蛳、鱼虾可以看成一个生态系统9.北极狐的毛色在冬季变为白色,毛量变多,这主要是为了( )。A.好看 B.求偶 C.抵御寒冷,隐藏自己10.狗在夏天常常吐出舌头,主要是为了( )。A.寻找食物 B.喝水 C.散发热量11.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中隐含的食物链是( )。A.植物→ 蝉 → 螳螂 → 黄雀 B.蝉→ 螳螂→ 黄雀C.螳螂→ 蝉→黄雀12.制作生态瓶的正确顺序是( )。①在生态瓶中种上几棵水草,并在水面放一些浮萍。②植物存活后,再放入小鱼、小虾等小动物。③找一个透明的大塑料瓶,洗干净后剪去上半部分。④在瓶的底部铺上一层干净的沙子,再装入大半瓶自然水域中的水。A.③④①② B.③②④① C.③②①④13.下列现象中,属于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是( )。A.北极熊体毛呈白色 B.触碰含羞草叶子会合拢C.蚯蚓的活动使土壤松动14.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 )。A.相互利用的关系 B.互惠互利的关系 C.吃与被吃的关系15.健康饱满的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有( )。A.光照、适宜的温度、空气 B.土壤、空气、适宜的温度 C.空气、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16.科学家在某冰川融化后发现了28种新的病毒,给人类带来了新威胁。大家推测冰川融化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 B.雪崩 C.生物被破坏17.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写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影响高山上的桃花迟开的主要原因( )。A.水分 B.阳光 C.温度18.生活在干旱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子退化成了刺,是为了( )。A.进行光合作用 B.减少水分的散失 C.减少养料的流失19.青蛙春天产卵,冬天冬眠,这说明( )。A.生物会影响环境 B.生物会适应环境 C.环境会适应生物20.东非地区曾蝗灾肆虐,蝗虫群体每天能破坏约3.5万人的口粮,所到之处,片绿不存,这个事例说明( )。A.生物会改变环境 B.生物能适应环境 C.生物依赖环境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 1 分,共 9 分)1.做种子发芽实验只需一粒种子即可。 ( )2.在探究绿豆种子发芽是否需要水分的实验中,要保持不变的条件是水分。 ( )3.种子发芽不需要阳光。 ( )4.生态瓶中的动物放得越多越好。 ( )5.绿豆苗和它周围的各种生物形成了一个群落。 ( )6.“蚯蚓喜欢潮湿的环境”的最直接证据是蚯蚓生活在湿润的土壤中。 ( )7.生物生存需要适宜的环境。 ( )8.生物与环境是相互适应,相互影响的。 ( )9.在食物网中,同一种动物只能吃一种食物。 (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9分)1. 绿豆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是: 充足的空气 、 适量的水分 和适宜的 温度 ,聪聪的绿豆苗长得细细长长,可能是生长中缺少 阳光 。 2.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要的 养料 。3.制作生态瓶时,先向里面放 植物 ,等其存活后,再向里面放一些 小动物 。 4.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 依赖 ,相互 影响 的。四、综合题[第1题10分,第2题12分,第3题8分,其中第3(2)小题每空1分,共30分]1.请根据图中所示食物网回答以下问题。(1)图中的生物之间存在着 食物 关系,一共有 5 条食物链。 (2)写出最长的一条食物链: 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老鹰 。 (3)如果蛇大量死亡,甲同学认为食草鸟数量将变多,他的推测的理由是 天敌数量减少,短时间内食草鸟数量增多 。 而乙同学认为食草鸟数量将变少,他的推测的理由是 长期来看,食草鸟数量增多后,绿色植物减少,导致食草鸟数量又下降 。 2.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来研究凤仙花种子发芽的影响因素。①取6个同样大小的花盆,分别装满同样的土壤,并编号。②将相同的6粒凤仙花种子分别埋进6个花盆的土壤中,处于适宜的、相同的深度。③将这6个花盆分别放在不同的环境中(见下表),进行观察并记录。编号种子所处环境实验结果编号种子所处环境实验结果1不加水,置温暖处不发芽4加少量水,置寒冷处不发芽2加少量水,置温暖处发芽5加少量水,用透明杯罩住发芽3加过量水,置温暖处不发芽6加少量水,用黑色杯罩住发芽(1)要研究种子发芽和温度的关系,我们应该选择实验 2 和 4 来进行实验。 (2)实验1和2 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 水分 的关系,实验5和6 研究的是种子发芽和 光照 的关系。 (3)如果以上实验中种子都没有发芽,其可能的原因是 种子干瘪、受损伤 。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还存在一些缺陷,请提出一条合理的建议。 增加每个花盆中凤仙花种子数量 。 3.如图所示,三个一模一样的密封瓶子,里面等量的细沙、水。A内有生物:小鱼、螺蛳;B内有生物:小鱼、螺蛳、金鱼藻;C内和B内生物一样,现在将A 和B置于阳光照到的地方,C置于不透光的盒子里,问:(1)A和B比较,改变的条件是 植物 。 (2)上题中这个改变的条件对生态系统的作用是提供 氧气 和 食物 。 (3)B和C 比较,可以研究 光照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4)这三个生态瓶中的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B 瓶。 五、同学们在课堂上研究了蚯蚓的生活环境后,想要模仿此研究活动研究两条涡虫对水分的需求,下面是他们的研究记录表。(共12分)实验次数待在潮湿端的涡虫数(条)待在盒中间的涡虫数(条)待在干燥端的涡虫数(条)我们的解释第1次101涡虫喜欢潮湿的环境第2次200第3次2001.这个实验中改变的环境条件是( )A.水分 B.光照 C.温度2.这个实验中有一处明显不足: 涡虫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 改进的方法: 增加涡虫数,再进行多次实验 。 3.下列和涡虫的生活环境完全不相同的是( )。A.蚯蚓 B.蜈蚣 C.蝴蝶
答案一、1.C 2.C 3.B4.B 点拨:种子发芽的条件是水分、温度、空气。土壤和光照不是发芽必需的条件。5.A 点拨:黑暗环境下,绿豆苗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6.C 7.C 点拨:A选项:地下根系发达能更好适应荒漠缺水的环境。B选项:落叶能更好适应寒冷干燥的秋冬季节。8.C 点拨:生态瓶模拟的就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所有的生物和非生物环境。9.C 10.C 11.A 12.A13.A 点拨:蚯蚓松土属于“生物影响环境”。14.C 15.C 16.A 17.C 18.B 19.B 20.A二、1.× 点拨:避免偶然性,一般要3粒及以上种子。2.× 3.√ 4.× 5.√ 6.√ 7.√ 8.√ 9.×三、1.充足的空气 适量的水分 温度 阳光2.养料 3.植物 小动物 4.依赖 影响四、1.(1)食物 5 (2)绿色植物→食草昆虫→青蛙→蛇→老鹰 (3)天敌数量减少,短时间内食草鸟数量增多 长期来看,食草鸟数量增多后,绿色植物减少,导致食草鸟数量又下降 点拨: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调节能力,当某种生物数量发生变化后,短期内与之存在食物关系的生物数量会发生变化。但长期之后各种生物数量会趋于稳定。2.(1)2 4 (2)水分 光照 (3)种子干瘪、受损伤 (4)增加每个花盆中凤仙花种子数量。3.(1)植物 (2)氧气 食物 (3)光照 (4)B 点拨:生态瓶模拟的是生态系统,其中包括必要的植物和动物,以及阳光、水分等非生物环境。植物为动物提供氧气和食物,动物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五、1.A 2.涡虫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存在偶然性 增加涡虫数,再进行多次实3.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