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第1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第2页
    人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第1章第3节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作业含答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达标测试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达标测试,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啤酒是发酵工程的主要产品,下列产品不属于发酵工程产品的是,某种老醋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基础巩固
    1.下列关于发酵工程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发酵工程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代谢产物
    B.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中提取一些酶
    C.通过发酵工程可以从微生物细胞中提取单细胞蛋白
    D.发酵工程产品可以是微生物的菌体
    答案:C
    解析:单细胞蛋白是以淀粉或纤维素的水解液、制糖工业的废液等为原料,通过发酵获得的微生物菌体。
    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
    A.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
    B.酵母菌数量不变,酒精产量不变
    C.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
    D.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
    答案:D
    解析: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有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多、繁殖快,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如果从开始便持续通入无菌空气,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不产生酒精。
    3.啤酒是发酵工程的主要产品。下列关于啤酒发酵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啤酒是以大麦为主要原料经酵母菌发酵制成的
    B.酵母菌的大量繁殖在主发酵阶段完成
    C.主发酵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有氧呼吸
    D.后发酵阶段是在低温、密闭的环境下进行的
    答案:C
    解析:在啤酒生产的主发酵阶段,酵母菌主要进行无氧呼吸。
    4.用发酵工程生产的产品,如果是菌体,则进行分离提纯时可采用的方法是( )
    A.蒸馏、过滤 B.过滤、沉淀
    C.萃取、离心D.沉淀、萃取
    答案:B
    5.下列产品不属于发酵工程产品的是( )
    A.味精B.啤酒
    C.豆浆D.人生长激素
    答案:C
    6.现代工业生产中往往采用规范的流程进行发酵生产以提高生产效率。下图是发酵工程生产产品的流程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能生产人生长激素的工程菌是通过①培养的,①是 ;高产青霉素菌种是通过②培育的,②是 。
    (2)④表示 ,⑤表示 。
    (3)整个过程的中心环节是发酵,在此环节需要随时取样、检测等,以了解发酵进程,还要及时添加 ,同时严格控制 等发酵条件。
    (4)若发酵所得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则往往采用 的方法进行提取。
    答案:(1)基因工程育种 诱变育种
    (2)接种 灭菌
    (3)必需的营养组分 温度、pH和溶解氧
    (4)过滤、沉淀
    7.某种老醋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这是因为酶 。
    (2)在酒精发酵阶段需添加酵母菌。在操作过程中,发酵罐先通气,后密闭。通气能提高 的数量,有利于密闭时获得更多的酒精产物。
    (3)在乙酸发酵阶段,该种老醋采用独特的分层固体发酵法,发酵30 d。工艺如下。
    ①发酵过程中,定期取样测定醋酸菌密度变化,趋势如右图。据图分析,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菌在颠倒后密度变化的特点是 ,由此推测,影响醋酸菌密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
    ②乳酸含量高是该种老醋风味独特的重要成因。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 层的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
    ③成熟醋醅中乳酸菌的种类明显减少,主要原因是发酵后期营养物质消耗等环境因素的改变,加剧了不同种类乳酸菌的 ,淘汰了部分乳酸菌种类。
    答案:(1)在最适温度条件下催化能力最强
    (2)酵母菌
    (3)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 氧气、营养物质、pH 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或不翻动,或下) 种间竞争(或竞争)
    解析:(1)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在最适温度条件下酶的催化能力最强,所以在糖化阶段添加酶制剂需要控制反应温度。(2)酵母菌是兼性厌氧微生物,发酵初期发酵罐先通气是为了让酵母菌大量繁殖,增加酵母菌的数量。(3)①从题图中可以看出,与颠倒前相比,B层醋酸菌的密度变化是先快速增长后趋于稳定。醋酸菌是好氧细菌,颠倒后B层醋酸菌有充足的氧气、养料(发酵产生的乳酸)及适宜的pH,所以其密度迅速增大。②乳酸菌是厌氧细菌,所以发酵过程中,发酵缸中颠倒前的B层和颠倒后的A 层醋醅有利于乳酸菌繁殖,积累乳酸。③不同的乳酸菌之间竞争养料和空间,所以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
    能力提升
    1.下图是探究果酒与果醋发酵的装置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改变通入气体种类,可以研究呼吸作用类型对发酵的影响
    B.果酒发酵中期通入氮气,酵母菌的呼吸类型将从有氧呼吸转变为无氧呼吸
    C.果醋的发酵周期与实验设定的温度密切相关
    D.气体入口与气体出口可以交换使用
    答案:D
    解析:由题图可知,若通入氧气,可研究有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若不通入气体或通入氮气,可研究无氧呼吸对发酵的影响,A项正确。发酵中期装置中的氧气被消耗完,通入氮气,由于酵母菌无法利用氮气,其呼吸类型由有氧呼吸转为无氧呼吸,B项正确。温度会影响相关酶的活性,C项正确。气体入口需通入液面以下,气体出口需在液面以上,故两者不能交换使用,D项错误。
