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第1页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第2页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12.简单机械( 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简单机械,6m/s,0N3×2,2N×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一、单选题
    1.(2022·滨州)司马迁在《史记》中有壮丽辉煌的咸阳宫的描述。如图是我们的祖先在建造宫殿时利用木棒搬动巨大木料的情景。他们通过横杆、支架、石块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以便将其移到其它地方。以下分析不正确的是( )
    A.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是使用了杠杆
    B.人越靠近横杆的右端,会更省力的抬起巨木的一端
    C.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是为了减小摩擦
    D.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支架对地面的压强
    2.(2022·淮安)如图所示,用力打开夹子过程中,标注的夹子支点、动力、阻力正确的是( )
    A.B.
    C.D.
    3.(2022·鞍山)在如图所示的简单机械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羊角锤B.镊子
    C.天平D.瓶起子
    4.(2022·河池)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杠杆都是省力杠杆
    B.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力的作用点不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5.(2022·桂林)下列办法中,能提高如图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是( )
    A.增大摩擦B.增大定滑轮重力
    C.增大动滑轮重力D.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
    6.(2022·兰州)如图所示,斜面长10m,高4m。用平行于斜面F=50N的拉力,将重100N的物体,从斜面的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此装置既可以省力,也可以省功
    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50N
    C.对物体所做的有用功为500J
    D.该斜面的机械效率为80%
    7.(2022·常州)为了拔除外来入侵物种“一枝黄花”,农业专家自制轻质拔草器,如图所示,将拔草器左下端的叉子插入植株根部,用手对拔草器施力,可将植株连根拔起。若拔同一植株,手施力最小的是( )
    A.B.
    C.D.
    8.(2022·深圳)《天工开物》是我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全书,蕴含了大量的物理知识,下列是《天工开物》中的场景,错误的是( )
    A.AB.BC.CD.D
    二、多选题
    9.(2022·滨州)如图所示,用滑轮组提升质量为12kg的物体时,物体在10s内匀速竖直上升2m。所用拉力F为50N。则在提升物体的过程中(不计绳重和摩擦,g=10N/k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6m/s
    B.滑轮组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为300J
    C.拉力做功的功率为30W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
    10.(2022·青岛)如图甲所示,工人师傅利用动滑轮将重360N的货物匀速提起,拉力F=200N,货物上升的高度h与所用时间t关系的图像如图乙所示,不计绳重和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重力G动=20NB.货物上升的速度v=0.4m/s
    C.拉力F的功率P=80W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η=90%
    三、填空题
    11.(2022·镇江)如图1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转动,A点悬挂一重为12N的物体M,B点受到电子测力计竖直向上的拉力F,杠杆水平静止,已知OA=AB=BC,则F为 N。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F的力臂记为l,则F的大小变 ,F与(1l)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①;将M从A移至B,再重复上述步骤,F与(1l)的关系图线为图2中的 (选填数字序号)。
    12.(2022·菏泽)自行车是我们常用的交通工具,在下面列举的自行车结构或设计采取的措施中,属于杠杆的是 ,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选填前面的序号)
    ①轮盘和飞轮组成的系统,②刹车把手和刹车装置组成的系统,③车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④转轴上安装有轴承。
