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图片ppt课件
展开借助注释与已掌握的文言知识疏通文意,积累重点词语与句式。
重点,涉及积累拓展四、五
了解“表”这种文体,了解文章夹叙夹议、寓情于理的写作特点。
把握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感受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爱国情怀。
了解诸葛亮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的主张,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学习他知恩图报的品质。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为匡扶蜀汉政权,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223 年刘备病死于白帝城。临终前,他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此时蜀汉伐吴惨败,元气大伤。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出兴旺景象,同时与孙吴通好,平息南方叛乱,稳定了蜀汉的政治局势。于是,227 年,诸葛亮决定抓住时机北上伐魏,临行前考虑到后主不懂得治理政事,遂上书,以期其能稳定朝内政局,不被小人所惑,使北伐无后顾之忧,同时也表明了自己以身许国的决心。
表表是中国古代臣下对皇帝有所陈述、请求、建议时用的一种文体。表的主要作用是表达臣子对君主的忠诚和希望。“动之以情”是表的一个基本特征。此外,这种文体还有自己的特殊格式,如开头要说“臣某言”,结尾常有“臣某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之类的话。
崩殂( ) 恢弘( ) 驽( )钝裨( )补 阙( ) 漏 行( )阵猥( )自枉屈 咨诹( )善道妄自菲( )薄 以彰其咎( )夙( )夜 陟( )罚臧( )否( )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受任于败军之际( )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以咨诹善道( )
宜付有司论其刑赏( )每与臣论此事( )
然后施行( )性行淑均( )必能使行阵和睦(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临表涕零( )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先帝不以臣卑鄙( )以光先帝遗德( )
此臣所以……忠陛下之职分也( )进尽忠言( )
1. 先帝不以臣卑鄙 []2. 由是感激 ()3.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 )
古义: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今义:(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古义:感奋激发;今义:因对方的好意或帮助而感动并产生谢意
古义:痛心、遗憾;今义:极端憎恨或悔恨
4. 诚宜开张圣听 ( )5.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6. 愚以为宫中之事 ( )
古义:扩大;今义:商店等设立后开始营业/ 经商的人指一天中第一次成交
古义:不同;今义: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
古义:我,谦称;今义:愚笨,傻
7.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 )8. 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 )
古义:偏指“亡”;今义:生存和死亡。古义:时候;今义:秋季
古义:表示原因;今义:表因果关系的连词
1. 亲贤臣,远小人 ( )2. 攘除奸凶 ( )3. 恢弘志士之气( )4. 北定中原( )5. 以光先帝遗德( )
形容词作动词,亲近;形容词作动词,疏远
形容词作名词,奸邪凶恶之徒
形容词作动词,发扬,扩展
◎倒装句1. 苟全性命于乱世 ( )2. 咨臣以当世之事 ( )3. 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 )
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于乱世苟全性命”
状语后置,正常语序为“以当世之事咨臣”
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故临崩以大事寄臣也”
◎省略句1.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 ( )2. 受任于败军之际 ( )
1. 妄自菲薄:过分地看轻自己。2. 作奸犯科:为非作歹,触犯法令。3. 引喻失义:说话不恰当。引喻,称引,譬喻。失义,不合道理。4. 临危受命:在危难之时接受任命。
文章开头部分分析当前形势,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这篇文章是诸葛亮在出师前写给刘禅的表,但在文中作者为什么又自述身世?
这篇文章表达了诸葛亮怎样的思想感情?
诸葛亮分析了形势后向后主刘禅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本文是诸葛亮在出师前写给刘禅的表,言辞恭敬、恳切,在朗读时要读出感情。例如:“先帝创业……危急存亡之秋也”朗读时语速稍慢;“然侍卫之臣……于陛下也”朗读时强调“然”字,其后语调从容。
第一部分(①—⑤):从当前的形势出发,劝说后主继承先帝遗志,并提出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三条建议。
第二部分(⑥⑦):追述以往经历,表达“报先帝而忠陛下”的真挚情感,表明“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决心。
第三部分(⑧):明确指出各方面的责任,表达即将远离的心情。
本文是诸葛亮在第一次出师北伐前呈给刘禅的表。在文中,诸葛亮劝谏后主刘禅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继承先帝刘备的遗志,同时也表明了自己对先帝的感激之情和“兴复汉室”的决心,以及自己忧心国事、鞠躬尽瘁的忠心。
1.诸葛亮为什么要从分析当前形势入手?
