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2广东省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燃烧、灭火、海洋资源(含解析)
展开一、单选题
1.(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B.石油属于可再生能源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D.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2.(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图为我国不同年份的能源结构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C.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易于贮存和加注
3.(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2018年和2019年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水能、风能、太阳能都是清洁能源
B.减少煤的使用有利于防止温室效应进一步增强
C.煤燃烧产生的CO2和SO2都是形成酸雨的污染物
D.我国电力能源结构的变化体现了“低碳”理念
4.(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中国的科技发展举世瞩目。2020年“嫦娥五号”成功登月,2021年“天问一号”着陆火星,它们都是由以液氢为燃料的“长征五号”火箭搭载升空。“嫦娥五号”携带了特种芳纶材质的五星红旗,“天问一号”应用了我国研发的新型镁锂合金以及锂氟化碳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液氢燃烧只生成水B.芳纶属于合成纤维
C.镁锂合金是氧化物D.氟属于非金属元素
5.(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下列劳动所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A.AB.BC.CD.D
6.(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用如图所示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①③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可燃物接触氧气
B.对比①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有可燃物
C.对比③④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D.本实验用盘成螺旋状的细铁丝替代白磷,能得到相同的实验结论
7.(2021·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稀H2SO4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
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
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
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
8.(2021·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质量的21%B.由乙图可知,白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冒出白烟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
9.(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火灾救援离不开化学知识,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在大火蔓延路线前清理出一片隔离带,大火会逐渐熄灭。该灭火方法的原埋是
A.隔绝氧气
B.隔离可燃物
C.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D.以上都有
10.(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已知室温下NaCl的溶解度约为36g。现称取3.6g粗盐,经过溶解、过滤、蒸发、转移等步骤,除去泥沙得到精盐。下列操作正确且合理的是
A.AB.BC.CD.D
11.(2020·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燃料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能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煤的燃烧可能造成酸雨的原因是排放大量CO2
B.石油炼制可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C.汽车燃料改用压缩天然气可减少对空气的污染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12.(2020·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滴水成冰”是化学变化
B.“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釜底抽薪”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百炼成钢”指生铁经多次煅炼转化为纯铁
13.(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酒精运输车合适位置应张贴的标志是
A.B.
C.D.
14.(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缺碘会引起贫血
B.碳酸氢铵(NH4HCO3)是一种氮肥
C.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D.铁制品表面刷漆可防止生锈
15.(2020·广东深圳·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
A.AB.BC.CD.D
二、填空题
16.(2022·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我国科学家研制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实现了甲烷向重要化工原料甲醇的高效转化。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1)该反应涉及______种单质。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______。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3)反应物中的一种气体可供呼吸。利用下图中的电解水装置制取时,它会在______管(填字母)中产生。
(4)我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再生生保系统能实现(3)中气体的100%再生。在失重条件下制得该气体后,还需通过膜分离技术将其与H2O分离,原因是______。
(5)主要成分为CH4的燃料是______(多选,填字母)。
a.煤 b.沼气 c.天然气 d.乙醇汽油
17.(2022·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国家速滑馆“冰丝带”外墙使用了大量碲化镉发电玻璃。
(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元素镉、碲的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①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_______。
②碲有多种化合价,Te2O5读作_______。
(2)碲化镉可由H2Te洛液和CdSO4溶液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建筑物上的碲化镉发电玻璃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_______能。
18.(2021·广东·统考中考真题)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为省油灯,用棉绳做炷(灯芯),上层盏盛油,下层盏盛水。其结构示意图如图。
(1)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_________和_________,这是燃烧的_________个条件之一。
(2)省油灯的原理是:油燃烧___________,上层内盏油温___________,下层盏内水吸热,减少油的___________,以达到省油的目的。
(3)“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说明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填字母序号)。
a.水分子受热分解 b.水分子不断运动
c.水分子间隔变大 d.水分子数目减少
19.(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H2被视为未来理想的清洁能源,科学家对氢的研究从未停歇。
(1)H2是清洁能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20年5月,Nature期刊报道了一种新型催化剂用于光催化分解水,结果表明,水分解生成的两种气体的体积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表示氢气的是___________(填“a”或“b”)。
