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7167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7167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5课 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三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397167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同步练习(15份)
- 第3课 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4课 欧洲文化的形成 同步课时训练--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 第7课 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试卷 2 次下载
-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同步练习--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三 试卷 2 次下载
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当堂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有学者认为,印度历史上有四次最巨大的变动。这些变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哈拉帕文明的消失和雅利安人入主印度
②穆斯林进入和统治印度
③英国征服印度
④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2.读公元前6世纪印度的社会结构表。由此可以推知,印度( )
A.佛教对种姓制度推波助澜B.当时社会矛盾较为尖锐
C.在刻意宣扬君权神授观念D.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3.有印度学者认为,“印度生活在多层面中,不同世纪并存在我们的土地上,印度有些地区和世界其它发达国家一样,有些地方还固守着传统”“印度社会民主制度与宗教传统、寺庙圣所与科学基地、理性与迷茫都是那么对立地、难以理解地交织在一起,这是印度文化奇异的景观”。这反映印度文化最突出的特点是( )
A.传统性与现代性结合B.本土性与世界性结合
C.宗教性与科学性结合D.多样性与包容性结合
4.“轴心时代”是卡尔·雅斯贝尔斯的著名命题。他认为,尤其在公元前500年前后,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伟大思想家们告知后人关于人性的重要信息,尊重生命的神圣权利即是宗教”。这是人类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这一时期,除诞生了中国儒道思想、希腊著名哲人外,在宗教领域的表现是诞生了
A.佛教B.印度教C.基督教D.伊斯兰教
5.朝鲜《高丽律》的篇章内容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的《大宝律令》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这反映了( )
A.唐朝文化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B.《唐律》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
C.《唐律》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D.这些国家完全采用中华法系
6.古印第安人从特斯科科湖中捞起淤泥,将其堆积在固定于水上的木排上,形成浮动园地。古印第安人的这一做法( )
①缓解了人地矛盾
②扩大了耕地面积
③突出了以农为本
④体现了天人和谐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7.位于墨西哥城塔库巴街的三文化广场,包括阿兹特克大祭坛、圣地亚哥大教堂和20世纪50年代建造的墨西哥外交部大厦,分别代表了古代的阿兹特克文化、西班牙殖民时期文化和墨西哥现代文化。由此可见,墨西哥文化( )
A.杂糅了欧洲与亚洲的文化
B.与独立战争后的美国文化相同
C.具有多元文化并存的特质
D.毫无任何印第安土著文化痕迹
8.德里苏丹政权建立后,政府和军队中高级官员皆由突厥人、阿富汗人和波斯人的穆斯林贵族担任,印度教的封建主只能担任低级官吏。德里苏丹政权向印度人民征收苛捐杂税,对非穆斯林盘剥尤甚。由此可知,德里苏丹国( )
A.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多民族国家
B.所有居民信仰伊斯兰教
C.民族、宗教、阶级矛盾相互交织
D.中央集权体制受到威胁
9.古代美洲地区与亚欧大陆长期隔离,但印第安文化享誉中外,其中以玛雅文化、阿兹特克文化和印加文化为代表,但是到了16世纪,三大印第安文化相继灭亡。其言外之意是( )
A.哥伦布远航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B.地理大发现密切了各文明间的联系
C.印第安文明曾经引领世界发展
D.西方殖民者导致印第安文明的毁灭
10.古埃及和古印度都是亚非两大文明古国,在其古文明发展史上有诸多相似点。关于它们相似点的论述,正确的是( )
A.发祥于世界著名大河流域