    13.(2022·阜新)工人利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将质量为80kg的重物在10s内匀速提升1m,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不计绳重与摩擦,g取10N/kg),则有用功的功率为 W;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 J;动滑轮重 N;若增大物重,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四、作图题
    14.(2022·丹东)《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形象深受人们喜爱。如图甲所示,孙悟空肩上的金箍棒可看做杠杆,其简图如图乙。图中,O为支点,O′为金箍棒重心位置,A为动力F的作用点。请在图中画出:
    ⑴金箍棒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⑵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5.(2022·东营)如图所示,工人用撬棒撬起石块的情景,O是支点,请画出动力F的力臂l。
    五、实验探究题
    16.(2022·丹东)“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
    (1)如图甲所示,杠杆处于静止状态。为方便测量 ,应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2)给杠杆两侧挂上不同数量的钩码,移动钩码的位置,使杠杆重新在水平位置平衡。设右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动力F1,左侧钩码对杠杆施的力为阻力F2;测出杠杆平衡时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把F1、F2、l1、l2的数据填入表格中。改变动力F1和动力臂l1的大小,相应调节阻力F2和阻力臂l2,再做几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分析表中的数据得到杠杆的平衡条件: 用F1、l1、F2、l2表示;
    (3)如图乙所示,在 (选填“A”、“B”或“C”)点竖直 (选填“向上”或“向下”)拉时,可使杠杆保持水平位置平衡,此时杠杆属于省力杠杆;
    (4)在完成实验后,小辉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完成了老师提出的问题。如图丙所示,轻质杠杆可绕O点转动,它的中点挂有100N的重物,在杠杆右端用竖直向上的力F= N,可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17.(2022·南通)用图甲滑轮组做“探究动滑轮的重对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影响”实验。实验中把不同的磁铁吸附在动滑轮边框上以改变滑轮的重,每次实验都匀速拉动绳端使物体上升10cm。不计绳重,实验数据如表。
    (1)每次实验绳端移动距离为 cm;
    (2)第2次实验中拉力F的示数如图乙,读数为 N,第2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 ;
    (3)实验中若仅增大绳端移动的距离,则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 ;
    (4)本实验中,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六、计算题
    18.(2022·日照)某疫情仓储基地为方便抗疫物资的存储、计件、配送,将可打包的物资打包为质量分布均匀的立方体包裹。现将口罩打包成边长为1m的立方体后,其质量为400kg。g取10N/kg。
    (1)求口罩打包后的密度;
    (2)仓储基地利用叉车运送物资(如图甲),叉车拾升物资的主要装置由两个叉手和升降架等组成,如图乙所示,叉手为弯成90°的金属板,水平部分承载物资,竖直部分链接在升降架上,其简化示意图如图丙所示,当在叉手的水平部分放上物资时,将叉手看成是一个以O点为支点的杠杆,升降架对杠杆上A点的作用力沿水平方向。已知每个叉手的水平部分长1.5m、宽16cm,两叉手间距40cm,运送物资时,使物资紧靠OA放置,并使其重力的作用线通过两叉手的中间。
    ①当叉车不动,叉手匀速竖直向上运送1包口罩时,求该包口罩对叉手的压强。
    ②若将可打包的物资均打包成质量相同、边长不超过1.5m的立方体包裹,请分析物资的密度是否会影响升降架对A点作用力的大小?
    19.(2022·毕节)如图,一辆货车匀速从山底A开到山顶B。货车重为5.0×104N,发动机的功率50kW保持不变,山坡AB长2000m,高h为300m,牵引力保持2.5×104N不变,不计空气阻力。求:
    (1)汽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
    (2)山坡的机械效率;
    (3)汽车在山坡上行驶时的摩擦力。
    七、综合题
    20.(2022·广元)如图所示,水平实验台宽为l,边缘安装有压力传感器C、D,现将长为3l的一轻质杆平放在C、D上,其两端到C、D的距离相等,两端分别挂有质量均为m0的空容器A、B,实验中向A中装入一定质量的细沙,要使杆始终水平静止不动,可向B中注入一定质量的水。请分析:(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1)已知m0=2kg,若小刚操作中,向B中注入水的体积为6L时,观察到传感器C示数恰好为零。
    ①求容器B中水的质量;
    ②求容器A中细沙的质量。
    (2)若小明操作中,向A中装入细沙的质量为mA(mA>0),求杆始终水平静止不动时,B中注入水的质量范围(结果用mA、m0表示)。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通过横杆、支架等,将巨木的一端抬起,是一根硬棒围绕着支点转动,故是使用了杠杆,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人越靠近横杆的右端,动力臂越大,阻力臂和阻力的大小乘积一定,动力臂越大,会更省力的抬起巨木的一端,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将巨木的一端抬起,垫上圆木,用滚动代替滑动,减小摩擦,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支架下端垫有底面积较大的石块,是为了增大受力面积,从而减小支架对地面的压强,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能绕支撑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是杠杆;变滑动为滚动摩擦力,可以减小摩擦力;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2.【答案】B
