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压强》2023年同步练习卷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压强》2023年同步练习卷第1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压强》2023年同步练习卷第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压强》2023年同步练习卷第3页
    还剩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同步练习题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同步练习题,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2 液体压强》2023年同步练习卷  、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18分)1.3分)图中描述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的情景。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 2.3分)如图所示,底面积、质量均相同的甲、乙、丙三个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内的液面相平,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三个相同小球球的密度与乙中液体密度相同分别放入甲、乙、丙容器中,小球不吸液体,液体不溢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放入小球前,容器内的液体质量关系:
    B. 放入小球前,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关系:
    C. 放入小球后,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
    D. 放入小球后,小球所受浮力关系:3.3分)某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时,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同一深度,并将金属盒朝向不同方向,实验结果如图所示。那么,该实验能得出的结论是
     A. 在水中深度越大,压强越大
    B. 不同液体同一深度,压强不相等
    C.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D. 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不相等4.3分)三只完全相同的量杯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银、水和酒精,则量杯底部所受液体压强最大的是(    )A. 水银 B.  C. 酒精 D. 无法判断5.3分)如图所示,上下两手指均用力,将铅笔挤压在两手指间静止不动,下手指感觉较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B.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C.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
    D. 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等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6.3分)水平桌面上的烧杯装有浓盐水,如果向烧杯内加水,如图,则溶液对烧杯底的压强将
     A. 增大 B. 减小 C. 先增大后减小 D. 不变 、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分)7.4分)如图甲示,一种卫生间的地漏结构像一个扣碗倒扣在存水杯上。由________原理可知,当存水杯中的水满后,水就会从下水管流出,而下水管中的异味却不能通过地漏进入室内。如图乙容器内装有水,点处水的压强是________
     5分)在研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的实验中:
     8.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型管两端液面的________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如果所用的压强计型管中可以选择装染色的酒精、水以及水银中的一种液体,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明应该选择三种液体中的________装入形管中。9.比较图甲和图乙,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________增加而增大。10.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应选择________图两组实验进行比较,你能得到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11.已知丙图中型管左侧液柱(型管内液体为水)高为,右侧液柱高为,则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________12.实验后,小明自制了如图丁所示的装置继续探究。小明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橡皮膜变平,如图丁所示,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关系是________(选填”“)。 、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6分)13.6分)如图甲所示,两物体都是质量均匀的正方体,边长都为,质量分别为;将长度为的细线两端分别固定在物体表面的中央,构成一个连接体放入底面积为、自重为的圆柱体容器中,如图乙所示。两物体和绳子都不吸水,绳子质量和容器壁厚度忽略不计,。求:
    此时图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小亮同学缓慢的沿容器壁注入水,当注水质量为时,两物体静止后,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若小亮同学缓慢的沿容器壁注入水,当之间的细线刚好绷直时停止注水,待两物体静止后,在上表面中心处施加竖直向下的压力,使其缓慢向下运动,直至恰好完全浸没在水中,则从施加压力开始到物体恰好完全浸没,的重力所做的功。容器足够高
      、实验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18分)14.6分)如图所示,创新实验小组的小丽用压强计做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

    如图甲所示,小丽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观察到压强计的形管两侧液面升降灵活,这说明压强计 ______选填漏气不漏气,压强计的形管 ______选填属于不属于连通器。
    通过比较乙、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同种液体内部,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选填增大减小
    小丽比较乙、丁两次实验,得出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有关的结论,同组的小明认为这样比较得出的结论是不正确的,他的理由是:______
    实验中小丽发现在同种液体中,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
    实验结束后,善于动手的小丽同学改装了液体压强计,将形管的两端都分别连接了软管和探头,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形管内液面相平。接下来,小丽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液体的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形管的液面位置如图戊所示,则______选填”“。调节探头位置,当形管内两侧液面高度再次相平时,分别测出此时两个探头在两容器中所处深度,则______表示15.6分)在探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

    把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水中,通过观察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金属盒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 ______
    在图甲中,把金属盒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金属盒朝着各个方向,发现右边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变,由此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______
    由丙、丁两图进行实验对比,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 ______选填有关无关
    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 ______的关系,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 ______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 ______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 ______16.6分)某学校物理实验小组在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实验中;