B.产生了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宗教
C.公元前36世纪时出现了国家
D.打败了外族入侵延续了文明
11.阅读下表内容,据此可知
A.人类文明具有多样性B.集权政治是古代世界普遍选择
C.人类文明进程具有规律性D.三大古代文明具有一定渊源
12.形象地展示了哥伦比亚和整个拉美地区一百多年的殖民史和社会生活史的小说是
A.《老人与海》B.《斯佳丽》C.《百年孤独》D.《永别了,武器》
13.在美洲文化中,有一个神奇的事物一奇普。奇普由一根横着的主绳和垂挂于其上的密密麻麻的绳子(垂绳)组成。现存最太的奇普竟是一卷日历(如图),共有762根垂绳,其中730根垂绳通过距离间隔分成24股,正好是2年、24个月、730天。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奇普记载了“玛雅历”B.印第安人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C.使用奇普记事的是印加人D.奇普是阿兹特克人记录事件的载体
14.有学者认为,印度历史上有四次最巨大的变动。这些变动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哈拉帕文明的消失和雅利安人入主印度
②穆斯林进入和统治印度
③英国征服印度
④印度独立和印巴分治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②③④①D.①②④③
15.综合如图信息,最适合探究的主题应是( )
A.中古时期的世界B.西方殖民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C.整体世界的发展D.世界各区域文明的多元面貌
16.柬埔寨吴哥窟是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兴建于吴哥王朝时期。在吴哥窟回廊的内壁及廊柱、石墙、基石、窗楣、栏杆之上,都有浮雕,内容取材于印度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等。这反映了( )
A.柬埔寨艺术都与佛教有关B.柬埔寨石窟艺术源于印度文明
C.吴哥王朝以印度教为国教D.东南亚文化受到印度文化影响
17.15世纪中期,朝鲜王朝组织编撰了一部史书,模仿中国史书体例,分为“世家”“列传”“志”“年表”等,这部史书是( )
A.《编年史》B.《三国史记》
C.《高丽史》D.《源氏物语》
18.朝鲜王朝有各种考试时间不确定的科举考试,又称“别试”。具有代表性的别试,朝鲜国王也会亲临考场,其中著名的有以成均馆的儒生为考试对象的“谒圣试”等。材料说明( )
A.儒家思想对高丽王朝影响较大B.高丽王朝完全效仿唐科举考试
C.科举考试推动朝鲜社会的发展D.历代统治者都重视官员的选拔
19.《高丽史》载:“高丽太祖开国之初,参用新罗、泰封(朝鲜半岛政权)之制,设官分职,以谐庶务。然其官号或杂方言,盖草创未暇革也。”这说明高丽( )
A.受到儒学深刻影响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
C.全面仿效唐朝制度D.一定程度上承袭了本土文化
20.印加人通过观察太阳,编制了太阳历,以确定农业季节。同时他们将一年分为12个月,共365天。每月都有名称,表示相应的宗教活动。这反映了印加历法( )
A.完全服务于农业生产B.完全服务于宗教活动
C.完全服务于军事活动D.兼顾了农业和宗教的需要
21.“原本显然是刹帝利阶级登极之作,英雄主义与战争的作品,在婆罗门的手中则变成了教诲民众关于《摩奴法论》、瑜伽规则、道德观念……的工具。”历史学家威尔·杜兰特评论的古典文献是( )
A.《摩诃婆罗多》
B.《汉谟拉比法典》
C.《吉尔伽美什》
D.《荷马史诗》
22.朝鲜在15世纪以前使用的文字是汉字,读的是中国的“四书”“五经”,朝鲜文学为汉文学的一支。到了15世纪中叶,朝鲜才创造了自己的文字“谚文”。“谚文”根据朝鲜语音,参考中国的韵书,制成28个字母。从朝鲜的文字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朝鲜历史发展源远流长
B.朝鲜文字是从汉字派生而成的
C.古代朝鲜曾经是中国的藩属国
D.朝鲜文化深受中华文化的影响
23.日本假名字母分为“平假名”和“片假名”。平假名源于汉字草书,约从9世纪起正式使用;片假名源于汉字楷书,约从10世纪起正式使用。这说明( )
A.文化具有多样性
B.文化具有传承性
C.文化具有交互性
D.文化具有创新性
24.玛雅文化曾经一度辉煌,玛雅人曾引以为自豪;阿兹特克部落曾经一度强盛,人丁兴旺。然而在同白人近500年的交往中,美洲土著人得到的是白人的追杀、白人的剥削和白人最终留给他们的保留区。美洲印第安文化的湮没主要是由于( )
A.美洲印第安文化具有封闭性
B.西方殖民者野蛮侵略
C.西方文明具有全球性
D.美洲印第安文化具有落后性
25.玛雅人的交换也颇为发达。每个村落和城市都有广场作为交易的中心,以可可豆作为交换的媒介。据此推知,玛雅人( )
A.主要从事商业生产
B.是世界上最早的商人
C.以可可豆作为货币
D.生活在美洲商业中心
二、材料分析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纵观二十世纪的东北亚,既有战争又有和平,前半个世纪烽火连绵,战乱频仍,每一次战争都导致了东北亚政治格局的显著变化和社会经济的停滞倒退。从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战火在东北亚蔓延了整整半个世纪。战争的间隔时间相当短,长不过10几年,最短的仅隔5年。不仅频率快,而且规模大,甚至出现了像朝鲜战争这样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参战国最多、投入兵力也最多的大规模军事冲突。后半个世纪当然也潜在着危机但相对安宁,东北亚各国都获得了和平建设的大好时机,日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最具活力也最有前途的地区之一,引起世人的普遍关注。只要东北亚各国人民认真总结二十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教训和经验,坚持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开创一个各方面差异虽大但能密切合作,共同繁荣的区域化经济结盟的新模式。相信这一模式的出现,将对世界的和平与人类的进步做出巨大贡献。
