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习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1课时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
1.(2022山西康杰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培养基的成分及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可直接用来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
B.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加氮源
C.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D.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碱性
答案:C
2.(2022黑龙江呼玛县高级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微生物的培养都需要提供水、碳源、氮源、无机盐,缺一不可
B.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
C.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调至中性或弱碱性
D.培养基只能培养细菌
答案:C
3.(2022山西祁县中学期中)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和灼烧灭菌等
B.消毒和灭菌都是实验室中采用的专业方法,日常生活中一般用不到
C.消毒采用的方法比灭菌采用的要温和,但效果没有灭菌彻底
D.灭菌时要综合考虑灭菌的目的和灭菌对象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方法
答案:B
4.(2022江苏阜宁中学期中)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有( )
①干热灭菌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部分芽孢
②家庭制作泡菜过程中产生的乳酸可以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
③加入培养基中的指示剂和染料不需要灭菌
④玻璃器皿、金属用具等可以进行干热灭菌
⑤培养基、锥形瓶都要进行干热灭菌
⑥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⑦带菌培养基必须经灭菌后才能倒掉
A.一项B.二项C.三项D.四项
答案:C
5.(2022海南东方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
B.由单一个体繁殖所获得的微生物群体称为纯培养物
C.培养皿必须使用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
D.倒置平板是为了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
答案:C
6.(2022四川峨眉二中期中)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菌落含有多种细菌
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
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
D.在固体培养基中接种细菌培养后有可能获得单菌落
答案:D
7.(2022吉林东北师大附中期中)微生物培养过程中,要十分重视无菌操作,现代生物学实验中的许多过程也要进行无菌操作,防止杂菌污染,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
①煮沸消毒可以杀死微生物的营养细胞和一部分芽孢
②接种操作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
③家庭制作葡萄酒时要将容器和葡萄进行灭菌
④培养基要进行湿热灭菌
⑤加入培养基中的染色剂不需要灭菌
A.①②B.②④C.②⑤D.③⑤
答案:D
8.(2022辽宁葫芦岛期中)消毒和灭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消毒是指使用较为温和的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的一部分微生物。灭菌则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方法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下列关于消毒和灭菌的理解,错误的是( )
A.操作的空间和操作者的衣着需要进行严格灭菌
B.常用的灭菌方法有湿热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等
C.湿热灭菌指利用沸水、流通蒸汽或高压蒸汽进行灭菌
D.常用的消毒方法有煮沸消毒、巴氏消毒、紫外线消毒等
答案:A
9.(2022重庆永川北山中学期中)如图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A.每次划线前都需要灼烧接种环,划线后则不需要
B.为防止被污染,每次灼烧后需立即划线
C.1~5区域都能出现菌落,但只有 5 区域存在所需菌落
D.每次划线的始端需与上次划线的末端相交
答案:D
10.(2022甘肃天水第一中学期中)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平板划线法是用接种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连续划线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
B.每次划线前,应灼烧接种环,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C.在第2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自菌液
D.每次划线时将接种环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注意不要划破培养基
答案:C
11.某同学为了在实验室富集某种大豆根瘤菌,通过查阅资料,配制了含有如下成分的培养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培养基不需要添加氮源,但其缺少碳源,无法达到富集目的
B.该培养基还需要添加琼脂,以便于将菌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
C.灭菌后待培养基冷却至50 ℃左右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D.配制好的培养基应该转移到锥形瓶中,再放入高压蒸汽灭菌锅中灭菌
答案:A
12.(2022江苏阜宁中学期中)下列对各种培养基的分析中,与实际不相符的是( )