    2.在实验室中可利用酵母菌发酵的方式制作葡萄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葡萄糖在酵母菌细胞的线粒体内被分解
    B.制作葡萄酒时酵母菌先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
    C.制作过程中酵母菌始终处于碱性环境
    D.酵母菌的发酵产物不会抑制自身的代谢活动
    答案:B
    解析:葡萄糖在酵母菌的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线粒体不能分解葡萄糖,A项错误。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可快速繁殖,故酿酒时需先让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然后再进行无氧发酵产生酒精,B项正确。发酵后期由于CO2和其他代谢物溶解于发酵液中,酵母菌将处于酸性环境,C项错误。发酵产物(如酒精)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D项错误。
    3.近年来,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在农业生产上得到广泛使用。下列关于微生物肥料、微生物农药和微生物饲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微生物肥料是利用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生物活性物质等来增进土壤肥力的
    B.微生物农药是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来防治病虫害的
    C.微生物饲料主要是利用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的高蛋白菌体制成的
    D.三者利用的都是微生物的代谢物
    答案:D
    解析:微生物饲料利用的是微生物菌体,而不是微生物的代谢物。
    4.图1为谷氨酸发酵装置示意图,图2为谷氨酸产生机理图。据图分析,下列有关谷氨酸发酵的叙述,正确的是( )
    图1
    图2
    A.发酵所用菌种是异养厌氧微生物
    B.培养基属于化学成分已知的液体培养基
    C.谷氨酸的形成与搅拌速度无关
    D.提高产物产量的关键是改变菌体膜的通透性
    答案:D
    解析:由发酵罐结构示意图可以看出,发酵过程需要搅拌,需要通入无菌空气,说明菌体是异养需氧微生物。该发酵过程用的是液体培养基,但化学成分并非全部已知。搅拌速度影响溶氧量,进而影响谷氨酸的形成。谷氨酸含量在细胞内积累会抑制谷氨酸脱氢酶的活性,影响产量,因此,改变菌体膜的通透性是提高产物产量的关键。
    5.发酵法生产酒精后的废液(pH=4.3)含有大量有机物,可用于培养并获得白地霉菌体,生产高蛋白饲料。下图为培养、制取白地霉菌体的实验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培养白地霉的培养基是 。培养基定量分装前应先调节 ,分装后用棉塞封瓶口,最后 处理。
    (2)图中①过程称为 ,从甲到丁的培养过程是为了 。白地霉的代谢类型为 。
    答案:(1)废液上清液 pH 灭菌
    (2)接种 扩大培养 异养需氧型
    6.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查阅资料后,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以及采用的发酵条件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①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 ;实验过程中,通气阀②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 。
    (2)发酵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 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
    (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木薯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为此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 。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含量,最高含量为“+++++”)
    (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
    答案:(1)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 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
    (2)重铬酸钾
    (3)木薯淀粉酶解物浓度
    (4)外界溶液浓度过高时,酵母菌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酒精含量反而减少。一定范围内,随着木薯淀粉酶解物浓度的增大,酒精含量增多,但超过一定范围后,随着木薯淀粉酶解物浓度的增大,酒精含量逐渐减少。
    解析:(1)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微生物,在A通气口处打气可让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从而增加酵母菌的数量。通气阀②偶尔短时间打开,是为了排出细胞代谢产生的CO2。
    (2)橙色的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与酒精反应变成灰绿色。
    (3)依题意“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木薯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排除了氧气、温度、pH、营养物质含量等因素,可能是培养液的浓度影响酒精的产生量。设计一系列不同浓度梯度的淀粉酶解物培养基进行实验,其他操作、条件等都相同,最后检测酒精的含量。
    (4)若培养液的浓度过高,则酵母菌会失水死亡,影响酒精的产生量。锥形瓶
    编号
    1
    2
    3
    4
    5
    木薯淀粉酶
    解物浓度
    浓度1
    浓度2
    浓度3
    浓度4
    浓度5
    酒精
    含量
    +++
    ++++
    +++++
    ++++
    ++

    相关试卷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当堂检测题,共8页。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综合训练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第1章 发酵工程第3节 发酵工程及其应用习题,共10页。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