诸葛亮分析当前的不利形势:①先帝未完成统一大业;②天下分成三国,益州疲弊,形势危急。目的是提醒后主要有危机意识,鞭策后主发愤图强。虽形势不容乐观,但不要悲观,因为朝堂上臣子尽心尽力,守边将士舍生忘死,这为下文提建议做了铺垫。
2.诸葛亮提的第一条建议是什么?是怎样提出的?
诸葛亮分析了不利和有利条件之后提出的第一条建议是广开言路。提醒后主要发扬先帝广开言路的优良传统,这是修明政治的先决条件。
3.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什么?为何要提出这条建议?
诸葛亮提的第二条建议是严明赏罚。他提出这条建议,是鉴于汉末王朝颠覆的教训:懦弱无能的皇帝容易亲近宫中近侍,受他们的牵制,与朝中执政官员对立,造成互相倾轧的混乱局面,最后导致亡国。后主宠信宦官,诸葛亮已有所觉察。
4.这里为什么要提到这些人是先帝选拔出来的?
强调他们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是为了: 说明他们值得信任; 劝诫刘禅效法先帝知人善任,重用先帝选拔的人才。若不提这点,不免有教训人之嫌,又有失人臣之礼,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5.第③④段在这里有什么作用?
第③④段的作用:诸葛亮对刘禅在治国(内政、军政)方面的具体教导,给刘禅的治国之路提供了有力支持,同时引出下文亲贤远佞的论述。
6.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什么?为什么这么建议?
诸葛亮提的第三条建议是亲贤远佞。他采用对比手法进行阐述。先汉与后汉,一兴隆,一倾颓,是因为君王对待贤臣与小人的态度不同,对比鲜明,强调了亲贤远佞的重要性,说服力极强。
7.三条建议中哪条最重要? 为什么?
亲贤远佞最重要。因为:①只有亲贤远佞,才能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②亲贤远佞是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大事;③只有亲贤远佞,汉室才能兴隆。
8.诸葛亮为什么要回顾三顾茅庐一事?
回顾三顾茅庐一事,既称颂了先帝的宽宏气度,也表明了自己与先帝患难与共,关系非同寻常。进一步表明自己对刘氏父子的忠心,希望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不忘创业艰难,发愤图强,兴复汉室。
9.第⑦段的最后一句可以删去吗?为什么?
不可以。这是诸葛亮的补笔,再次说明出师后国内政事的安排,强调了郭攸之等人的职责,意在劝谏后主亲贤纳谏。
10.说一说结尾句的作用。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是表文的结语,在本表文中显得情真意切。诸葛亮的忠心尽显,表明诸葛亮临行前百感交集,既有无限眷念之情,也有对国内政局及后主能否采纳建议的担忧。
1.[重点] 作者在文中为什么要写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
(1)追述自己二十一年来的情况,表露感激之情,说明所进之言纯属忠谏,使后主乐于接受。(2)以自身不负先帝殊遇舍命驱驰,激励后主要以先人之业为榜样,进一步启发后主奋发图强。(3)说明创业艰难,激励后主不可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4)写先帝不因为自己“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茅庐,于败军之际、危难之间委以重任,可见先帝任人唯贤,唯才是举,让后主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5)表明自己二十一年如一日,尽心尽力,今后仍一如既往,忠心不改,使后主把讨贼兴复之重任交给自己。这段叙述既是为了进一步打动后主的心,使其乐于接受前面的进言,又是临别时的表白,实有深衷曲意。由进言转为自述身世,使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2.[发散思维] 如何看待诸葛亮的忠心?