(3)2020年5月,科学家在Science期刊上首次报道了原子与分子的“最简单”反应存在两种路径,并用先进技术手段拍下了该反应的影像资料,其中一种路径的简化示意图如图所示。
此“最简单”反应中,表示H原子,表示D原子。D原子核中有___个质子,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___________种。该反应可表示为H+______→ H2+_________ 。
三、流程题
20.(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某废酸液主要含H2SO4和FeSO4,研究人员利用CaCO3消耗部分酸,再加入廉价的电石渣(主要成分为CaO),通过一系列操作可得到磁性铁,成本较低且有利于保护环境。工艺流程如下:
(1)该废酸液的pH______7(填“<”或“>”)。操作Ⅰ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电石渣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会____________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3)“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FeSO4和石灰乳中的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产物是_______和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4)磁性铁是铁的一种氧化物,且为磁铁矿的主要成分,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5)研究发现,“沉铁”后,溶液的pH对磁性铁产率的影响如下表。欲获得高的产率,最适宜的pH为______。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题
21.(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实验室对含有MgCl2的粗盐进行提纯,步骤如图”:
(1)步骤①中,称量50g粗盐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___________。
(2)步骤②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
(3)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
(4)步骤⑤中,为中和过量的NaOH,应滴加的“试剂a”是______(填字母)。
A稀盐酸
B稀硫酸
C稀硝酸
(5)步骤⑥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当__________时,停止加热。
五、科学探究题
22.(2021·广东广州·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列短文并回答问题。
氢在太阳中的核聚变放出大量光和热,是太阳能的来源,掌握可控核聚变技术对人类未来文明发展至关重要。2021年5月,中科院“人造太阳”EAST实验装置创造了氘、氚核聚变在1.2亿摄氏度下运行101秒的新纪录,为世界核聚变研究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氢气是高热值清洁燃料,目前主要通过电解水和天然气重整的方法获取氢气,其中天然气重整制氢的一种原理为:,。氢氧燃料电池已被用作汽车驱动电源,H2和O2在电池内部(含有H2SO4或KOH等物质的溶液)发生反应产生电能。另外,CH4、C2H5OH等也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它们在燃料电池中的反应本质上与它们在O2中的燃烧相同。
(1)氘、氚原子的构成如下表,它们都属于氢元素的原因是_______相同。
(2)上述短文出现的物质中,属于碱的是_______(填化学式)。
(3)电解18gH2O理论上能获得_______gH2。
(4)上述天然气重整制氢原理的两个反应中,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_______。
(5)燃料电池工作时H2SO4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_______(填化学符号)。
(6)CH4在O2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
六、计算题
23.(2020·广东·统考中考真题)某实验小组探究了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注射器加入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见下表),实验中使用传感器装置测算生成O2的质量(圆底烧瓶内气压变化在安全范围),绘制氧气质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1)实验前需准备不同浓度的H2O2溶液,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4%的H2O2溶液,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 g。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从曲线a、b中,可得出的结论是 。
(3)计算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并写出具体计算过程(1.5-5.0%H2O2溶液的密度取值1.0g/mL)。
(4)在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明矾处理较浑浊的天然水
明矾主要起杀菌消毒作用
B
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
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C
在盐田中晾晒海水,得到粗盐
盐除去泥沙即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钠
D
用含小苏打的发酵粉焙制糕点
小苏打(NaHCO3)的化学名称是碳酸钠
①
②
③
④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不燃烧
白磷燃烧
A溶解
B过滤
C蒸发
D转移
A验证木炭具有吸附性
B观察乳化现象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
溶液的pH
6.0
6.5
7.0
7.5
8.0
9.0
产物颜色
黄褐色
黄褐色
较黑
很黑
很黑
灰黑色
产率(%)
43.9
50.6
86.2
93.0
92.3
91.6
原子名称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氘(dā)
1
1
1
氚(chuān)
1
2
1
试验编号
H2O2的质量分数(%)
H2O2溶液的体积(mL)
对应曲线
Ⅰ
3.4
10.0
a
Ⅱ
2.4
10.0
b
Ⅲ
1.7
10.0
c(待绘制)
参考答案:
1.B
【详解】A.pH<5.6的降雨称为酸雨,正确。
B.石油形成过程非常复杂,属于不可再生能源,选项错误。
C.PM2.5属于大气污染物,正确。
D.合金硬度大于组成纯金属,所以铝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正确。
故选:B。
2.D
【详解】A、由图可知,我国能源结构中清洁能源占比呈增加趋势,不符合题意;
B、加大水电、风电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石油燃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污染物,故天然气是比煤炭和石油更清洁的燃料,不符合题意;
D、液氢用作火箭燃料是因为氢气燃烧值大,氢气不易贮存和加注,符合题意。
故选D。
3.C
【详解】A、水能、风能、太阳能在使用时,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属于清洁能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减少煤、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防止“温室效应”的进一步增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C、煤是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其燃烧时排放的SO2和NO2都是大气污染物,也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
D、我国现在大力发展水力发电、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4.C
【详解】A、液氢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故说法正确;
B、芳纶属于合成纤维,故说法正确;
C、镁锂合金属于混合物,不是氧化物,故说法错误;
D、氟属于非金属元素,故说法正确。
故选C。
5.B
【详解】A、取水后加入絮凝剂(明矾)的主要作用是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加速其沉降,起不到消毒杀菌作用,故选项说法错误;
B、煮水时,若水的硬度大,易结垢,是因为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转化为难溶性物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粗盐中含有氯化钠,还含有氯化镁、氯化钙等杂质,除去泥沙后不是纯净的氯化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学名是碳酸氢钠,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6.C