    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小明用手按压探头上的橡皮膜,同时观察形管内液面 ______没有明显的高度差变化,说明装置不漏气。
    确认装置不漏气后,小明正准备将探头放入液体中时,突然发现形管内的液面已有高度差,为排除此故障,三位同学分别提出了以下三种解决方案,你认为其中最简便的方案是 ______相应字母
    A.拆除软管重新安装
    B.若开口一端液面低,则向管中加入水
    C.若开口一端液面高,则将管中的水倒出一些
    对比甲、乙两组实验可知;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 ______有关。
    对比乙、丙两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液体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答案和解析1.【答案】D;【解析】解: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由液体压强公式知,深度越深,液体内部受到的压强越大,所以水喷射的距离就越远。
    故选:
    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越深的位置压强越大。
    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的特点,我们要能够根据液体压强的特点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答案】C;【解析】解:
    、甲、乙、丙三个容器的底面积、质量均相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相等,根据知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相同,又因为在水平面上容器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容器的总重力,根据可知,三个容器的总质量是相同的,由于容器的质量相同,所以液体的质量相同,即,故正确;
    、甲容器上宽下窄、乙容器上下粗细相同、丙容器上窄下宽,所以甲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小于液体的重力,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丙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大于液体的重力,液体的重力相同,所以,故错误;
    、放入小球后,液面都会升高,根据容器的形状可知,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力的大小关系为:,容器的底面积相同,,根据可知,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关系:,故正确;
    、由图可知,甲液体的体积最大,丙液体的体积最小,液体的质量相同,根据可知,;球的密度与乙中液体密度相同,所以小球在甲中下沉,浮力小于小球的重力;小球在乙中悬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小球在丙中漂浮,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所以小球所受浮力关系:,故错误。
    故选:
    根据分析容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的大小关系,根据水平面上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自身的重力得出容器和液体总重力的大小关系,根据得出液体质量的大小关系;
    根据容器的形状分析压力大小与液体重力的大小关系,从而得出三个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力的大小关系;
    根据分析容器底部受到的压强的大小关系;
    根据液体的质量和体积判定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根据液体密度和小球密度的大小关系分析浮沉状态,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分析浮力的大小关系。
    此题综合考查了阿基米德原理、物体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压强的大小比较等知识点,是一道综合性较强的题目。
     3.【答案】C;【解析】解:、三次测量,在同一深度,改变了橡皮膜的朝向,形管高度差没变,则压强相等,故错误;
    、三次测量都是用的水,并没有换其它液体,故错误;
    、比较三次测量,金属盒的深度并没有改变,形管中高度差也没有改变,所以在水中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故正确、错误。
    故选:
    实验结论的得出,应该以实验探究为前提。实验中用到的液体是水,观察图可以看出:金属盒的橡皮膜深度没有改变,只是方向不同,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也没有发生改变,据此分析。
    在分析实验结论时,一定要注意探究过程与结论的得出应该是对应的,而不是把已知的结论列举出来。
     4.【答案】A;【解析】设想把水银和水改用底面积和量杯相同的量筒来装,则水银面的高度虽有所增加,但几乎保持不变,而水面的高度和的高度却大大增加,因此量杯底部受到的水银的压强与量筒底部受到的水银的压强几乎不变,量杯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却远小于量筒底部受到的水的压强。对于等质量的水银和水来说,显然量筒底部所受水银压强与水的压强相等,由此可知,本题中量杯底部所受水银压强大于量杯底部所受的水的压强;同理,量杯底部所受水银的压强也大于量杯底部所受酒精的压强,根据以上分析,量杯底部所受水银压强最大。故选A
     5.【答案】A;【解析】解:、铅笔静止时,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与铅笔的重力之和等于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而铅笔对下手指的压力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所以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故A正确,BC错误;
    D、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力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力,下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小于上手指与铅笔的接触面积,根据知,上手指对铅笔的压强小于下手指对铅笔的压强。所以下手指感觉较疼。故D错误。
    故选: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和二力平衡条件,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问题,同时要弄清相互作用力和平衡力的区别。
     6.【答案】A;【解析】解:向烧杯内加水,烧杯内溶液的重力变大,在柱形容器中,烧杯底部受到的压力等于溶液的重力,根据,底面积不变,压强增大。
    故选:
    判断溶液对烧杯底的压强,首先考虑的是液体的压强公式:,但仔细审题可以发现,随着倒入的水量的增加,溶液的密度和液面高都发生了变化,而且是一小一大,因此无法直接应用此公式来进行判断。但由于烧杯是规则的圆柱形容器,溶液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液体的重力,因此根据压强定义式来判断压强的变化规律较为简单。
    此题主要考查液体压强大小的定性分析,针对题目特点,灵活选用液体压强和压强定义式进行分析是关键。
     7.【答案】连通器;;【解析】2)由图可知,点的深度:
    点处水产生的压强:

