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1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2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3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4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5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6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7页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2第8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堂教学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堂教学课件ppt,共6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知识自主梳理,学习目标检测,答案C,答案B,答案D,答案A,遗传变异,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已形成生殖隔离,18%8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目标1)下列关于物种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不同种群的生物肯定不属于同一物种B.物种是能相互交配的一群生物个体C.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D.在新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解析 不同种群的生物可能属于同一个物种,例如不同池塘的鲤鱼,A错误;能相互交配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属于一个物种,B错误;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必要条件,产生生殖隔离是形成新物种的标志,C正确;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必须有生殖隔离,不一定有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形成过程,D错误。
    2.(目标1)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同的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着生殖隔离B.对所有的物种来说,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C.阻止了种群间的基因交流D.种群基因库间的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解析 地球上的原始大气中是没有氧气的,因此,最早出现的生物都是厌氧(进行无氧呼吸)的;最早的光合生物的出现,使得原始大气中有了氧气,这就为好氧生物的出现创造了前提条件。
    A.鸭跖草A和B的适应性特征是由地理隔离造成的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鸭跖草A和B种群的进化提供原材料C.杂交种C繁殖形成种群,说明鸭跖草A、B属于同一物种D.鸭跖草A、B、C会与其捕食者以及无机环境协同进化
    解析 生物适应性特征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A错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是突变和基因重组,B正确;鸭跖草A和B之间能进行传粉并产生可育后代,说明两个种群之间无生殖隔离,属于同一物种,C正确;生物与生物、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协同进化,D正确。
    解析 (1)渐变式物种形成的内因是遗传变异,外因是地理隔离和自然选择,即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甲、乙两岛环境不同且有地理隔离
    解析 (2)当两个种群不能发生基因交流时,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形成新的物种(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 (3)迁到乙岛的B物种由于环境发生改变,会发生进化,可能会形成新物种。
    解析 (4)A的基因频率为0.1,a的基因频率为0.9,所以AA的基因型频率为0.01,aa的基因型频率为0.81,Aa的基因型频率=1-0.01-0.81=0.18。若a的频率逐渐下降,A的频率逐渐上升,则后代中aa基因型个体数量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
    解题分析 河道的改变使一个种群被分割成两部分,从而形成两个种群,这两个种群因河流的阻隔,形成地理隔离,失去了基因交流的机会,但是并没有证据说明B、C两种群的生物成为了两个物种,A错误,B正确;种群基因频率的差异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还与突变和基因重组等有关,C错误;长期的地理隔离有可能导致生殖隔离,生殖隔离未必就一定源自地理隔离,例如多倍体的形成过程,D错误。
    解题分析 ①表示突变和基因重组,即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A错误;生殖隔离是指不同物种之间一般是不能相互交配的,即使交配成功,也不能产生可育后代,C错误;自然选择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定向改变,使生物朝一定的方向进化,但生殖隔离的出现才会导致新物种形成,D错误。
    解析 判断是否形成新物种的标准是新形成的物种与原来物种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说明已形成了新物种,否则还没有形成新物种。四倍体西瓜自交能产生可育后代,说明四倍体西瓜属于一个物种,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产生的三倍体西瓜高度不育,说明二者存在生殖隔离,则四倍体西瓜是一个新物种,A符合题意;基因频率发生了改变,说明生物进化了,但未突破种的界限,不同颜色的桦尺蛾仍属于同一物种,B不符合题意;骡子不育,不是一个物种,C不符合题意;抗虫棉只是具有抗虫性状的棉花,与不抗虫的棉花不存在生殖隔离,仍是一个物种,D不符合题意。
    2.在同一区域中生长着两种杜鹃花,在人工条件下,它们之间都可以杂交成功。但在自然状态下不能杂交,因为一种杜鹃花在6月初产生花粉,另一种在6月下旬产生花粉,这种现象属于(  )A.优胜劣汰 B.过度繁殖C.生殖隔离 D.性状分离
    解析 在自然状态下,这两种杜鹃花是不能杂交的,所以存在生殖隔离,不属于同一物种。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解析 区分物种的关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存在地理隔离的不同种群,可能属于不同物种,也可能属于同一物种。b和d存在地理隔离,不一定达到生殖隔离,A错误;由于a1和a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d和c有可能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a1的外迁群体和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但是两群体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前者向d方向进化,后者向b方向进化,则b和d可能不是同一物种,C错误;a1和a2经过漫长的地理隔离,可能存在生殖隔离也可能不存在生殖隔离,即使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但只要c和d不存在生殖隔离,它们仍为同一物种,D错误。
    解析 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受选择的是生物的表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A错误;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说明发生了进化,B错误;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但不一定导致生殖隔离,C错误;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D正确。
    解析 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C错误。
    解析 由于自然选择的作用,不同小岛上的现存蜜旋木雀仍可能朝着不同方向进化,A正确;该群岛上所有蜜旋木雀分属于不同的物种,它们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组成多个基因库,B错误;小岛上的环境作为自然选择的因素在这些蜜旋木雀形成的过程中起着决定进化方向的作用,C正确;DNA检测技术发现,这些蜜旋木雀最初属于同一物种,显然DNA检测技术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分子生物学的证据,D正确。
    解析 由图2分析可知,山茶象甲的喙长度与山茶果皮厚度基本一致,再结合图1中日本南部地区象甲的喙比北部地区象甲的喙长,说明南部地区的山茶果皮厚度大于北部,A正确;由图2可知,M区山茶象甲的平均喙长度小于山茶平均果皮厚度,P区山茶象甲的平均喙长度大于山茶平均果皮厚度,P区象甲繁殖后代成功率应该高于M区,B错误;图2中P区的果实果皮厚度较小,因此数据应是采集自北部地区,C正确。
    解析 图中①是基因频率的改变,②是突变、基因重组和自然选择,③是自然选择学说,④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解析 146种水鸟,隶属9目21科,其中有国家级保护鸟类14种,说明水鸟的种类很多,体现水鸟的物种多样性,近海、海岸湿地、城市水域是多种生态系统,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解析 由于突变是不定向的,在使用皮康霜之前,有的病原体就会因突变而对皮康霜有抗性,皮康霜对病原体进行了选择,保留了有抗药性的个体,从而使药效下降,A错误;狮和虎是不同物种,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B正确;华南虎和东北虎为同一物种,不存在生殖隔离,C错误;黑色和灰色桦尺蛾之间只是一个性状的差异,两者仍为同一物种,D错误。
    解析 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和基因重组是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的三个途径,A错误;长花距的兰花和长口器的蛾相互适应,协同进化,B正确;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不能进行基因交流的现象,分为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C正确;两个种群的动物之间可以进行交配并产生后代,若产生的后代没有繁殖能力,则说明它们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是两个物种,D正确。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因无同源染色体,不能正常联会,导致不能产生正常配子
    突变和基因重组(或变异)
    所有鳉鱼所含的全部基因

    相关课件

    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完整版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完整版ppt课件,文件包含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pptx、《地球生物进化史①》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mp4、《地球生物进化史②》课件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mp4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等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一等奖课件ppt,文件包含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pptx、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64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同步分层练习含答案解析docx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45页, 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获奖课件ppt:

    这是一份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6章 生物的进化第4节 协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获奖课件ppt,共2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问题探讨,协同进化,生物多样性的内容,②物种多样性,③生态系统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历程,简单→复杂,低等→高等,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