【详解】A、对比①③,白磷均不能燃烧,不能得出物质燃烧需要跟氧气接触,故选项说法错误;
B、对比①④,①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能燃烧,但是变量有两个,分别是温度和是否与氧气接触,不能得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可燃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C、对比③④,③中白磷不能燃烧,④中白磷能燃烧,得出物质燃烧需要温度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选项说法正确;
D、细铁丝的着火点太高,热水的温度无法满足,得不出相同的实验结论,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7.C
【详解】A、紫色石蕊溶液遇酸溶液变红,遇碱溶液变蓝,说法错误;
B、稀硫酸与X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则X是锌,说法错误;
C、硫酸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说法正确;
D、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叫做中和反应,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是碱,不一定是氢氧化钠,说法错误;
答案:C。
8.A
【详解】A、由甲图可知,O2占空气体积的21%,不是空气质量的21%,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乙图中,水下的白磷未燃烧,铜片上的白磷燃烧了,说明磷燃烧需要和空气接触,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薄铜片上的白磷燃烧,生成白色固体P2O5固体,冒出白烟,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点燃红磷后,要迅速放入集气瓶中,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B
【详解】扑灭森林火灾的有效方法之一是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将大火蔓延线路前的一片树木砍掉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燃烧。故选B。
10.B
【详解】A、室温下,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g氯化钠,故10gmL水就能溶解3.6g氯化钠,加入50mL水,加水过多,会使蒸发的时间过长,故加水应适量,不符合题意;
B、过滤时,应遵循“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操作正确,符合题意;
C、蒸发时,应用蒸发皿,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D、转移时,应用玻璃棒进行转移,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A
【详解】A、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会造成酸雨,二氧化碳排放过多导致的是温室效应,故错误;
B、石油分馏能得到石油气、汽油、煤油和柴油等产品,故正确
C、天然气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都不是空气污染物,汽车改用压缩天然气作燃料能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故正确;
D、乙醇(C2H5OH)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故正确。
故选A。
12.B
【详解】A、“滴水成冰”,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所以我们能闻到各种气味,“花香四溢”表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故B正确。
C、着火点燃是物质的一种性质,一般不改变。“釜底抽薪”是清除可燃物,故C错误;
D、“百炼成钢”指生铁经多次煅炼碳含量降低成为钢,不是转化为纯铁,故D错误。
故选:B。
13.B
【分析】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运输酒精的车辆应该张贴易燃物图标。
【详解】A、该标志是节水标志,不符合题意;
B、该标志是易燃物标志,酒精具有可燃性,属于易燃物,运输酒精的车辆应该张贴易燃物标志,符合题意;
C、该标志是有毒品标志,酒精属于易燃物,不属于有毒品,不符合题意;
D、该标志是腐蚀品标志,酒精不属于腐蚀品,不符合题意。故选B。
14.A
【详解】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选项A错误;
B、碳酸氢铵(NH4HCO3)含有氮元素,是一种氮肥,选项B正确;
C、灭火方法有:清除可燃物、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隔绝氧气。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住可以隔绝氧气,锅内的火就会熄灭,选项C正确;
D、金属生锈是金属和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表面刷漆使铁与氧气和水隔绝,可防止生锈,选项D正确。故选A。
15.C
【详解】A、将集气瓶内放入一定量的木炭,振荡,气体的颜色变浅,甚至变成无色,证明木炭具有吸附性,选项正确;
B、加入洗涤剂后,振荡,可观察到植物油“均匀”分散的倒水中,形成乳状液体(乳浊液),故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选项正确;
C、将铁钉防止盛有干燥空气的试管中,铁钉不生锈,可探究铁生锈需要水,但不能证明需要氧气,选项错误;
D、鼓入空气后,面粉悬浮在装置内,此时面粉与空气充分接触,面粉被蜡烛引燃而发生爆炸,可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爆炸,选项正确。
故选C。
16.(1) 2##二##两 不变
(2)
(3)B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与水分子大小不同
(5)bc
【详解】(1)由图可知,图中涉及物质为甲烷、氧气、氢气、水、甲醇,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甲烷是由C、H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甲醇是由C、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H、O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涉及2种单质;
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由图可知,该反应为甲烷和氧气、氢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转化为甲醇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氧气能供给呼吸,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B管与正极相连,产生的是氧气;
(4)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氧分子和水分子的大小不同,故可通过膜分离技术将氧分子与水分子分离;
(5)a、煤的主要成分是碳,不符合题意;
b、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符合题意;
d、乙醇汽油是由乙醇和汽油混合而成,不含甲烷,不符合题意。
故选bc。
17.(1) 112.4 五氧化二碲
(2)
(3)电
【解析】(1)
①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镉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②根据“先读后写”,Te2O5读作五氧化二碲;
(2)
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H2Te和CdSO4反应生成H2SO4和CdTe,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碲化镉可用于制作薄膜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18. 炷 油 三 放热 升高 蒸发 bcd
【详解】(1)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图中属于可燃物的是炷和油,这是燃烧的三个条件之一,故填:炷;油;三。
(2)油燃烧放热,上层内盏油温升高,下层盏内水吸热,可以减少油的蒸发,以达到省油目的,故填:放热;升高;蒸发。
(3)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是因为水受热,水分子间隔变大,水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加快,跑到了外界,故下层盏中的水不断减少,故选:bcd。
19. 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 a 1 1 HD D
【详解】(1)氢气燃烧生成水,无污染,所以是未来最理想的清洁能源.
