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当堂达标检测题
展开【精选】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1优选练习
一.单项选择
1. 如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
A. 肝细胞 B. 初级卵母细胞
C. 次级卵母细胞 D. 卵细胞
2.下列有关生物进化和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的各种变异均可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基因重组只是基因间的重新组合,不会导致生物性状变异
C.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也就是新的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
D.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分子的差异程度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
3.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指DNA分子中发生的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DNA结构的改变
B.基因型为Aa的植物连续自交F2基因型比例为3∶2∶3,这是由基因重组造成的
C.基因突变主要发生在DNA复制过程中的原因是此时DNA分子的稳定性降低
D.基因重组包含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和非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交叉互换
4.下列甲.乙分裂过程中产生配子时发生的变异分别属于( )
A.基因重组,不可遗传变异
B.基因重组,基因突变
C.基因突变,不可遗传变异
D.基因突变,基因重组
5.以下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可引起基因重组
C.Aa自交因基因重组导致子代性状分离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基因重组有关
6.粳稻和籼稻均是我国大面积栽种的水稻,研究发现,粳稻中的P基因能增强粳稻对低温的耐受性,籼稻P基因模板链中有1个核苷酸与粳稻不同,导致了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使得籼稻不耐寒。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粳稻和籼稻中P基因的差异是由碱基的替换导致的
B.籼稻中P基因的变异类型是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C.粳稻和籼稻的实例说明基因的改变可能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
D.粳稻和籼稻杂交后代在形成配子时会发生P基因的自由组合
7.研究发现,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动物细胞内存在有一种SGO蛋白,保护粘连蛋白不被水解酶破坏,其主要集中在染色体的着丝粒位置,在染色体的其他位置也有分布,下图为细胞增殖过程中的有关染色体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图1所示的变化不会发生在无丝分裂中
B.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基因重组有关
C.阻断正在分裂的动物体细胞内SGO蛋白的合成,细胞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
D.若在联会之前破坏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黏连蛋白,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可能会增多
8.下列有关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
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可以产生新的基因
C.一般情况下,水稻雄蕊内可发生基因重组,而根尖中则不能
D.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要保证子代中有两个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完全相同,子代数量至少为246个
9.下列各细胞结构中,可能存在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有( )
①线粒体 ②中心体 ③纺锤体 ④核糖体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0.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下列关于果蝇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
B. 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
C. 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易于观察染色体
D. 在后期,成对的同源染色体分开,细胞中有16条染色体
11.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可以发生基因重组
C.基因重组会增加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机会
D.基因重组一定会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
12.下列关于基因重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出现基因重组
B.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过程中
C.基因重组能产生原来没有的表现型
D.基因重组是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之一
13.下列叙述属于基因重组现象的是( )
A.黄色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不但有黄色圆粒,还出现了黄色皱粒.绿色圆粒和绿色皱粒
B.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产生不同类型的子代个体
C.联会时的交叉互换实现了同源染色体上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D.杂合高茎与矮茎豌豆测交的后代有高茎和矮茎
14..将经32P充分标记的某动物精原细胞置于不含32P的培养液中,在适宜条件下先进行了一次有丝分裂,紧接着再连续进行了两次细胞分裂(第2次和第3次),若某细胞中含32P的染色体比例.含32P的核DNA比例均为1/2,则该细胞不可能处于( )
A.第2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B.第2次分裂(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C.第3次分裂(有丝分裂)后期
D.第3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15.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产生ABc配子的几率是( )
A. 0 B. 1/2 C. 1/3 D. 1/4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析】图示细胞中无同源染色体,染色体处于双线期且散乱分布,因此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A.肝细胞不进行减数分裂,A错误;
B.初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细胞,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B错误;
C.次级卵母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细胞,细胞内无同源染色体,C正确;
D.卵细胞中染色体处于单线期,D错误。
故选C。
2.【答案】D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解答:
A.变异包括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只有可遗传变异能为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
B.基因重组是在有性生殖的过程,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会导致后代性状发生改变,B错误;
C.生物多样性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因此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C错误;
