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情调研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同步练习】沪教版初三化学下册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情调研试卷,共8页。
九下化学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学情调研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自热食品的发热包中含有 CaO它属于(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2.下列常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物质是( )A.熟石灰 B.硫酸 C.烧碱 D.食盐3.(2022·无锡)下列物质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 KNO3 B.CO(NH2)2C. FeSO4 D.Ca(H2PO4)24.下列物质溶于水时,使溶液温度升高的是( )①浓硫酸 ②烧碱 ③食盐 ④生石灰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5.下列物质俗名对应正确的是( )A. NaOH:苛性钠 B. Ca(OH)2:生石灰 C. Na2CO3:烧碱 D. NaHCO3:苏打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C. 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在稀盐酸、稀硫酸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都有白色沉淀7.小明在探究稀硫酸性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稀硫酸与紫色石蕊试液反应后,溶液变蓝B.若能与X反应制取H2,则X是CuC.和金属氧化物反应,有盐和水生成D.若与Y发生中和反应,则Y一定是NaOH8. 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 B. 氢氧化钠俗称烧碱、纯碱C. 氢氧化钠固体可干燥 CO2 D. 氢氧化钠可改良酸性土壤9.对于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碱一定含有H元素 B.可使酚酞变红的都是碱溶液C.所有非金属氧化物都可与碱溶液反应 D.酸与碱反应一定不产生沉淀10.下列关于NaHCO3的描述错误的是( )A.俗称:苏打 B.用途:可作发酵粉和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C.物理性质:白色固体 D.化学性质:可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11.下列质量增加的变化有一种与其他三种存在本质的区别,这种变化是( )A.长期放置在空气中的氢氧化钠质量增加 B.久置的生石灰质量增加C.长期敞口放置的浓硫酸质量增加 D.久置的铁钉生锈质量增加12.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用 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以下测定操作正确的是( )A.将待测液滴到放在玻璃片上的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B.将pH试纸直接投入待测液中,显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比较C.先用少量水润湿试纸,后滴上待测液,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D.先用蒸馏水清洗滴管,随后吸取待测液滴到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13.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B.硝酸铵固体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C. 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D.尿素和熟石灰混合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4.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H4、SO2-4 、NO3- B.H + 、Ba2+ 、OHC. Fe2+、Na+ 、OH D.Ca2+ 、C1、CO32-15.某实验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微型实验,按下表中选项加入试剂,实验时滴入甲,浸有丙的棉花不变红的是( )
16.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17.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18. A、B、C三种初中化学常见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它们之间的一步反应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反应物、生成物未标出).其中,A是氯化钠,在工业上通过电解氯化钠的饱和溶液来生产B和氯气(Cl2)等;C俗称纯碱,C的溶液与石灰水反应可制取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海水里含量最多的物质是AB.物质B的固体必须密封保存C.用紫色石蕊试液或稀硝酸均不能将A、C的溶液区分开来D.图示中物质之间的转化反应都属于复分解反应19.利用pH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稀盐酸与氢氧化钠的反应进行探究,获得pH——质量图像和温度——质量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溶液为稀盐酸 B.加入30 g X溶液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C.从A点到B点温度下降,说明该反应吸热D.B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为NaCl20.(2021·常州)将某浓度CuCl2溶液和没有擦去氧化膜的镁条混合,观察到如下现象: 镁条表面析出较多的紫红色固体,产生大量无色无味的气体,过程中产生蓝色沉淀,同时测得反应体系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中氧化膜能与该溶液体系反应B. 镁条表面析出的紫红色固体为金属铜C.产生的无色无味气体不可能是氢气D.产生的蓝色沉淀可能是氢氧化铜固体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21.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现有①石墨、②生石灰、③硝酸钾、④氯化钠、⑤硫酸铜、⑥碳酸氢钠,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序号)。(1)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_________ 。(2)俗称小苏打的是 _________ 。(3)可用作干电池电极的是 _________ 。(4)可用作食品干燥剂的是 _________ 。(5)可用于配制生理盐水的是 _________ 。(6)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的是 _________ 。22.学习小组同学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将NaOH浓溶液加入锥形瓶A中,关闭活塞,打开弹簧夹,观察到A中产生白色沉淀,烧杯B中液面降低. (1)写出CO2与NaOH浓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2)若X是一种碱,其化学式可能是 _________ (只写一种)。(3)学习小组同学用的X是CaCl2,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又分别做了以下三组实验:①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 > 7;②取少量A中溶液,向其中加入CaCl2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测其pH,pH > 7;③取少量A中溶液,测其pH,pH > 7,再向其中加入K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查阅资料可知CaCl2溶液呈中性.以上三组实验事实中,能说明A中溶液一定含有NaOH的是 _________ (填序号)。23.为加深对酸的主要性质的认识,通过实验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在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老师组织同学们完成了以下实验活动。[实验内容与分析]实验一:按右图所示完成实验.实验二:往生锈的铁钉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实验三:往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实验四:往5.3g Na2CO3粉末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1)实验一中,观察到石蕊试液变成 _________ 色。(2)实验二中,观察到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一段时间后有气泡产生,请解释出现这两个现象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三中,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由此现象分析,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成分的可能组合有(不考虑酚酞) 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4)请计算,实验四中理论上可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 _________ g.[应用与拓展](5)结合以上实验内容,请设计实验方案除去铜粉中混有的氧化铜,得到纯净的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小明在征得老师的同意后,继续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实验。 由上述实验可以得出氢氧化钙的性质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部分途径如下图. 已知:粗盐中的杂质有泥沙、MgCl2,CaCl2,流程中部分操作及试剂已省略.(1)试剂X的作用是除去粗盐中的Ca2+ ,则试剂X为 _________ (填化学式)。(2)“操作1”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_________ ;“操作2”的名称为 _________ 。(3)滤渣中除泥沙外,还含有 __________________ 。(4)实际生产中,步骤1常选用 _________ 作为沉淀剂。(5)步骤2需电解 _________ 状态的MgCl2以获得金属镁。25.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硫酸铜、碳酸钾、氯化钠、氢氧化钠、氯化钡中的一种或几种。为探究该固体组成,某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3)为进一步确定该固体的组成,可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