观点一 诸葛亮的忠心不仅出于个人的知恩图报和忠君思想,还与忧国忧民、匡扶汉室的责任感紧密相连,不能简单归结为愚忠。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为后人所敬佩。观点二 诸葛亮的做法不可取,是愚忠。他对刘禅的愚忠使得他最后的下场比较凄惨。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如果他能成为蜀主,说不定能成就更大的事业。提示:评判人物要联系他所处的历史环境。诸葛亮的忠心既有对国君的忠贞不贰,又有对理想的追求;有历史局限性。
1.议论中融入叙事和抒情。此文是表,内容是诸葛亮出师伐魏之前向刘禅提出修明政治的意见,以议论为主。诸葛亮想让刘禅知道创业之艰难,激励他完成先帝未竟之大业,还讲述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随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许国的经过。诸葛亮对刘氏父子无限忠诚,言辞中充满着殷切期望之情。全文既晓之以理,又动之以情。文字从作者肺腑中流出,析理透辟,真情充溢,感人至深。
2.率直质朴的语言,恳切忠贞的情感。文章多次提及“先帝”和“陛下”。“报先帝” “忠陛下”的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 “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全文既不借助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典故,每句话既不失臣子身份,也切合长辈口吻。
3.谋篇巧妙,脉络清晰。本文虽为“出师表”,但很少谈出师,而是用很大的篇幅规劝后主修明政治。全文的脉络十分清晰:分析形势——规劝进谏——陈情述志——临表惜别。
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陟罚臧否( ) 夙夜忧叹( )以遗陛下( ) 庶竭驽钝( )猥自枉屈( ) 以彰其咎( )中道崩cú( ) 益州疲bì( )行阵和mù( ) 恢hóng( )忠jiàn( )之路 裨补quē( )漏
2.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1)以光先帝遗德_______________(2)引喻失义__________________(3)以遗陛下__________________(4)悉以咨之__________________(5)宜付有司论其刑赏____________(6)斟酌损益_______________
(7)盖追先帝之殊遇___________(8)陟罚臧否_________________(9)性行淑均_________________(10)躬耕于南阳______________(11)夙夜忧叹________________(12)深入不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志虑忠纯________________
不生长草木。这里指贫瘠、未开垦的地方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临表涕零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先帝不以臣卑鄙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 (语言、行为)恶劣
4. 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 B. C. D.
【点拨】D组中两个“于”均为介词,“向,给”。
5.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B.优劣得所C.恢弘志士之气D.攘除奸凶
6. 根据提示默写填空。(1)《出师表》中诸葛亮自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临危受命的担当令人感动。(2)在《出师表》中,诸葛亮告诫后主要听取他人的“兴德之言”,也提醒“陛下亦宜自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出师表》中与“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意思相近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自己在刘备“三顾茅庐”前躬耕南阳时心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表,古代文体的一种,是古代臣子给君主的奏章,内容多是谢恩、劝谏、辞免、庆贺、贡物等。上表常含有秉忠陈情、倾诉心曲的意思,言辞往往恭敬、恳切。如诸葛亮的《出师表》。B.《出师表》对敬辞谦辞的使用十分严谨:“先帝”是对死去皇帝的敬称;“陛下”是对皇帝的敬称;“愚”是用于自称的谦辞,相当于“我”。
C.《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出师伐魏前给后主的一篇表文,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主要表达了诸葛亮“报先帝、忠陛下”的决心。D.古代表示任用提拔的说法有举、拜、 陟等,如“陟罚臧否”中的“陟”就是提拔的意思;表示降职的有迁、黜、贬、谪,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中“谪”就是“因罪贬谪流放”的意思。
【点拨】“迁”在古代既表示晋升或调动官职,也有贬谪、放逐的意思。
语文九年级下册出师表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九年级下册<a href="/yw/tb_c154426_t3/?tag_id=26" target="_blank">出师表完整版ppt课件</a>,文件包含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课件pptx、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出师表教案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教课内容课件ppt,共4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仲伯间,文学常识,发奋图强,勉励后主,正反对比,处事公正,推荐宫中贤臣,推荐营中武将,感恩明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22 出师表课前预习ppt课件,共5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写作背景,了解文体,教学目标,过分地看轻自己,公平严明的治理,尽忠做好事的人,古时自称我,通晓精通,队伍指军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