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说课ppt课件
展开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民族关系:多民族政权并立,是我国古代民族交融的高峰时期。
社会变化:封建经济和海外贸易空前繁荣,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
907年,朱温建立后梁
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开封(东京、汴京、汴梁)
出现了统一的趋势。宋太祖依照先南后北的统一方针,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中原和南方分裂割据局面。
对比北宋与五代十国的疆域图,说说有什么变化?
北宋实现了局部统一,没有全国统一!
北宋建立初期,宋太祖问宰相赵普,导致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战乱不息的原因。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欲治之,唯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1、赵普认为唐末以来政权更替频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赵普提出了怎样的解决方案?
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地方权力大,中央势弱)
具体措施有:夺其权、制钱谷、收精兵。
1、军事上(收精兵)中央: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 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军队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地方:③定期换防,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二)加强中央集权、加强皇权的措施:
地方上: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割断将领与士兵和地方的联系,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2、政治方面(夺其权)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2、政治方面(夺其权) 地方:①派文臣任知州,三年一换 ②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并监督知州
通判职权:涉及地方一切事务,知州发布的官文需通判一起署名才能生效。通判作用:分知州的权力,监督知州。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 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 指知州、知府等地方长官)通签书施行”。 —— 《宋史·职官志》
根据材料说说通判的职权和作用是什么?
3、经济方面(制钱谷) 地方:①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 ②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地方:行政权、财权、兵权
中央:以宰相为首的百官
1、设参知政事若干人,位同副相,与宰相共执行政权。
2、由政事堂、枢密院 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政权和财政权。
材料 唐中期后“强臣悍将,兵布天下,而天子亦自置兵于京师,曰‘禁军’。其后天子弱、方镇强,而唐遂以亡灭者,措置之势使然也”。藩镇“据要险,专方面,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财赋”。据材料及所学,指出唐中期后出现的社会问题及宋代的解决措施。
问题:藩镇割据措施:军事: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军队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定期换防,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政治:分化事、削弱相权;派文臣任知州三年一换,设通判监督知州;经济: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时间:960年 人物:赵匡胤(宋太祖) 都城:开封
中央:①解除禁军高级将领的兵权,控制军队(杯酒释兵权)②控制对军队的调动,使军队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发兵之权地方:③定期换防,调换军队将领,使兵不识将,将不专兵
中央:分化事权、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地方:①派文臣任知州,三年一换 ②设置通判,分知州权力并监督知州
中央:取消节度使收税权力地方:在地方设置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宋朝把中央集权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皇权大大加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北宋为防止武将专权积弊重现,采取一系列措施夺取武将兵权。
因为北宋实行重文轻武政策,武将社会地位低下。
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
发展科举制表现:增加科举取士名额,提高进士地位发展科举制影响: ①在全国营造浓厚的读书风气 ②促进整个社会文化素养的提高 ③造就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局面。
①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形成文臣统兵的格局②改革和发展科举制
宋1065年,正式定为三年一次。秋天进行州试(秋闱);第二年春天礼部主持的省试(春闱);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嘉佑二年(1057),欧阳修受命“知贡举”(科考主考官)。这年 的进士榜单,成为“千年科举 最闪耀的一榜”。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二、重文轻武政策的影响
①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② 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③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①军队战斗力减弱;②政府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③增加财政支出。
宋代制度之缺点,在散,在弱,不在专与暴。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背景:时间:人物:目的:
北宋中期,政府财政入不敷出,土地兼并造成农民起义不断
摆脱统治危机,实现富国强兵
王安石(1021-1086)
背景:时间:人物:目的:内容:
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
①政府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兴修大量水利工程。②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宋神宗死后,新法几乎全部被废除。
思考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并谈谈认识。
原因: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等启示: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要顺应历史发展潮流,改革要勇于创新
1.北宋于963年、965年、971年先后消灭了后蜀、南汉,又于975年击败了势力较为强大的南唐。此后,吴越与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势力纷纷“纳土”于宋王朝。以上现象表明北宋( ) A.继秦汉之后,中国重新实现了统一局面 B.继唐亡之后,中国出现了五代十国局面 C.武力统一后,中国尚武轻文的风气盛行 D.逐渐结束了中原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2.作为宋代中央最高军事机构的枢密院,长期由文官掌握,这种现象被称作“文臣主枢密”,宋代实施这一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 A.提升官员素质 B.发展文教事业 C.缓和阶级矛盾 D.稳固国家政权
3.北宋中期,蔡襄指出:“今世用人,大率以文词进。大臣,文十也;近侍之臣,文士也;钱谷之司,文士也;边防大帅,文士也;天下转运使,文士也;知州郡,文士也。”这反映出北宋治国的特点是( )A.休养生息 B.兵民合一 C.重文轻武 D.外重内轻4.宋朝实施重文轻武政策的主要目的是( )A.减少军队人数 B.减少军费开支C.防止地方失控 D.防止武将跋扈
5.为解决唐末五代以来的地方割据问题,北宋采取的措施有( ) ①设通判 ②知州三年一换 ③控制地方财政 ④分割相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6.关于禁军之策,宋神宗阐述:禁军二十二万,京师十万余,诸道十万余,使京师之兵与诸道之兵“内外相制”,天下因此安定百余年。这一策略( ) A.导致武将专权 B.分割了宰相权力 C.提高了文官地位 D.加强了中央集权
7. 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与史实不符的是( )A.废除知州,设置通判,直属中央B.实行三年一换的制度C.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的权力D.地方设置转运使8.朕选满臣于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落(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为此宋太祖采取的重要措施是( )A.建立刺史制度 B.分化事权,削弱相权C.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D.取消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文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文配套ppt课件,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北宋的建立,赵匡胤宋太祖,安邦治国,1军事上,军队驻防地,3在地方,行政权,重文轻武,宋朝文官出行图,文官地位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第6课 北宋的政治课前预习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太祖,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历史感悟,第一篇结束分裂格局,阅读史料史论结合,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控制调兵权,军队驻防地,宋朝文官出行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背景图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历史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第6课 北宋的政治背景图课件ppt,共2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宋朝的建立,北宋地图,副宰相们,我们都很高兴,宋朝政治的特点,材料研读,课后活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