A.天然培养基营养成分丰富且复杂,一般用于发酵工业生产
B.在培养霉菌时,需要将pH调至酸性
C.淀粉是一种能被所有微生物利用的碳源,是培养基的主要成分
D.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琼脂,可以配制成固体培养基
答案:C
13.(2022黑龙江嫩江高级中学期中)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关于灭菌和消毒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实验中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一定要进行消毒处理,以免污染环境
B.灭菌可杀死物体内外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
C.消毒是指杀死物体表面或内部部分微生物
D.培养皿可以采用干热灭菌法
答案:A
14.(2022河北石家庄期中)在分离、纯化细菌的实验中,划线接种(甲)、培养结果(乙)如图,a、b、c、d是划线的四个区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甲 乙
A.除第一次外,每次划线都应从上次划线的末端开始
B.连续划线是为了获得单个细菌形成的菌落
C.甲图中的a区域为划线的起始区域
D.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
答案:C
15.(不定项)生长图形法是一种测定微生物营养需求的简便方法。为探究某嗜热菌所需生长因子的种类,研究小组把该菌的悬浮液与不含任何生长因子但含有其他必需营养物质的培养基混合后倒成平板,然后在平板上划分数区,将甲、乙、丙三种生长因子分别添加到不同区域,培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倒成平板后直接培养可判断有无污染
B.倒成平板后需要进行灭菌处理
C.图示结果表明该菌需要生长因子乙或丙
D.生长图形法还可用于某些菌种的筛选
答案:AD
16.(2022海南东方中学期中)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农业肥料,需经细菌的分解才能更好地被植物利用。生活在土壤中的微生物种类和数量繁多,下列是从土壤中分离分解尿素细菌的有关问题,请分析回答:
(1)如图是利用 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离到培养基的表面。除此方法外,常用的微生物接种方法还有 。
(2)如果要对培养的菌落进行纯化,在培养基上进行划线操作时,操作的第一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是为了 ,灼烧过的接种环必须冷却后才能接种的原因是 。
答案:(1)平板划线 稀释涂布平板法 (2)灭菌 防止高温杀死要接种的微生物
17.(2021河南郑州期中)某科研小组在某种好氧细菌的培养过程中获得突变株A和B,然后对突变株A和B进行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中,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在实验过程中,除了要对使用的材料进行灭菌外,还需要对接种室、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进行消毒,具体方法是 。
(2)实验发现,将突变株A、B分别接种在普通培养基后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均没有菌落生长,而分别添加营养物质甲或乙时均有菌落生长,原因最可能是 。而将突变株A和B混合在一起同时接种于普通培养基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有大量菌落生长,合理的解释是 。在对细菌培养时通常需要倒置培养,目的是 。
(3)该科研小组将突变株A接种在液体培养基中,通过振荡使菌株分布均匀,然后平分到两个培养瓶中,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分别静置和振荡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统计细菌的种群密度,可发现 培养时细菌种群密度更大,可能的原因是
(答出两点即可)。
答案:(1)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使用前进行紫外线照射 (2)突变株A缺乏合成物质甲所需要的酶,突变株B缺乏合成物质乙所需要的酶 突变株A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甲由突变株B提供,突变株B生长需要的营养物质乙由突变株A提供(合理即可) 防止形成的冷凝水滴落在培养基上造成污染 (3)振荡 振荡增大了培养液中氧气的浓度,有利于细菌的繁殖;振荡可使细菌在培养液中分布均匀,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利用
18.(2022改编)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是现代生物工程应用中的重要环节。如图甲、乙、丙是酵母菌分离和培养过程中部分操作和实验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甲所示的是制备固体培养基时的实验操作步骤之一,它称为 。
(2)培养酵母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
(3)图乙是平板划线法接种操作示意图,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找出图乙中两处错误的操作: 、
(用字母表示)。
(4)图丙是某同学用平板划线法接种后的培养基培养12 h后的实验结果,如果培养基上 ,则说明无菌操作基本符合要求。
答案:(1)倒平板 (2)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
(3)G→F→E→C→D→H C D (4)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并符合酵母菌菌落的特点
成分
甘露醇
C6H14O6
KH2PO4
MgSO4·
7H2O
NaCl
CaSO4·
2H2O
浓度(质
量分数)
1%
0.02%
0.02%
0.02%
0.01%
接种的
菌株
在普通培养基
上的生长状况
实验处理及结果
A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甲,能生长
B
不生长
添加营养物质乙,能生长
A+B
能生长
不添加营养物质甲、乙,能生长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人教版 (2019)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精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复习练习题,共12页。
这是一份生物选择性必修3一 微生物的基本培养技术课后练习题,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