    【解析】【解答】根据杠杆的支点定义可知夹子中间的轴的位置是支点,手作用的点为动力作用点,动力的方向向下,阻力的作用点为支点左端弹性铁圈与夹子接触的位置,阻力的方向向下,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杠杆转动时绕的点是支点,阻碍杠杆转动的力是阻力,使杠杆转动力是动力。
    3.【答案】B
    【解析】【解答】A.羊角锤在起钉子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镊子在夹取砝码时,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因此是费力杠杆。B符合题意;
    C.由天平的构造可知,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因此是等臂杠杆。C不符合题意;
    D.瓶起子在开瓶盖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因此是省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4.【答案】D
    【解析】【解答】A.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省力杠杆,动力臂等于阻力臂的杠杆是等臂杠杆,动力臂小于阻力臂的杠杆是费力杠杆,A不符合题意;
    B.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比如篮球、圆环等,B不符合题意;
    C.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都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C不符合题意;
    D.在弹性限度内,弹簧所受的拉力增大一倍,弹簧的伸长量也增大一倍,所以弹簧的伸长量跟其所受的拉力大小成正比,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可以判断杠杆的种类;物体的重心可以不在物体上;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形变程度和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5.【答案】D
    【解析】【解答】A.增大摩擦,会增大额外功在总功所占比值,使机械效率降低,A不符合题意;
    B.增大定滑轮重力,不会改变额外功和有用功,即机械效率不变,B不符合题意;
    C.增大动滑轮重力,会增大额外功在总功所占比值,使机械效率降低,C不符合题意;
    D.增大被提升物体重力,增大有用功在总功所占比值,使机械效率增大,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减小动滑轮重力、增大物体的重力等,可以提高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6.【答案】D
    【解析】【解答】A.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所以利用此装置不能省功,A不符合题意;
    BC.由题意知,将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所做的有用功W有=Gh=100N×4m=400J
    所做的总功W总=Fs=50N×10m=500J
    额外功W额=W总-W有=500J-400J=100J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f=W额s=100J10m=10N
    BC不符合题意;
    D.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400J500J×100%=80%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物体的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根据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总功和有用功的差,计算额外功;结合距离计算摩擦力。
    7.【答案】C
    【解析】【解答】杠杆平衡条件F阻L阻=F动L动。根据题意可知阻力大小F阻是不变的,要让动力F动最小,应该使L阻尽量小,L动尽量大。根据图示L阻最小,L动垂直于杠杆,L动的长度最大的,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阻L阻=F动L动,确定最小的力。
    8.【答案】B
    【解析】【解答】A.用力拉弓,弓被拉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因为独轮推车做匀速直线运动,车受到平衡力的作用,故推力等于车所受的摩擦力,B错误,符合题意;
    C.往桶里加水,水的深度增加,由p=ρgh可知,水对桶底压强逐渐变大,C正确,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桔槔有一个固定不动的点和一个可绕其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组成,是杠杆的应用,利用了杠杆原理,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相互平衡的两个力,大小相等;由p=ρgh可知,同种液体中,深度越深,所受液体压强越大;可绕固定点转动的硬棒组成,是杠杆。
    9.【答案】A,C,D
