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多所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安义县多所重点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联合测试历史试题(含答案),共8页。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2023学年安义县多所重点学校期末联合测试
七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18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考古专家进行考古勘探时,做了这样一段记录:“在北京人居住的洞穴里,保存着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厚的灰烬堆,埋着烧裂的石头和兽骨……”请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判断,下面推测正确的是
①会使用天然火
②利用火御寒
③利用火烧烤食物
④增强了抵御自然的能力
A.①②B.①②③C.③④D.②③④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据下图判断河姆渡人已开始了
A.原始农耕生活B.氏族公社的生活
C.群居生活D.游牧生活
传说中的黄帝对中华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下列图片反映黄帝时代贡献的是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国家的出现被许多历史学者视为文明社会的开端。据此,中国的文明应开始于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下列古代器物中,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的是( )
A.人面鱼纹盆B.司母戊鼎
C.毛公鼎D.兵马俑
对春秋争霸战争,评价正确的是
①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诸侯国强并弱,不利于国家走向统一
③争霸战争过程中许多诸侯国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力量
④争霸斗争进一步削弱和瓦解了周王室的统治地位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政权更迭、生灵涂炭的乱局,不同流派的知识分子提出了不同的治世药方.秦统一的历史证明,哪一种药方更“对症”当时的社会形势?
A.儒家:为政以德,仁政治国B.墨家:互助互爱,反对侵略
C.法家:提倡法治,中央集权D.道家: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是
A.夏朝B.西周C.商朝D.秦朝
秦朝时期,流行这样一句童谣“阿房,阿房,亡始皇”。对这句童谣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秦始皇将在阿房宫去世B.秦朝刑法残酷,社会混乱
C.阿房起义将会灭亡秦朝D.秦朝滥用民力,激化了社会矛盾
“人生不是一锤子买卖”屡败屡战的刘邦,最终唱着“大风起兮云飞扬”衣锦还乡,刘邦建立的朝代,史称
A.西周B.东周C.秦朝D.西汉
公元前 112 年汉武帝颁布《罢郡国铸钱令》,命令销毁原各郡国的私铸钱,将铸币权收归中央。汉武帝这一措施
A.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抑制了农业生产发展
C.彻底解决了封国问题D.实现了思想的大一统
东汉开国皇帝刘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B.光武中兴C.汉武帝大一统D.休养生息
如图图片是考古发掘出土的两汉时期的文物,这些文物说明丝绸之路的作用是
A.丝绸之路促进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
B.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是长安和大秦
C.丝绸之路巩固了西汉大一统的局面
D.丝绸之路加强西汉对西域的管辖
如图是某同学整理的一份历史笔记,①处应该是
A.《千金方》B.《唐本草》C.《伤寒杂病论》D.《黄帝内经》
时序性是历史学科的基本属性之一。下列历史事件按时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牧野之战
②长平之战
③赤壁之战
④涿鹿之战
A.④①②③B.③①②④C.④①③②D.①④③②
东晋南朝时期,我国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农业与手工业迅速发展,造就了一个人口众多,商业非常活跃的世界级大都市
A.长安B.洛阳C.成都D.建康
“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这表明北魏孝文帝主张
A.改穿汉服B.使用汉语C.改用汉姓D.与汉人通婚
魏晋南北朝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有
①华佗的医学成就
②祖冲之的圆周率
③贾思勰的农学成就
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②③
二、材料题(共3题,共46分)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处于动荡和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热播历史剧《芈月传》中有一幕,秦国的四方馆里为治国理政热闹异常。
一人文绉绉的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应该儒家治国”。
另一人情绪激昂:“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法家思想更适合秦国”。
材料二:“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
(1) 材料一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哪一历史现象?根据材料归纳儒家、法家的治国主张并列举其代表人物各一位?(6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民勇于公战”跟变法中哪一条款有关?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归纳这一历史事件对秦国有何影响?(4分)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统一时期,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材料一
从图一到图二的变化是在哪一年最终完成的?(4分)
(2) 材料二
建立起统一国家行政管理制度的秦始皇,又分别从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推行了巨大的统一工程,铸就了中国古代大一统制度的雏形。
为巩固统一,秦始皇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4分)
(3) 材料三
西汉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形成了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
“中国皇权专制的第一个盛世”指的是什么?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统治者推行了哪一政策?(4分)
(4) 材料四
董仲舒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社会需要相结合,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并付诸实行。公元前 124 年,汉武帝颁诏正式建立太学,将儒家经典“五经”确定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
汉武帝所接受的董仲舒的建议是什么?(4分)
(5) 材料五
如下图
依据材料五和所学知识,说出汉朝时期的西域指哪里?西汉政府设置的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是什么?它的设置有什么标志意义?(6分)
春秋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既有国家分裂与统一、民族交融,也有经济的迅速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100 多个诸侯国家,竞相争霸,战争不断。民族间的矛盾也有所发展。表面上看,诸侯国的强弱变迁,乃至霸主的兴替,全部取决于战争。但实际上,战争只是一层表象而已。
——改编自《春秋争霸之我见》
材料二
孝文帝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他的改革完全是自觉、积极、主动的。……孝文帝迁都、汉化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在融入汉文化的同时,鲜卑文化的精华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鲜卑族尽管因此而不再作为一个单一民族而存在,但在另一个民族大家庭中得到了永生。
——摘编自葛剑雄《盖世英雄还是千古罪人——元(拓跋)宏及其迁都和汉化》
材料三
三国以前,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大多在北方,长江以南的地区还非常落后。……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许多水利工程被修建,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良田。生产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进步。
——摘编自《六朝的时代特征与六朝文化之形成》
(1) 据材料一,指出决定春秋时期霸主兴替的关键因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诸侯争霸的积极影响。(4分)
(2) 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改革对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影响。(4分)
(3) 据材料三,指出江南地区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
答案
1-18
19. (1) ①百家争鸣②儒家:以德治国(为政以德)——孔子或孟子;法家:以法治国(法治)——韩非子。
(2) ①商鞅变法②奖励军功③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国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20. (1) 公元前 221 年。
(2) 统一货币(或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国的圆形方孔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统一度量衡。
(3) 文景之治;休养生息。
(4)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 汉代人把今天甘肃阳关、玉门关以西,也就是现在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称作西域;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或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1. (1) 经济实力;促进了民族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促进了区域性的统一,为大一统奠定了基础。
(2) 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文化中心,也为以后形成和发展的盛唐文明奠定了基础。
(3) 三国以前江南地区还非常落后,到东晋南朝时期,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农业发展迅速。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安定;劳动人民辛勤劳动。B
A
D
A
B
D
C
D
D
D
A
B
A
C
A
D
C
D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重点学校2023-2024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中历史卷(含答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材料解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复兴外国语学校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