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随堂作业含答案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图示是某果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选】一 减数分裂随堂练习一.单项选择1.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联系图,其中有些联系是错误的,下列选项中全为错误联系的是( )A.①⑤⑧ B.①④⑥ C.③④ D.⑤⑧2.识别并区分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图像最重要的依据是( )A.前者染色体数目是奇数,后者是偶数B.前者染色体数目不变,后者减半C.前者有四分体,后者无四分体D.前者不含同源染色体,后者含同源染色体3.图甲为某生物正常的细胞分裂图,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所示细胞中基因A和a的碱基数量可以不相等B.图甲中②.④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和性别不相关联C.图甲细胞所处时期对应图乙中的c区段D.图乙中a区段对应时期的细胞中可能形成四分体4.雌果蝇某两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cn和基因w为一对等位基因B.在有丝分裂后期,基因cl和基因w不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所在的常染色体上不可能出现cn的等位基因D.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基因cn.cl.v.w可能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5.如图是人体内某一原始生殖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两个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原始生殖细胞可以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B.该原始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C.图1细胞中出现A.a基因的原因可能是发生了交叉互换D.图2细胞中染色体分布出现的异常是子代个体产生三体的原因之一6.从某二倍体动物的组织中提取一些细胞,通过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无染色体变异发生),将这些细胞分为3组,每组的细胞数统计如图甲,图乙是取自该组织中的一个细胞。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正确的是( )A.图甲中Ⅱ组细胞可能有些正在进行减数分裂B.图甲中Ⅰ组细胞都是次级性母细胞C.该组织可能来自卵巢,图乙细胞属于甲图中Ⅱ组类型D.图甲Ⅲ组中有一部分细胞可能正在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7.下列关于等位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等位基因均位于同源染色体的同一位置,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B.等位基因的分离可以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C.交叉互换实质是同源染色体的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换了等位基因的片段D.两个等位基因的本质区别在于脱氧核苷酸的种类.数目和排列顺序均不同8.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最显著的特点是( )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同源染色体进行配对C.有纺锤体形成 D.着丝粒分开9.下列有关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 )选项个体基因型子细胞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ADDD.d有丝分裂前期BAaBbAaB.AaB.b.b减数分裂ⅡCXaYXaY.XaY减数分裂ⅠDAaXBXbAAXBXb.XBXb.a.a减数分裂ⅡA.A B.B C.C D.D10.图示是某果蝇(2n=8)处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中染色体和核DNA分子的数量关系,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类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b类细胞中含有8条染色体C.d类细胞中一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D.c类和类细胞一定没有同源染色体11.图甲为某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示意图,其中①③为同源染色体,②④分别为X.Y染色体,A.a是染色体上的基因;图乙为该生物细胞分裂某些时期染色体组数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图甲细胞可能发生了碱基对的缺失而导致基因突变B.图甲中②④染色体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C.图乙c区段时期的细胞可发生交叉互换而引起染色体变异D.图甲所示时期与图乙b区段时期的细胞均含四个染色体组12.某研究小组培养获得放射性14C完全标记的动物细胞样本,使其在只含12C的培养基内分别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实验期间收集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样本甲和乙.处于分裂后期的样本丙,统计样本放射性标记的染色体数和DNA数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样本标记染色体数标记DNA数甲2040乙1020丙2020A.该生物正常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0B.甲细胞中染色体肯定在12C的培养基中只完成一次复制C.乙细胞肯定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D.丙细胞不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13.如图表示某雄性高等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数量的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分裂中性染色体叙述正确的是( )A.D点后的细胞中一定含有X染色体B.CD段发生了X与Y的分离C.BC段细胞内有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D.BC段细胞内有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14.如图所示为某植物(2n=6)的细胞进行某种分裂过程中的四个不同时期的细胞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 ② ③ ④A.该细胞进行的分裂方式可能是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B.该植物细胞内不含生物膜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和中心体C.图③所示细胞内染色体数比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数要少D.图示细胞均处于分裂期各细胞内都有4个染色体组15.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细胞核是真核细胞内遗传物质储存的唯一场所B.细胞核的核孔数目多少与细胞代谢强弱呈正相关C.细胞核内储存遗传信息的物质不能通过核孔D.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现象的也可能是减数分裂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1.【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是:在杂合体进行自交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随着一对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彼此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解答:①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①正确;
②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②正确;
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③正确;
④在受精作用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组合在一起,使同源染色体汇合,④正确;
⑤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发生等位基因分离,⑤错误;
⑥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离,等位基因分离,⑥正确;
⑦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⑦正确;
⑧受精作用过程中,不同精子和卵细胞随机组合,但不再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⑧错误。