    【解析】【解答】A.由图可知,承担物体的绳子有3段,所以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s=3h=3×2m=6m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v绳=st=6m10s=0.6m/s
    A符合题意;
    B.物体所受的重力为G=mg=12kg×10N/kg=120N
    滑轮组提升物体做的有用功为W有=Gh=120N×2m=240J
    B不符合题意;
    C.拉力所做的总功为W总=Fs=50N×6m=300J
    则拉力做功的功率为P=Wt=300J10s=30W
    C符合题意;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240J300J×100%=80%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D
    【分析】根据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利用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根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计算机械效率;功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功率。
    10.【答案】B,D
    【解析】【解答】A.一共有2段绳子分担动滑轮和重物的总重力,故动滑轮的重力 G动=2F-G物=2×200N-360N=40N
    A不符合题意;
    B.由乙图可知,货物上升的速度 v物=ht=4m10s=0.4m/s
    B符合题意;
    C.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v绳=2v物=2×0.4m/s=0.8m/s
    拉力F的功率 P=Wt=Fst=Fv绳子=200N×0.8m/s=160W
    C不符合题意;
    D.动滑轮的机械效率 η=W有W总×100%=GhFs×100%=GhFnh×100%=GnF×100%=360N2×200N×100%=90%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D。
    【分析】根据动滑轮的拉力和物体的重力,计算动滑轮的重力;利用路程和时间的比值, 计算速度;根据力和速度的乘积,计算功率;利用物体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可以计算机械效率的大小。
    11.【答案】6;小;②
    【解析】【解答】由图1可知,O为杠杆的支点,B点拉力F的力臂 OB=OA+AB=2OA
    A点作用力的力臂为OA,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OB=G×OA,
    解得 F=OAOB×G=OA2OA×G=12G=12×12N=6N
    由题意可知,保持杠杆水平静止,将F作用点从B移至C,此过程中F方向保持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OA,
    解得 F=G×OA×1l ……Ⅰ
    由题意可知,此过程中物体M的重力G和力臂OA不变,拉力F的力臂l变大,则拉力F变小。
    将M从A移至B,由杠杆平衡条件可得F×l=G×OB,解得 F=G×OB×1l ……Ⅱ
    由数学知识可知,Ⅰ、Ⅱ两式中拉力F与 1l 的关系图线均为正比例函数,由图1可知,OB>OA,则Ⅱ式的斜率大于Ⅰ式的斜率,因此将M从A移至B,F与 1l 的关系图线为过原点且斜率比图线①大的图线②。
    【分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结合已知的力和力臂,计算拉力大小;通过力臂的改变,力臂变大时,拉力变小;根据力臂变化的情况,判断拉力的变化。
    12.【答案】②;④
    【解析】【解答】①轮盘和飞轮组成的系统,属于轮轴;②刹车把手和刹车装置组成的系统,刹车把手处绕一固定点旋转相当于一个杠杆,刹车装置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的;③车胎上有凸凹不平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④转轴上安装有轴承,是通过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力的。综上可知,属于杠杆的是②,属于减小摩擦力的是④。
    【分析】能绕支撑点转动的简单机械是杠杠;变滑动摩擦力为滚动摩擦力可以减小摩擦。
    13.【答案】80;1000;200;变大
    【解析】【解答】重物A的重力G=mg=80kg×10N/kg=800N
    有用功W有用=Gh=800N×1m=800J
    有用功的功率P=W有用t=800J10s=80W
    从图中可知n=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可知,工人对绳的拉力做功W总=W有用η=800J80%=1000J
    不计绳重与摩擦,工人所做的额外功W额外=W总-W有用=1000J-800J=200J
    动滑轮的重力G动=W额h=200J1m=200N
    不计绳重与摩擦,根据η=W有用W总=GhGh+G动h=GG+G动=11+G动G
    可知,若增大物重G,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
    【分析】根据物体的质量计算重力,利用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有用功;功和时间的比值,计算功率;根据有用功和机械效率的比值, 计算总功;根据总功和有用功的差,计算额外功;结合距离计算动滑轮重力;根据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 计算机械效率。
    14.【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金箍棒的重心在O′点,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重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以O点为支点,在A处用力最小,则其力臂最大,最大值为OA,则最小动力F的方向垂直OA,及其力臂l,如图所示:
