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410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410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第1节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同步作业含答案2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974105/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同步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巩固练习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巩固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某些动物依靠嗅觉发现食物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挑】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2同步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列有关生物体遗传及变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RNA上决定3个氨基酸的相邻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B.人的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和血红蛋白基因均可表达C.DNA复制具有边转录边复制的特点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结构改变2.基因型为AaBbDd的二倍体生物,其体内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变化如图所示。叙述正确的是( )A.三对等位基因的分离均发生在次级精母细胞中B.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C.B(b)与D(d)间发生重组,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D.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数量改变3.下列关于变异和进化的叙述,描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同时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控制有利性状的基因从而保留有利性状C.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D.皮肤生发层细胞中两姐妹染色单体的基因为A和a,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突变不一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B.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C.基因突变的方向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基因突变的方向和环境有明确的因果关系5.某些动物依靠嗅觉发现食物.识别领地和感受危险。动物基因组中含有大量嗅觉受体基因。据资料报道,人类基因组中有38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414个假基因(无功能基因)。小鼠基因组中有1037个编码嗅觉受体的基因和354个假基因。基因组比对结果显示,人类和小鼠嗅觉受体基因数目的差异是由于二者发生进化分支后,人类出现大量的假基因,而小鼠的嗅觉受体基因明显增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突变是产生嗅觉受体基因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相同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是群体中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差异的遗传基础D.小鼠敏锐嗅觉的形成是长期进化过程中定向选择的结果6.染色体结构或数量发生改变,常常会导致生物性状发生改变,下列不属于染色体变异的是( )A.人类X染色体缺失一条导致的性腺发育不良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子代出现多种表型C.采用花药离体培养的方法获得单倍体小麦植株D.人的22号与9号染色体片段交换引起的白血病7.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显性基因A发生突变,只能产生等位基因aB.没有外界因素的诱导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C.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中期D.在同种诱变因子的作用下,不同基因突变的频率是相同的8.下列有关基因及其突变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与正常人相比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的血红蛋白基因的结构一定发生了改变B.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生物生存的环境有一定的关系C.雄果蝇性染色体上的某些非等位基因可通过交叉互换实现基因重组D.基因重组可能会使DNA的结构发生改变9.线虫的基因编码一种G蛋白偶联受体,该基因突变后(突变基因NPR-1),其编码的蛋白质第215位氨基酸残基由缬氨酸变为苯丙氨酸,导致线虫觅食行为由“独立觅食”变为“聚集觅食”。觅食行为的改变,在食物匮乏时,使线虫活动范围受限,能量消耗减少,有利于交配,对线虫生存有利。针对以上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基因发生的上述突变属于碱基替换B.食物匮乏时,基因频率会提高C.新基因的产生为线虫的进化提供了原始材料D.这两种觅食行为的存在有利于线虫适应环境10.下列关于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的种类及比例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AaB∶b=1∶1,则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B.若AB∶ab=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若AB∶aB∶ab=1∶1∶2,则减数分裂过程中A基因与a基因发生了交换D.若AB∶Ab∶aB∶ab=1∶1∶1∶1,则这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11.科研人员以不耐盐的小麦组织细胞为原料,利用组织培养技术获得耐盐小麦植株突变体(甲),培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培育耐盐小麦的原理有基因突变和植物细胞的全能性B.X为愈伤组织,该细胞分裂旺盛,更易发生基因突变C.MRS选择培养基中可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以筛选耐盐植株D.培育获得的耐盐小麦植株的耐盐性状都可以稳定遗传12.下列变异现象中,与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无关的有( )①用r射线处理青霉菌而获得的高产菌株②马和驴的杂交后代骡子不能产生正常的成熟生殖细胞③镰刀型细胞贫血症的发生④豌豆的绿色圆粒纯合子的获得⑤在甘蔗幼苗期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的高糖量植株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③⑤ D.②④13.生物在紫外线.电离辐射等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这种突变易发生在( )A.减数第一次分裂时 B.减数第二次分裂时C.细胞分裂的间期 D.细胞的分裂期14.如图表示某生物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及其上的等位基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有染色体2条,染色单体4条,DNA分子4个B.该对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了交换C.