——摘编自黄定天《二十世纪的东北亚》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上半叶东北亚地区战争不断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制约东北亚经济合作与共同发展的因素。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欧洲水手对通往亚洲航线的寻找,把他们带到了两半球和辽阔的太平洋。地理知识的积累使他们能够把世界各地区通过便捷的贸易网络连接起来。然而,商业交流并非是全球网络的唯一结果。农作物的移植和牲畜的传播改善了人类的营养状况,增加了东半球的人口。外来的病原体引发的传染病使美洲和太平洋岛屿上的土著人口大量减少。大量移民和人类群体的迁移改变了美洲的社会文化图景,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
——摘编自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材料二 拉丁美洲是一个血管被切开的地区。自从发现美洲大陆至今,这个地区的一切先是被转化为欧洲资本,而后又转化为美国资本,并在遥远的权力中心积累。各国的生产方式和阶级结构取决于每个国家进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程度。所谓国际分工就是指一些国家专门赢利,而另外一些国家专门遭受损失,拉丁美洲就沦为专门遭受损失的地区、为他人之需要而存在,成为富国的石油、铁矿、铜矿、肉类、水果、咖啡、原料、粮食的产地和仓库。
——摘编自爱德华多•加莱亚诺《拉丁美洲被切开的血管》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全球贸易网络形成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简析拉丁美洲贫困的原因。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全球化的认识。
ADDAA BCCDA CCCAD DCADD ADCBC
26(1)原因帝国主义列强对于殖民地的争夺;殖民主义者与殖民地国家人民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矛盾;两种根本对立的社会制度的对抗与较量;美国等大国的插手使地区冲突升级。
(2)因素东北亚各国的社会制度不同;东北亚各国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政治矛盾;东北亚各国的文化历史传统及生活方式差异较大;东北亚各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差距很大;美国通过驻扎在东北亚的军事力量和经济渗透对这一地区施加影响。
27(1)影响:使得世界开始联为一个整体;促进了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促进了物种交流,增加了人口数量;疾病的传入使得美洲土著人口减少;移民改变了美洲社会;加速了世界人民的融合。
(2)原因:长期被列强掠夺;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在国际分工中处于不利地位。
(3)认识:全球化促进了人口增加,贸易发展,但是也冲击了印第安土著文化,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社会结构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贱民
成分及职责
宗教祭祀
统治和保卫国家
普通劳动者
服务于前三种
不可接触者
帝国
统治方式
秦朝
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
罗马帝国
元首制、行省制
印加帝国
国王、四大政区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历史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二单元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文化交流与传播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堂检测,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以下是某同学的资料卡片,《三国史记》是哪一国家的史书,佛陀微笑着说,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统编版第5课 南亚、 东亚与美洲的文化课时训练,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日本学者山鹿素行,《高丽史》载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