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含答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345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含答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345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含答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345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作业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三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含答案,共8页。
2022-2023学年 人教版 选择性必修三 植物细胞工程B作业 A级 基础达标练一、选择题1.野生二倍体草莓病毒感染严重,产量低下,用花药离体培养法脱毒率可达100%。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B )A.获取的草莓花药用酒精进行短时表面消毒后应立即用无菌水清洗B.花药不用经过脱分化阶段,直接可以分化为单倍体植株C.与有性繁殖相比,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繁殖的野生草莓感染的病毒更容易传给后代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辐射诱变产生的隐性突变经染色体加倍后更容易显现解析:为了防止培养过程中的杂菌污染,获取的草莓花药用酒精进行短时表面消毒后应立即用无菌水清洗,A正确;离体的花药需要经过脱分化、再分化阶段,才可以分化为单倍体植株,B错误;与有性繁殖相比,自然界中进行无性繁殖的野生草莓,其感染的病毒更容易传给后代,C正确;花药离体培养过程中辐射诱变产生的隐性突变基因控制的是隐性性状,用二倍体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植株,其细胞中只含有一套染色体,染色体加倍后得到的植株的隐性性状容易显现,D正确。2.如图是通过植物细胞工程技术获得紫杉醇的途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该途径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B.需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C.经过程①细胞的形态和结构发生了变化D.外植体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解析:图中过程的终点不是个体,也未经分化形成其他各种组织细胞,故未体现细胞的全能性,A项错误;该过程需要在无菌和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进行,B项正确;过程①表示已分化的细胞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失去其特有的结构和功能转化成未分化的细胞,C项正确;外植体是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D项正确。3.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A.用快速繁殖技术可获得新品种B.利用植物细胞培养可实现紫草的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C.对愈伤组织进行诱变处理,从分化的植株中可筛选出新品种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苗解析:快速繁殖技术属于无性繁殖,亲、子代细胞内的遗传物质相同,A项错误;利用植物细胞培养可实现紫草的细胞产物工厂化生产,B项正确;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以对培养细胞进行化学或物理的诱变处理,促使其发生突变,再通过诱导分化形成植株,从这些植株中筛选出高抗、高产、优质的突变体,从而培育成新品种,C项正确;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以获得脱毒苗,培育时,一般选取植物顶端分生区作材料,其依据是分生区不含病毒(或含病毒极少),D项正确。4.(不定项)下列不属于植物的快速繁殖技术的是( BCD )A.兰花的芽尖组织培育成兰花幼苗B.水稻种子萌发并生长新个体C.扦插的葡萄枝条长成新个体D.柳树芽发育成枝条解析:快速繁殖技术是用于快速繁殖优良品种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也叫作微型繁殖技术。水稻种子萌发并长成新个体、柳树芽发育成枝条均属于个体发育;扦插的葡萄枝条长成新个体属于无性繁殖中的营养繁殖。二、非选择题5.“迷你植物”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人工控制的无菌环境下,生长在玻璃或透明塑料容器等相对密封的空间内的一系列微型植物的总称。下图是“迷你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培育“迷你植物”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__全能性__。为了使培育的“迷你植物”无病毒,选材时一般选取__茎尖或根尖__,原因是__茎尖或根尖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__。(2)为了保证“迷你植物”的正常生长,容器内装有的凝胶状透明培养基中需要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__各种无机盐和水分__。(3)在培育“迷你植物”时,为了有利于嫩枝组织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常常需要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添加__植物激素__。嫩枝组织细胞接种后2~5天,若发现其边缘局部污染,可能的原因是__嫩枝消毒不彻底__。(4)若图中的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__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少,细胞分裂素较多__。解析:(1)培育“迷你植物”的过程利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其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由于茎尖或根尖病毒很少,甚至无病毒,因此为了使培育的“迷你植物”无病毒,选材时一般选取茎尖或根尖。(2)为了保证“迷你植物”的正常生长,容器内装有的凝胶状透明培养基中需要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无机盐和水分。(3)在培育“迷你植物”时,为了有利于嫩枝组织细胞形成愈伤组织,常常需要在配制好的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激素。嫩枝组织细胞接种后2~5天,若发现其边缘局部污染,可能的原因是嫩枝消毒不彻底。(4)若题图中的愈伤组织没有形成根,但分化了芽,其原因可能是培养基中生长素较少,细胞分裂素较多。B级 合格达标练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植物细胞工程及其应用的说法,错误的是( D )A.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植物组织培养需要将植物组织或细胞离开母体C.植物快繁是植物组织培养的重要应用D.单倍体育种不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状解析:植物细胞工程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前需要将组织细胞离体处理,B正确;植物组织培养的应用有植物快繁、微型繁殖、作物脱毒、培养单倍体等,C正确;单倍体育种获得稳定遗传的纯合子,遗传性状可能改变,D错误。2.科学家以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感染的马铃薯试管苗为实验材料,对不同大小的茎尖超低温处理后,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进行再生培养。选取培养18周的20棵植株进行检测并获得病毒保存率,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病毒感染类型茎尖大小/mm病毒保存率/%PLRV 0.50 1.5 0(0/20) 35(7/20) 注:括号内数字表示检测阳性样本量/检测总样本量A.超低温处理后进行再生培养时培养基中应加入有机碳源和激素等B.茎尖大小与病毒保存率无关C.