    【分析】物体受到的重力竖直向下;杠杠上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是最大的力臂,最小的力和最大的力臂垂直。
    15.【答案】解:如图所示;
    【解析】【解答】过支点O作动力F的作用线的垂线,即动力F的力臂l,如图所示:
    【分析】力臂与对应的力的作用线垂直。
    16.【答案】(1)力臂;右
    (2)F1l1=F2l2
    (3)A;向上
    (4)50
    【解析】【解答】(1)实验前为方便测量力臂,应将杠杆调节到水平位置平衡,将杠杆的中点置于支架上,当杠杆静止时,发现杠杆左端下沉,右端偏高,这时应将平衡螺母向右端调节。
    (2)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发现: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用F1、F2、l1和l2分别表示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可表示为F1l1=F2l2
    (3)要使杠杆属于省力杠杆,则动力臂应大于阻力臂,所以应该选择在A点施加向上的力。
    (4)根据F1l1=Gl2
    可得F=G×l2l1=100N×12=50N
    【分析】(1)水平平衡的杠杠,便于测量力臂;调节杠杠水平平衡时,平衡螺母向偏高的一侧调节;
    (2)根据多次实验,总结杠杠的平衡条件;
    (3)当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时,是省力杠杆;动力使杠杠转动;
    (4)根据杠杠的平衡条件,计算杠杠上未知的力。
    17.【答案】(1)30
    (2)2.5;80;低
    (3)不变
    (4)变小
    【解析】【解答】(1)从图甲可以看出,绳子承重股数为n=3,因此绳端移动距离为s=nh=3×10cm=30cm
    (2)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1N,从图乙看出,其读数为2.5N。
    第2次实验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W有W总×100%=GhFs×100%=GhFnh×100%=GnF×100%=6.0N3×2.5N×100%=80%
    分析数据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从实验1至实验4,动滑轮的重力逐渐变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逐渐变小,故动滑轮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低。
    (3)实验中若仅增大绳端移动的距离,根据η=W有W总=GhFs=GhFnh=GnF
    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将不变。
    (4)四次实验中,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10cm=0.1m
    有用功为W有用=Gh=6.0N×0.1m=0.6J
    第1次实验中,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W动1=G动1h=0.3N×0.1m=0.03J
    总功为W总1=F1s=2.2N×0.3m=0.66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为W摩1=W总1-W有用-W动1=0.66J-0.6J-0.03J=0.03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为k1=W摩1W动1+W摩1×100%=+0.03J×100%=50%
    第3次实验中,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W动3=G动3h=1.9N×0.1m=0.19J
    总功为W总3=F3s=2.9N×0.3m=0.87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为W摩3=W总3-W有用-W动3=0.87J-0.6J-0.19J=0.08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为k3=W摩3W动3+W摩3×100%=+0.08J×100%=32%
    第4次实验中,克服动滑轮的重力所做的额外功W动4=G动4h=3.2N×0.1m=0.32J
    总功为W总4=F4s=3.4N×0.3m=1.02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为W摩4=W总4-W有用-W动4=1.02J-0.6J-0.32J=0.1J
    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为k4=W摩4W动4+W摩4×100%=+0.1J×100%≈24%
    由此可知,在物重不变的情况下,动滑轮变重时,由摩擦引起的额外功占总额外功的比例变小。
    【分析】(1)根据物体的移动距离,结合绳子股数,计算绳子移动的距离;
    (2)根据测力计指针位置,测量力的大小;根据物体的重力和绳子的拉力,可以计算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物体重力相同时动滑轮越重,机械效率越低;
    (3)若改变物体移动的距离,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变;
    (4)根据拉力和距离的乘积计算总功,利用物体重力和高度计算有用功,利用动滑轮重力和高度的乘积计算动滑轮的额外功,利用总功和有用功、动滑轮的额外功的差, 计算摩擦力的额外功。
    18.【答案】(1)解:口罩打包后的密度ρ=mV=400kg(1m)3=0.4×103kg/m3