D.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都具有物种特异性,故不同生物的DNA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差异可揭示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D正确。
故选D。
3.【答案】C
【解析】
4.【答案】 D
【解析】 甲图中的“a”基因是从“无”到“有”,属于基因突变;而乙图中的A.a.B.b基因是已经存在的,只是进行了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
5.【答案】C
【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此外,某些细菌(如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在人为作用(基因工程)下也能产生基因重组。
解答:
A.精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能导致其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而实现基因重组,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导致等位基因之间的交换,进而引起基因重组,B正确;
C.Aa自交过程中产生了两种比例均等的雌.雄配子,雌.雄配子之间的随机结合导致子代性状分离,不是基因重组的结果,C错误;
D.同胞兄妹间的遗传差异与父母产生配子过程中的基因重组有关,D正确。
故选C。
6.【答案】D
【解析】
根据题文“籼稻P基因模板链中有1个核苷酸与粳稻不同,导致了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可知,粳稻和籼稻的差异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造成的,属于基因突变。
解答:
A.根据题文“籼稻P基因模板链中有1个核苷酸与粳稻不同,导致了两种水稻的相应蛋白质存在1个氨基酸的差异”可知,粳稻和籼稻的差异是由碱基的替换导致的,A正确;
B.籼稻中P基因的变异类型属于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自然界中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B正确;
C.粳稻和籼稻的实例说明基因的改变可能会改变生物的表现型(粳稻耐寒,籼稻不耐寒),C正确;
D.粳稻和籼稻的P基因为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自由组合,两对及以上的等位基因才能进行自由组合,D错误。
7.【答案】D
【解析】
分析图1:图1表示着丝点分裂后,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均匀地移向两极。
分析图2:图2表示同源染色体分离。
解答:
A.无丝分裂过程不会出现染色体,故图1所示的变化不会发生在无丝分裂中,A正确;
B.细胞中染色体的正确排列与分离依赖于染色单体之间的粘连,图2中的粘连蛋白可能与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片段交换有关,B正确;
C.若SGO蛋白合成受阻,可能会导致粘连蛋白被水解酶破坏,进而引起染色体着丝点分裂发生异常,细胞最可能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C正确;
D.若在联会之前破坏初级精母细胞中的黏连蛋白,导致同源染色体不发生交叉互换,则产生配子的种类数可能会减少,D错误。
故选D。
8.【答案】C
【解析】
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的特点:基因突变具有普遍性.低频性.随机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基因突变的意义:基因突变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基因突变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形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对生物的进化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解答:
A.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基因重组也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A错误;
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发生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不能产生新的基因,B错误;
C.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能发生原有基因的重新组合,C正确;
D.亲本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染色体组成的种类分别为223种,子代染色体组成的种类为223×223=246种,所以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要保证子女中有两个所有染色体上基因完全相同,子代数量至少为246+1个,D错误。
故选C。
9.【答案】B
【解析】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指在DNA分子结构中,由于碱基之间的氢键具有固定的数目和DNA两条链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使得碱基配对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这就是A(腺嘌呤)一定与T(胸腺嘧啶)配对,G(鸟嘌呤)一定与C(胞嘧啶)配对,反之亦然。
10.【答案】D
【解析】A.已知果蝇体细胞含有8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有1个DNA分子,共8个DNA分子,在间期,DNA进行半保留复制,形成16个DNA分子,A正确;
B.间期染色体已经复制,故在前期每条染色体由2条染色单体组成,含2个DNA分子,B正确;
C.在中期,8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易于观察染色体,C正确;
D.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由8条变成16条,同源染色体不分离,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
基因重组是指在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非等位基因重新组合,包括两种类型:
①自由组合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②交叉互换型: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基因随着同源染色体的非等位基因的交叉互换而发生重组。
解答:
A.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通过自由组合可以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A正确;
B.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可以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B正确;
C.基因重组会增加产生新的基因组合的机会,进而产生新的基因型,但不能产生新的基因,C正确;
D.基因重组能产生新的基因型,不会产生新基因,因而不会引起DNA分子结构的改变,D错误。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
13.【答案】A
【解析】
基因重组
14.【答案】B
【解析】略
15.【答案】D
【解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为AaBbcc的个体,计算产生配子的比例需按分离定律分对分析,故产生ABc配子的几率是1/2×1/2×1=1/4。即D正确。
故选D。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一练: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一课一练,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建立“动物精原细胞,基因重组发生在,我国是最早养殖和培育金鱼的国家,下列对变异的分析,错误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复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课后复习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叙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1节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习题,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