故选D。2.【答案】D【解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原核与真核的区别解答:A.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有丝分裂后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均为偶数,A错误;B.前者染色体数目减半,后者不变,后期都暂时加倍,B错误;C.减数第二次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不会联会配对,C错误;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但有丝分裂过程中的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D正确。故选D。3.【答案】A【解析】题图分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图中①与③.②与④为同源染色体。分析乙图:a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b表示有丝分裂后期;c表示有丝分裂末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d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解答:A.A基因和a基因是一对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是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而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中发生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改变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据此可推测图甲所示细胞中基因A和a的碱基数量可以不相等,A正确;B.图甲中②.④为同源染色体,二者形态.大小不同,为性染色体,二者的同源区段上基因的遗传和性别有关联,B错误;C.结合分析可知,图甲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对应图乙中的b区段,C错误;D.图乙中a区段表示有丝分裂间期.前期和中期,显然这些时期不可能形成四分体,D错误。故选A。4.【答案】D【解析】分析题图:图中所示一条常染色体上朱红眼基因(cn)和暗栗色眼基因(cl)两种基因;X染色体上辰砂眼基因(v)和白眼基因(w)两种基因;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此题中的朱红眼基因和暗栗色眼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不属于等位基因,同理辰砂眼基因和白眼基因也不是等位基因。解答:A.等位基因是指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的基因,朱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不属于等位基因,A错误;B.在有丝分裂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并移向两级,图中的四个基因也会随着染色体移向两极,基因cl和基因w会出现在细胞同一极,B错误;C.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由于发生交叉互换,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基因cn所在的常染色体上可能出现cn的等位基因,C错误;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则图中的常染色体和X染色体可能移向同一极,进入同一个细胞中,当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时,基因cn.cl.v.w 可出现在细胞的同一极,D正确。故选D。5.【答案】C【解析】据图分析,该图为某个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两个子细胞,两个细胞中都没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两个细胞的细胞质都是均等分裂的,说明该原始生殖细胞是精原细胞。图1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和a基因,图2次级精母细胞含有a和a基因;图1 次级精母细胞中a可能是A基因突变形成的,也可能A是由a突变形成的。图1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和行为均正常,图2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正常,但有一对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后未分离。解答:A.根据图1中发生过基因突变和图2中发生染色体变异可知,该原始生殖细胞可以产生四种类型的精子,A正确;B.图1中A和a出现的原因是发生过基因突变,再结合两图中的基因组成可知,该原始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可能是AaBb或aaBb,B正确;C.根据图2中基因aa可知,图1细胞中出现A.a基因的原因是基因突变,C错误;D.图2细胞中染色体分布出现的异常是子代个体产生三体的原因之一,D正确。故选C。6.【答案】A【解析】7.【答案】B【解析】8.【答案】B【解析】有丝分裂过程:(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A.有丝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细胞中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A错误;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正确;C.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有纺锤体的形成,C错误;D.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都有着丝点的分裂,D错误。故选B。9.【答案】C【解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解答:A.基因型为DD的个体产生d配子,说明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复制时,基因发生了突变,A错误;B.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AaB.AaB.b.b,说明等位基因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含A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B错误;C.基因型为XaY的个体,产生的配子为XaY.XaY,说明XY染色体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时,XY同源染色体没有分离,C正确;D.基因型为AaXBXb的个体,产生AAXBXb.XBXb.a.a,说明XBXb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又AA没有分离,则发生异常的时期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含有A基因的染色体移向了同一极,既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均异常,D错误。故选C。10.【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类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类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或者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c类细胞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d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e类细胞为精细胞.卵细胞或极体。解答:A.a类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为体细胞的2倍,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正确;B.b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含有8条染色体,B正确;C.d类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一半,d类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或中期细胞,因此该细胞中一定含有姐妹染色单体,C正确;D.c类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核DNA分子的数量与体细胞相同,因此c类细胞可以是体细胞也可以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体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没有同源染色体,D错误。故选D。11.【答案】C【解析】12.【答案】D【解析】13.【答案】D【解析】题图分析:图示表示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规律。AB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1个变成2个,这是由于DNA复制导致的;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前期和中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CD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的DNA由2个变成1个,这是由于着丝点分裂导致的;DE段表示每条染色体只含一个DNA,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解答:A.D点后的细胞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其中含有的性染色体是X或Y,A错误;B.CD段表示着丝点分裂,而不是同源染色体X与Y的分离,B错误;C.BC段表示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个DNA,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细胞内不可能含有2条Y染色体,C错误;D.结合分析可知,BC段包括了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的细胞,细胞如果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则有可能不含有Y染色体,D正确。故选D。14.【答案】C【解析】鉴别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首先看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如果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奇数,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其次看细胞中有没有同源染色体:如果没有同源染色体,则一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再次看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行为:若出现联会.四分体.着丝点位于赤道板两侧.同源染色体分离等现象,一定是减数第一次分裂(不包括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末期)。若无上述特殊行为,则为有丝分裂。解答:A.根据题及图④信息可知,该植物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A错误;B.图中纺锤体是由两极发出的纺锤丝形成的,因此该细胞内没有中心体,B错误;C.图所示细胞内染色体数等于核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数,但细胞质中还含有DNA分子,C正确;D.图示细胞均处于分裂期,但①和④细胞内都只有2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C。15.【答案】A【解析】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一 减数分裂课时训练,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 减数分裂课堂检测,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减数分裂,关于下列各图解的分析,正确的是,下图是某高等动物,减数分裂染色体会出现特殊的行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生物一 减数分裂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