该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I中会形成四分体D.A与a的分离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并和B.b发生自由组合15.流行性感冒(流感)由流感病毒引起。HA和NA是流感病毒表面的两种糖蛋白,甲型流感病毒的HA.NA氨基酸序列的变异频率非常高,导致每年流行的病毒毒株可能不同。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流感病毒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B.流感病毒是遗传物质为DNA病毒, HA和NA氨基酸序列改变是因其DNA改变引起C.HA和NA作为抗原能刺激B细胞产生记忆细胞D.注射流感疫苗将使人体的二次免疫应答水平增强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有关密码子,可从以下几方面把握:a.概念: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相邻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b.种类:64种,其中有3种是终止密码子,不编码氨基酸;c.特点:(1)一种密码子只能编码一种氨基酸,但一种氨基酸可能由一种或多种密码子编码;(2)密码子具有通用性,即自然界所有的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解答:A.mRNA上决定1个氨基酸的相邻三个碱基叫做一个密码子,A错误;B.人的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基因能够表达,而血红蛋白基因不可以表达,B错误;C.DNA复制具有边解旋边复制的特点,C错误;D.镰刀型细胞贫血症致病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突变,是基因中的碱基对发生了替换,D正确。故选D。2.【答案】B【解析】图示表示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这会导致基因重组。解答:A.由图可知,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了交叉互换,因此等位基因B和b的分离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中,而等位基因A.a和D.d的分离只发生在初级精母细胞中,A错误;B.若不发生交叉互换,该细胞将产生AbD和aBd两种精子,但由于基因b所在的片段发生过交叉互换,因此该细胞能产生AbD.ABD.abd.aBd四种精子,B正确;C.基因B(b)与D(d)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它们之间的遗传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C错误;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交换导致了基因重组,基因数量没有改变,D错误。故选B。3.【答案】D【解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解答:A.在胡萝卜组织培养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能发生基因重组(因为不能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B.自然选择通过直接作用于表现型对生物性状进行选择,B错误;C.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C错误;D.皮肤生发层细胞中只能进行有丝分裂,两姐妹染色单体携带A和a基因,一定是发生了基因突变,D正确。故选D。4.【答案】A【解析】5.【答案】B【解析】DNA分子中碱基的增添.替换.缺失,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由于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基因发生突变后,编码的蛋白质的结构可能不变。解答:A.基因突变的结果是产生新基因,故多种多样的嗅觉基因的产生,与基因突变有关,A正确;B.因为密码子具有简并性,当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发生突变,它编码的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不一定发生改变,故嗅觉受体基因的碱基突变频率与嗅觉受体蛋白的氨基酸改变频率不一定相同,B错误;C.嗅觉受体基因的多样性决定了嗅觉受体蛋白的多样性,从而使不同个体间嗅觉能力出现差异,C正确;D.虽然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但长期的自然选择会定向的选择具有敏锐嗅觉的个体,使得嗅觉敏锐的小鼠逐渐增多,最终使小鼠敏锐嗅觉逐渐形成,D正确。故选B。6.【答案】B【解析】7.【答案】B【解析】基因突变相关知识总结:8.【答案】B【解析】9.【答案】B【解析】10.【答案】A【解析】一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产生的4个精子,若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在没有发生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等的情况下,应该为AB.ab各两个,或者Ab.aB各两个。解答:A.若AaB∶b=1∶1,可能是分裂过程中有同源染色体未分离,从而引起了染色体数目变异,A正确;B.AB∶ab=1∶1,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且不发生交叉互换.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或两对同源染色体上都可能得到这个结果,B错误;C.若是发生了交换,则含A基因和a基因的精子的个数应该都是2个,C错误;D.AB∶Ab∶aB∶ab=1∶1∶1∶1,则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且有一对等位基因间发生了交叉互换,也可能是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有一对等位基因间发生了交叉互换,D错误。故选A。11.【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可知:图中X为小麦组织细胞经脱分化形成的愈伤组织。图示过程涉及诱变育种和植物组织培养过程。据此分析作答。解答:A.图示用射线处理所依据的原理是基因突变,植物组织培养所依据的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A正确;B.X为离体的小麦组织细胞经脱分化而成的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分裂旺盛,更易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C.在个体水平上,可以筛选抗盐的植物新品种,即在MRS选择培养基中加入一定浓度的NaCl溶液,C正确;D.若控制耐盐的性状为显性性状,培育获得的耐盐小麦植株的耐盐性状不一定能稳定遗传,D错误。故选D。12.【答案】B【解析】13.【答案】C【解析】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影响引起的突变称为基因突变,易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解答: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导致基因中碱基对增添.缺失或替换,该突变称为基因突变,易发生于DNA复制时期,即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故选C。14.【答案】D【解析】15.【答案】B【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基因重组发生在,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下列对变异的分析,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共11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作业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有最新研究报告称,下列过程实现了基因重组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ed4b79351ae3a39596034d4bbb94b74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