    答:口罩打包后的密度为0.4×103kg/m3;
    (2)解:①每个叉手的水平部分接触面积为S=1m×16×10-2m=0.16m2
    该包口罩对叉手的压强p=FS=mgS=400kg×10N/kg0.16m2×2=1.25×104Pa
    ②设物资的密度为ρ物,则物资的重力为G物=m物g=ρ物V物g=ρ物g×(1.5m)3
    根据杠杆平衡原理可知,升降架对A点作用力的大小F1=F2l2l1=G物×12×1.5mOA=3ρ物g×(1.5m)34OA=25.3125ρ物OA
    物资的密度会影响升降架对A点作用力的大小。
    答:①包口罩对叉手的压强为1.25×104Pa,
    ②物资的密度会影响升降架对A点作用力的大小。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ρ=mV,可求出密度;
    (2)根据公式,可求出;
    (3)根据公式p=FS,可求出压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力的大小。
    19.【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W有=Gh=5.0×104N×300m=1.5×107J
    答:汽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为1.5×107J;
    (2)解:由W=Fs可知,汽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总功W总=Fs=2.5×104N×2000m=5×107J
    由η=W有W总可知,山坡的机械效率η=W有W总=1.5×107J5×107J×100%=30%
    答:山坡的机械效率为30%
    (3)解:由题意可知,额外功W额=W总-W有=5×107J-1.5×107J=3.5×107J
    由W额=fs可知,汽车在山坡上行驶时的摩擦力f=W额s=3.5×107J2000m=1.75×104N
    答:汽车在山坡上行驶时的摩擦力为1.75×104N。
    【解析】【分析】(1)根据公式W有=Gh,可求出汽车从山底开到山顶所做的有用功 ;
    (2)根据公式W=Fs,可求出总功,再根据 ,可求出山坡的机械效率 ;
    (3)根据公式W额=W总-W有,可求出额外功,再根据公式f=W额s,可求出摩擦力。
    20.【答案】(1)解:由题意可知,根据ρ=mV可知,容器B中水的质量为m=ρV=1.0×103kg/m3×6×10-3m3=6kg
    当传感器C示数为零时,以D为支点,可得(m沙+m0)g•2l=(m水+m0)g•l
    即(m沙+2kg)g•2l=(6kg+2kg)g•l
    解得:m沙=2kg。
    (2)解:当传感器D示数为零时,mB有最小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A+m0)gl=(mB+m0)g•2l
    解得:mB=mA-m02;
    当传感器C示数为零时,mB有最大值,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mA+m0)g•2l=(mB+m0)gl
    解得:mB=2mA+m0;
    由题意可知,mA>0,所以当mA≤m0时,mB有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2mA+m0;当mA>m0时,mB有最小值为mA-m02,最大值为2mA+m0;
    即当mA≤m0时,0≤mB≤2mA+m0;当mA<m0时,mA-m02≤mB≤2mA+m0。
    【解析】【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ρ=mV及杠杆平衡条件,可求出相应的质量;
    (2)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讨论B中注入水的质量范围。A、拉弓
    B、独轮推车
    C、制糖
    D、桔槔
    拉弓拉满了,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独轮推车,匀速推动,此时推理大于摩擦力
    往桶里加水,水对桶底压强逐渐变大
    用桔槔装水,运用了杠杆原理
    次数
    动力F1/N
    动力臂l1/m
    阻力F2/N
    阻力臂l2/m
    1
    0.5
    0.3
    1
    0.15
    2
    1.5
    0.1
    3
    0.05
    3
    3
    0.1
    1.5
    0.2
    次数
    G物/N
    G动/N
    F/N
    η/%
    1
    6.0
    0.3
    2.2
    90.9
    2
    6.0
    1.0


    3
    6.0
    1.9
    2.9
    69.0
    4
    6.0
    3.2
    3.4
    58.8

    相关试卷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9.压强(含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9.压强(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压强,2;5,92×104Pa;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7.力( 含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7.力( 含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00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2.声现象( 含解析):

    这是一份【备考2023】2022年中考物理人教版真题分类汇编——专题 2.声现象( 含解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声现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