    故答案为:连通器;

     8.【答案】高度差;染色的酒精;深度;乙丙;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变大;;;【解析】根据转换法,压强计是通过观察型管两端液面的高度差来显示橡皮膜所受压强的大小;
    如果被测压强大小相同,根据形管中液体密度越小,液面高度差就越大,为了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小雨应该选择染色的酒精装入形管中;
    比较图甲和图乙,液体的密度相同,乙中橡皮膜的深度大,产生的压强大,故可以初步得出结论:在同种液体中,液体内部压强随液体的深度增加而增大;
    如果我们要讨论液体内部压强是否与液体密度有关,要控制深度相同,故应选择乙丙图两组实验进行比较,因丙中盐水的密度大,产生的压强也大,故得到的实验结论是:同一深度,液体压强随密度的增加而变大;
    图乙中形管的右侧与大气相通,则型管底部受到的液体的压强为右侧液柱产生的压强:

    如图丁所示,小明向隔板左侧倒水,再向隔板右侧倒入另一种液体,当加到一定程度时,因橡皮膜变平,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关系是

     9.【答案】解:
    1)物体AB的重力分别为:GA=g=1.35×10-2kg×10N/kg=0.135NGB=g=3.24×10-2kg×10N/kg=0.324N
    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F=GA+GB+G=0.135N+0.324N+0.141N=0.6N
    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00Pa
    2)当注水质量为118.5g时,由可得,注水的体积:=118.5c
    物体AB的体积:VA=VB=L3=3cm3=27c
    物体AB的密度分别为:
    ρAρρB,所以,A会漂浮在水面、B会沉底;
    当长度为3cm的细线刚好拉直时,物体A受到的浮力FA=GA=0.135N
    F=ρgV可得,物体A排开水的体积:=1.35×10-5=13.5c
    此时物体A浸入水中的深度:=1.5cm
    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L+L+=3cm+3cm+1.5cm=7.5cm
    此时容器内水的体积:V′=S-VB-VA=30c×7.5cm-27c-13.5c=184.5c118.5c
    则绳子没有被拉直,设AB之间的距离为L,则容器内水的体积:V=S-SBL+SL′+S-SA
    118.5c=[30c-3cm2]×3cm+30c×L′+[30c-3cm2]×1.5cm
    解得:L′=0.8cm
    所以,容器内水的深度:′=L+L′+=3cm+0.8cm+1.5cm=5.3cm=0.053m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g′=1.0×103kg/×10N/kg×0.053m=530Pa
    3A漂浮时FA=GA=0.135N
    则浸入水的体积为:=1.35×10-5
    A露出水面的高度为:==0.015m
    A从漂浮到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下降的距离:==1.05×10-2m
    该过程中重力做的功W=GA=0.135N×1.05×10-2m=1.4175×10-3J
    答:(1)图乙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200Pa;(2)水对容器底的压强=530Pa;(3)重力做的功为1.4175×10-3J;【解析】
    根据分别求出物体的重力,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力等于物体以及容器的重力之和,根据求出图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
    知注水质量时,根据求出注水的体积,根据求出物体的体积,根据求出物体的密度,根据物体浮沉条件判断出两物体的状态,当细线刚好拉直时,物体受到的浮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根据求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进一步求出此时物体浸入水中的深度以及此时容器内水的深度、此时容器内水的体积,然后得出绳子没有被拉直,设之间的距离为,根据容器内水的体积得出等式即可求出,然后求出容器内水的深度,利用求出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根据漂浮时以及阿基米德原理算出浸入水的体积,根据算出露出的高度,由算出从漂浮到完全浸没在水中的过程中下降的距离,根据算出该过程中重力做的功。
    此题主要考查了重力公式和压强公式、密度公式、物体浮沉条件、阿基米德原理、压强定义式的综合应用等,正确判断注水后容器内水的深度是关键,难度相当大。
     10.【答案】不漏气  不属于  增大  没有控制压强计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  相等   ×ρ;【解析】解:用大拇指轻压金属盒上的橡皮膜,如果压强计不漏气,则左边液面的气压会变大,液柱会左低右高,所以能观察到压强计的形管两侧液面升降灵活,这说明压强计不漏气。
    连通器要求上端开口,下端相连,而压强计的形管左端有橡皮管和金属盒相连,故压强计的形管不是连通器;
    如图乙、丙所示,将金属盒浸没于水中,发现随着金属盒没入水中的深度不断增大,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逐渐变大,由此可知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有关,同种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探究液体压强和液体密度的关系时,要保持液体的深度相同,换用不同的液体做实验,乙、丙两图中没有控制压强计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故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同种液体中,金属盒所处深度相同时,只改变探头的方向,形管两边液柱的高度差不变,表明在同种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形管的液面是齐平的。小丽将两个探头分别置于装有密度为的液体容器中,当探头所处深度相同时,形管的液体位置如图戊所示,即右管中液面高,故甲液体压强大,根据,因深度相同,则大于
    形管再次齐平后,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两容器所处的深度,因,则
    故答案为:不漏气;不属于;增大;没有控制压强计探头浸入液体的深度相同;相等;