该技术能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障碍从而培育出新品种D.1.5 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0.5 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解析:超低温处理后进行再生培养所用的技术手段是植物组织培养,其培养基中需要加入有机碳源和植物激素等,A项正确;根据图表数据可知,茎尖大小与病毒保存率有关,B项错误;该技术是植物组织培养,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C项错误;根据图表数据可知,0.5 mm的茎尖超低温脱毒效果优于1.5 mm的茎尖,D项错误。3.水稻(基因型为AaBb)的花药通过无菌操作,接入试管,经过一系列实验操作形成试管苗,则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A.愈伤组织的产生是通过有丝分裂B.试管苗的基因型是AABB或aabb或AAbb或aaBBC.培养基中要添加有机物D.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胚状体细胞含1个染色体组解析:愈伤组织的产生是通过有丝分裂,A项正确;试管苗是由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所以其基因型是AB或ab或Ab或aB,B项错误;幼苗在叶绿素形成前没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所以培养基中要添加有机物,C项正确;用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胚状体细胞含1个染色体组,D项正确。4.辣椒素作为一种生物碱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医药工业等领域。辣椒素的获得途径如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D )A.实现①过程的条件是外植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B.①过程受外源激素的调控,②过程受内源激素的调控C.获得脱毒苗常用的外植体是根尖和芽尖,脱毒苗不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D.通过细胞培养获得辣椒素的过程不需要实现细胞的全能性解析:题图中①是脱分化过程、②是再分化过程,图中上面一种途径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脱毒苗,再从果实中获得相应的产物;下面一种途径是采用植物细胞培养技术获得大量细胞产物。脱分化时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不变,基因进行选择性表达,但基因没有发生突变,A错误;在进行植物组织培养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细胞的脱分化和再分化,B错误;因为分生组织的病毒极少,甚至没有病毒,所以将分生组织(如根尖、茎尖)进行离体培养获得脱毒植株,脱毒苗不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C错误;由题图可知辣椒素是细胞产物,通过细胞培养得到高产细胞系时就可产生,不需要培育成植株,所以不需要实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5.(不定项)花粉植株是遗传研究和突变育种的理想材料。下面是培育四季柑橘(2N=18)花粉植株的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CD )A.过程②③④均存在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B.由图可推测,培养基B中的细胞分裂素的比例高于生长素的比例C.图中获得的花粉植株高度不育,表明花粉细胞不具有全能性D.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橘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有18条染色体解析:在②脱分化过程中不存在细胞分化,A项错误。过程③是细胞再分化,诱导丛芽产生时应适当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B项正确;将花粉细胞培育成单倍体植株,原理是花粉细胞具有全能性,运用了植物组织培养技术,C项错误;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四季柑橘单倍体植株根尖细胞,其染色体数为9条,D项错误。6.(不定项)人参皂苷具有抗肿瘤等作用,科研人员设计如图1所示流程制备人参皂苷Rg3,并研究了过程③生物反应器中人参细胞产量、人参皂苷Rg3产量随培养时间的变化,结果如图2。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A.过程①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过程②常需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以便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C.过程③通常采用振荡培养,除有利于增加溶解氧外,还能防止细胞聚集D.由图2可知,影响人参皂苷Rg3产量的因素是培养时间解析:过程①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没有体现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项错误;过程②将愈伤组织分散成单个细胞不能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处理,B项错误;过程③通常采用振荡培养获得大量组织细胞,除有利于增加溶解氧外,还能防止细胞聚集,C项正确;影响人参皂苷Rg3产量的因素有人参细胞数量和培养时间,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7.育种工作者利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了如下图所示四组实验。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Ⅰ过程由番茄韧皮部细胞形成幼苗A的过程要经过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该阶段__不需要__(填“需要”或“不需要”)光照,再经过再分化形成幼苗,该过程依据的原理是__植物细胞的全能性__。(2)植物组织培养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__植物激素(或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__、温度和光照外,还必须在__无菌__的条件下进行。(3)Ⅱ过程中,从花粉形成幼苗B所进行的细胞分裂方式是__有丝分裂__。(4)获得植物体D首先需对番茄和马铃薯的韧皮部细胞用__纤维素酶和果胶__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5)获得植物体D的过程叫__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__。此技术的优势是__克服不同生物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__。植物体D与细胞B一样具有两亲本的遗传物质,原因是__细胞B是由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则细胞B具有番茄和马铃薯两亲本的遗传物质,植物体D是由细胞B经植物组织培养而成的,故细胞B的基因型决定了植物体D的基因型__。解析:(1)Ⅰ过程中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是愈伤组织,而脱分化的过程中是不需要光照的。已分化的番茄韧皮部细胞再次成长为植物体(幼苗)的过程属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其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2)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植物激素的诱导调节,故除了需要提供一定的营养、温度和光照外,还需要植物激素。但由于营养物质丰富,外界环境条件优越,也特别适合细菌等微生物生长,为避免微生物过度繁殖对组织培养的影响,还必须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3)Ⅱ过程中花粉经植物组织培养直接长成的幼苗B是单倍体,该过程是通过有丝分裂完成的。(4)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根据酶具有专一性,要去除植物细胞壁则需要使用纤维素酶与果胶酶处理。(5)Ⅳ是植物体细胞杂交的过程,故获得植物体D的过程叫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细胞B是由番茄与马铃薯的体细胞融合而成的,则细胞B具有番茄和马铃薯两亲本的遗传物质,植物体D是由细胞B经植物组织培养而成的,细胞B的基因型决定了植物体D的基因型。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