(2)从图中可以看出,气体a与气体b的体积的比例始终都大约是2:1,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气体体积比大约是2:1,所以a是氢气;
(3)从图中知道:D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和1个中子,H原子核内有1个质子,元素是具有相同的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此反应中涉及的元素种类有1种;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破裂,原子重新组合;该反应可表示为H+ HD→H2+ D。
20. < 过滤 放出 CaSO4 Fe(OH)2 Fe3O4 7.5 pH较低时,磁性铁会与酸反应被消耗,产率较低
【详解】(1)该废酸液含有硫酸,所以pH<7;操作Ⅰ将溶液和滤渣分离开,故操作Ⅰ为过滤。
(2)电石渣中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钙,转化为石灰乳的过程为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该过程放出热量。
(3)“沉铁”过程中,溶液中的FeSO4和石灰乳中的Ca(OH)2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的产物为硫酸钙和氢氧化亚铁,故填CaSO4、Fe(OH)2。
(4)磁铁矿的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铁,故填Fe3O4。
(5)从表中可以看出,pH为7.5时,产率最高,故最适pH为7.5;pH较低时产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pH较低时,磁性铁会与酸反应被消耗,导致产率较低。
21. 托盘天平 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A 蒸发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
【详解】(1)在步骤①的称量步骤中,称量50g粗盐,需要的仪器有药匙、托盘天平,故需补充的主要仪器是托盘天平。
(2)在步骤②溶解粗盐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粗盐的溶解。
(3)在步骤③中,滴加过量NaOH溶液除去MgCl2,氢氧化钠与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滴加稀盐酸,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既除去了氢氧化钠,又不会引进新的杂质,符合题意;
B、滴加稀硫酸,氢氧化钠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氢氧化钠,但又引进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
C、滴加稀硝酸,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虽然除去了氢氧化钠,但又引进新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
(5)步骤⑥是把过滤所得的氯化钠溶液进行蒸发,得到氯化钠晶体,故该操作是蒸发,在蒸发操作中,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
22. 质子数 KOH 2 O H+、
【详解】(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氘和氚的质子数为1,属于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都属于氢元素。
(2)碱是电离时产生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则属于碱的是KOH。
(3)电解18gH2O理论上能获得H2:=2g。
(4) 中甲烷的C是-4价、H是+1价,水中H+1价、O是-2价,CO中C为+2价、O为-2价,氢气中H是0价;中CO的C是+2价、O是-2价,水中H+1价、O是-2价,CO2中C为+4价、O为-2价,氢气中H是0价;则化合价保持不变的元素是O。
(5) 溶液导电的原因是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则H2SO4溶液中起导电作用的离子是H+、。
(6)CH4在O2中充分燃烧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23.(1)8;(2)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3)0.16g;(4)
【详解】(1)若要配制100g质量分数为2.4%的H2O2溶液,设需质量分数为30%的H2O2溶液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则30%x=100g×2.4%,解得x=8g。
(2)根据实验探究目的,探究溶质的质量分数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从曲线a、b中,曲线a体现反应速率更快,可得出的结论是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
(3)实验Ⅰ条件下所用过氧化氢溶液溶质H2O2的质量为10mL×1.0g/mL×3.4%=0.34g,设其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y,则
解得y=0.16g
答:实验Ⅰ条件下H2O2完全分解所得氧气的质量为0.16g。
(4)试验Ⅲ用的过氧化氢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试验Ⅱ的小,故在图中画出曲线c的大致位置及趋势为:
。
2020-2022广东省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2-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0-2022广东省中考化学三年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2-化学实验基础(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广东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燃烧、灭火、海洋资源(含解析): 这是一份广东省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燃烧、灭火、海洋资源(含解析),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流程题,实验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化学物质与健康(含解析): 这是一份重庆市2020-2022三年中考化学真题知识点分类汇编21-化学物质与健康(含解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