    检查装置时,用手按压橡皮膜,若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连通器是指上端开口,底部连通的容器,符合这一特点的容器才能称为连通器;
    液体压强大小跟液体深度和密度有关。探究液体压强跟深度关系时,控制液体的密度不变,改变液体深度;探究液体压强跟密度时,控制深度不变,改变密度的大小;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根据右管中液面高,则左管中压强大,根据分析;
    形管再次齐平后,测出了此时两个探头在甲、乙两容器所处的深度,则两种液体产生的压强相同,根据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的理解和掌握,要了解压强计的构造与原理,并能学会观察压强计来判断压强的大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答案】  相等  无关  深度  增加  乙、丙  越大;【解析】解:将压强计的金属盒放入液体中,如果形管两边的液面出现液面高度差,表示液体内部存在压强,即把探头放入水中,通过观察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来判断探头处水的压强的大小,高度差越大,水的压强就越大;
    把探头固定在水中某一深度不变,转动探头朝着各个方向,发现右边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均不改变,由此可知:在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分析丙、丁实验知液体的深度、密度都相同,容器的形状不同,形管液面的高度差相同,液体内部的压强相同,故得出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无关;
    分析甲、乙实验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形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且深度越深,形管左右两侧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所以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结论是: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图乙、丙符合题意;
    由乙、丙知在同一深度,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故答案为:大;相等;无关;深度;增加;乙、丙;越大。
    压强计用来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采用转换法,观察形管两边的液面高度差来反映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相等;
    分析丙、丁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得出结论;
    分析甲、乙的相同量和不同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分析解答,得出结论;
    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需要控制液体的深度相同,改变液体的密度,根据控制变量法得出结论。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液体压强的影响因素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注意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的运用,知道并理解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12.【答案】  A  深度  深度相同时;【解析】解:压强计是通过形管中液面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若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形管两边的液面的高度几乎不变,则说明装置漏气;
    实验前形管内液面已有高度差,进行调节时,只需要将软管取下,再重新安装,这样的话,形管中两管上方的气体压强就是相等的都等于大气压,当橡皮膜没有受到压强时,形管中的液面就是相平的,故正确;
    对比甲、乙两组实验可知,液体的密度相同,深度不同,且深度越深,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液体内部的压强越大,故可以得出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由乙、丙两组实验知液体的深度相同,液体的密度不同,且液体的密度越大,形管液面的高度差越大,故可得出的结论是:当液体深度相同时,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就越大。
    故答案为:有;深度;深度相同时。
    检查装置时,用手按压橡皮膜,若形管中液体能灵活升降,则说明装置不漏气;
    形管右端上方是和大气相通的,等于大气压强;形管右端液面比较高,就说明形管左端液面上方的气体压强大于大气压;只要取下软管,让形管左端液面和大气相通,这样形管两端的液面就是相平的;
    液体压强与液体的深度和密度有关,研究与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另外一个因素不变。
    此题主要考查了液体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液体深度的关系。
     

    相关试卷

    初中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9.2 液体的压强同步练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个底面积为0,著名的“木桶理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课时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下册9.1 压强课时练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精品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九章 压强9.2 液体的压强精品课后测评,文件包含92液体的压强练习3液体压强实验题专题练习解析版docx、92液体的压强练习3液体压强实验题专题练习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6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精品推荐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